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鱼 发表于 2021-11-23 21:31

[第七届机王争霸赛]M-ATX组——Banshee by 冬鱼

本帖最后由 ilas 于 2022-1-23 12:30 编辑




Banshee

一楼 配置&成品展示
二楼 WORKLOG
三楼 跑分&测试&总结

配置


机箱 乔思伯 D30 黑色
主板 微星 B550迫击炮
CPU AMD 5900X 中文盒装
散热器 追风者 240 一体水冷 + 猫头鹰 A1215 黑化版*2
内存 海盗船 铂金统治者 16G *2 3200MHZ DDR4
显卡 微星 超龙 X 3080TI OC
风扇追风者 T30 风扇 *2
SSD 西数 SN850 1T
电源 海韵 FOCUS GX850
其他YY家金黑配色镀银线5V3针ARGB灯板报丧女妖MB烫金水贴


成品展示



桌面ID认证






冬鱼 发表于 2021-11-23 21:31

本帖最后由 冬鱼 于 2021-12-22 20:33 编辑


Worklog

2021.11.23
确定机箱、电源、主板、CPU、CPU一体水、主板、内存以及硬盘。
显卡待定,因为机箱底部风扇和显卡厚度总和不能超过93mm,所以底部风扇也待定。
PS:说说自己选这套配置的思路吧。1.最初打算参加ITX组,散热和性能之间的平衡因自身水平不够一直选不好机箱,正好一眼看上D30这MATX机箱。2.因为DDR5内存的原因(喜欢的买不到,买得到的不喜欢,加钱不愿意)还是选择了AMD平台。3.个人觉得MATX机箱就得配MATX主板,没有WIFI需求,就选了普通的迫击炮,参加MATX组。同时看到5900X套装价格不错,就买了5900X+迫击炮的套装。4.机箱和主板确定之后,决定其他硬件都选黑色系,靠RGB统一灯光增加另一个点缀配色。5.RGB随缘,绝不为了RGB而RGB。6.内存和固态是原本的二奶机上拆下来的,同时内存也符合黑色系的要求。机箱风扇如果显卡厚度太厚的话会使用黑化版的A1215猫扇(拆于二奶机),否则就买T30。7.因为要压5900X,所以240水冷选择A家第七代方案的,同时因为自带T30风扇,选择了追风者这款。8.电源随便买的。9.心里已经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了,黑色+?,先卖个关子。

2021.11.25

因要求机箱、CPU、主板为全新,故上传三者的购买记录。



2021.11.26

除显卡之外的全家福手写ID。



2021.11.27

上传机箱、CPU、水冷、主板和电源开箱(内存、固态、风扇伪开箱)。

机箱

机箱本体、手册和机箱后部风扇位的防尘网,后部不准备装风扇所以不安装。
机箱两边均为3mm厚度的钢化玻璃侧板,背面的那一块内侧专门做了黑化涂层,用来隐藏背部走线的可见度。
机箱尺寸(含脚垫)为204mm*401mm*337mm,MATX且能用ATX电源的体积算很优秀了。
前面板为1.5mm厚的铝合金。
正面的钢化玻璃内侧没有黑色涂层,更透明。
后部有一个12cm风扇的安装位,支持最大4卡槽的显卡(3070猫头鹰)。有少数的MATX主板的PCIEx16卡槽是在第二槽位,务必提前确认主板的PCIEx16卡槽位置。官方数据是:显卡在第一卡槽时,显卡厚度+风扇厚度+显卡和风扇之间的间隙不能超过93mm,在第二卡槽时为73mm,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显卡厚度、卡槽位置、风扇厚度以及留出风扇和显卡之间必要的空隙来选择这三者进行购买。
前面板从上往下依次为:开机键、USB 3.2 GEN1的Type-A接口、复合式音频接口以及USB3.2 GEN1的Type-C接口。
机箱顶部的格栅,内部有防尘滤网。
机箱底部进风同样有防尘滤网。
拆除机箱后部的两颗螺丝,抽出顶部格栅,拆除顶部两边各2个的侧板固定螺丝,抽出侧板。正面右侧的硬盘支架可以安装2个2.5英寸硬盘,底部可以安装1个240冷排(考虑到显卡的厚度+冷排的厚度+风扇的厚度基本很难不建议折腾)或3个12cm风扇或2个14cm风扇或1个12cm风扇+1个3.5英寸或2.5英寸硬盘。我个人的建议是:这代显卡的重量非常大显卡托架是少不了的,2个12cm风扇+最右侧放个显卡托架。硬盘支架的位置可以额外购买乔思伯官方的5V3针的ARGB灯板,可以定制自己想要的图案,能正好覆盖硬盘支架。
拆除硬盘支架,可以看到一个USB3.1接口线、一个音频接口线和机箱的IO接口线。机箱最大支持MATX规格的主板。
背部走线空间还是很充足的,电源位的背面支持安装一个2.5英寸硬盘。电源长度在不超过170mm时,显卡支持最长为355mm,否则只支持305mm以内长度的显卡。这代30系和6000系的显卡都特别巨大,个人建议选择长度170mm以内的电源。
顶部支持1个240冷排或2个14cm风扇或2个12cm风扇。
配件、扎带、魔术贴和螺丝。
D30这台机箱可能各方面都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在MATX机箱里,体积、散热结构、价格、材料、前面板接口、颜值、硬件尺寸限制以及存储扩展这几个方面的平衡上做的非常好。

