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机王争霸赛]无光乱斗组——<平行线> by 幽幽子
本帖最后由 幽幽子 于 2022-1-24 15:18 编辑序言:
这次的配置里直线条相当多,就起名叫平行线吧,也意味着愿PCDIY能经住时间的考验,在数码产品的进步中和我们一同走下去。本届机王参加的是无光组。我理解的无光绝不仅仅是把硬件上的灯关掉,也不一定代表PCB纯实用派,而是追求整体简约的外观风格。
配色方面采用了黑+银的搭配,这个颜色组合色彩干净,科技感强。然而在这个各种产品标配RGB的年代,想要凑齐设计语言统一的配件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在华硕ProArt系列的出现给了我选择和灵感。
散热方面这次使用了一体泵排+CPU单独上水的方案。其实完全可以玩全套分体,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直接上一体水,这个折中方案看似不上不下,但恰好是我想要的。我相当讨厌一体水的水管,只有自己做硬管分体才能保证横平竖直不挡内存,动动手花点时间,摒除不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想法才是DIY的意义嘛(能还省个显卡冷头钱)。
而且这年头显卡比较金贵,没什么特殊情况我确实舍不得拆。。。
下面来看看配置。
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配置清单:
CPUAMD RYZEN9 5900X
主板华硕 PROART B550-CREATOR
内存XPG D45 DDR4 3600 8G×4
显卡微星 RTX3070Ti SUPRIMX 超龙
机箱乔家一物 i400
电源 追风者 AMP 850W
主硬盘英睿达 P5 Plus 1TB
风扇乔思伯HF120×3 酷冷至尊SF120M×3
水冷部分
水泵&冷排一体BARROWDARIDP-30 240mm 黑银
CPU冷头BARROWLTCP03A-04N 黄铜版
接头 BARROW14mm硬管快拧×4,90度换向×2,对丝×1,过滤器×1
水箱泵排一体自带
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成品照:
简洁的外观,前面板没有任何干扰视觉的元素。白白净净最好了。
猫主子二号路过。
昨天有人夸他帅,虽然平时看起来基本都是傻乎乎的。。。还是角度问题。
主板仓侧的侧板使用了轻微熏黑的钢化玻璃侧透。
采用的配件线条多数比较平直,外加硬管,内部线条基本保证了横平竖直。嗯,想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机箱尾部闪亮的铭牌。这个设计貌似是ABEE起的头,当年见到ABEE小铭牌就知道这机箱一定不一般。乔家一物作为乔思伯的高端产品线,这种拉高机箱的档次的操作合情合理。
背部硬盘位。到手之前以为背部是金属侧板。其实背部没什么必要也搞钢化玻璃吧,单透就行了,但乔家一物似乎对自己的藏线背板特别有自信。事实证明i400对线材的容纳和遮蔽能力都十分强。
机箱顶盖的直线条看上去干净利落。非常遗憾的是顶盖是塑料材质,如果是铝合金的,这机箱我可能会给出满分。
做工精致的铝合金开关键。点亮后会亮起白色的灯光。
磁吸的顶盖很方便就可以拿掉。水泵调速器被我安排在了机箱前部的一个空隙里,刚好能卡进去。
BA这款金属外壳的水泵还可以,运行噪音不算大,可以接受。
拿掉玻璃板。主板仓里最显眼的自然是显卡了。
超龙的散热规模相当庞大,散热片厚实且密集,外壳为全金属,质感很棒。棱角分明的设计语言让显卡看上去颇为坚固结实。
大量的金属配件辅以露出铜色轴心的风扇,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种简洁的机械感。这个组合算是完美做到了。但其实开机的时候有点小翻车,气泡没完全排净,再加上搬动机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把水泵调速器拧到了最大泵速,里边剩下的气泡被水泵高速抽走,又被过滤器的滤网打碎,散布在水路里,拍照多少有点影响,好在过后再跑一跑就没了。
CPU线缆这里走线空间太小了,体现不出定制线的规整比较可惜。
底部防尘网。
这可是隔绝猫毛的重要部件。。。机箱没什么也不能没有防尘网。
背部,自带的sata线不够长,离得最远的那块SSD如果想接线就要斜着飞过去,为了拍照好看就先拿掉了(
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https://www.chiphell.com/static/image/hrline/line3.png
点亮&桌面照&全家福
谢谢观看!
