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2 15:00

Nikon D200 十年使用记录

本帖最后由 诸葛奉先 于 2022-1-20 22:11 编辑

       前言
       2005年,尼康D200正式发布。当时胶卷单反还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手机才刚刚有了最简易的摄像头、摄影工作室已经装备了低端数码单反甚至是普通数码相机用于证件照等非艺术类摄影、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的人已经开始使用数码卡片机,我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单反开始普及,市面上的主流机型是尼康D7000和佳能60D,全画幅单反还没有走人寻常百姓家,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从朋友手中收了这套D200。
       2022年,D200作为我唯一的一台单反已经服役了十年有余。时光飞逝,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摄影设备已经今非昔比,转眼间数码单反也逐渐让出了核心位置,写下这份使用记录与大家分享D200陪我走过的时光。


Nikon D200 & SIGMA 28-70 F2.8 EX Asp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
       第一章 市场定位
       D200的定位非常独特,APS-C画幅传感器+高速强化机身的配置在今天非常少见,但在数码单反发展早期还是很有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小型摄影工作室、学校、机关单位等。尼康推出D200的时间点距D100的发布已经过去了三年有余,因为当时尼康还无法低成本获得全画幅传感器,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管是旗舰机D2X还是D200的后任者D300,配置的都是APS-C画幅传感器。反观佳能阵营,比D200早三个月发布了全画幅的5D,技术优势非常明显。回到2005年,佳能5D的售价约2.5万元,D200售价约1.5万元,考虑到当时的收入水平,摄影绝对是个比今天还要烧钱的爱好。时过境迁,当下的人均收入已经比2005年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各级单反的价格基本不变,于是靠成本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APS-C画幅旗舰机的市场需求逐渐消失。但尼康仍然于2016年执着的推出了D200的真正后续型号D500,应该是这种架构的末代型号了。

       第二章CCD传感器
       直至今日,D200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收藏对象,原因就是机身中的那颗索尼的102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CCD传感器,此后除2009年发布的D3000上再次出现了一次CCD外,尼康的全线产品均使用CMOS传感器。如果再想体会CCD的味道则只能买中画幅相机了。这颗传感器有非常独特的风格,在弱光环境下会产生出浓厚、纯净的颜色。尤其是拍摄德国的天空,稍微有点欠曝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深邃的蓝色,虽然与肉眼所见的蓝色比起来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确与我闭上眼睛后脑中记忆的回响更加接近。缺点是高感实在是太弱,到高于400就可以通过肉眼在那颗小小的相机屏幕上感知,640以上后就会比较明显,超过800我认为不可用。


从DxOMark的评测数据可以看出技术发展脉络,
CMOS发展初期性能优势并不明显,仅在高感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后来逐渐在各项性能上全面超过CCD传感器。D200、D80、D3000使用了同分辨率的CCD传感器,但尼康对其进行了调教以强化其不同的市场定位,根据DxOMark的数据分析,最早发布的D200各项性能均略优于另外两款机型。(数据来源www.DxOMark.com)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D200的特点我会在照片后标注拍摄参数及后期方式,刚开始用D200的时候都是使用JPG格式存储,仅使用ViewNX软件进行裁切及调整曝光,一般还会根据情况增加一点对比度与饱和度,后来升级存储卡后就只使用RAW格式存储照片了,这样调整曝光的宽容度会更大。ViewNX作为一个简易软件也并不具备调色的功能,因此标注为ViewNX后期的基本可以视为是D200原来的味道。