内存

海盗船铂金统治者 16G*2 3200MHZ C16,19年年底买的,二奶机上拆下来的,看台风显示的是三星B-DIE,但是超频没上过3600MHZ,这次再试试。因为前面也说了,确定要黑色系的硬件,而铂金统治者是我个人觉得黑色内存里颜值最高的没有之一,就拆下来继续用了。
风扇
同样是二奶机拆的,到目前为止显卡都还在纠结,暂定先用A12的薄扇吧。
12cm风扇里厚度15mm的薄扇,猫头鹰说第二其他品牌也没有一个敢说自己第一的。黑化版还是同样因为需要黑色配色,之前用的是蓝色的贴片,到时候会换成其他颜色,先卖个关子。
如果显卡到时候选了厚度比较厚的,更大的风压不如留出更多的空隙(TU150给我的教训)。当然如果能留出足够大的空隙我还是会重新买T30的风扇开箱。
硬盘

还是拆下来继续用的,这台电脑就定义在书房打打LOL看看网页,PCIE4.0 1T足够了。
CPU
5900X中文盒装。
全新未拆。
说明书、贴纸和本体。
本体正面,5800X和5900X之间考虑了下,定义还是打打游戏,所以还是选了三级缓存更大的5900X。
背面,这次应该真是我最最最最后一次自己电脑再看到这针脚了(下一代AMD听说改封装了,Intel反正一直LGA封装)。
主板
最近3次购买主板的平台2次猫1次狗,买来的盒子不是鼓的就是扁的。MATX规格的B550迫击炮系列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没WIFI需求。
说明书、安装光盘、注册卡、2根硬盘SATA线和一个金属贴。
本体。
仔细检查了下本体好歹所有接口都没痕迹是全新的。总结就是8+2+1供电足,价格便宜,微星的BIOS和华硕的BIOS是2个最好用的BIOS。
上面的显卡口和有散热马甲的M.2固态口是PCIE4.0,下面2个是3.0的。
背面。
背面IO接口,我也是买完以后才想起来,我如果我用ITX主板的话,只有C8I有SPDIF口,之前书房的电脑是微星的Z490I,再之前是ROGZ390I,但是X570和B550ITX尺寸微星和华硕两家似乎只有C8I有,我对SPDIF口有刚需。
接口支持3个USB 3.2 GEN1和6个SATA口,完全能支持D30机箱前置面板和装满扩展硬盘。其他有1个CPU风扇接口、1个水冷冷泵接口、3个系统风扇接口也足够机D30机箱绝大多数的需求了(我足够)。RGB方面有1个12V4针的RGB接口和2个5V3针的ARGB接口。
安装固态。
安装CPU。
CPU不装上去我担心针脚要歪了。
水冷散热器
我完全是因为T30的风扇选这款水冷的。
打开这个“感谢选择追风者”还挺有仪式感。
冷头的盖板和龙神一样是分离的。
T30风扇,号称最大风压7.11mmH2O,风扇中间有一个模式开关,分别能切换最高转速1200、2000和3000转(我当然会在2000以内了,不然吵死)。叶片还挺好看的。
风扇的PWM公母头可以互相串联,这样就不需要1分2的线了,更加节省了走线的空间。
30mm的厚度。
极阳铝冷头盖板,中间的是1.1mm厚钢化玻璃。
反面有一个5V3针的ARGB线,盖板是磁吸式的。
各种扣具包括最新的12代1700扣具,还有3个水冷管的理线夹、1个硅脂、1个PWM的延长线、1个PWM1分2接线、1个5V3针的ARGB转接线。
本体部分。
冷头上已经预涂了硅脂(所以额外送的硅脂是方便重复安装)。我重新涂了越信7868。
水泵用的是Asetek第七代的方案,超过60°C时水泵会自动提升到3600rpm。
冷排是38mm的厚冷排,冷排加风扇一共30+38=68mm,部分机箱可能会装不了卡住内存条。
水冷管是尼龙纤维材质,更耐用。
水冷管接头官方称冷头那一面的可以180°旋转。
电源
显卡在各品牌的6900XT和3080TI之间纠结,所以850W的海韵金牌一定足够了。
说明书、保修卡、主板24PIN转接口、扎带、螺丝和魔术贴。
电源插头、大4PIN供电线和SATA供电线。
3根6+2PIN显卡供电线、2根4+4PIN CPU供电线和1根24PIN主板供电线。
电源本体,10年质保,金牌全模组。尺寸是15*8.6*14cm,在机箱的170mm限制内,可以安装最长为355mm的显卡。
模组线接口。
全日系电容,第三代一键风扇启停(按钮弹起时为开,按下时为关)。
侧面。
海韵的电源,风扇静音是一大特色,开启一键启停后,根据负载会有停转、低速、高速三种模式。
规格列表和金牌认证。

