NEVERLANDCG 发表于 2021-1-22 00:15

机械硬盘选购建言,以及18TB西数WUH721818ALE6L4硬盘开箱检测!

本帖最后由 NEVERLANDCG 于 2021-1-26 20:31 编辑




----------前言----------关于硬盘的选购


本人作为一个“无人机航拍+相机摄影+3D动画+特效后期”的行业相关从业者,对硬盘的热储存和冷备份的容量要求,一直保持较大的需求。加上也喜欢机械硬盘的感觉(除了需求,这应该也是情怀),所以对比较看好的时下流行的机械硬盘,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咳咳,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都希望尝试一下。

由于机械硬盘的使用场景,基本都是定位于“大容量的数据仓库”和满足“日常的读写和备份需求”。因此,“确保硬盘中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需求,绝对是第一位的。所以,个人抛砖引玉,表述一下在机械硬盘选购方面的自己观点:

1.技术标准要严控:
①任何涉及叠瓦SMR技术的硬盘,绝对是排除的,对此无需描述任何理由。
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强烈推荐优先考虑企业级硬盘。我个人的日常机械硬盘,已基本90%以上替换为企业级硬盘。而桌面级硬盘,在要求不高情况下,可作为选购和使用对象。
③氦气密封的机械盘,在2021年,通过5~6年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是优先选购的对象。空气盘通常只作为备选(10TB及再往上的容量,通常也只有氦气盘了)。
PS:氦气可不是“崂山道士”,肯定不会穿墙术。所以什么“氦气用几年,会穿透金属,会发生较多泄漏”的谣言,大可一笑而过就行了。要真的发生泄漏大规模事件,也是Backblaze这种大规模机构用户会先提交预警的报告。我们小规模用户和个人用户,完全不必为硬盘氦气技术,产生莫须有的担心。

2.采购货源要正规:
①一定尽力找“有相应品牌授权证书”的正规代理商采购,既便于硬盘保修,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技术支持。在目前硬盘翻新,清零,换标灰色产业,如此成熟的情况下,冒险购买来路不明的货,本质是上是在给自己未来找麻烦和埋下隐患。记住一个常识:规范的行货硬盘售卖,并不是暴利行业。而来路不明的硬盘翻新,清零,换标的灰色产业,才是暴利行业。
②对于有长期的,较大量的硬盘采购需求的个人和组织,应当在具有长期口碑和信誉的固定商家,进行有延续性采购。这样也将大大有利于后期维护。比如本人现在习惯于:若买希捷相关,一定是和北京某家采购。如果买西部数据(曾经的HGST已并入西部数据品牌内),一定是和南京某家采购。如果购买东芝,一般是和深圳某家拿货。如果对价格根本不敏感,直接和京东自营(强调一下是“自营”)购买(一般价格相对贵上10%~30%不等),也是个好主意。

3.包装运输要可靠:
①出货量较大的正规代理商和渠道,100%都会有自己定制的非常安全可靠的运输包装和快递标准。确保了相对较贵的硬盘,基本不会在复杂的快递环节发生物理损坏。毕竟硬盘在快递运输中发生损耗,最终还是要代理商和渠道自己去买单,这是他们自己肯定要做好包装运输的最根源的动力。
②所以再次强调:采购渠道选择好了,包装运输这块,基本上都不用再操心。

4.上机尽量要测试:
①一般情况下,买到到手就有故障的正规行货硬盘,概率是极小的。但是,这事情的确会发生:本人采购了100多块机械硬盘,就遇到过一次“全新硬盘,到手就是故障盘的情况”(为多年前,一块京东自营的硬盘。京东售后也绝对棒棒的:一个电话确认和订单点击“换货”,京东次日就带着新品上门换新了)。
②个人习惯在测试机械硬盘方面,一般常备的软件有:MHDD (从物理底层,了解扇区读取情况)、HDTunePro 5.75(了解基准读取和写入速率,以及存取时间和相关特性等)、CrystalDiskInfo 8.8.9(更直观了解通电时间次数等等,界面也更好看),通常还有一个分区软件:DiskGenius(这个应该是硬盘必备工具了,能够通过快速分区,很好得到一个没有ESP和MSR分区,而且4K对齐的纯数据存储盘)。