本帖最后由 幽幽子 于 2021-12-16 10:57 编辑
二楼开箱
配图在说明文字下方
先来主板部分。其实这次主要就是围绕ProArt B550的风格来的。
CPU是双11时候3000出头入手的5900X。哪怕是面对Intel的12系新U,只卖3000的5900X依然香气四溢。
可惜没有3950X的包装盒那么酷了。
全新未拆验明正身。
5900X本体,也算是老面孔了。可惜的是zen3+目前还没有上市。
内存选择了XPG的D45。之前对D50很感兴趣,没想到这次确定完整机风格之后发现还有这么个型号。
整体无灯,风格非常低调内敛。斜线纹路的设计和ProArt系列以及我这次的主题完美适配。个人认为设计语言的统一非常重要。
马甲上除了XPG的标之外没有其他装饰元素。纯纯的实用风格。外壳喷砂处理的质感摸上去十分舒服。
顶面也打上了XPG的logo,恰到好处。
来看看主板。这次选择了华硕面向创作者推出的ProArt系列,外观上和WS系列一脉相承缺又略有不同。黑色打底辅以金色线条的设计同样显得稳重大气。
整整齐齐的防静电袋。
与主板本体相比,附件显得略微有些少。附送了一根DP线,作用是利用主板上的DP in接口将显卡的DP转为雷电接口输出。正中央的是用户手册,左下角的是给单面颗粒SSD使用的支撑垫增高贴。很简单但非常用心的一个设计。右方sata线就不多说了。而且由于ProArt B550使用了华硕的M.2硬盘快装卡扣,也不需要附赠M.2螺丝了。
拿出来就能明显感觉到它的稳重大气,重量非常坠手。通体漆黑简洁工整的散热片看了让人心情舒畅。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各方面规格最高的B550主板了。不愧Pro之名。
芯片组散热片上面覆盖了一块透明的亚克力牌,增加了通透感。从散热片的线条里能看出来的是满满的“专业”味道。造型简约却设计感十足。
供电散热片造型同样是直线条为主。干净利索。以稳定性见长的ProArt系列在供电上是毫不马虎的。
主板搭载了两个M.2接口。
造型平直质感十足的拉丝铝合金散热片。摆弄这块主板的时候真的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精致和严谨。或许这就是设计师的本质。
提供了前置type-C接口。拓展性也是目前b550的顶尖水准。
sata方面提供了4个接口。现在一台电脑中的sata设备数量甚至可能是0。这个数量也足够了。我目前刚好是两块3.5寸和两块2.5寸,不多不少。
CPU供电采用了8pin+4pin辅助供电的设计,给CPU提供了超群的稳定性。
其他拓展接口部分可说的不多,虽然主板本身无灯,但也提供了12V aRGB接口和5V RGB接口,并且也为Aura Sync提供了支持。风扇接口方面,整机除了CPU周边配置的CPU_FAN、CPU_OPT和AIO_PUMP三个接口之外,还配备了4个4pinCHA_FAN机箱风扇接口。
声卡部分,整整齐齐的电容排列在一起,显得有点可爱。
拍到这里才发现主板装甲是半透明设计,接口从格栅设计的主板装甲里透出来,视觉上形成了一个类似频谱仪的造型,十分巧妙。
主板后置IO接口同样非常全面。P/S2键鼠接口,两个USB2.0,4个USB3.2 Type-A,1DP+1HDMI,双网口,双Type-C雷电接口以及常见的音频接口,让ProArt B550的拓展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目前在所有b550、x570主板中支持雷电4接口的主板也屈指可数,仅有少部分高端型号有配备,ProArt B550双雷电4的配置更让它显得鹤立鸡群。市面最强B550主板实至名归。
从拆开内存包装起我就知道我选对了。D45的马甲设计和ProArt系列的风格达成了很高一致性,简直就是给这个系列量身定做的。
CPU上机。
Barrow的简系列冷头。选择它也是因为方正的造型。
冷头自带的螺丝居然是铝合金的,非常轻巧坚硬。漆面处理甚至比冷头表面更细致。。。拿在手里觉得很精巧。
上机效果。
拆下散热片,还是那个熟悉的导热贴。散热片固定螺丝采用了防丢设计。