2021.12.7
确定显卡为超龙3080TI,已下单在路上。

2021.12.8
显卡开箱
狗东自营买的,结果又又又又又塑料膜破了点。
显卡在ROG和超龙的3080TI以及红魔的6900XTU这三张卡里考虑,最开始选红魔的,考虑到AMD的驱动问题,稳妥起见选了N卡。主板显卡同品牌的话控制灯光不需要多下一个软件或多接一根RGB线,最终下单超龙。
开箱,这种直接打开的包装比抽拉式的方便太多了。
本体和显卡托架。
鼠标垫,大号的。
说明书、保修卡和一些配件。
显卡托架,放不下,重新买个小的支撑。
超龙本体。
尺寸为336mm*140mm*61mm,ITX机箱大部分装不进。61mm的厚度,机箱还剩下的空间为93-61=32mm。如果底部装T30进风,空间剩余2mm;装猫头鹰A1225,空间剩余7mm;装猫头鹰A1215,空间剩余17mm。
正面3个10扇叶的刀锋6代风扇,官方说更加静音的同时能有更大的风压。风扇上的浮雕LOGO算一特色。
金属背板用了双向拉丝的工艺,微星的LOGO在通电后会发光。
侧面巨大的散热,能看到风扇和RGB的线。
供电为8PIN*3,官方数据功耗为400W建议电源为850W以上,供电接口旁是BIOS切换开关。
这代30系显卡特点:越肩,1个HDMI2.1接口和3个DP1.4接口。
用料看得出还是挺扎实的。
体积还是挺大的,性能模式频率为1845MHZ(在微星的MSI Center 软件里开启),普通模式主频为1830MHZ。不过个人觉得,顶级非公追求的并不是这么一丁点的主频提升,而是对于显卡本身的颜值的喜好以及更好的散热。
显卡的重量为1905g,即便显卡本体自带金属抗弯带,个人建议不是竖装的话一定要安装托架。