5.使用环境要合规:
①良好的电源:靠谱的正规电源,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流电压,肯定有利于硬盘更为长久健康运行。优质的电源,是所有硬件良好运作的供血泵。
②靠谱的数据线:绝大多数机械硬盘的C7(接口CRC错误次数)不断增长问题的根源,都是由于数据线质量问题或没有插牢固而引起。
③减少震动:机械硬盘毕竟是机械结构,虽然没有那么容易坏,但也禁不起长期恶劣的震动环境折磨。所以放置的平台、机箱和扣具都应尽量稳固。
④使用习惯:经常强制关机,还有突然断电都不会是好习惯。并会导致硬盘的C0(不安全关机次数)记录的数据增加。插播一个小技巧:所以当你要收一个二手硬盘时候,或者你想窥见一个人使用电脑的某些习惯,尽量看看这块硬盘的“C0不安全关机次数”与“0C通电次数”的比值。数值的比值如果越接近于1,越可见这块硬盘是受尽了使用者的突然关机和断电折磨。
最后附上一张“目前正规渠道的主流企业级硬盘比选”统计表备注:①本表相关数据,来源于自己长期采购的几个正品行货渠道。②为避免任何商业利益引导,已隐去具体品牌(其实是希捷/西部数据/东芝三个品牌的混合)和相关具体型号。③为避免溯源到具体渠道和商家的广告行为,价格方面特为“大致价格”而不是当期精准价格。例如,我会把1588元的价格故意修订为1600元,人为修订范围为±50元以内。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出:
①目前,正规行货渠道的主流企业级硬盘,真的不贵!选择企业盘,既避开了坑出天际的叠瓦SMR,又也有了长期使用可靠性。
②8TB~18TB的企业硬盘,每TB成本在111元/TB~125元/TB区间,相差不大,也无需纠结。
③8TB~18TB的企业硬盘,单盘价格在900元~2300元的价格区间,完全丰俭由人。




----------开箱----------18TB西部数据WUH721818ALE6L4硬盘相关外观

购买硬盘还送了一个硬盘保护盒
硬盘保护盒和硬盘包装
硬盘包装正面
硬盘包装侧面1
硬盘包装背面
硬盘包装侧面2
顶部封口贴纸(切割开后,才想起来拍照这事。。。冏)
顶部封口贴纸
从外包装中,取出带有减震泡沫的硬盘
将带有防静电袋的硬盘本体,从减震泡沫中取出
有防静电袋的硬盘本体:18TB的西数WUH721818ALE6L4
撕开防静电袋,取出硬盘本体
硬盘本体正面的正视角
硬盘本体正面的斜视角
硬盘本体背面的斜视角
硬盘本体侧面1:有两个螺丝孔(注意不是三个哦)
硬盘本体侧面2
硬盘本体顶部
硬盘本体底部:SATA接口和电源接口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1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2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3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4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5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6
硬盘本体局部特写7
18TB硬盘厚度为标准的:25.6毫米


----------检测1----------MHDD测试

准备上机,跑一遍MHDD测试。这是酷冷至尊的魔方130机箱,光驱位装的是:ICY DOCK 艾西达克 的 MB971SP-B 双盘位(2.5/3.5寸)光驱位硬盘抽取盒。这个光驱位硬盘抽取盒设备,经过多年验证:不论机械硬盘还是2.5寸固态,都可达到SATA3满速和读取无延迟。确保了硬盘测试数据与直接接入主板接口速率无二异,性能无损耗。也非常便于该台电脑数据的频繁冷备份和硬盘测试操作。
插入18TB西数WUH721818ALE6L4,开机!
跑MHDD之前,需要先到BIOS的存储配置,设置一下。
把SATA模式:先设置为IDE模式。这样才能让古老的MHDD测试软件,识别到硬盘。
设置IDE模式完毕。
另外使用MHDD还有一个要点:就是硬盘要接入特定的SATA接口(比如此处是利用了SATA的0号接口),MHDD才能识别到硬盘。
顺便看一下WUH721818ALE6L4的硬盘信息,然后保存BIOS设置。重新启动!
插入引导U盘,启动“微PE”,然后选择“MaxDOS工具箱”。
看到列表中很多工具可选,输入“MHDD”回车,即启动MHDD进行检测。
识别到WUH721818ALE6L4硬盘,在当前的序列6号的位置。那就输入“6”,回车。
正式进入MHDD对“WUH721818ALE6L4”的等待检测界面。
先按一次F4,启动扫描设置(没有特殊需要,不用改动参数了),再按一次F4,开始对“WUH721818ALE6L4”硬盘进行全盘扫描。
全盘扫描开始……
一般而言,18TB的扫描起码需要20多个小时……大概等到明天也这个点的时候,再来看吧……

----------此次省略20多小时的等待时间----------在MHDD检测的等待环节,插播一个小知识:进行MHDD硬盘测试的电脑,如果是使用DP或HDMI数据线连接显示器——那么每关闭一次显示器,MHDD将会跳出“检测出一个或两个大于500MS的扇区”记录。如果使用VGA和DVI数据线连接显示器,则不会存在这个情况。因此,有些收二手硬盘的奸商、以及图谋不轨想将硬盘证明有问题的个人,故意将MHDD检测数据,进行此类“恶意人为操作和影响”。由于不能确保每个人都有合规的测试环境和操作方式,所以现在MHDD一般只作为个人自我测试,一般均不作为官方返修或认定硬盘有问题的依据。

第二天,最终扫描完成,情况非常良好!
18TB硬盘,总共扫描耗时23小时30多分钟。也就是大约整整一天!
接下来都是进入Windows环境进行操作了。所以记得要将电脑BIOS:存储设置中的IDE模式,改回AHCI模式哦!