ISO10028mmf/5.01/3200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莱茵鲁尔区的天空,如果在光线角度合适的情况下还是能拍出很好的颜色的。
ISO10070mmf/2.81/1000sJPG+ViewNX拍摄于柏林这确实就是德国秋季的颜色
ISO10070mmf/2.81/160s JPG+ViewNX拍摄于德国狼堡特定的光线下的会心一击
ISO64038mmf/2.81/40sJPG+ViewNX+LR拍摄于德国柏林ISO640是我认为的D200的极限,此时画面中虽然不会出现明显的噪点但也会相当的粗糙,后来觉得适当的噪点更适合表达一些特殊的景物。
ISO64028mmf/2.81/30sJPG+ViewNX拍摄于德国柏林浓郁的色彩非常适合人文摄影。发布平台的变迁对机身的要求确实是降低了,即使是同分辨率的照片,网页浏览可以看见清晰的大面积噪点,手机平台则很难察觉。
       最大的遗憾就是画幅的规格,尼康的APS-C画幅的视角转换比例是1.5,但从面积角度讲全画幅的传感器的面积是APS-C画幅的2.31倍。(D200传感器尺寸23.6 x 15.8 mm,D810传感器尺寸35.9 x 24.0 mm)。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照片分享方式逐渐由冲印转为以摄影技术讨论为主的原图论坛,又转到了以记录生活为主的非原图论坛,最后到了手机端平台,对照片分辨率的要求逐步降低,APS-C画幅以及M43画幅逐渐又占领了市场,更换D200的需求就更低了,因此这台D200也一直用了十年。

ISO10028mmf/5.01/90sJPG+LR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APS-C画幅下的28mm等效焦距约为42mm,因此即使将镜头拧到底取景范围也是非常有限。拍的多了才体会到这种没主题的街拍是最适合回忆的,仔细看看每个细节,感受一下当时的心情,甚至还能看到许多当时自己都没注意到的事物。
       第三章 “百”系列机身
       D200继承并强化了尼康“百”系列机身的特点,采用镁合金铸造,具备一定的防水防尘功能,外观与今天的尼康单反差别不大。当时使用的还是“三叶草”布局而不是今天的“四叶草”布局。配置2.5英寸规格23万象素的高清晰LCD大屏,今天看起来非常小,但是在当时是和D2X一样的高端配置。拥有11点对焦系统,基本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在副厂镜头上准确性一般,用适马的胶卷机镜头在弱光环境下必定拉风箱,使用图丽的超广角镜头的时候虽然基本都是无限远对焦但也总觉的对焦不准。
       快门速度最高1/8000s,最小30s,虽然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3D彩色矩阵测光II技术,但是用A档一次拍出曝光准确的照片的成功率和今天的单反相比还是低得多,配合适马的胶卷机镜头基本达到了不可用的程度,使用几个月后就只使用M档+RAW出图了,因为与其用曝光补偿调整不如用M档直接调整曝光时间精准,操作起来还少按了一个按钮。但是后来使用原厂镜头或者2010年上市的适马镜头这几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机身只有一个CF卡插槽,一张RAW格式的大小约为16M左右,而当时的CF卡还非常的贵,随机身给我的4G卡用RAW格式根本不够用,2012年升级了一个x133的16G卡,实际大约可拍不到900张,外加我拍照喜欢认真的一张一张的拍,拍完后觉得不满意就当场删掉重拍,所以这个容量也是足够了。此外D200并不具备任何的视频功能。
       D200的CCD传感器耗电确实很大,电池型号为EN-EL3e,虽然官方号称续航在1800张,实际使用起来大约只有400张左右甚至更少。而且这个电池和D200电气连接并不好,电池方面是三个金属平面而不是后来的黄铜夹片,机身方面是三个非常直接的金属片的端部,甚至没有给金属片做一个弯折增加接触面积,这导致D200的电池接触远没有今天的尼康单反稳固,在长时间曝光或第一次开机的时候偶尔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取出电池再装回去就可以解决。随着机身一起给我的还有一个原装手柄,在竖拍的时候比较方便,但限于体积我用了一段时间基本就不用了。

