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机王争霸赛]水冷组——<Project. γ> by 神月妍妍
本帖最后由 ilas 于 2022-1-23 16:27 编辑<Project. γ>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翻车+拖更到最后一天,总算看到了完成的曙光,现在是2022年1月22日晚间10点45,此刻的上海小雨淅淅沥沥,距离完赛还有1个小时15分钟的我,在房间里敲着文案,打完这句话之后,只剩1小时13分钟了。
[*]感谢轮大和ilas版主组织一年一度的机王大赛让大家一年总有一回比较有仪式感的装机。
[*]感谢老邦瓜同志在我冷头RGB烧掉的当天就支援了我一个备用件,让我不至于因为这个翻车到无法完成。
[*]感谢群里的小伙伴每天陪我吹牛逼。
不扯淡了嘻嘻,来聊聊作品,其实作品的构思就来源于它的名称‘γ’,最开始是某个深夜,我边跟道道扯淡边翻EK官网,看到这个东西:
这是一款EK的旋转三通,当时我们两个就在聊,这玩意长的跟个Y似的,究竟啥水路会用这个配件呢,那肯定是并联咯,想想一般来说显卡的并联是两张卡中间进水接进水,出水接出水,要么用这个Y试试?但是这玩意设计风格很老了跟现在的量子不搭,颜色也没我想用的钛银色,那么,不如上这个:
这个好看是好看,就是一个接头加三个快拧就400块了,预算在燃烧啊...
试试就试试,出水两根管,进水两根管,那横向就是四根管了,小机箱肯定搞不定,那咋整呢,上全塔呗。一直看我帖的小伙伴可能还记得,上届机王我就装了台全塔分体水,用的是FD的D7XL机箱,肯定不能再用了,就在这个时候,贼船的小伙伴问我:“要不要试试7000X?”
机箱和大致的水路规划确定之后就是搭配其他配件了,U不用说肯定是129K了,主板先不管,显卡就用手头两张闲置3080吧,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为啥用两张没法SLI的显卡?无他,就是我觉得双卡分体很漂亮,机王嘛,配置合理性都是浮云,好看就完事了,陆陆续续确定的配置如下:
基本配置:
CPU:Intel Core i9 12900K
主板:ROG Maximus Z690 Extreme Glacial
内存:Galaxy Gamer DDR5 4800 16G x2
显卡1: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显卡2: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固态1:HOF M.2 Pro 20 2T
固态2:Samsung SSD 970 Pro 512G
电源:ROG Thor II 1000W Platinum
机箱:Corsair iCue 7000X RGB
散热组件:
显卡冷头:EKWB EK-Quantum Vector TUF RTX 3080/3090 D-RGB - Nickel + Plexi x2
显卡背板:EKWB EK-Quantum Vector TUF RTX 3080/3090 Backplate - Nickel x2
内存冷头:Themaltake Pacific A1 Kit
冷排:EKWB EK-CoolStream PE 360 (Triple)
冷排:EKWB EK-CoolStream PE 480 (Quad)
水泵:EKWB EK-Loop DDC 4.2 PWM Motor x2
水箱:EKWB EK-Quantum Kinetic FLT 240 DDC PWM D-RGB - Plexi x2
泵盖:EKWB EK-Quantum Convection DDC - Silver x2
泄水阀:EK-Quantum Torque Drain Valve - Satin Titanium x2
延长:EK-Quantum Torque Extender Static MF 14 - Satin Titanium 若干
延长:EK-Quantum Torque Extender Static MF 7 - Satin Titanium 若干
45°转接头:EK-Quantum Torque Rotary 45° - Satin Titanium 若干
90°转接头:EK-Quantum Torque Rotary 90° - Satin Titanium 若干
快拧:EK-Quantum Torque HDC 14 - Satin Titanium 若干
风扇:Deepcool FC120 RGB x7
配置确定了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Section 1. 桌面ShowSection 2. 整机ShowSection 3. 验证部分Section 4. 测试楼层(2楼)Section 5. 开箱楼层(3楼)Section 6. 装机楼层(4楼)
Section 1. 桌面Show
先来看看整体桌面吧。
ARE YOU READY?
3
2
1
开Show!
图稍微有点多
Section 2. 整机Show
Section 2.1 灯关掉,背景灯打起来!
<整机部分>
<CPU水路部分>
第七届机王大赛,也是我参加的第五届,各位加油!玩的开心!2021-2022!
<显卡水路部分>
<Glacial!>
<电源部分>
Section 2.2 素颜也不错
<整机部分>
你确定真的要开这个盖子吗?
