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画幅向中画幅过渡,骑士6x9后背,大艺617后背
本帖最后由 李一族 于 2021-7-13 00:58 编辑两位主角~骑士的6x9后背和大艺的617后背
Part1 为什么要降级 就目前常见画幅的胶片的种类上说,大画幅是最少的,其次是中画幅,最丰富的是135,使用不同特点的胶片也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大画幅的底片普遍速度不高,彩色最高只有400,黑白底片确实都能做到3200的感光度,只不过是迫冲来的,原生也应该也是只有400,120底片对于速度就不那么敏感了,虽然选择不是那么丰富总归还是有的,各式各样的高感卷儿任我选择。 120胶卷的便利性,小巧的一卷儿,一个小盒子能装5卷拍40张;片夹就相当大了,2个片夹4张和大概10卷120一样的体积,而且还不需要进暗袋装片,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带出门了,这无疑是相当友好了! 对于彩色来说,标准的c41冲洗都一样没什么抱怨;但对于黑白来说,每次都需要冲洗一整卷儿,不能单张冲洗是比较大的问题:过爆减冲欠曝加冲,倒易率失效补偿带来的减冲这些操作可以说无法实现,不同情况状态的曝光全部集中在一卷儿上,还不能调整,最后只剩下了取舍。 视角和景深,我现在手里有的镜头:90 105 120 152,分别用在45、69和617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补齐焦段了吧。底儿小了景深也就跟着增加,景深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开更大的光圈,也变相的提高了快门速度(至少2档好叭~)。 微距简直可以说是大画幅的噩梦,中画幅只会说是好那么一丢丢,若是要得到相同视角,大画幅的皮腔要长的离谱。 我同时也得到了一个中画幅技术相机,和富士GX680一样。在有限的体积和重量下,我却可以做几乎不受限的技术动作。 最最重要的经济性!!!用中画幅后背最大的原因就是:大画幅的彩色底片贵的令人心疼!一张底片最终的费用要和一卷120的费用相当,按一次快门100块和按一次快门10块,我会毫不犹豫的选10块钱的!(反转片除外)
Part 26x9后背 在中画幅的世界里3:2的比例只有645和6x9,所以选择并不是那么丰富,况且我好不容易架起机器总不能去拍一个比邮票大不了多少的底片吧,就直接索性照着最大规格来,大不了裁(并不想这么干),至少向下兼容。
本体周边细节:8张120卷69后背还有一个16张220卷的版本,可以改135宽幅还保证计数正确
侧边的片仓锁和豆腐刀
上方的计数器、过片扳手、过片锁。
片仓内部的样子,左边装新卷右边卷已经拍过的底片。
随机抽取一个小可爱放进片仓
就你了~
绕一圈插到另一侧的片轴上
在不合片仓的情况下过片到指定位置,再合上锁死片仓。
皮一下~ 拉出豆腐刀看看背纸,如果看到不是黑色,就只能恭喜我喜提一张塑料条了!
豆腐刀插紧,过片扳手摇起来~
计数器到1就可以准备去拍摄了~
拍摄流程就和大画幅一样了~换上后背拔出豆腐刀按下快门,done~
Part 3617后背神奇的画幅617!就是神奇的画幅~
617后背分为两个部分,上面的是片仓 下边的是取景器,
取景器正面:
打开遮光罩露出对焦屏
取景器的延长部分
片仓正面,有上下两个锁扣来锁紧片仓,中间是不同画幅“红窗”过片的窗口,右边的旋钮用来过片。
片仓背面,豆腐刀
豆腐刀上有一个我用油性笔画的一条线,旨在为了拍照时不完全拔出豆腐刀,并且还不遮挡底片的位置,为了保护里面的遮光海绵。
片仓内部,这里还是我改造之前的样子,整个片仓的内部消光做的并不理想,可以看到里面只有简单的喷砂阳极处理,在成片上下边缘都会有类似漏光的反射,现在已经被我重新处理了,贴上了吸光布。
上卷儿~用了一个背纸来演示,没有卷儿
打开617的“红窗”,先看到kodak再看到1,在1停住就可以拍第一张了。拍完就可以继续过片,看后背上的提示,继续过片到3就可以停下拍第二张。一整卷儿617就4张,拍起来就特别快~~
上图是柯达ektar100 的背纸,下图是富士rdp3的背纸,这就是红窗过片的主要机制,通过观察窗手动停到合适的位置,在合适的地方曝光留下影像。背纸部分,柯达的背纸就显得很蠢……需要小心翼翼的找到柯达再找数字,尔富士是3 2 1准备~停! 可以安心的转过片钮,不需要太担心会转过头。
Made In China
617后背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画幅比4x5要大,普通的后组没有办法容纳617,所以就通过增加法兰距来扩充,加了法兰距之后标准后组没法使用,又需要单独增加独立的取景器。最后的结果就是取景器和片仓都非常臃肿,镜头焦段还有限制:超广和中长焦都没有办法使用,只能用到90mm~180mm。可它毕竟是617,一个神奇的画幅:3:1的比例5x7的一半,对内容只保留了中心部分,阻止过多无关内容进入画面的同时,拥有和5x7相等的记录细节的能力,写作中画幅拍作大画幅。这就是617的魅力吧~~