ProArt B550的M.2硬盘位采用了华硕最新的快装卡扣,直接免去拧螺丝的烦恼。一般硬盘和主板自带的M.2螺丝为了防磁,通常都是铝合金材质,螺丝刀吸不起来不说,还特别小。估计十个装机的人里有九个都有把m.2螺丝掉进机箱然后一通狂找的经历。。。华硕快装卡扣的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固态放上,卡扣轻轻一推,直接就固定好了。超级省力省心。这个设计我赞爆。
拆装m.2固态从来没这么顺过。好评如潮。哪怕多说两句废话我也要吹爆这个东西。
盖回散热片。从这个角度可以观察到,使用了单面固态加厚贴之后,下方对固态的支撑很到位。肉眼看上去弯曲幅度极小了。
主板上的物件基本就完工了。另一块m.2 ssd还在电脑上用着,等这台投入使用再拆下来。
来看看乔思伯的风扇。计划是拿来吹冷排,原本打算上360排就搞了三把,结果360方案废弃了,多出来的就装到机箱尾部负责进风吧。
包装盒相当有高端风扇的派头。除了常见的自攻螺丝,还附带了铝合金手拧螺母的固定方式。
自带沉头垫片,做工看上去非常不错。
风扇侧面的网状框架相结构当结实。
9片做工细腻的扇叶围绕着露铜的轴承。好像最近轴承露铜成了潮流。。
电源选择了追风者的AMP850。看了下拆解,就是海韵的GX850换标。
80p金牌,10年质保。
这里直接就把海韵的logo放上了。同样的东西,自然是哪个便宜买哪个。某东售价这个要比GX850低了200多块。。
包装也算得上十分华丽了。电源和线材都使用无纺布包裹,另外附送了不少理线工具。
外壳工艺很不错。
提供了常见的风扇启停开关。个人是不太喜欢风扇停转的,因为从来不是很在乎这点噪音。
接口方面也没什么好说的,这张贴纸没撕。。下边看不到了。
接下来是机箱。由于最后成品展示的时候肯定会大量出镜,这里就按照开箱顺序边拆边拍了。
打开箱子第一眼就能看到这四枚铝合金脚垫。做工不错。
然后是一个黑色的配件盒。
里面提供了显卡转置支架、一些理线带、螺丝盒和用户手册。
超级好评的螺丝盒。最喜欢这些简单实用的小玩意。螺丝按照用途在盒盖对应的位置贴好了标签。
而用户手册放在一个单独的信封里。非常有仪式感。我觉得厂商愿意在这方面花心思是好事,开箱体验绝对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
拿出来第一件事需要先装好脚垫,直接放置可能会导致底部的漆面受损。
立起来简单看一下。造型十分干净素雅。
接口位于机箱顶部,提供了两个USB3.0,一个3.2Type-C和常见的耳机麦克风接口。设计上是一个放置在地面使用的机箱,但因为简洁内敛的设计,体积在感官上显得比实际尺寸要小一些。
顶盖是磁吸的,稍微用力就可以拆卸。很方便。顶部最大可以容纳360的冷排。
尾部采用了嵌套式的设计。接口位于镂空外壳的内侧。但如果想安装风扇,就一定要把后面板拆下来一次,或者使用90度转向的螺丝刀头。。不然拧不掉螺丝。
拿掉侧板,内部结构简洁通透。
接下来是BARROW的一体泵排。这个侧边装饰条的设计真的养眼。简约大气的造型配合细腻的CNC铝合金件,拿在手里百看不厌。
工艺相当精致。跟上面拆箱的冷头对比起来简直不像是一家公司出的东西。。
自带一枚DDC水泵。这次没有拆卸泵盖所以不知道具体是哪家的贴牌泵还是自己研发的。
水箱这里预留了一个侧窗,方便判断里边的液位。使用有色冷液的话会非常方便,但这次用的透明冷液,在光线昏暗的角度有点难以看清。。
自带的风扇是可以拆卸的。这里拆掉了原配的风扇,因为原配风扇必须搭配自家集线器才能使用,而且有光。。
拆掉风扇固定螺丝和冷排尾部的挡板就可以把风扇平移出来。挡板预留了一个走线的开口。
进出水口。
快拧和和功能性接头的做工也非常不错。
简单组装一下。但其实这张图拧反了,我是打算把过滤器放在冷排的出水水路。如果有脏东西,可以防止进入冷头。
安装好风扇。可惜靠近水泵一侧的风扇线只能从图中这个位置出来了,因为这个风扇边框侧面与冷排的侧边装饰条之间没有什么空隙,线没法从里面走。
将冷排固定到机箱的冷排安装支架上,装上之后长出来的部分还能当个提手。。。还挺方便拿的。
主板上机。我要的效果基本出来了。
自带的黑色io挡板和机箱尾部相得益彰。
拆掉铝合金后面板之后的样子。要想安装风扇,必须先拆面板。机箱的pcie槽位是模块化的,可以根据需要转置90度来满足显卡竖装的需求。