2021.12.9

机箱暂时装起来,发现一个问题,T30水冷这个厚冷排的厚度+T30的厚度会挡住内存,我把T30装在底部进风把A1215的猫头鹰薄扇装在水冷上(看了下和内存之前的空隙大概就是1cm左右不确定25mm厚度的风扇能不能装的下),装系统跑分测试了下,暂时CPU没啥压力。PS:12.14我用A1225的猫扇装上去试了一下,依然内存装不进的,拿卷尺测量了一下用A1215的情况下距离内存的极限距离为8mm,25mm厚度的风扇还是多了2mm。
结论:D30在用38mm的厚240冷排时,只能使用15mm厚度的薄扇,在使用27mm的薄240冷排时,标准25mm厚度的风扇和30mm厚度的T30都没问题。

因为不是主力机,所以系统直接装了WIN11最新的测试版-Windows 11 Build 22518,显卡驱动为497.09。

测试结果在3楼。


2021.12.11

水贴到了,把机箱里的硬件重新拆下来贴水贴。

钢化玻璃侧板盖上水贴可能很难看出来,但是仪式感还是要的。

水贴也没什么能多讲的直接上图了。

















2021.12.11

测量完毕后下单电源金黑镀银线,数据如下(不包含接口长度,仅作参考)。PS:实际安装以后,显卡的线最好16cm,主板电源如果走背线最好26cm。

电源:海韵GX850。

CPU 8PIN54cm1份
主板 24PIN 25cm1份
显卡 8PIN 15cm 3份
灯牌 SATA 15cm 1份

补上之前定做灯牌的图,还没发货。

尺寸为7.5cm*22cm,SATA供电,彩图不能RGB变色,位置装在2.5英寸的硬盘架上。

2021.12.13

发现之前地平线5和光环无限左上角硬件信息字太小看不清,修改了以后重新上传。
上传了荒野大镖客2测试和战地5测试。


2021.12.13

灯牌到了,结果大翻车。

偏色非常严重,和卖家沟通后(卖家态度很好)了解到橘色和红色的色差是偏大,协商结果:寄回原灯板,重新制作5V3针的ARGB灯板统一金色发光。

2021.12.14

更新福尔摩斯第一章测试;
更新CSGO、LOL、APEX英雄、绝地求生测试(额外做了1080P360显示器测试)。


2021.12.16

更新赛博朋克2077测试。


2021.12.17

更新最终幻想7重置版测试。
定制线应该明天就收到了。


2021.12.17

定制线到了,装机。

定制线,黄黑相间,黄多黑少的镀银线,规格之前已经写了。
正面装上,理线。
背部理线。
主板24PIN接口。
显卡处电源接口,长度是完全刚好的,最好比我提供的数据长1cm以上至少。
水冷头的盖子装上。
我故意让水冷管走左边不挡住内存,不装后部的风扇也可以不挡住主板上的水贴。
电源模组线接口。
显卡和T30风扇之间的距离只有2mm,并且显卡歪了,已经下单显卡支撑。
水冷排上的猫头鹰A1215换成了黄色的贴片。
不清楚是我电源的问题还是机箱设计的问题,电源线是硬卡进去的。

2021.12.20

昨天的线不够舒服,重新理了下,顺便找到了之前在TU150用的显卡支撑。

主板供电走背线,不会挡住显卡背板MSI的LOGO。
背线也稍微优化了下。
显卡电源线。
主板电源线。
电源接口处。
CPU电源线。
找到了以前用在TU150的显卡支撑短了点,先随便找了点东西垫一下。

2021.12.21

灯板到了,安装完毕,成品图直接放在1楼成品展示了。



冬鱼 发表于 2021-11-23 21:31

本帖最后由 冬鱼 于 2021-12-22 22:07 编辑


跑分&测试

测试环境

系统:Windows 11 64位专业工作站版 Build 22518
显卡驱动:497.09 Win11 64位 BAR开启 G-SYNC开启 颜色RGB 10BIT
CPU:5900X 1.26V 全核心4.7GHz 越信7868硅脂
内存:16G*2 1.45V 3800MHz FLCK1900MHz C20-18-18-38-CR1
显卡:3080Ti Clock1516MHz Memory1288MHz Boost1981Mhz
风扇:底部进风2个T30设置在最高2000转 顶部出风2个猫头鹰A1215 BIOS内设置均为PWM+智能模式
游戏设置:4K 全屏 HDR 垂直同步关闭 光追开启 刷新率不限 优先选择Directx 12 其余全部设置为最高值 (有DLSS选项的会分别进行开启质量模式和关闭的测试)(特殊设置会单独说明)