       第四章 镜头群与样片       以下是我长期使用的几个镜头,因为当时还是学生所以预算不足,用过的几只镜头都是将性价比作为最优先要素而选购的。画质的评价非常主观因此大家可以通过样片来感受。
在德国期间使用的三颗镜头(手机拍摄)左1 SIGMA 28-70 F2.8右1 Tokina 12-24 F4下 Nikon 50 F1.8
       SIGMA 28-70 F2.8 EX Asp       2000年上市,随机身一起于2011年到我手中,这个镜头比D200还要古老一个时代,焦距为28-70mm,F2.8的恒定光圈,77mm口径,是一只纯粹的胶片镜头。总的来说这只镜头的性价比还是极高的,整体风格与D200也是非常的搭。型号中的EX代表卓越(Excellence),Asp代表使用的非球面镜(Aspherical)。之所以型号后面有这么多后缀是因为这只古老的镜头是适马的同规格的第四代产品:初代 28-70 F2.8 Zen,二代 28-70 F2.8;三代 28-70 F2.8 EX;四代 28-70 F2.8 EX ASP。尽管健身马在胶片时代就热衷于增重,从初代的578g一路增重到645g,但是回到2000年,这只镜头在当时是全部竞争对手中是最轻的:Canon EF 28-70 F2.8L,880g;Nikon AF-S 28-70 F2.8D IF ED,935g;Pentax FA 28-70 F2.8 AL,800g。
SIGMA 28-70 F2.8 EX ASP(手机拍摄)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虽然是第四代产品,但是做工感人,摸起来觉得是一个硬度不高的塑料桶,给人一种掉地上后会弹起而不会摔坏的错觉。
       这只镜头的一大特点是做工非常粗犷,粗糙的塑料机身,感觉精度不足,材料里面还加入了一些闪光的粉末,因此看起来不是纯黑的,表面是磨砂的时间久了会斑驳掉漆。自动变焦与手动变焦的转换方式是上下推变焦环,手动对焦的时候转动对焦环能感受到镜筒里面有一组变速比很高的齿轮在啮合旋转,对焦声音大、弱光会拉风箱,对焦成功率低。          尽管机械素质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光学素质绝不含糊,完全对得起适马胶卷时代最后一代产品的水平,F2.8的光圈虽然全开比较肉但是也让人别无所求。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一门上个时代的主炮,口径和威力还在,但是要发挥出威力需要长期的训练与磨合,在会心一击的情况下威力堪比原厂的旗舰镜头。
ISO10040mmf/5.01/640sJPG+LR拍摄于德国波兹坦非常适合记录有时间感的景物,无需太多的修饰就可以表达出很多。
ISO10040mmf/5.01/640sJPG+LR拍摄于德国狼堡如果光线混杂画面就会非常灰暗,只能后期调色一下。
ISO10048mmf/101/250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使用很小的光圈拍摄日落,可以看见天空中留下了一个太阳的光影。
ISO10034mmf/2.81/20sRAW+LR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人工简单光线下表达能力很强
ISO10070mmf/2.81/4000sJPG+LR拍摄于德国柏林表达沧桑感是一把好手
ISO10028mmf/2.81/640sJPG+LR拍摄于德国柏林28mm在D200的等效取景范围为42mm因此很少用这只镜头拍摄风景,因为原图就是近乎黑白的色调了,于是后期直接加重表达一下。
ISO10052mmf/2.81/1600sJPG+LR拍摄于德国柏林纯色雕塑也很适合用黑白来强化一下线条
ISO20028mmf/2.81/20sJPG+LR拍摄于德国狼堡非常奥迪的配色与光影
ISO20035mmf/2.81/500sJPG+ViewNX拍摄于德国狼堡现场的灯光非常专业,还有人不停的在擦这辆车,无需后期就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ISO10070mmf/2.81/20sJPG+ViewNX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经常在远离安全快门的范围内拍摄,需要调整呼吸。
ISO10046mmf/2.81/30sJPG+ViewNX拍摄于德国特里尔弱光环境下打开2.8的光圈也可以有不错的虚化效果。
ISO10028mmf/3.21/60sJPG+ViewNX拍摄于德国汉诺威可以看出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细节还是有些肉