Part 4样片
这就是p2最后一图的成片~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2/13/132721tsxmalibamfxxxwu.jpg
1:1的微距
617的样片,由于宽度限制,只能看个大概,但这已经属于5x7的领域了~
本帖最后由 李一族 于 2021-7-13 17:34 编辑
二楼贴一些手机图,就不做正文了~
关于冲洗,左边是当初拍的6张rvpf 左边一卷电影卷、一卷ektar、一卷rdp3 看这体积上的差距~
6x9的微距,大概1:1的比例,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1/14/152950eebwcgnb6ugzu0n9.jpg
一卷儿早期的ektar 背纸还大部分都是黄色的~
第一卷儿617,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第一张曝光了2s多一点,第二张曝了8分钟,没有补偿底片的状态就有明显的差距了
对比一下细节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4/06/035244c6vp7a1hxaj616ub.jpg
就问亮不亮!!
中山公园今年的樱花
翻车x445的镜头相场还是比较吃力,微距还行无限远就万全盖不住。
6x9的rdp3 就从这一卷开始,我就下决心多拍4x5的反转,6x9的太小了!!
猫猫!!
虚化!!!
就属我云台玩儿的最溜~
补一张50%放大的细节
其他不说,先羡慕一下LZ的体力和耐心 这货高端了!膜拜。 学习
好像看到了青岛的中山公园 一张照片平均耗时多少? 至今还留着一个富士版的XPAN。
学习,膜拜。 高级玩家 对617这类宽幅的毫无抵抗力,幸运的是我没钱没时间………………[偷笑] 高级。
夜景那张是不是糊了啊,我眼拙,请教一下。 617是真的震撼 Linhof版617siii帮顶
sirijobs 发表于 2021-7-13 10:43
Linhof版617siii帮顶
我永远喜欢林哈夫!!!! sunjun5 发表于 2021-7-13 10:05
高级。
夜景那张是不是糊了啊,我眼拙,请教一下。
是移轴产生的焦外~ 单轨机街拍,出街困难啊 HyperGun 发表于 2021-7-13 09:00
至今还留着一个富士版的XPAN。
宽就完事儿了~ w1108 发表于 2021-7-13 08:40
一张照片平均耗时多少?
快了也得10分钟,慢要做的准备就多了去了。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1-7-13 08:32
学习
好像看到了青岛的中山公园
确实~
这喷泉真是从小玩到大 liujun427 发表于 2021-7-13 11:11
单轨机街拍,出街困难啊
这可真要说道了,和相机关系真不大,810单轨该出门也还是得出门的
(网图)
好东西!!![喜欢] 见到大画幅先进来顶。 李一族 发表于 2021-7-13 11:15
这可真要说道了,和相机关系真不大,810单轨该出门也还是得出门的
(网图)
...
就是太重,不过L45真吸引人
我用gx680,感觉上街是挺重的,巨重 还以为穿越了。。。话说没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冲洗的时候补偿,不是应该拍摄的时候保证正确的曝光吗? liujun427 发表于 2021-7-13 14:19
就是太重,不过L45真吸引人
我用gx680,感觉上街是挺重的,巨重
我的减重计划就是和680齐平[失望][失望][失望] 617像场明显不够啊 高端! fisheess 发表于 2021-7-13 15:27
还以为穿越了。。。话说没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冲洗的时候补偿,不是应该拍摄的时候保证正确的曝光吗? ...
暗部曝光亮部显影,显影显的是亮部,
曝光的时候要让暗部有内容不死黑,需要有足够的光在暗部,这时候亮部就是过爆的状态,通过减少时间让亮部显影少一点,补偿过爆的亮部。
尤其是在长时间曝光,或者光比很大的时候,亮部就更容易处在过度曝光的状态。
具体实例看看亚当斯分区测光~ xiaofx 发表于 2021-7-13 17:24
617像场明显不够啊
早期不够、现在够了~ 李一族 发表于 2021-7-13 11:12
快了也得10分钟,慢要做的准备就多了去了。
[可爱]膜拜大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