2021.12.9 室温20°C

娱乐大师基础跑分&娱乐大师显卡光追测试。
CPUZ信息&CPUZ测试。
CPUZ内存信息&AIDA64内存测试;这内存台风显示的三星Bdie,但是实际应该不是。
3DMARK PCIE4.0测试、GPUZ信息&硬盘读写测试。
CPU烤鸡15分钟。
显卡烤鸡15分钟。
采样器反馈测试。
网格着色器测试。
CPU Profile测试。
Fire Strike 3个测试。
Port Royal光追&DirectX光追测试。
Time Spy 2个测试。
VRS第一级&第二级测试。
CINEBENCH 15、20、23测试。
刺客信条奥德赛测试。
地铁离去DLSS关&DLSS质量模式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DLSS关测试。DLSS质量模式第三张图闪退,试了5次,网上查了下是这个版本的Win11的问题。
最终幻想14 6.0 测试。接下去的所有测试 显卡为默认

地平线5测试,开着HDR截出来的图褪色了。
光环无限测试。

2021.12.13 室温26°C

荒野大镖客2,所有小参数全部拉满D12测试,只有30帧左右。
全局设置拉到超高,没有调细节设置,D12,可以稳在60帧。(大表哥2只能选择锁显示器最高帧。)
全局设置拉到超高,没有调细节设置,VULKAN,可以稳在60帧。
(大表哥2只能选择锁显示器最高帧。)

战地5,DLSS关,测试。

2021.12.14 室温26°C

福尔摩斯第一章 测试。
绝地求生,D11测试(D12游戏进不去)。
绝地求生,D11,1080P360刷新显示器测试。
LOL测试。
LOL,1080P360刷新显示器测试。
APEX英雄,一直丢铝热手雷测试。
APEX英雄,1080P360刷新显示器,一直丢铝热手雷测试。
CSGO基准测试。
CSGO,1080P360刷新显示器,基准测试。
2077,DLSS 关,这帧数没法玩。
2077,DLSS 质量,这帧数依旧没法玩。
2077,DLSS 自动,终于过60帧了。

2021.12.17 室温26°C
最终幻想7重置版,HDR(HDR截完图又褪色的)、锁120帧(最高只有这选项)、窗口无边框(没有全屏选项)测试。基本稳定在100+以上,偶尔过CG的时候会卡到40多帧。
补一张没褪色的HDR。