安装好CPU冷头的快拧。
冷排上机。这个泵排的黑银铝合金边框设计与机箱和主板都十分匹配。元素的统一让人心神舒畅宁静。
再次更新照片已经连接完水管,开始离机启动水泵进行水密测试了。这次挑战了一下全靠弯管解决转向。万幸的是基本上一次成。本来买了8根水管,谁知道比想象的要顺利不少。其实只要事先做好测量,粗略算好距离,水管其实是稍微有一点容错空间的。
下图是本次选用的冷液,TT的T1000。18年机王第一次上水用的就是TT的C1000,印象非常好,使用一年了还是很纯净,这次就不换牌子了,试试便宜了一半的T1000怎么样。
PETG水管因为硬度高韧性好,可以直接用金属管的切管器。但亚克力管是不行的,实测切深了管子会很容碎。
接下来是重头戏,来开箱这次装机中最贵的物件:微星 RTX3070Ti SUPRIM X 超龙。说起来第一次参加机王大赛使用的就是微星的1060红龙,拿到论坛1080首发也是来自微星的公版,而这块1080也伴随我参加了第二次机王大赛。。。跟微星还真是有缘。
3070Ti超龙的外包装使用的并不是中低端显卡常见的薄纸板外皮+内盒的设计,而是直接使用了质感细腻印刷精致的厚纸板箱进行包装。
向上打开盒盖,内盒与上盖联动的设计只有少部分高端产品会使用。
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来。首先会看到印着MSI龙盾标识的信封。龙盾是略微有些浮雕效果的,质感拉满。
里面有感谢信、说明书、保修卡和一些产品宣传册等等。
继续掀开厚厚的保护盖,下面是一张附送的鼠标垫。
包边工艺,做工看上去还不错,而且闻了一下橡胶的味道不大,应该挺好用的。
继续向下会看到附赠的显卡支撑架。但乔思伯机箱是自带显卡支撑的,这里暂时用不到了。
拿出来看看。做工是真的好。材质为金属,表面喷砂工艺细腻。拿在手里很有分量。
终于到了显卡本体。超龙是微星显卡产品线中最高端的分支。散热、用料和稳定性基本都是同型号最强。刚从防静电袋里拿出来就能立刻感受到它的精致。
风扇上非常引人注目的龙标,金属材质,浮雕工艺,和只用贴纸的产品简直天壤之别。
散热器为铝合金外壳,表面拉丝工艺处理。设计语言上看,刚直的线条和棱角比较多。
中间这部分有些偏枪灰色。左右两边是深灰色。
散热片相当厚实而且密度高。热管和散热片全部镀镍处理。
尾部提供了固定支架孔位。
PCIE金手指预装着保护套。
GEFORCE RTX字样。,蓝色部分是方便撕掉保护贴纸的把手。
背板上的龙盾是带有精致的立体层叠效果的,看上去像一件工艺品,视觉效果极佳。内部带有RGB灯。但遗憾的是,在这台电脑上他可能没机会发光了。
双8pin供电接口,足以给显卡带来足够的稳定性用来发挥实力,或是超频。
核心周围带有加固框架。
散热器尾端做了镂空设计,毕竟3070ti的PCB是短款,开孔有利于风扇将热管尖端的热量直接向上送。
显卡上提供了调整风扇策略的硬件开关。有silent和gaming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开始还以为是双BIOS来着。但这个设计本身也很有用,给用户提供选择永远是值得肯定的事。
接口方面提供了1HDMI+3DP的规格。还是没有像A卡一样配备雷电接口。
侧面也使用了金属PCB加固框架,但实测在散热器自身过于庞大的规模下,如果不给显卡提供额外支撑,PCB外侧部分的散热片依然是会向下弯曲的。
来一张全貌。别看宣传图上的超龙五彩斑斓,其实不开灯的时候超龙其实算是造型相当方正内敛有气质的一张卡。跟我这次的主题也算是搭配。当然了,最适合这次装机的其实非30系公版莫属。不过谁让咱搞不到没得选呢。。
显卡开箱就基本结束了,先更到这~明天再继续。
显卡上机前,先调整一下自带显卡支撑的位置。显卡支撑架可以根据显卡长度自由调整。
固定部分是金属,与显卡接触的托架部分是塑料,不用担心给显卡外壳造成划伤。
显卡上机之前随便按的几张。
最后剩下的一枚HF120安排在尾部用来进风,给机箱上半段带来冷空气,冲减显卡热气对CPU散热产生的影响。而且托i400精心设计的福,在尾部风扇位置设置了防尘网,让我这个想法得以顺利实施而不用担心猫毛(
