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KL-360 ARGB水冷散热器体验
本帖最后由 solder 于 2021-12-24 08:01 编辑Prologue:引言
赛扬300A超频450那个PC DIY风光无两的年代,本宅因忙于早恋而与之擦肩而过,惜乎!但毒龙铅笔大法终于是赶上了,此后本宅幡然悔悟,收起与真人小姑娘周旋的心,与PC娘全心全意过起了没羞没臊的日子。还是PC娘好,不会嫉妒/绿茶/抓狂/索要1.5亿分手费,永远率真地把世界的真相展现在我面前,是最忠诚的伴侣。
但好景不长,随着制程越来越先进,PC娘小巧脑袋里集成的晶体管也呈指数级增长,她的时常发烧终于成为横亘在我俩感情之间的天堑。当然,这是我想燃烧她激情之火的原因。若是降低要求,以她被设计好的节奏摇爱之船,那仅需要这个小玩意就万事不愁了
不管怎样,高级解热器事实上成为刚需。刨除分体方案,目前兼容与性能取得较好平衡的是360 AIO一体水冷。回忆起来,我前一个360 AIO还是19年置办的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1911/27/182815pjjhtjjjxc0jxpnt.jpg
最近恰逢鑫谷昆仑散热器免费试用,于是申请了一个名额。昆仑系列是鑫谷的旗舰产品。以电源为例,同样瓦数情况下,基本一颗昆仑=两颗全模的售价。之前鑫谷的水冷一直不温不火。21年底重磅出击的昆仑系列,到底能否激起水冷界的波澜?让我们拭目以待!
Episode 1:开箱
这阵子,本宅生物学上的老婆吃PC娘的醋,好多箱子啥的都被禁止搬来运去,包括最爱的长城铂金1200w电源都没办法拆来做评测,所以上阵的也就这些了
处理器:锐龙 R5 3600@4.4G,1.28v
散热壹:鑫谷 昆仑KL-360 ARGB水冷
散热贰:九州风神 阿萨辛III
硅脂:信越7921
主板:ROG C6H,bios里风扇设置全默认
内存:阿斯加特8G*2 3200Mhz
硬盘:Intel 905P傲腾
显卡:惠普 RTX 3070
电源:鑫谷 全模650
机箱:追风者416PC
虽然本宅还没考虑上12代的贼船,但有款支持LGA17xx的散热器压箱底,心中就是踏实。
最大噪声32dB?这可是360水冷,而且冷头还有黑科技,真有那么安静吗?
开箱
回顾一下19年我买的丐帮帮主,昆仑高它好几个档次,一目了然。
https://static.chiphell.com/forum/201911/26/004622essyaabssrjyhlrb.jpg
这硕大的冷头!比我771志强时代最爱的金钱豹风冷还大!
这个四条腿的限位辅助确实是铝合金的,但我审视良久,摸摸敲敲都怀疑它是镀镍塑料,甚至有个念头想拿小刀割一下看看……质感方面,确实还有提高的空间。
昆仑绝非池中物,这可并非只是简单的冷头,里面没有水泵,而是安装了一颗7cm的风扇。
众所周知,塔式散热器的效率虽然高,相比下压式风冷,对周边原件的照顾却并不到位。若是从主板层面看,还是下压式更靠谱,intel跟AMD官方附送的散热器也基本都是下压式。然而话说回来,塔扇的下方多少还是有点风,而水冷就真的把这块地界遗弃为三不管了。在这个主板vrm模组超频温度动辄八九十度的时代,常规水冷留下的这个隐患不可谓不扰人。而昆仑360却直接使用风水一体的方式解决了困扰。
不吹不黑,初见这个卖点时,我心中是颇受震动的。好点子+好产品+好营销=成功。好点子昆仑有了,好产品在本次评测后见分晓,如果再有好的营销,也许昆仑水冷真能一炮走红。
附送的硅脂没打算拆用,我将统一使用参考级的信越7921。通过旗舰风冷与本水冷尽量公平的对比,提供尽可能客观的数据。
作为中年油腻男,本宅有一点阿尔兹海默初期症状。看了半天说明书愣是没搞懂怎么安装AMD平台底板……思考五分钟后才半信半疑地翻出AM4主板附送的散热支架底板,原来还真是需要用到它!在此给鑫谷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这个价位的散热器应该附送全套扣具,要知道能花999元购买一体水的玩家根本看不上原装散热支架。假如已经扔掉它了,买了你们的产品就麻爪了。更好的办法是做一个i&A的全功能底板,对产品的高档次认同感也会有积极帮助。
