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咖啡的农民 发表于 2022-1-31 15:34

终究绕不开的坎 - Leica M10/10-P 体验分享

本帖最后由 种咖啡的农民 于 2022-5-22 09:57 编辑

这两年陆陆续续完成了结婚准备,装修等用钱大项后,还剩了一点钱,又遇到疫情无法出国门省下了一些旅游资金。于是心痒痒想入个M10,跟女王申请了预算,于是收了一个M10,后来觉得黑色P机身也很好看,又入了个10P才算是消停了。



由于16年的时候就入过M240,这次算是二次入手M卡口机身,体验下来发现虽然配方不一样了,味道还是没变。下面稍微说说M10短期使用后和M240的体验区别,以及我理解的M口机身的摄影乐趣。

一、M10和M240的区别:
机身及操控:机身厚度薄了不少,但因为机身前面依然没有指柄或凹槽,因此握持感依然很差,对于我来说还是需要加个皮套。而背后去除了几个按键,其他还好,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DELETE键。现在删除需要按下menu跳出删除菜单后再确认,多了一步有点繁琐,可能徕卡认为使用M机身的应该都是大师,每一张都是决定性的瞬间不需要方便地删除照片吧(苦笑)。

画质:
M10与M240相比画质上最大的提升应该就是ISO了。记得当时M240在夜晚基本就是不可用的状态。虽然M10的高感离其他厂的2400万像素机身也有差距,但ISO6400也是可以一用的。

(Leica M10 + Summilux 50 f1.4)


(Leica M10 + Summilux 50 f1.4)


(Leica M10 + Summilux 50 f1.4)

其他的变化就是直出了,M240的饱和度高,对比高,第一眼看上去印象特别深,但也存在暗部全黑+亮部全白的缺点。

(Leica M240 + Zeiss ZM 50mm f1.5)


(Leica M240 + Zeiss ZM 50mm f1.5)

M10比起M240调色上没那么激进,但是直出感觉依然出色,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保留了徕卡直出照片的立体感(这词确实很玄学…)。

(Leica M10 + Summicron 35mm f2)


(Leica M10-P + Summilux 50mm f1.4)


(Leica M10-P + Summicron 35mm f2.0)

差不多以上就是我体验下来相比较M240,M10的区别。

二、M口机身的摄影乐趣:
徕卡M系列作为一个全手动的系统外加离主流厂商一定差距的画质。我自己理解为何还有不少消费者去购买,包括论坛内也有很多分享贴。一方面有奢侈品属性在(后续详表),一方面确实实操上的体验会不一样,我称之为M系统的“醍醐味”。


所谓的“醍醐味”,要说如何解释的话,就是拍摄一张照片时的参与感和成像的未知感,在获取同样一张照片的情况下,拍摄者自身的参与感和未知感越高,获得照片后的自我满足感就越高。NCS的主流微单,因为有精准的对焦,快速的连拍,所见即所拍的取景,自己要做的仅限于构图和按快门,而在用M机身的时候,特别是用光学取景黄斑对焦的时候,因为没有连拍和自动对焦所以自己要抓好时机,旁轴取景所见并非最后成像的样子,只能大概知道拍摄的画面大概的构图。所以在拍完后回放的时候,才是第一次见到成像的样子,成像和取景器内画面的差别会先给到第一次惊喜感,再加上拍摄时自身的参与感加成(外加过程中徕卡机身和镜头良好的质感所额外增加的体验感觉),就会获得更高的自我满足感。其实还有更进一层,拍摄胶片,或者再进一层,自己画一幅画,自身的满足感会越来越高。

(Nikon FE + 富士100 业务卷)


(Nikon FE + 富士100 业务卷)

