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3”模范生? 拯救者R9000K 2021使用体验
作为游戏本的标杆,近两年拯救者相关机型都获得了粉丝或者说硬件爱好者的认可,甚至成为水桶机的代名词,主要也是拯救者近年相关机型强大的产品力及接受度高的的定价,比如去年的R7000P就让我尤为偏爱,AMD “Zen 2”架构锐龙移动处理器强大的性能及续航,跟R7000P不错的模具及散热加持,整机价格更便宜的同时性能与功耗表现甚至还更好,这也让R7000P一战成名。今年,随着AMD 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发布,拯救者也带来了R7000P,R9000P和R9000K 三款2021款机型,发售一段时间后目前市场普遍的反馈是:没货。R9000K与R9000P区别如果参考首发预售价,同样搭配RTX3060基础版的R9000P与R9000K差价是两千,同时两者其它配置又极其相近,这也就让不少人纠结了,这两台机子除了后缀还有什么区别?1. 外观:“增加性能”的RGB肉眼可见的,两者外观就有所不同。R9000P的设计语言更像拯救者旧款的外观设计,而R9000K则延续去年开始的平面化设计,更像R7000P的放大版。此外毕竟定位与万元以上级别价位,所以R9000K也采用了多面金属机身设定(A\C\D),来提升整体的质感,但小缺点就是A面有点容易留指纹。
两者差异化更大的,其实是R9000K上配置的这套RGB灯光系统,采用了362颗独立灯珠,支持海盗船 iCUE 全局 RGB 灯效,甚至到了散热片都可以“发光”的夸张程度。丰富的自定义及实际灯光效果,可以说是外观上面最大的差异了。
2. 散热强化散热部分也是R9000K跟R9000P差异化最大的地方。R9000K 2021 采用了第三代霜刃 Ultra 系统,最大特征就是配置了全区超大面积 VC 液冷散热均热板+多区石墨辅助散热,这个确实万元以内机型很难见到的。而R9000P散热配置虽然其实也不错,但算是比较常规的配置,霜刃Pro散热系统3.0,导热介质还是用传统5热管的方案。简单说,就是R9000P散热够用也够强,而R9000K在散热上也开启堆料模式。
3. 屏幕支持180°开合都是2.5K屏的情况下R9000P与R9000K屏幕规格基本一样,但R9000K的屏幕可以180°开合,我个人倒是满喜欢这个功能的。 R9000K顶部内置了摄像头,机身右侧有一个摄像头开关,可以开启关闭摄像头,当然我还是更喜欢把物理隐私开关直接做到摄像头,安全感会更好。另外比较可惜的,就是机子不支持指纹识别或者面部识别这些安全功能。
4. 配置差异 配置部分主要在存储部分人为拉开了差距,R9000P配置的SSD为512G,而R9000K为1T,最近因为某些原因,甚至导致了1T SSD价格的暴涨,希望未来这个不要波及影响到机型配置变化了。顶配机型配置也有差异,R9000K顶配可选到锐龙9 5900HX+ RTX3080的旗舰级配置,而R9000P就没有这个配置可选。与之对应,R9000P后续可能会有配置RTX3050Ti的版本从而降低起步价,挺适合一些只需要中轻度GPU加速的工作机型。
5.Nahimic音效的哈曼定制音响R9000P仅支持Nahimic音效,而R9000K除了支持Nahimic音效,还采用了哈曼定制超线性扬声器。接口部分也略有差异,R9000K 2021 拥有1个 HDMI 2.1、2个 USB-C(DP1.4、USB3.2 Gen2、背面支持 USB PD)、3个 USB-A Gen 1 和1个 USB-C Gen 1,跟R9000P的区别就是一个USB-A口变为了USB-C口。不过两个机子都没有SD读卡插槽的配置,甚是可惜。 两台机子都是标配300W 砖头级电源适配器,支持 LEIGON 超能快充;尾部一个USB-PD口最高可实现 100W USB PD 充电,在实用均衡或安静模式时直接使用 100W USB PD 就可以满足,也算解决了电源适配器太过巨大影响临时性移动办公的问题。