哦对,但这里也要小吐槽一下。本来这里想用风扇自带的铝合金螺丝来安装,刚好起到一点装饰效果。结果发现加上防尘网的厚度之后,螺丝不够长拧不上去。。。
百看不厌的简洁线条。
底部用三颗酷冷SF120M串联。以前发帖就说过,这扇子只要不坏,我肯定是会一直用了。
用料极其奢华的一把风扇。可惜好像因为出货量比较小,市面上不是很多。
装上显卡。
显卡整体的金属质感跟这次的主题相当契合。
硬盘还是那几块。标配四个硬盘位。最大可以容纳4块3.5寸硬盘。使用转接架的话可以尝试挂载更多的2.5寸SSD。近期准备浓缩一下,直接搞块容量大的,尤其是右下角这块1T的。。存的也都是一些有年头的文件了。也该搬搬家了。
连接上底部的音频、风扇和机箱开关线等等。在使用ATX主板的情况下,底部预留的高度还是可以容纳薄排+风扇的。
安装电源。电源需要先把转接架拆下来和电源固定在一起,之后一起装回机箱。线缆暂时先这样,反正i400的藏线板设计也能把线缆藏得很好。
定制线还是找的YY。从参加机王开始就一直在用。拍照的时候刚好有点饿,历来都会送几个的山楂卷直接被我吃了(
相比上次预装了线梳。轻轻往上一推就可以让线材非常工整。
JMT端子,胶壳插拔很顺手。
藏线效果。大部分线缆都可以完美隐藏,只有CPU和sata供电线需要外露。
翻过来看看机箱内部。
无奈的是编制线没有银色,就选了黑白配色。但感觉对比有点高了。。
线梳的作用相当明显。
开箱与装机至此就差不多了。
本帖最后由 幽幽子 于 2022-1-3 00:21 编辑
测试
先跑一些常规项目,后续陆续补充游戏测试。
aida64稳定性测试单烤fpu,21分钟后cpu温度示数56度,二极管稳定在68度。得益于比市售一体水冷液容量大得多的泵排,温度还是很好看的。
内存缓存测试,带宽肯定是没法跟ddr5比,但综合来说很好了。延迟表现也还不错。
磁盘速度测试。这块p5p从买来开始好像这是第一次跑在pcie4模式。。
PortRoyal得分8756
温度细节,超龙的silent模式似乎太文静了点,后面打算换成gaming模式看一下效果。
TSE图形分7293
温度细节如下
furmark烤鸡,最终显卡稳定在79度,但这是在silent模式下得出的结果。
ts稳定性测试99.3%,通过。
cb r23 多核20097,单核1553,全默认,pbo auto。不知道为什么得分有些偏低。但其实对创作者来说,CB使用自带的prorender作为测试基准的其实意义并不算大,主流的Octane、Arnold和RS等渲染器基本都支持GPU加速,主要还是用来对比CPU了。
创作软件部分
既然用到了cinebench就放一张c4d的截图吧,是自己练手用的建模,用的还是比较老的R19版本。平时自带的渲染器应用的场景并不算多,最对也就是快速渲染看一下模型有没有什么大问题。这套配置应对C4D这类软件自然是很轻松,加上创艺国度的加成,心理上感觉效率都提高了(哦对,题外话。显卡不上分体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换回10系的卡方便,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句懂的都懂了(
LR自然不用说。平时这几个软件里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LR了(尤其是装机之后)。使用简单,照片的初步批量调节、修正等处理很方便。
刚开始接触视频内容。先下个最近刚出windows版的必剪熟悉一下基本流程。目前主要是录一录老婆的手作,等年底设备升级一波,应该也可以开始尝试出一些DIY相关的内容了。
游戏部分
首先选择了地铁离去加强版自带的benchmark。设置如下:
分辨率2560×1440,除了多重采样,其余全部最高。
开启dlss(重视质量)后平均可以达到60帧,而关闭dlss则只有45帧。画质的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本帖最后由 幽幽子 于 2021-12-30 11:48 编辑
Work log:
11-18:冷排翻车,更换240泵排。
11-23:机箱到货,开始测量工作。
11-25:内存、风扇到货,计划这周末先开箱。