----------检测2----------HDTunePro测试

先进行的是“读取测试”:最高284MB/S,平均217MB/S。特别是,存取时间:11.7ms,完全符合企业级PMR垂直记录硬盘的特性。曾有疑虑,这块WUH721818ALE6L4-18TB企业氦气硬盘,是采用了西部数据能量辅助磁记录技术EAMR的硬盘(个人认为“EAMR完全是属于PMR技术框架范畴内的技术。非SMR。),会不会有什么特殊情况?目前看来完全没问题。

然后是进行“写入测试”。记住,进行这个测试之前,硬盘不可进行分区。如硬盘已分区,则无法进行“写入测试”。


“写入测试”结果:最高255MB/S,平均209MB/S,存取时间:0.451ms。速率也很不错!


西部数据WUH721818ALE6L4的一些信息和特性。


西部数据WUH721818ALE6L4的健康状态。






----------检测3----------CrystalDiskInfo测试

一开始使用的是老版本CrystalDiskInfo-8.30,发现软件红框处,读取到的该硬盘“标准”信息不准确,也不完整。
于是,更换为新版的CrystalDiskInfo-8.89,读取的硬盘信息正确完整。
另外,附上要将CrystalDiskInfo的“原始值”信息,改为常规十进制的操作,如下图


----------进行分区----------DiskGenius快速分区
首先在DiskGenius界面,选择目标硬盘:WUH721818ALE6L4PS:图中标了一处黄框,是因为我在多块硬盘测试操作中,发现此处貌似是有某种意思的硬盘通用特性或痕迹。等以后多做几块硬盘测试,的确得到想法的验证后再说明。
点击DiskGenius的“快速分区”图标,跳出相关设置。由于是计划将18TB磁盘:作为一个单独的数据盘,且不需要“ESP”和“MSR”分区。故修改设置如下(记得确认勾选对齐2048扇区,做好4K对齐工作)。
点击确定,很快就完成了整个硬盘的格式化和分区操作。
最终,得到的分区,以及相关信息如下。



----------检查和确认----------最终确认4K对齐、实际容量和查询保修

利用AS SSD Benchmark,可看到:两个OK,确认此硬盘4K对齐无误。顺便给机械硬盘,也跑个4K测试?好久的等待……,才完成测试:80分……冏。所以,让机械硬盘跑4K性能测试,一般真的没必要!
在计算机内可见:18TB硬盘,通过格式化,已经形成一个约16.3TB的分区。在此也插播一个小知识:机械硬盘实际容量=标注容量/1.024/1.024/1.024/1.024具体8TB、10TB、12TB、14TB、16TB和18TB的容量换算,如下图
最后是对该硬盘,进行相关的保修查询。查询的地址为https://www2.hgst.com/portal/site/en/support/warranty/第一栏,选择地区“中国”; 第二栏,填写序列号,即“盘体上的SN号”第三栏,填写页面提供的“随机验证码”
PS:一般情况下,保修页面查询到的保修到期日期,仅供查询真伪使用。企业级硬盘的实际质保时间是:从购买之日起质保5年。所以自己请保留好订单记录(正规渠道和商家,一般也会保留有该硬盘的出库销售日期)。

该硬盘顺利通过保修查询!



以上就是一个硬盘到手后,常规需要进行的一些测试和检查。
Bingo!最终完成,撒花!!

补充一点说明:由于开箱后,其实是首先进行了HDTunePro和CrystalDiskInfo的硬盘通电次数和时间的确认,以及查阅保修情况(而不是首先进行MHDD测试)。所以这两个软件的截图显示通电次数为1,通电次数为0小时。希望理解!

手写ID合照

克里希辣猪蹄 发表于 2021-1-22 04:14

18T 羡慕 我才2T

王骞 发表于 2021-1-22 04:47

挺详细评测。。性能力真不错,,
新盘还要MHDD全盘扫描啊。。

bxhomd 发表于 2021-1-22 07:53

用硬盘盒测18t硬盘还是很有勇气的。。。。

采花郎 发表于 2021-1-22 08:16

本帖最后由 采花郎 于 2021-1-22 09:54 编辑

楼主这盘估计应该是目前硬盘价位里面的王者吧?

筑室寒 发表于 2021-1-22 08:31

好教程,不过我3t都懒得检测了。个人认为mhdd扫出来并不准确,1扫描期间在待检测硬盘周边(0.5米左右)敲下桌子,也许就有色块2有个希捷1t本盘,买回来mhdd检测,起始块每次都是橙色,已经五年过保还正常使用。

zbzb 发表于 2021-1-22 09:11

18T 大致价格2250,楼主这是哪的价格?