这个水排……怎么说呢,中规中矩吧。铜头+铝排一直是部分玩家排斥一体水的原因,因为铜铝有化学反应,理论上会对水道造成污染。如果换成铜排就好了。话说回来,除了阿尔法酷,再找家铜排一体水的厂家不容易,而且别家的排基本也没什么新花样。所以这条不算批评,是我个人穷讲究+审美疲劳综合征导致的碎碎念。
这个塑料疙瘩里面藏的就是转速高达5000多rpm的水泵了。基于风水混合散热的理念,它没办法像普通一体水那样被集成在冷头中。剩下的两个选择,一是集成在冷排上,那样外观更加一体化/和谐,但是安装的兼容性就会打折扣。二是如图安装在管路上,缺点是不够美观,而且水泵的电源线会大大增加机箱内走线的难度。鑫谷的答案很明显是后者,我也很赞同。毕竟360水排兼容性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再集成个水泵,估计没几个机箱能支持。
超微距模式显示,水排里的微水路做工非常稳,引起舒适。丐版水冷不知何故,到手就有一些外力引起的歪扭等疑难杂症,令人不爽。不知是否属于个体问题
aRGB风扇侧面的金属风格标贴十分亮眼,但减震垫脚脱落就有点遗憾。虽然可以重新粘贴回去,但套装内共有三个垫脚掉落,做工方面还待加强。要知道这种扇子蛮贵的,19年时我买利民TL-C125三把扇子套装,要249大元呢。
上方黑色的是附送的螺丝刀,使用感受非常接近下方的南旗。可惜就送了一个刀头,如果敞亮点,送十字、平头加小号十字,应该就能满足日常用途了。也会更加受玩家欢迎,把赠品的价值最大化。
微距图片,这个十字刀头还是蛮有点讲究的,极大限度减小了可耻的花丝隐患
我去……直接装,竟然怼不进416PC前面板
拆掉已经空空的3.5寸硬盘托架,终于能装进去了。同时得夸夸追风者,太憨厚了!就一个托架外壳,你看它用了多少颗螺丝。
安装顺序提醒:先安装好水排,再固定主板,最后才把冷头扣在主板上。否则管路扭曲了你还得全部拆下从头再来。目前机箱上仅安装了水排。
左边是一转四的风扇供电线。三把12cm风扇+水泵电源,刚好够用。右边是一转四的aRGB控制线,同样满足三把风扇+冷头的灯效需求。
夸一下这个控制器,毕竟我的主板虽然是纯血ROG,却只有12v RGB插针,一切灯效都得靠它来实现。它自带切换效果按钮,但也提供了切换插针,方便玩家把机箱RESET线接过来,通过机箱按钮就能轻松切换灯效。
背面磁铁好评,方便固定在机箱背线处。
黑色的ROG,铁灰色内存,银黑色的M2傲腾,这个配色有点酷
前面板插针hub,华缩高端板的标志。有了它你可以最后才插机箱那一堆控制线,省一些力气。这是个让装机更加轻松的关键配件,可惜其他品牌因为专利的原因都没办法搞。如果能普及绝对是一大幸事。
大罐里装的就是信越7921了,我的最爱其实是旁边的GD007,易涂100倍……当然性能上7921确实无人能及。
水泥涂抹施工完毕!耗费时间五分钟,我太他喵的南了。涂GD007只需要5秒钟打个叉搞定。
Episode 2:简测
水冷先晾着,首先上场的是本评测中唱对台戏的阿萨辛III。这也算是风冷标杆,跟猫家D15不相伯仲的参考级选手了。
但美中不足,使用马甲内存时只能上单扇,否则本机箱的侧板便盖不上了
超频3600到4.4G@1.28v时,单扇阿萨辛只能说勉强压住了。我超频时只修改了倍频与核心电压,连防掉压也没开,实际电压rog给到了1.33,够狠。
以我之前的经历,zen3塞尚超频到4.625G时,双扇阿萨辛可以压到77-78度: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94379-1-1.html
总的来说,阿萨辛以1100转的单扇把积热严重的4.4G 3600压在74度,算是过关,但同时不免让人对风冷产品略感失望
噪音控制非常令人满意。阿萨辛相当重视噪音表现,包装盒里默认送两根减速线,当然这次并没有用到它们。
拔掉阿萨辛前又双叒叕忘了左右扭腰,于是cpu再次被可耻地连根拔出,唉,基操了基操
装好了,整体效果图是这样。
萝卜青菜吧,19年我特别爱这个调调,现在觉得花里胡哨的,除非有人类女性来我狼窟,否则不开它。没办法,高端产品一律aRGB的今天,你要是性冷淡还真不好选产品。
细心的老哥们会注意,我这样安装冷头,Segotep字样是倒立的。没错,这就引出我的第三条建议:把镂空顶盖做成旋转式或卡扣式。
部分机箱允许用户把水冷顶置,那样的话出水管就在右边,Segotep就是正常姿态。