“Zen 3”模范生?AMD “Zen 3”的性能表现在桌面平台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特别相比前代游戏性能上面的提升尤为明显,目前在市场上也获得了竞技型游戏爱好者的认同。现在这种性能优势总算延续到了移动平台。更难得可贵的,依托架构优化及功耗策略的升级,“Zen 3”移动版处理器在制程架构没大变化的前提下,功耗续航还进一步做到了提升。前面有提到,目前R9000K配置可选的处理器包含锐龙9 5800H及锐龙9 5900HX,两者规格相近,区别是锐龙9 5900HX的Max Boost频率及Base频率都更高,给的TDP建议功耗上限也更高,且“HX”的型号处理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超频的。
“Zen 3”相比“Zen 2”的变化:跟桌面版一样,AMD修改了CCX的设计,单个CCX最多8个核心,所有核心共享16MB L3缓存,有效降低核心之间的通信延迟,L3缓存对比“Zen 2”翻倍。这也是为什么在“Zen 3”在内存延迟或者游戏性能上面获得巨大提升的原因。
我手上这台机子算是基础机型,配置是锐龙75800H +16G内存+1T SSD+RTX3060的组合。测试环境是普通测试场景,没有针对机子做特别的散热优化,甚至没有人为垫高笔记本,尽量模拟日常应用环境。机子测试过程切换为野兽模式,实际测试这样的环境下我这台机子单烤CPU最大功耗为76W左右,估计要适当优化才能达到最大的80W功耗。实际性能测试数据我跟上一代R7000P上的锐龙7 4800H,桌面版的锐龙7 5800X还有桌面版的i7 11700 四款8c16t处理器做了一个横向对比,这样也方便你了解拯救者上面的这颗锐龙7 5800H性能水平在目前及对比上一代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其中桌面版的锐龙7 5800X开启了PBO,而i7 11700也完全解锁了功耗(可以跑到170W),可以说甚至针对桌面版还是优化了性能表现。首先的理论成绩,实际对比结果,R9000K这套散热功耗下的锐龙7-5800H的表现应该算已经很好,跟其它两颗桌面版处理器差距并不大,当然R7000P上面的锐龙7 4800H性能也依旧不俗。
3DMARK的CPU理论分数结果也是如此,强于上一代然后跟桌面版略有差距,但还是要提醒,对比的桌面版是开启PBO+高端散热器的。
实际应用对比,用渲染测试项目,对比上一代类似配置机型,都有一定的提升。
娱乐大师的总分参考
内存读写速度及延迟
手上这台配置的SSD是SN730 1T,最近零售市场缺货涨价的型号
移动版反杀桌面版今年中端、高端游戏本基本都进入了2K分辨率的时代,那么作为甜品级的配置代表,“Zen 3”加持之下的RTX3060移动版能否满足2K分辨率的性能要求?测试数据我加入了之前R7000P(锐龙7 4800H+RTX2060)还有就是台式机(i9 11900K+RTX3060桌面版)的测试数据,主要是为了解跟上一代类似配置的性能提升,还有就是跟RTX3060桌面版的性能差距。R9000K显卡的显示模式依旧支持DDG双模,测试过程设置为独显直连,野兽模式,不另外做超频。
之前其实大概了解老黄这次几乎无保留的给移动版RTX3060所有的性能,但结果依旧让人意外,这不单是没保留,甚至反杀了桌面版的RTX3060(无超频,默认)。也包含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RTX3060移动版性能完整保留,另外拯救者良好的功耗散热空间也让它有了充分释放性能的空间,而“Zen 3”本身强大性能的加持也保证了基础。
SPEC显卡专业性能的测试结果基本跟游戏测试结果一样,移动版RTX3060跟桌面版几乎无差异甚至反杀,所以R9000P跟R9000K当做专业移动工作站的替代品是没问题的。
游戏测试,其实跟之前测试桌面版RTX3060结果差不多,而且拯救者R9000K采用的还是16:10比例的屏幕,实际像素更多,性能要求还更高。测试结果就是竞技类型网游,2560x1600分辨率 100%渲染 最高画质 基本都可以保证100+的平均帧。3A类型游戏,不开光追可以保证60+平均帧,开启光追之后大概就会掉到40-50之间了。至于“锻炼指数”,我只能简单说下,跟桌面版RTX3060 没区别,甚至显存频率用小飞机也可以拉到满(+1500)。