好吧...
<CPU水路部分>
<显卡水路部分>
这下面藏着这次偷的一个小懒,一根黑色软管
<电源部分>
Section 2.3 不如接上电?
<整机部分>
颜料罐~
<CPU水路部分>
<显卡水路部分>
<显卡水路部分>
Section 2.4 开开灯~
感谢道道同学手工帮我做的键帽,一颗。
Section 3. 验证部分
最后则是ID小纸条和桌面验证部分。
看到这里主要内容就差不多啦,对测试,开箱和装机部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2,3,4楼继续阅读,感谢耐心观看。
祝你新年快乐!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1-22 22:40 编辑
测试楼层
----------2022年01月19日----------
比赛临近结束还在加班加点,开更测试
1. CPU测试部分
CPU-Z
截图,1.97可以正确识别12900K了,体制一般般,P核心全核5.1,E核心全核3.6走起。
CPU-Z Bench
多核用8+8C/24T几乎打平5950X,单核830分+就nm离谱啊,Intel的10nm太香了。
Cinebench R23
首先是多核分数,对比的CPU大多比较老了作为参考。
单核分数。多核单核均至少测试10分钟。
3DMark CPU Profile
这个测试做的人更少了,仅供参考。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单烤FPU测试散热系统稳定性,P核心5.1、E核心3.6的情况下,我把电压压到了1.17V附近,此时满载功率只有220W不到,测试方法是先满载10分钟,清零数据后继续满载10分钟记录结果,能看到最高的P核心平均温度只有75.4°C,核心1更是低到了66.6°C,真是凉快又高能。
2. 内存和缓存测试部分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在BIOS中读到了自带的DDR5-5200的XMP设置,此时时序为38-40-40-77,能看到这对DDR5内存的延迟在80+ns的水平,跟之前玩DDR4的BDIE动不动30多ns差距还是明显的,但是读写都做到74000MB/s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随着DDR5内存的频率越堆越高,时序越来越好看,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Z690升级DDR5带来的优势在新平台一开始就有所体现,不枉现在就买DDR5内存的用户了。
----------2022年01月21日----------
继续更新显卡和SSD相关测试
3. 显卡相关测试
3DMark Port Royal (Ray Tracing)
3DMark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DX12)
3DMark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DX11)
Time Spy Extreme 压力测试
98.5%稳稳通过,过程中显卡最高也就42°C不到,看来此次配置的散热规模的确有点恐怖了。
Furmark
受限于软件设计只能单烤,测试持续20分钟,结束时GPU温度在42°C左右,热点温度58°C,显存则为52°C,毛毛雨了
4. SSD相关测试
这次后续又增加了一篇三星970 Pro装win10系统,两片SSD都测测吧
CrystalDiskInfo - Galax HOF M.2 Pro 20 2T
CrystalDiskInfo - Samsung 970 Pro 512G
CrystalDiskMark - Galax HOF M.2 Pro 20 2T
CrystalDiskMark - Samsung 970 Pro 512G
AS SSD Benchmark - Galax HOF M.2 Pro 20 2T
AS SSD Benchmark - Samsung 970 Pro 512G
AS的数据似乎一直都比diskmark要低一些,能看到除了颗粒寿命上MLC的优势,在二代PCIE4.0的SSD面前,3.0已经完全落后了。
----------2022年01月22日----------
最后更新一下整机性能测试和游戏测试
5. 整机性能测试
PCMark 10
跑一下PCMark 10测试,分数啥的我也没啥概念,给你们做参考吧。
6. 游戏测试
WOT 坦克世界
来上一下坦克世界看看吧,我平时也不玩什么3A,就打打坦克消遣消遣,能看到最高帧数基本在280-320间波动,是要我买265Hz显示器的意思?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1-22 22:40 编辑
开箱楼层
----------2021年12月24日----------
1. Intel Core i9-12900K
2. ROG Maximus Z690 Extreme Glacial
----------2021年12月29日----------
3. 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4. GALAX Gamer RGB DDR5 4800MHz 16GB*2
5. GALAX HOF Pro 20 2TB-PCIe M.2 2280
6. Thermaltake Pacific A1 DDR4 Ram Water Block
----------2022年01月03日----------
新年第一更!