然而对只能前置冷排的用户来说,若是仍把出水管安排在右边,要么水管都局促在机箱内右上角过于拥挤,要么向下弯个弧度影响显卡,所以像我这样把出水管放左边是比较好的办法,但这样做的问题就是Segotep字样倒立。
下面是按reset键后灯效的切换效果,标准的12v RGB单色灯效
最后一种是彩虹呼吸,也是最接近5v aRGB的效果
暗夜中这一抹色彩其实还是蛮不错的,可以考虑拔掉风扇灯线,只保留冷头灯光。
接下来是性能测试环节,昆仑360的风扇策略非常积极,三把扇子直接蹦到了1500+rpm,水泵转速也是登顶5000+rpm,温度非常好看,比单扇1100转的阿萨辛低了8度之多
但是相应的,如此高的转速带来的也是不低的噪音。相比阿萨辛在中午比较嘈杂时测出的38dB,昆仑360达到了46dB。虽然都是切风声并没有恼人的异响,但这个噪音值不戴耳机玩游戏还是会略有压力。话说回来,并没有哪款游戏能对cpu产生fpu烤鸡这样的压力,所以实战中噪音肯定会低一些。
停止烤鸡,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了……多说明一点,两项散热器测试中机箱都是敞开的,这主要是顾及了aRGB水冷的视觉感受。若是前面板跟侧板都盖上……999元瞬间只值699了
Episode 3:总结
鑫谷昆仑KL-360 ARGB水冷散热器是2021年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其冷头处安装风扇实现风水一体散热的概念,解决了水冷用户无法应对主板VRM高热的痛点,算是AIO界近年最大的创举。对此我报10分的肯定态度。其真实解热性能也稳压风冷标杆阿萨辛3一头,至少不在它之下,能满足高端用户的散热需求,可以打9分。在视觉外观上它冷头的灯效华丽而不花哨,比较耐看。但是比起ROG之类的逼格、乔思伯之类个人喜爱的深井镜面效果还有一些不完美之处,可以打7分。
没有完美的产品,个人认为昆仑360的主要缺点是风扇策略过于积极。cpu二极管才60多度,风扇就杀到1500+rpm,水泵就飙到5000+rpm满转,虽然温度表现十分好看,毕竟噪音值并不令人满意,希望能有所改进。假如阿萨辛双扇干到满速,胜败其实难说。顶级风冷在AIO水冷面前其实并非是被压着打的。
其他方面我有四条建议,算不上指责缺点。一是提供all in one扣具,让玩家不必翻箱倒柜去找AMD扣具底板;二是把风扇胶垫改进下,至少不要到处脱落,尽量提供一些高档的感觉;三是已经送了那么好的螺丝刀了,只配一个刀头有点可惜,不如再加送一把平头+小十字刀头,能物尽其用,收获口碑;四是提供旋转或扣具式冷头盖板,以适应玩家的各种安装方式。自信点,可以把Segotep也做成灯效。毕竟在我心中阿萨辛已经完全可以替代D15了,也希望有更多国货雄起,比如昆仑就可以战一战海妖嘛。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有失偏颇之处在所难免,厂家和观众权且一看。
最后上签名,谢谢围观!
冷头上面感觉好大啊。。。感谢分享 发廊迪斯科机主? 晕晕晕,写一半点保存,怎么又发布了…… 可以可以!机器不错,手办更不错![高傲] 哇好大!感觉现在cpu都是大火炉,用水冷又有些不甘心,受不了那个水流声音和泵的声音,之前用过一款迎广240的,启动后很安静,但时不时就会有水流“呲溜”一声,以为漏液,搞得神经兮兮。 本帖最后由 flyhail 于 2021-12-30 23:30 编辑
Wolverine 发表于 2021-12-23 02:15
冷头上面感觉好大啊。。。感谢分享
MSI S360 和 龙神II 更大,龙神II 标的高度是 81mm,s360 号称水泵高 57mm,但是 i100pro 侧装限高 77mm,装 s360 侧面盖板盖不上。目测应该和 龙神II 差不多。
换成昆仑,知道风扇声音大,换了,但是水泵一直满速,声音也不小。。。这个换不了。白天嘈杂环境没感觉,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有点吵。 本帖最后由 王骞 于 2021-12-31 23:39 编辑
这个一体水冷给的硅脂,就这么一小管,,真抠啊。。看看我买的NOCTUA的散热器,随散热器带了1管10G的大管硅脂,零售价就要折合软妹币100多。。[恶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