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2021年旗舰6刀头剃须刀ES-CLS9AX
本帖最后由 一日 于 2022-2-10 20:34 编辑潜水多年第一次发分享帖,希望大家鼓励!
我之前一直是博朗的粉丝,从大二感恩节低价在Amazon买的博朗经典型号790cc一直用到博朗9系,一直觉得博朗是电动剃须刀当之无愧的王者:刀头精细,机身典雅,很有德国工业那种精益求精的细节感以及令人放心的产品质量,比上大一前母亲送给我的飞利浦旋转剃须刀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当然博朗的质量也的确让人挑不出毛病,现存的博朗790cc,用了那么多年,依然正常工作,电池状态良好。
老骥伏枥的博朗790cc
然而2019年末在夏威夷旅游期间博朗9系意外丢失。当时圣诞节Amazon松下剃须刀打折打得很厉害,同时也考虑到自己一直在用博朗,想尝试一下日本的电动剃须刀,于是购入五刀头的Arc 5 ES-LV97-K。
北美最新款松下五刀头Arc 5剃须刀ES-LV97-K。简配是松下在北美的基本操作。
在使用松下Arc 5以前,我一直是手动剃须刀和自动剃须刀混用,原因是我的博朗自动剃须刀总无法把嘴唇上方的胡渣根剃得和剃须膏+手动剃须刀(吉列)倒剃剃得一样短一样光滑。然而使用手动剃须刀倒刮几乎每次都会划破皮肤,实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松下的Arc 5让我大开眼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电动剃须刀也能和手动剃须刀一样彻底消灭胡须根,同时又不会划破皮肤。然而剃得干净的代价是松下的剃须刀比博朗的刺激不少。相比于博朗干剃的清风拂柳,使用了松下的五刀头Arc 5干剃后,我的皮肤常常有些灼烧感,不过不严重。如果使用剃须膏湿剃,松下的Arc 5体验就完美了:既不刺激,又剃得和手动一样干净。
从此入坑
转眼间,2019年末买的松下剃须刀ES-LV97-K到了该换刀头的时间了。众所周知北美的松下剃须刀都是日本本土的简配版。和一年一升级的日本本土型号相比,北美的型号升级缓慢,而且通常坚持使用上几代的刀头,让我等追新一族非常不爽。今年松下日本官网上最新旗舰款是6刀头剃须刀ES-CLS9AX。
相比以前挤牙膏的提升,此次提升较大。
一共六个刀头。世界上刀头最多的剃须刀。
这次升级改进了抓取长胡须的齿梳刀头,并增加了一个齿梳刀头,一共两个,抓取长胡须和躺平胡须的能力因此是上代五刀头ES-LV9FX的4倍。
新的齿梳刀头
舒适滚轮从上代旗舰的两个减为一个。空间真的不够了。(不过北美现旗舰款一个舒适滚轮都还没有,用的是2015年日版的刀头)
新的刀头组还采用了独立的刀头浮动机制,使得刀头更加贴合皮肤(然而实际使用感觉提升有,但不大。和博朗相比差距明显)。
六个独立的浮动刀头
据说剃须刀头组的灵活性也有改进,不过实际体验改进不大。
改进的剃须刀头组,可能运动幅度更大了
据说多一个刀头分担压力,刀头对皮肤的压力也变小了
智能锁,避免旅行的时候剃须刀自动开启
几种型号的比较。ES-LS9AX是旗舰型号。不知道为何我的是ES-CLS9AX
看了一眼日本亚马逊上价格也不贵,果断在日亚下单,直邮美国。
只要44588日元,加上运费3500日元,一共只要人民币2600多一点。
一早收到了DHL的快递,开箱!
盒子相比北美的旗舰型号小巧不少,非常环保
里面一堆东西,包括剃须刀,剃须刀头保护盖,带USB-C的旅行充电收纳盒,自动清洁器,充电线,USB-C to USB-A线,润滑油。
USB-C充电收纳盒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东西,不知道以后的北美版会不会简配这个附件。
精致的六刀头。
重要的USB-C充电口。不过日本企业令人捉急的现代化知识,让这个充电口缺乏两个重要的电阻,于是C to C的线无法充电,只能用A to C充电。没办法,只能多带一个转接口了。
新的六刀头取消了内刃和外刃分离的设计,采用了和博朗一样的一体式设计。
精致的20-level电量显示,看起来很高级。
中规中矩的鬓角刀。剃须刀的型号是ES-CLS9AX。
总结:总的来说相对于现北美旗舰款是升级。在继承了松下剃须刀胡渣剃得干净这一优点的基础上,这一代稍微提升了舒适度,同时提升了剃长胡须能力。现在捕捉长胡须的能力已经超过老款博朗9系,同时灼烧感比ES-LV97-K低。不满意的点在于旅行充电盒上的USB-C不支持C to C的线,支持A to C。让C口的意义降低不少。希望下一代能够改进这个问题。
老规矩ID照:
感谢分享!~~ 居然六头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7头8头。 本帖最后由 yjtlxy 于 2022-2-21 08:02 编辑
价格还行,感谢楼主提醒,我也该换剃须刀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