游戏本进入2K电竞屏时代感叹下,假如不是缺货问题,今年真的是一个购置新机的好时间,无论CPU、显卡或者显示器,都迎来了一个大提升换代。1080P在成为游戏本主流标准多年之后,今年总算跟随新平台的性能提升迎来了一次升级。R9000K上的这块16英寸屏幕,除了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2560x1600 16:10),最大亮度还提升到了500尼特,而15.6英版的R7000P 2021版标称也只有300尼特,更大的亮度让R9000K可以适应更多的场景,不至于让屏幕太受环境亮度影响。HDR认证支持DisplayHDR 400。同时支持 G-Sync 和 FreeSync Premium,这个应该是因为双模显示所以才实现。
手上这台的屏幕实际来自华星光电,测试素质表现也都不错,用默认配置测试,机子的色准也控制得不错,手上这台甚至也没有明显的漏光。
屏显效果部分,机子内置了X-Rite 色彩管理系统,也有几套配置方案可选。实际屏摄参考:这次官方内置的4张壁纸感觉也都挺好
实际游戏屏摄
高刷新的意义,升格画面回放过程画面完全流畅,画面不卡顿跳跃。此外还支持Over Drive 功能,可以让屏幕实现更快速的响应,适合竞技型用户。依旧支持杜比视界,算是支持杜比视界高性价比机型。
温度功耗续航表现R9000K这套方案实际功耗表现如何呢?官方宣传的时候CPU应该是可以跑到80W,GPU跑到130W,我这边实际测试结果如下。首先机子软件系统更新到最新,在完全未优化情况直接平放桌面,CPU长时功耗大概可以跑到76W,GPU是可以跑到宣传的130W,因为基本符合官方宣传,加上环境测试软件版本不同,所以略有误差可能也正常。而且这样的性能释放在目前市场上也算非常有优势,新手用户也喜闻乐见。另外我也测试了下轻度优化(就是随便拿个盒子垫高笔记本),没有主动进风,功耗释放基本一样,区别主要是温度,CPU跟GPU都有8℃左右的降幅,所以R9000PR9000K的用户尽量都给你们心爱的笔记本添置一个笔记本散热器或者增高底座。
续航表现如何?续航部分大概是我唯一感觉对比上一代R7000P表现不够理想的,当然有可能是屏幕升级到2K,然后我测试过程刷新率也没有降低导致。我测试了了两种模式,一种显卡直连,一种混合模式。用PCMARK10办公模式测试,前者3小时多点,后者5小时多点,这个结果对于游戏本好像也算合理,但上一代R7000P给我的印象续航太夸张了,两种模式分别是5小时跟9小时,还好R9000K支持PD充电,也延长了实际移动办公的表现。R9000K的充电速度倒是让我有些意外,从5%到90%,基本就我吃一顿饭的时间,当然这个是用原装300W电源的情况下。
拆开机子你就可以感受到这台机子贵在哪里了,屏蔽罩狂魔PLUS版。而扩展升级潜力是完全可以放心,双内存双M.2插槽,随便你折腾。D面拆开难度中等,卸掉螺丝后注意下边框位置用撬棒就可以撬开。
值得多花两千吗?关于让不少人纠结的R9000P与R9000K,联想显然寄希望通过制造差异化从而上探价格空间,不过没想到还没看到市场的接受度反馈就先遇到了“缺货”这个黑天鹅。说实话这两千差价是否值得,主要还是取决于你对这套多面金属机身,丰富的RGB灯效或者更强大的散热,是否感冒,就我日常帮网友装机的经验来说,还是不少人愿意为了这些视觉或者参数差异化来付钱买单的。优点:1. “Zen 3” 移动版新平台功耗性能依旧强大2. 产品全方面素质都比较均衡,功耗散热释放强大,玩法丰富3. 新的2.5K 16英寸大屏素质优秀,参数实用,感知提升明显4. 双内存插槽 双M.2 SSD插槽 扩展性能完整 缺点:1. 金属A面有点容易显指纹2. 无SD读卡插槽,不支持指纹识别或者面部识别3. 目前实际续航感觉没上一代那么夸张,不知道是屏幕升级影响还是调度优化问题
R9000K内部确实比R9000P要规整很多啊。好看啊!
但是感觉他们两个之间的差价 不足以让我动心选择R9000K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4 22:13
R9000K内部确实比R9000P要规整很多啊。好看啊!
但是感觉他们两个之间的差价 不足以让我动心选择R9000K ...