7. ROG Thor 1000W Platinum II
到底用啥电源其实是纠结了一番的,两张3080满载差不多700W,CPU的话撑死240W,现在电源一般都还有些余量,850W嫌小,1200W又嫌大,一众海韵Focus接口又不够,金牌吧总感觉差点意思,那么不如来一个华硕最新的锤子二代,1000W白金咯?盒子依然是ROG传统的黑红配色,正面印有产品图片,型号以及一众卖点,特别标注了支持显卡新规范的12pin供电。
背面则是一些详细的介绍,有锤子的保留节目OLED功率显示,支持ASUS神光同步,特别设计的ROG散热片,静音涡流风扇,0db技术保证在低负载下电源不转,以及高于80plus白金认证的92.5%转化率。
盒子内部与一代一样是分仓设计,一半是电源本体,一半是线材和附件。
跟第一代不同的是,这个分仓不好取出了。
先看看电源本体,样子上变化还是蛮大的,首先OLED屏幕那一整片都变成银色反光涂层了,左下角还增加了THOR的型号标识。
另外一侧,不考虑对外面因此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处理。
接口一览,海韵期间白金方案接口给的还是挺大方的,8组CPU/PCIE供电接口,6组存储设备供电接口以及一组主板24pin供电接口。
顶面换成了银色铝拉丝材质,洋气很多。
底面则是电源各项参数的标注。
这个RGB角灯进行了保留,可惜目前多数机箱这里都是没法露出的。
来看看配件吧,一本说明书,一堆线夹,一个定制线材打折卡,几根魔术贴和轧带,一个ROG贴标以及四个螺丝,跟一代的配置基本一样。
线材部分,除了电源线以外,其他线材用黑色无纺布包裹着。
锤子电源标配的线材质感一直一等一的好,除非要其他颜色要么完全不用订制了。首先是一根24pin和两根cpu 4+4pin。
显卡线材,简直良心,四根6+2 pin以及两根6+2 pin一分二,对我这种双卡选手而言完全够用,再看看其他1000W金牌电源最多也就三根6+2...
储存设备供电线,有三根SATA线材以及两根大4D线材,另外还附赠了一根RGB接线,负责电源与主板的RGB通讯。
最后是盒子上特别标注的,新标准12pin供电一根,需要电源上两个8pin接口,目前只有30系FE版显卡会需要这根线,可能在下一代会开始推广吧。
8. Deepcool FC120风扇
这次风扇还有些小波折,原计划是用贼船的二代ML120,可以直接接机箱自带的icue控制盒,无奈上市时间推迟了,想想这次要用风扇的量估计也不小,一个风扇一根线估计背线要爆炸,所以菊花链或者触点链接的风扇变成了刚需,联力那个积木一个是性能不太行,二个是看多了难免有点审美疲劳,这个时候@Sam_no90,Sam哥给我推荐了九州新出的FC120,菊花链+1800转RGB,一问性能他也不太清楚,那么我就来当一回小白鼠吧。也不直到要用多少个,先搞十个!
拆个单包装,内含风扇一把。风扇边框四四方方的不存在漏风问题,扇叶是透光材质,9叶设计兼顾风压与风量,1800rpm的转速,吹个38mm的双波排应该没问题吧...
这里就是风扇菊花链的位置,这个链接直接把风扇供电和RGB集成到了一起,线材的长度也差不多就是一把风扇的宽度,理线友好,大大的好评。
背面标注了风扇的型号,四角有橡胶垫减震,看包裹的厚度还是蛮大的,效果应该还行。
再开个三连包。
跟一把不同,三连包的附件是拿个白色纸盒装的。
包含螺丝12个,菊花链一根,风扇转SATA供电+PWM测速+RGB线材一根,这风扇只能外接SATA供电,不过应该没人只用一把。
9. EKWB CoolStream PE 480 (Qual) 冷排
平平无奇的EK中厚480冷排一只。
10. EKWB CoolStream PE 360 (Triple) 冷排
平平无奇的EK中厚360冷排一只。
11. Corsair QL140 RGB风扇
风道设计的原因机箱的屁股要拿来进风,一般风扇都是正面还行屁股丑,这两年厂家开始陆续针对这种反装的场合进行风扇外观的优化,一种是类似利民那样做反转的风扇,另外一种就是这次我搞到的QL140这样的,尽量保持正反面RGB外观的一致。
打开贼船一贯的黄黑彩盒后,里面还有一层厚纸做的托盘来保证包装强度。
取出风扇本体,有一根4pin pwm线材和一根icue RGB接线,刚好可以接机箱背面的控制盒。