跑分&测试结束

总结
D30机箱
优点:
MATX机箱里,体积、散热结构、价格、材料、前面板接口、颜值、硬件尺寸限制以及存储扩展这几个方面的平衡上做的非常好。
缺点:
机箱内部的电源接口延长线安装非常反人类,需要用点蛮力。
官方定制的安装在2.5英寸硬盘架上的灯板竟然是用双面胶的,所以我选了直接某宝做。
注意点:
电源长度在不超过170mm时,显卡支持最长为355mm,否则只支持305mm以内长度的显卡。有少数的MATX主板的PCIEx16卡槽是在第二槽位,务必提前确认主板的PCIEx16卡槽位置。显卡在第一卡槽时,显卡厚度+风扇厚度+显卡和风扇之间的间隙不能超过93mm,在第二卡槽时为73mm。在用38mm的厚240冷排时,只能使用15mm厚度的薄扇(效果怎么样上面的测试已经证明完全没问题);在使用27mm的薄240冷排时,标准25mm厚度的风扇和30mm厚度的T30都没问题。
B550M迫击炮我之前一直担心迫击炮带5900X会不会超频吃力,事实证明完全没问题。
超龙3080TI&海韵GX850显卡满载烤鸡的时候,电源和显卡都没有电流啸叫;家里另一台电脑ROG3090+海盗船HX1000满载的时候显卡叫的飞起;曾经的二奶机EVGA GM650+蓝宝石超白金6800XT满载的时候也叫的飞起。我也不知道是我运气好买来的3080Ti刚好不叫,还是海韵的电源给力,总之这个组合满载不叫我非常满意。超龙显卡本体自带金属抗弯带,我装上去了4天了,一点都没感觉有弯的迹象,第七天发现还是歪了,还是用了显卡支撑;缺点也很明显,太长了,A4机箱大部分限长320mm,超龙无缘。海韵GX850的体积在ATX电源里非常小,并且风扇非常安静;缺点是保修政策据说只修不换。
T30风扇30系显卡的发热巨大,尤其是70TI、80、80TI、90这4个GDR6X显存的最严重,T30风扇(我设定最高2000转)显卡烤鸡核心69.5°C显存84°C且显卡风扇只有56%(上面测试图有),在保证散热的同时降低了一部分的噪音;缺点就是30mm的厚度,体积紧凑的机箱不一定能装。
WIN11除了INTEL12代,不然还是等兼容性和稳定性再提升点再考虑吧,主力机和生产力建议碰都别碰。
关于RGB我个人绝不会为了RGB而RGB,同理也不会为了强行不RGB而去选择不符合个人需求的硬件,不喜欢的时候可以关掉灯效。我平时使用的时候就是主板控制的时候灯效全关的,个人觉得其实灯效关掉也挺耐看,成品展示里有。另外我发现海盗船复仇者RGB的灯效有时候主板能一起控制,有时开机的时候主板控制不了得用海盗船的软件控制;内存固件、主板bios、微星灯效软件、海盗船灯效软件均为最新,不知道是本身软件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是WIN11的问题。
定制线个人配色上选择有些过于主观。(帮我做定制线的一开始都问我要不要黑多黄少,我很自信的决定不用,黄多黑少就行。)有问题就承认,应该选择包网线增加质感,或者镀银线黑多黄少,用少数黄色点缀下。
整体
体积放得下(桌面空间有限特别是高度也有限),颜值尚可,性能足够(游戏4K60的要求),散热没问题,高功耗的游戏时没有过于夸张的噪音(风扇噪音和电源线卡啸叫),看网页看电影的时候完全安静,这就是现阶段最适合我的没有之一。




冬鱼 发表于 2022-1-1 23:40

本帖最后由 冬鱼 于 2022-1-2 00:30 编辑

DLC
*作品之前就算正式完成了,但是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总归有些调整,以及某些游戏为了追求更高更稳定的FPS画面选项也不可能拉满,所有陆陆续续会随缘更新一点。

2022.1.1 室温28°

之前试了25mm厚度的猫扇装不进,会刚好卡内存条,应该是垫片稍微厚了点。想着38mm的厚冷排还是希望用至少标准的风扇吹,并且薄扇还是稍微吵了点。
正好某鱼看到有全新的XF120有2个打包卖价格挺香,就下单了。

结果虽然卡着内存,但是能稍微用点力气卡进去了。

顺便给水冷管转了个方向。
可以看到内存条和风扇是刚好卡住碰到的,但是不会碰到扇叶。
重新调试了下电脑,CPU1.18v,CCD0 4.7,CCD1 4.625。其他和之前一样。



CPU单烤鸡15分钟,温度能控制在80以内,并且XF120比猫头鹰薄扇还是安静不少。
日常玩战地5多人模式设置如下



1080p360刷新显示器以上设置打了一把太平洋战争FPS以及温度表现。

亚一 发表于 2021-11-23 22:38

支持一波好友~

冬鱼 发表于 2021-11-23 23:28

亚一 发表于 2021-11-23 22:38
支持一波好友~

感谢。

neobbq 发表于 2021-11-24 00:04

支持大佬,期待大佬新作[狂笑]

bat1985 发表于 2021-11-25 10:33

本帖最后由 bat1985 于 2021-12-28 11:46 编辑

恭喜完工,整体色调和布局都很舒服!

neobbq 发表于 2021-12-11 17:19

支持鱼哥,小弟认为乔思伯的机箱不错,小弟手头都有好几个[吃惊]

Rainwolf_Q 发表于 2021-12-11 18:05

都跑完分了,赞一个!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1 21:33

Rainwolf_Q 发表于 2021-12-11 18:05
都跑完分了,赞一个!