ISO40028mmf/2.81/20sJPG+ViewNX拍摄于杜塞尔多夫室内光线下很好的表达出宁静的氛围
ISO40028mmf/2.81/60sRAW+LR拍摄于青岛光线不足情况下的表现力反而提升
ISO10060mmf/3.50.8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埃森鉴于高感性能不足,有时在非夜景环境下也需要三脚架。
ISO10031mmf/3.21/20sRAW+LR拍摄于青岛常年习惯在1/20s这个快门速度拍摄
       Tokina AT-X 12-24 F4 DX Pro II       发布于2008年,到我手上是2012年,焦距12-24mm,F4恒定光圈,口径77mm。图丽这个牌子在今天不常见了,主要是做代工。这是一只专门为APS-C画幅设计的超广角镜头,算的上是图丽最成功的一个产品了。手动自动转换方式也是推动对焦环。
ISO10050mmf/2.51/30s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使用D200与50 1.8D在灯光下拍摄,图中的机身为朋友的D7000。
       最大的特点是做工非常的好,虽然是塑料机身,但是完全找不到任何做工方面的缺陷,以至于没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镜头的前玉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小灯泡,所以畸变控制的很好,变焦的时候前玉会在滤镜平面以下做很小幅的移动,因此加上一个保护镜就可以算是内变焦了。缺点是逆光下画面灰暗,色彩不够鲜艳,边缘画质下降较快,但性价比极高。
ISO10012mmf/5.01/640sRAW+LR拍摄于卢森堡12mm下冲击力还是可以的,但取景范围仅相当于18mm。
ISO20012mmf/4.01/30sRAW+LR拍摄于德国莱比锡光圈全开可用
ISO10012mmf/4.01/10sRAW+LR拍摄于德国莱比锡作为一个超广角镜头,基本素质还是合格的。
ISO10012mmf/5.61/320sRAW+LR拍摄于德国慕尼黑超广角的经典使用场景
ISO10017mmf/5.61/400sRAW+LR拍摄于德国慕尼黑超广拍摄远处的风景的时候总觉得细节一般
ISO10018mmf/5.61/100sRAW+LR拍摄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使用黑白突出一下水的光影
ISO10016mmf/5.61/20sRAW+LR拍摄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6mm下的1/20s就相对容易的多
ISO40012mmf/5.01/25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杜伊斯堡弱光环境下色彩会比较差,因此索性改为黑白。
ISO10016mmf/5.61/6sRAW+LR拍摄于德国蒙斯特博物馆空间一般有限,用这只镜头可以很好的拍摄大型展品。
ISO10020mmf/5.61/10sRAW+LR拍摄于德国蒙斯特遇到较小型的展品也无需更换镜头。
ISO10024mmf/5.61/125sRAW+ViewNX拍摄于鲁尔河畔米尔海姆24mm焦距下等效视角为36mm,具备一定的近景表达能力,但总觉得色彩一般。
ISO20024mmf/5.03sRAW+ViewNX拍摄于青岛为数不多的夜景之一
ISO10022mmf/2010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慕尼黑十八芒星,为数不多的夜景之二。
       Nikon 50 1.8D       光学奇迹,2006年上市,到我手上是2012年,之前的几只镜头我只能说性价比“极高”,但是这只镜头可以说是摄影史上性价比“最高”的镜头。结构简单可靠、锐度极高、畸变小、价格极低。配合D200使用时,等效视角为75mm,因此非常适合拍摄人像,但鉴于这个镜头几乎每个尼康的用户都有因此就不做赘述了,仅发几张静物照。
ISO10050mmf/3.21/15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当时学习的负担还是蛮重的,休息的时候就拿出D200用镜头拍拍眼前的东西。
ISO40050mmf/2.51/10sRAW+LR拍摄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因为房间的灯光不足,当时也没有闪光灯,于是快门速度都较低,难免有些抖动。