对我来说,只是胶片太贵(当时36元一卷的富士100业务卷已经涨到75元)且送去冲洗的等待时间过长且胶片机大多年代久一不当心零部件就容易损坏,画画学习成本太高,让我止于在手动对焦的旁轴联动测距系统,也就是M系统中(富士如果有全画幅的X-pro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入手)。当然这种体验仅限于自己平时玩玩,如果用来工作和赚钱,或者遇到出片第一的时候(例如旅游)肯定是选主流厂商的系统了,因此我个人也还留了一套X-T4在手上。

(Leica M10 + Summilux 50mm f1.4)


(Leica M10 + Summilux 50mm f1.4)

三、徕卡的奢侈品属性:
我所认为的徕卡的奢侈品属性,也就是抛开拍照之外的让我想购买徕卡的因素。这我觉得和其他拥有例如手表和包这种奢侈品属性的商品一样,首先肯定是品牌认可度,即这是一个大众认知范围内的有逼格品牌,我花的钱一部分就是想满足下我的装逼心理。但贵并不代表有逼格,另外更多的一方面,奢侈品大多也代表着好看的设计和优秀的工艺。设计上来说,大到旁轴机身和镜头的造型,小到波轮的手感,小红点或者机顶的花体字,镜头上的字体和配色,都是在相机厂商中顶尖的。换句话说,在拍照以外,徕卡也是一个背在身上或者被拍摄时候非常有质感的配件~

(Panasonic S5 + Laowa 100mm f2.8 macro)


(Fujifilm X-T4 + Canon 70-200mm f4)

感谢阅读。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31 16:21

感谢分享,很漂亮

E1Ement 发表于 2022-2-1 08:09

一口气入两台,还有三颗头,你这是一下子申请了多少预算[偷笑]

acmilk 发表于 2022-2-1 08:35

羡慕,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申请预算的机会[偷笑]

种咖啡的农民 发表于 2022-2-1 09:01

E1Ement 发表于 2022-2-1 08:09
一口气入两台,还有三颗头,你这是一下子申请了多少预算

镜头是一直有的…只不过转接在别的机身上

kid1002 发表于 2022-2-1 10:12

谢谢分享

jack0518 发表于 2022-2-1 12:17

谢谢分享,新年好。

darksx 发表于 2022-2-1 14:29

10p挺不错的,虽然我还用着240,虽然240也都是灰很久没用了orz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1 15:11

本帖最后由 刀心之水 于 2022-2-1 15:14 编辑

m10系提供的旁轴体验真是恰到好处,做工手感拍摄体验出片素质全方位都做到了平衡,用着足够方便。舒心

如果觉得平淡了,想要更辛辣刺激的体验,更可一路上溯至m9,体会空前也绝后的全幅CCD的独特韵味

要是还嫌不够,可以来一台m6,体会不同胶片跟各款旁轴名镜老头组合碰撞出的奇妙反应,最好再亲自下手冲洗胶片,扫描打印或暗房放大,收获实体的快乐

上瘾到最后,更有M3/M2/M4,充分体会人肉曝光和估焦盲拍的精髓,在运筹帷幄之中人机合一,仿佛布列松附体,按下决定性瞬间

[偷笑]

东莞 发表于 2022-2-1 15:36

同在上海,同为M10-P+50/1.4a 哈哈
不过我觉得M机对焦有点痛苦。。
M原厂头的特色其实很明显,就是颜色浓郁,在清淡的M10上面都贼浓郁
所以拍出来大多都是些颜色贼浓郁但是对焦不实的片子

Amandasui 发表于 2022-2-1 17:03

你媳妇儿背着 M10 那画面太美。。。

现实中有个背着奥林巴斯或者富士的妹子 我都会盯着看看

muttsorrow 发表于 2022-2-1 20:30

就是挺羡慕你能申请预算……[流泪]

rahxfeng 发表于 2022-2-1 21:11

贫穷限制着我的想象。。不知道还可以申请这一说[可爱]

juntan 发表于 2022-2-1 22:44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1 15:11
m10系提供的旁轴体验真是恰到好处,做工手感拍摄体验出片素质全方位都做到了平衡,用着足够方便。舒心

如 ...