反面,设计了与正面一样的光环,用来支撑的X状框架也尽量做到了美观,背面与一般风扇不同,并没有使用一张贴纸来标注风扇型号与参数,而是贴上了与正面风格一致的金属贴,尽量保证正反外观的一致性。这里也能看到,因为光环的厚度,实际14cm风扇的扇叶尺寸相比12cm的性能扇而言并没有多大优势,谈性能的话的确不是这扇子擅长的,但是用在机箱上进进风还是好的。
12. EKWB EK-Quantum Vector TUF RTX 3080/3090 D-RGB - Nickel + Plexi & EKWB EK-Quantum Vector TUF RTX 3080/3090 Backplate - Nickel
先到了一个显卡冷头+背板,开箱就不拍了,具体见装机过程。
13. Corsair iCue 7000X RGB
箱子实在太大了,全塔机箱你懂的,纸箱和机箱细节就不拍了,等我装完了好好拍。
装机的第一步总归是拆,拆到实际会使用的程度就可以。
14. EKWB EK-Quantum Kinetic FLT 240 DDC PWM D-RGB - Plexi x2
这次的方案会用两个EK的240DDC平板泵箱。
拆开纸盒之后内部还有一个硬质的盒子。
泵箱本体,送了四个堵头差不多够用了。
背面是连接螺纹孔和DDC水泵,这塑料泵壳可太廉价了。
15. EK-Quantum Convection DDC - Silver
泵壳廉价咋整呢,整个金属散热罩扣上,散热效果不存希望,样子应该是可以的。
跟钛色接头保持一致的话,要买这个Silver的颜色才行。
附件很简单,一个DDC的绝缘导热垫,两套螺丝,分别用来替换这种平板水箱或者EK的DDC一体泵箱。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1-22 22:40 编辑
装机楼层
----------2021年12月24日----------
为啥我要先装个散热器呢,因为分体水各种血的教训告诉我,上冷头之前先点亮一下然后把系统装好...
----------2021年12月29日----------
SSD上机。
内存上机,一次点亮装好系统,perfect。
把主板装上冷头,内存以及内存冷头。
装几个接头试一下位置,貌似有点高度差,淘宝垫片走起。
----------2021年01月03日----------
来搞搞显卡冷头!
第一步首先是把显脱光光,每次拆显卡散热器,然后把表面硅脂,散热垫清理干净的过程都特别有仪式感。
贴上散热片,显存部位用了今年很火的莱尔德HD90000,你懂的。
扣上冷头,用过好几次这个型号了,有点索然无味。
装上背板,配色考虑用的银色。
把风扇装上顶置冷排
一开始考虑夹汉堡,后面觉得空间太局促了,还是单扇吹吧。
把泵盖扣上DDC泵,颜值翻番
开始大件施工,首先把主板装到机箱上去,能看到全塔塞个EATX,居然有点空...
先把侧面的480冷排固定住。
上侧面风扇。
在前面板上装上两个240平板泵箱。
装上防尘网看看效果,其实已经堵死了,没什么好防的,实际最后是要拆掉的,装机这几天挡挡灰吧...
从里面看大致是这个效果。
连接第一根水管,可喜可贺!
上顶部冷排之前要先把电源线接上,要么后面挡住了不好操作。
装好顶部冷排。
目前大致是这个进度,今天就更到这~
[偷笑]第一帖作品贴,期待下作品~ i版说你标题不合格[狂笑] 前排围观 这个字母怎么念来着? sam_no90 发表于 2021-11-13 19:47
这个字母怎么念来着?
Gamma[偷笑] 围观开开 今年的水冷组格外精彩了。 围观大佬佳作[狂笑] 前排占个尾巴[偷笑] 期待作品,前排占位 弄他,弄他 先占个坑 tommylin 发表于 2021-11-21 00:40
弄他,弄他
看热闹不嫌事大[偷笑] 冲冲冲 支持弄他!!!![偷笑] 期待啊冲冲冲 支持做低ilas,鬼叫佢次次拖到最后[偷笑] 加油!加油! 你这配置太吓人了! 这配置可以干翻ilas了[偷笑] 1000w电源撑得住双卡吗 神月妍妍 发表于 2021-11-14 15:59
Gamma
[偷笑]绿巨人:我知道你的主题色是什么了 期待妍妍大作,好像现在装水冷比较多了 3080不支持SLI,两个这卡干嘛用啊? liujerry12 发表于 2021-12-6 16:02
3080不支持SLI,两个这卡干嘛用啊?
双卡水冷,为了好看啊 神月妍妍 发表于 2021-12-6 16:14
双卡水冷,为了好看啊
牛逼。。。。。。。。。。。。。 开开,你领导都放图了你还没开始放图吗?保密工作做的那么严实的吗?[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