ISO10050mmf/2.81/13sRAW+ViewNX拍摄于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对焦点被识别到了芯片的左上角
ISO10050mmf/3.21/40sRAW+LR拍摄于青岛因为等效取景范围为75mm,因此更适合描绘局部。
ISO10050mmf/3.51/40sRAW+LR拍摄于青岛简单光源+略微欠曝依然是CCD的强项。
       SIGMA 17-50 F2.8 EX DC OS HSM       2010年上市,到我手上已经是2019年了,焦距17-50mm,F2.8的恒定光圈,77mm口径,型号中的EX代表高端镜头,DC代表专为APS-C画幅设计,OS代表防抖,HSM代表使用超声波马达。可以理解为24-70的APS-C画幅适配版,光圈全开可用、防抖效果不错、超声波马达非常安静且对焦准确度较高。虽然此前用的适马28-70 F2.8的文艺表达能力很强但是等效焦距是42-105,所以外出时经常需要更换12-24来拍摄一些比较广角的景物。当时还是学生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全家出行没时间让我在一个景物面前慢慢构思并更换镜头,因此将前两只镜头出了,入手了这支17-50 F2.8。在这个焦段内17-50 F2.8性价比是极高的,从镜头的光学数值上看可以与任何同焦段镜头一战(当然除了非常独门的SIGMA 18-35 F1.8 DC HSM A)。根据DxOMark的测试数据,这只镜头的锐度、畸变、色散、透射系数均高于尼康2003年发布的APS-C画幅旗舰Nikon 17-55mm f/2.8G IF-ED,而且在APS-C画幅的取景范围内,性能直逼原厂的全画幅镜头。       这只镜头因为焦段顺手且对焦迅速,可以承担婚礼拍摄的工作,之前用两只镜头无论是焦段还是对焦性能都是无法完成的。虽然用这只镜头拍摄了很多照片,但近几年没怎么旅行,大部分都是拍家人,这里仅发一些偶然拍的生活细节,应该也可以很好的展示这只镜头的特点。
ISO10017mmf/3.21/4000sRAW+LR拍摄于青岛广角情况下边缘一般,在光线混杂的情况下总觉得画面很虚,因此进行了一定的调色。
ISO20017mmf/3.21/125sRAW+LR拍摄于青岛这只镜头是专门针对APS-C画幅优化的,焦段非常顺手,而且光学性能不俗。
ISO10017mmf/8.01/60sRAW+LR拍摄于青岛17mm的等效视角为25.5mm,因此并不算广。
ISO10017mmf/3.21/400sRAW+LR拍摄于青岛17mm下建筑还是会有很强的透视效果,这张通过后期消除了透视畸变。
ISO10034mmf/4.01/250sRAW+LR拍摄于青岛记录日常生活还是足够的,尽管镜头换了多次,但背后的CCD传感器还是体现了自己的味道。
ISO20038mmf/3.21/40sRAW+LR拍摄于青岛光圈全开的虚化效果也是可以的
ISO10032mmf/3.21/160sRAW+LR拍摄于青岛室内光线下在表达能力依然很强,我喜欢略微欠曝一点。
ISO20017mmf/3.21/40sRAW+LR拍摄于青岛毕竟演化了10年,对焦与测光的准确性提高了许多。
ISO20017mmf/3.21/100sRAW+LR拍摄于青岛看来这几年真的是喝了不少咖啡
ISO40050mmf/3.21/20sRAW+LR拍摄于青岛50mm端的表达能力也令人满意就用这张照片结束吧
       结语       自2011年开始摄影至今已经十年有余,一直把摄影当作一项辅助技能,因此既没投入精力系统学习,也没投入太多的预算。技法方面只是本能的通过拍摄参数与构图使记录的画面与脑中的回响尽量接近,设备方面也只是依据自己的摄影能力及使用需求秉持“如非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进行配置。在这十年间,我曾无数次对更先进、更强大的机身与镜头流连忘返,但每当自己萌生要更换设备的念头后,我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穷尽了现有设备的全部性能?”
       “现有设备是否限制了我摄影技法的发挥与表达?”
       “如果有一天我要和手中的设备告别,是否可以做到不留遗憾?”
      这三个问题也许很难回答,也许会因为虚荣与喜新厌旧而给出违心的答案。但如果有一天,我得到了三个非常坚定而又肯定的回答,我会坦然的,不带任何疑惑的与这位老朋友告别,把他交给一个欣赏并需要他的人,让他去更广阔的世界见证更多的精彩。也许他在我的生命中仅仅是一个过客,但是经由无数次按动快门而使我获得的洞察世间美好的能力则会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永远与我在一起。