5k0kki 发表于 2021-1-22 09:14

口水~网盘不如这个

fastgame 发表于 2021-1-22 09:16

你们搞这么多大容量盘,除了保存**姐,还有什么内容啊

挡不住了 发表于 2021-1-22 09:33

想请教楼主,我也是跟你同一个商家买的盘,我之前买了该系列12t和14t的氦气盘,有的在高负载读取时候有炒豆子的声音,但是检测确实一切正常,另外的一块盘同样规模负载下却没有很大的声音,这个您有遇到吗?谢谢!

LANDSCAPE 发表于 2021-1-22 09:33

可以推薦一家西部数据的店嗎?

kingyili 发表于 2021-1-22 09:36

筑室寒 发表于 2021-1-22 08:31
好教程,不过我3t都懒得检测了。个人认为mhdd扫出来并不准确,1扫描期间在待检测硬盘周边(0.5米左右)敲下 ...

现在MHDD除了浪费时间可以说毫无价值

天使女皇 发表于 2021-1-22 09:40

好贴收藏了,就是要这样的标准流程

secondage 发表于 2021-1-22 09:43

fastgame 发表于 2021-1-22 09:16
你们搞这么多大容量盘,除了保存**姐,还有什么内容啊

数字仓鼠, 什么都想保存下来

zero0886 发表于 2021-1-22 09:45

同款硬盘
等过几天装上的时候按照大佬的步骤试着做一遍

orange199 发表于 2021-1-22 09:52

感谢分享,我一般hd tune 快速扫两遍就上机用了

sharkyan 发表于 2021-1-22 10:08

MAC上有啥测试的软件吗?
换了个8T 没测就迁数据了。

charlescls88 发表于 2021-1-22 10:16

感谢lz 似乎企业硬盘和家用硬盘接口长得一样? 我好像一直存在误解。。
目前家里nas用的酷狼 相比下 插企业级硬盘是不是更好点?求教~

winc4532 发表于 2021-1-22 10:26

最近嫌弃机柜太占地方,刚把机柜扔了,NAS摆书架上使用,弄了6块HC320 8T,炒豆子声音太爽了,睡觉的时候都得关闭书房的门才行哈哈哈哈

musou 发表于 2021-1-22 10:36

刚买了他家16T的,应该是和LZ是同一个商家哎~感觉就是吵豆声音明显,我是为了静音放弃散热那种,机箱包得死死得外带厚厚的静音棉,还是听得清清清楚楚。这个真的是和之前用过的好多硬盘最明显的差异。其他倒是没什么太大感觉。
慢扫扫了两遍,用了差不多43小时一共,性能么感觉有多大进步,但是直觉就是稳定性可能还好,真的就只能是直觉[狂笑]

hzhugh 发表于 2021-1-22 10:38

这坑爹的计算,18T直接少了1.7T

太空魔鬼筋肉 发表于 2021-1-22 10:46

现在关注8T的盘,去年10月买的时候1000出头,现在平均每半个月降一次价。

frontwing 发表于 2021-1-22 10:55

LANDSCAPE 发表于 2021-1-22 09:33
可以推薦一家西部数据的店嗎?

南京梵多

渡边彻 发表于 2021-1-22 10:56

好帖 已收藏

请问楼主,对于(多硬盘机器)电源选购有没有什么建议?

自建NAS,功耗不大,感觉用大几百万的金牌电源浪费,低瓦数的电源没有什么知名的型号

frontwing 发表于 2021-1-22 11:05

关于氦气盘的可靠性问题
从SMART值看,WD氦气的0x16,东芝氦气的0x17、0x18是氦气压力读数,希捷没有此读数
backblaze在以前某一期报告里提过,他们买的那么多盘里,只有一块WD观察到读数下降的情况,但并没有坏
另外,氦气盘的基础专利在日本电产(NIDEC)手里,各厂商用的都是他家的方案,所以除非NIDEC自己翻车,否则无需担心成品硬盘在正常使用周期内有泄漏问题

lixinsp 发表于 2021-1-22 11:10

求楼主给个几家不同品牌的推荐商家

双农戏猪 发表于 2021-1-22 11:14

非常的详细
用心了LZ

hzykuku 发表于 2021-1-22 11:16

楼主你前面的序列号都隐藏了,后面保修查询的序列号却没涂,被我看到了

soldiera 发表于 2021-1-22 11:44

lz能不能给个卖家的信息啊,thx

Eclipse_BUAA 发表于 2021-1-22 11:46

如果想要保险是不是还得组raid或者NAS?一块盘还是危险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机械硬盘选购建言,以及18TB西数WUH721818ALE6L4硬盘开箱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