嗯,所以这个就要看感知价值能否达到那2000差价了 Tiger5G 发表于 2021-5-24 22:18
嗯,所以这个就要看感知价值能否达到那2000差价了
[偷笑]嗯 不过喜欢RGB灯效的。就觉得很值得。而且外观也不一样。
但是这个内部确实好看,比外星人都规整很多。良心啊 接口我怎么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啊,没有把A换成C啊 这个是好本子。 买笔记本就是买散热,这2000我觉得值得,但是RGB感觉我这2000又花的冤枉
还是9000p好了 写得真好,我蹲一手今天的Y RGB,YES! 感觉还是俺的r9kp更漂亮[傻笑]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4 22:13
R9000K内部确实比R9000P要规整很多啊。好看啊!
但是感觉他们两个之间的差价 不足以让我动心选择R9000K ...
别说差价了,现在都是加价。。。还不是一点点 唯一的问题是r9000k 买不到[流泪]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4 22:13
R9000K内部确实比R9000P要规整很多啊。好看啊!
但是感觉他们两个之间的差价 不足以让我动心选择R9000K ...
心动倒是心动了,就是虚空神机,压根买不到 K买不到,买了P zy_zlj 发表于 2021-5-25 10:24
心动倒是心动了,就是虚空神机,压根买不到
[偷笑]R9000P还行,R9000K好像更难买~
我已经入手了R9000P。联想还是一万以内有性价比。高了就有点接受不了。1万以上我会考虑外星人了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5 10:36
R9000P还行,R9000K好像更难买~
我已经入手了R9000P。联想还是一万以内有性价比。高了就有点接受 ...
9000k的rgb和金属外壳有点长草了,刚问了公司负责采购的,连渠道都没货,也不知道是敷衍我还是真没货 zy_zlj 发表于 2021-5-25 10:40
9000k的rgb和金属外壳有点长草了,刚问了公司负责采购的,连渠道都没货,也不知道是敷衍我还是真没货 ...
[偷笑]嗯 对RGB有追求的。可以上,内部结构我觉得已经超越外星人了。
而且我R9000P的温度都比外星人的控制得好。何况是R9000K了。
以后就等联想出新品了。越来越给力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5 10:44
嗯 对RGB有追求的。可以上,内部结构我觉得已经超越外星人了。
而且我R9000P的温度都比外星人的控 ...
希望不是昙花一现,别有点口碑就开始割韭菜,那就难看了 这个价格,可以买ROG的幻16了,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抢到。 不错,虽然我继续等M2的MBP14 本帖最后由 ydt 于 2021-5-25 12:46 编辑
有人问我13000的预算买什么笔记本,我最后推荐3070版本的R9000P,省下来的钱够买块显示器了 fff91 发表于 2021-5-25 08:50
9K和9P还有个区别貌似是键盘的键程不一样,9K的比9P的稍短,手感不如9P
是的9K为了厚度变为1.3mm ydt 发表于 2021-5-25 12:44
有人问我13000的预算买什么笔记本,我最后推荐3070版本的R9000P,省下来的钱够买块显示器了 ...
能买到的都是好机子 zy_zlj 发表于 2021-5-25 10:48
希望不是昙花一现,别有点口碑就开始割韭菜,那就难看了
现在的舆论反馈都好直接,竞争也挺激烈,他们应该也不会那么作 牆角寫檢討° 发表于 2021-5-25 10:44
嗯 对RGB有追求的。可以上,内部结构我觉得已经超越外星人了。
而且我R9000P的温度都比外星人的控 ...
外星人真的就是剩下外观设计跟做工了 肖斯塔科维奇 发表于 2021-5-25 09:51
感觉还是俺的r9kp更漂亮
图片拍得也好看 R9000K的触摸板是玻璃面板,比9000P的要舒服很多,K与P的定位差别还是挺大的。
就是如果重量控制到2KG里面就是完美了。
ROG的本子现在完全没法和拯救者比了。台湾人的小心眼太多,完全就把消费者当猴。 Tiger5G 发表于 2021-5-25 15:12
外星人真的就是剩下外观设计跟做工了
说实话 就是品牌信仰了。做工真没有好到哪里去。。。
看15R5内部和R9000K内部对比,其实更倾向于联想。料很足。预留的M.2固态都配了散热片。真良心。内存还有屏蔽罩遮住。 虚空神机 真的不过分 性价比极高,可惜可惜 都是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