诸葛奉先   2022年1月12日CHH独家   

ISO10028mmf/3.21/10sby Nikon D200 & SIGMA 28-70 F2.8 EX Asp拍摄于青岛

[德国] VW Autostadt 大众汽车城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997868-1-1.html
德国蒙斯特战车博物馆 DPM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998216-1-1.html
青岛老城区 - 历经百年的中日德混搭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73961-1-1.html
PLUM coffee——由内而外的美式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02523-1-1.html

納蘭ゞ 发表于 2024-2-7 09:55

很久不登录CHH了,特地登录上来回复一下。
“我是否穷尽了现有设备的全部性能?”

“现有设备是否限制了我摄影技法的发挥与表达?”

“如果有一天我要和手中的设备告别,是否可以做到不留遗憾?”

有感灵魂三问,换相机,换车,换工作皆是如此,大概只有不断挖掘超越自己,才能举重若轻。蓦然回首已在峰顶。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2 15:01

本帖最后由 诸葛奉先 于 2022-1-20 22:22 编辑

更新日志
2022年1月12日首发
2022年1月20日完成修正与照片补充

编外镜头
900mm 1组2片长焦镜头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84932-1-1.html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1/31/145211z7zvpibzz5rb7hx6.jpg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2/06/093233nlkfdzvfvzxeff2v.jpg
ISO1000900mm1/250s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2102/06/093214xx2jvfixrwkhjwjp.jpg
ISO800900mm1.3s

SUNZKpope 发表于 2022-1-12 15:37

我也终于把我的D90换掉了,给女儿用
尼康的操作我很喜欢 CCD的尼康我记得入门机器D70 D80都是,从D90开始就不是了

旷野霸天 发表于 2022-1-12 16:29

膜拜大佬。沉得下心来拍照。手持D700和Z6都没拍多少照片,惭愧。

zdbtc 发表于 2022-1-12 16:41

我的设备也很久了,一直是一套佳能550D+大变焦+50定,感觉自己的摄影水平,还够不上这么多年前的老相机呢[生病]

话说楼主的落款,是2021年还是2022年?哈哈哈

mcrayyu 发表于 2022-1-12 18:12

多拍拍,留下记忆,挺好的

MR.ORANGE 发表于 2022-1-12 19:15

拍的很棒!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12 19:45

拍的很棒啊!!

andyaldi 发表于 2022-1-12 20:00

我研究生毕业以后买的D80,也是ccd,中间换过一次快门(D80常见故障),拍了不少相片,从蜜月游到每年一次的公司旅游,再到老大,老二出生,再到移民澳洲。中间买了个二手D700。不过还是喜欢ccd的色彩,尤其是光线好的时候,基本不用修。后来用了sony nex-5t 以后就很少带出家门了,主要是因为重,大。不过有时拍孩子和景物,还是拿出D80,比较沉得下心来。好像D80用ccd和D200的是同一块吧?

aadww 发表于 2022-1-12 21:37

再次说明了摄影更重要的是机器后面的头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8:02

SUNZKpope 发表于 2022-1-12 15:37
我也终于把我的D90换掉了,给女儿用
尼康的操作我很喜欢 CCD的尼康我记得入门机器D70 D80都是,从D90开始就 ...