汗,12月下半月太忙了,争取月中之前搞定。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1 21:36

neobbq 发表于 2021-12-11 17:19
支持鱼哥,小弟认为乔思伯的机箱不错,小弟手头都有好几个

乔思伯A4出来以后我就对这牌子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了,后面乔家一物的i100pro、i400pro和BO100我都觉得挺不错的,这次的D30、D40,尤其是D30,真让我觉得各方面都非常的平衡。

sfmcgrady 发表于 2021-12-12 16:34

性能测试部分都出来了,作品完成度好快。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2 16:53

sfmcgrady 发表于 2021-12-12 16:34
性能测试部分都出来了,作品完成度好快。

电脑就在测性能的那天装完了,没拍照是在等定制线。现在里面一坨线也懒得理。

mcXelNaga 发表于 2021-12-13 05:58

虽然自带显卡支架,个人还是推荐联立那款安装在主板上的支架,主要是看起来更简洁一些。

shinalee 发表于 2021-12-13 15:43

电源定制线,MM还是CM,那应该是长度吧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3 18:55

shinalee 发表于 2021-12-13 15:43
电源定制线,MM还是CM,那应该是长度吧

是cm,我打错了, 已修改,感谢指正。

yhgg 发表于 2021-12-14 10:43

期待成品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4 19:13

yhgg 发表于 2021-12-14 10:43
期待成品

谢谢大佬。

幽幽子 发表于 2021-12-17 11:02

感觉非常棒。大佬加油。加分cd了,过后再来加。

冬鱼 发表于 2021-12-17 18:28

幽幽子 发表于 2021-12-17 11:02
感觉非常棒。大佬加油。加分cd了,过后再来加。

感谢大佬。

清风瘦马 发表于 2021-12-20 17:13

期待高达成品。

neobbq 发表于 2021-12-20 17:34

理线颜色真棒,有电爪感。请问鱼哥是专业相机拍的吗

冬鱼 发表于 2021-12-20 19:34

neobbq 发表于 2021-12-20 17:34
理线颜色真棒,有电爪感。请问鱼哥是专业相机拍的吗

[偷笑]电爪其实我压根没想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相机,我自己就一点业余爱好,从事的工作跟拍照完全没有关系,有几张是A7R4拍的大部分是XT4拍的。

幽幽子 发表于 2021-12-21 23:49

恭喜完工。成品效果超出预期。但这个黄黑相间的线。。。感觉好些低端非模组电源自带的线就是这个颜色的[生病]

冬鱼 发表于 2021-12-21 23:53

幽幽子 发表于 2021-12-21 23:49
恭喜完工。成品效果超出预期。但这个黄黑相间的线。。。感觉好些低端非模组电源自带的线就是这个颜色的[生 ...

以后我再也不碰黄色系了,这个黄色我也感觉不爽,烫金色这个颜色太难实现了;但是马上年底事情多,还要陪老婆过双旦没时间再去改了。

空间太小我也没用包网线。

我一开始其实考虑过绿色的报丧女妖的,当时因为显卡在纠结6900XT毒药所以没选。

udqm 发表于 2021-12-22 14:49

漂亮!!!!!

流氓蛙 发表于 2021-12-22 15:32

黑金黑黄配色最喜欢了 这个在晚上真的是帅爆了

YESHIXUAN 发表于 2021-12-22 16:31

幽幽子 发表于 2021-12-21 23:49
恭喜完工。成品效果超出预期。但这个黄黑相间的线。。。感觉好些低端非模组电源自带的线就是这个颜色的[生 ...

真的...我第一眼看就奇怪,这个配置怎么用起低端电源来了

YESHIXUAN 发表于 2021-12-22 16:32

很赞~!就是定制线拖后腿了,顶部冷排是装不了常规风扇了吗?

冬鱼 发表于 2021-12-22 18:32

YESHIXUAN 发表于 2021-12-22 16:32
很赞~!就是定制线拖后腿了,顶部冷排是装不了常规风扇了吗?

嗯,T30完全卡住内存,换了猫头鹰的A12试了试只卡主了一点点,肉眼看起来应该就1-2mm左右,应该是这个38mm的厚冷排,换常规的冷排就没问题了。不过实际测试下来倒是问题不太大。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七届机王争霸赛]M-ATX组——Banshee by 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