11-29:360排的方案暂时放弃了,不破坏机箱的前提下基本实现不了。用240排还方便加水,方案基本确定了。本周开始施工。
12-2:历时17天,更换的泵排终于送到手。拆掉了泵排自带的BA风扇。这风扇只能搭配BA自家集线器来使用,而且有光,换是必然要换掉的。接下来就是等主板到货开始组装弯管了。看看哪个配件会是最后一个到的。。
12-7:主板到货。可以开工了~显卡不上水真的自由。这年头家里没矿的话显卡是真舍不得拆。另外冷头到了。真的对现在厂商的设计非常无语,连造型这么干净利落的简约风格冷头都要强塞RGB。。为了拆掉灯带只能拆卸冷头,多一步麻烦不说,拆冷头的时候里边的分流片掉下来砸到了cpu顶盖,把AMD的A砸了个伤口。。另外显卡到货。
12-8:完成了主板部分的基本组装和拍摄,今天开始陆续上图了。
12-9:完成了弯管和水路的连接。开始水密测试。单CPU上水是真的轻松愉快。
12-10:水密性没有问题。开箱显卡~至此整机基本只差定制线了。
12-11:等定制线&摸鱼
12-12:等定制线&摸鱼 2combo
12-13:等定制线&摸鱼 3combo
12-14:等定制线&摸鱼 4combo 定制线昨晚发货了~
12-15:定制线到手,完成理线,整机收尾~
12-18:使用几天,整理一些创作软件和游戏运行相关的数据。
期待大佬佳作[傻笑] 前排围观 看大佬玩水,,,期待哦[恶魔] 本帖最后由 bat1985 于 2021-12-28 11:43 编辑
这机箱是真的口水,出来的效果也非常好 同款机箱哈哈哈,到时候抄一波作业。[偷笑] 一起qtmdrgb[狂笑] 头像都是刻晴,这不mod个刻晴老婆主题?[偷笑] 方大臀 发表于 2021-12-1 09:55
头像都是刻晴,这不mod个刻晴老婆主题?
我前阵子在咸鱼搜了一圈宇瞻雷电,非常可惜这内存没有紫色的,能找到的只有红绿蓝三色。有紫色的话当时我就来个mod[流汗] tommylin 发表于 2021-11-30 17:44
一起qtmdrgb
关灯走起。大佬也要来无光吗? 冒了个泡 发表于 2021-11-28 12:14
同款机箱哈哈哈,到时候抄一波作业。
其实配置清单都出来了,现在就可以开始抄了。。。 楼主的这个机箱我也心水了很久,这个机箱有毒有毒有毒[流泪] neobbq 发表于 2021-12-2 20:29
楼主的这个机箱我也心水了很久,这个机箱有毒有毒有毒
外观确实讨喜,干净利索。结构设计的不错,可以拆的非常干净。但实话说,铝合金面板的处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总的来说还是优点多于缺点,可以考虑入手。 更新一波进度[偷笑] 喜欢这种简洁的内存条 插眼![偷笑] 12-14小更。实际进度其实应该更快一些。 水冷看着很牛!!! 这550的拉丝工艺+黑金配色好漂亮。 12-16更新显卡开箱。超龙真的是让人兴奋的一张卡,一拿在手上,精致感就会扑面而来。各方面基本无可挑剔。 好羡慕有proart,一直想买,可惜都只有atx的 差点也做一个 泵排一体[偷笑] 小弟认为作品名有深度,带出了点时空交错、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的寓意,大佬幽有点厉害了[狂笑] neobbq 发表于 2021-12-17 10:15
小弟认为作品名有深度,带出了点时空交错、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的寓意,大佬幽有点厉害了 ...
平时倒是挺喜欢看这类书。。但这次思维确实没这么超前[流汗] say小陶 发表于 2021-12-16 23:36
差点也做一个 泵排一体
那么最后差的是哪一点? mkkkno1 发表于 2021-12-16 23:13
好羡慕有proart,一直想买,可惜都只有atx的
搞起来啊。看别人的帖子,z690也出proart系列了。 udqm 发表于 2021-12-14 13:53
水冷看着很牛!!!
这次其实是从简的。单CPU上水更多的原因还是照顾外观,另一方面这个泵排确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