D90也是非常经典的机器,持有量极高,2010年左右我身边玩单反的基本用的都是D90。
CCD传感器比较独特,我觉得不能说有多精准的色彩表达,有一定的自带滤镜效果。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8:24

旷野霸天 发表于 2022-1-12 16:29
膜拜大佬。沉得下心来拍照。手持D700和Z6都没拍多少照片,惭愧。

大佬不敢当,摄影领域我仅会基本的操作而已。
这套设备因为非常沉重所以好多次出行都没能带,直到后来换了镜头才有所改善。
我十年间快门次数也就用2万次左右,还是差得远。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01

zdbtc 发表于 2022-1-12 16:41
我的设备也很久了,一直是一套佳能550D+大变焦+50定,感觉自己的摄影水平,还够不上这么多年前的老相机呢[ ...

说起来高性能机身如果不拍鸟、体育摄影的话能用到的机会微乎其微。而今天几乎没人冲印了,因此APS-C画幅的机器其实性能相当过剩。
50定焦真的是神奇的小东西,而且在APS-C画幅下等效75mm视角可以模拟部分85mm的功能,还是很能出片的。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11

mcrayyu 发表于 2022-1-12 18:12
多拍拍,留下记忆,挺好的

感谢支持~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26

MR.ORANGE 发表于 2022-1-12 19:15
拍的很棒!

感谢支持~~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26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12 19:45
拍的很棒啊!!

感谢支持~~~

yab8433408 发表于 2022-1-13 09:26

08年元旦如的D80,一直放到现在,真心喜欢尼康,现在想入索尼学着拍下视频

淡淡碎叶 发表于 2022-1-13 09:45

不错。
我现在只留了一个DF+35ART+85 1.8G。
满足偶尔的需求。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49

andyaldi 发表于 2022-1-12 20:00
我研究生毕业以后买的D80,也是ccd,中间换过一次快门(D80常见故障),拍了不少相片,从蜜月游到每年一次 ...

ccd是个蛮独特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我记得之所以没有更深远的发展是因为大尺寸的良品率不足。
我记得D80和D200的传感器并不完全一样,分辨率虽然相同但好像D80的那块是改进版。

诸葛奉先 发表于 2022-1-13 09:49

aadww 发表于 2022-1-12 21:37
再次说明了摄影更重要的是机器后面的头

感谢支持~~~

Shinn. 发表于 2022-1-13 10:10

CCD是真毒

BANDITLJ 发表于 2022-1-13 10:11

2011年5D2和D700都打了3年了,D300都出来三四年了

w1108 发表于 2022-1-13 10:35

真摄影家!

lukeluke 发表于 2022-1-13 10:46

oochher 发表于 2022-1-13 10:49

还有台D60不知道还能不能开机了[狂笑]

sc_bj 发表于 2022-1-13 10:51

08年趁大降价买了一台富士的S5 Pro,也算是D200同母异父的兄弟吧

Dorou 发表于 2022-1-13 10:51

Nikon,你永远永远是最棒的!楼主分享得很棒,可惜老机器现在实在玩不来了

mihokomastu 发表于 2022-1-13 10:57

记得当时从D7000换到D610的时候,升级全幅的那种跨越感,宽容度高感,简直让我惊掉下巴

innerpeacewow 发表于 2022-1-13 10:58

记得当年就是d80入了门

懒瓜瓜 发表于 2022-1-13 10:59

D200和D80是同一块CCD的,D200的成像氛围和表达比D80好一些,这两款机器优点都是很直观看到色彩浓郁漂亮,厚重,机身扎实耐用,缺点如楼主所说的,高感差;此外,还有存储速度慢以及红色会溢出,画面整体偏黄(以前尼康单反相机大部分都有),无CCD进灰自动清理功能等问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Nikon D200 十年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