把MP Typ240换成M10P以后,陆续入手 M9 M6在手[偷笑]就刚好跟你说的这个次序差不多。

哦,中间插了个只拍黑白的Q2M[恶魔]

impang1 发表于 2022-2-1 22:53

q升级q2-换成了m240p-又再入手了m10p-现在又想着什么时候有借口申请预算再入m9...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1:11

本帖最后由 刀心之水 于 2022-2-2 02:14 编辑

juntan 发表于 2022-2-1 22:44
把MP Typ240换成M10P以后,陆续入手 M9 M6在手就刚好跟你说的这个次序差不多。

哦,中间插了个只 ...

哈哈哈 那太巧了
我觉得下几篇门户文章的席位可以给你先预定上了[偷笑]


突然想到还可以再补充点,m3后还有小巧的螺口机可以玩玩,体验徕卡的初心;或者这个时候开始跳出徕卡,玩玩哈苏xpan的宽幅135或者直接上禄莱3.5f/2.8f玩6*6中幅。这么一路下来基本都是小巧精致好玩有特色的便携机型。

E1Ement 发表于 2022-2-2 01:44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1:11
哈哈哈 太巧了
那下几篇门户文章的席位可以给你先预定上了



我刚好是反过来。。双拨M3, M5, 然后先玩的各种胶片机。。。数码先上的Q,之后M10。
现在胶片机玩不起了,出光之后剩下一台M9,再用回本的钱买了907。现在心中小恶魔反而想去收台500CM或者503之类的。[恶魔]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2:20

E1Ement 发表于 2022-2-2 01:44
我刚好是反过来。。双拨M3, M5, 然后先玩的各种胶片机。。。数码先上的Q,之后M10。
现在胶片机玩不起了 ...

135胶片真的有点玩不起,涨价太快了还到处缺货。原来会拍胶片的场景我现在都拿M9代替。胶片我也就看看中画幅了

E1Ement 发表于 2022-2-2 03:06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2:20
135胶片真的有点玩不起,涨价太快了还到处缺货。原来会拍胶片的场景我现在都拿M9代替。胶片我也就看看中 ...

中画幅胶片现在也玩不起了,我就4433底用6*6裁切模式凑合玩吧。
不过4433的机子(主要是镜头)玩起来真的没玩胶片的那种操作手感。

imageps 发表于 2022-2-2 07:52

还是年轻,最终的归宿都是索尼大法

juntan 发表于 2022-2-2 11:00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1:11
哈哈哈 那太巧了
我觉得下几篇门户文章的席位可以给你先预定上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咸鱼看XPAN和TX1[晕倒]

juntan 发表于 2022-2-2 11:03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2 02:20
135胶片真的有点玩不起,涨价太快了还到处缺货。原来会拍胶片的场景我现在都拿M9代替。胶片我也就看看中 ...

炮塔400 都100块一卷了。。。。。。。

juntan 发表于 2022-2-2 11:04

imageps 发表于 2022-2-2 07:52
还是年轻,最终的归宿都是索尼大法

有的。家里还有两台APLHA7,一代和R3。R3还是得留着

sanke2005 发表于 2022-2-2 12:52

2022年还在用M220,舍不得买2w以上的机身。

power100 发表于 2022-2-2 17:13

人美片美哈哈哈哈

Psyche 发表于 2022-2-2 20:17

终究还是会投奔徕卡

beyondpush 发表于 2022-2-2 23:49

几乎没有一张是清晰的,意境只能想象了

godhb 发表于 2022-2-3 01:31

M11貌似也很惊艳哈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3 08:48

juntan 发表于 2022-2-2 11:00
。。。。。。。。。你怎么知道我在咸鱼看XPAN和TX1

hahaha心路历程都是一样一样的[恶魔]

yuanyuan-409 发表于 2022-2-3 12:12

不买个1166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终究绕不开的坎 - Leica M10/10-P 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