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gg 发表于 2022-2-21 21:41

经典再进化——联力O11Dynamic EVO机箱装机

本帖最后由 yhgg 于 2022-2-21 21:40 编辑


一直对联力的O11Dynamic EVO很感兴趣,这款机箱继承了O11系列机箱的特点,分仓设计,空间宽大可以安装多个360冷排,一直是分体水玩家比较热衷的箱子,而在此基础上O11Dynamic EVO增加了很多模块化设计,玩法多样,左侧透、右侧透、显卡竖装吊装、可变换位置的前面板IO接口等等,我最感兴趣的其实还是前面板的Mesh网板,前面板的开孔进一步增加了进风量提高了散热能力,搭配机箱选择了同样来自联力的LIANLI Uini Fan AL120-3B。硬件方面采用intel 12代平台,主板依然选择了MSI MPG Z690 Carbon WiFi;显卡选择了最好看的3080之一:ROG Strix RTX3080 O12G Gaming;电源来自海韵的金牌FOCUS GX850;一体水冷散热器选择了冷头非常漂亮的NZXT Kraken Z73。
硬件配置清单:
CPU:intel i5-12600k
主板: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显卡:ROG Strix RTX3080 O12G Gaming
SSD:Samsung 980Pro
内存: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机箱:LIANLI O11 Dynamic EVO
风扇:LIANLI Uini Fan AL120-3B
电源:SEASONIC FOCUS GX850
散热:NZXT Kraken Z73

一、整机灯效展示
整机蓝紫灯效,这也是我不讨厌的几款RGB灯效之一。机箱正面。

前面板灯效。

主机左侧面内部硬件整体展示。



后斜45°。

顶部及前面板AL120-3B风扇灯效。

底部特写。

主板供电散热模块上的MSI龙。

NZXT Kraken Z73

搭配NZXT CAM软件,这款冷头的灯效玩法多样,这种淡淡的蓝紫效果是我最喜欢的。

显卡侧面灯光展示,主板供电模块上的MSI Carbon。




二、关机状态整机展示
最近装了不少黑色调主机,相比白色我还是更喜欢酷酷的黑色。

机箱前面板左斜45°展示。

机箱前面板,可以看到透过Mesh网板的三颗风扇。

主板侧展示,得益于分仓设计,机箱内部空间非常合理。

后斜45°。



机箱背线,这款机箱的线材都可以隐藏到中间的硬盘架后面,几乎看不到线材。

主机尾部。

机箱按键设置在右上角,从上到下依次是电源键、重启键、灯光模式按钮、灯光颜色切换按钮。

前面板安装三颗AL120-3B积木风扇前面板进风。

NZXT Kraken Z73一体水冷头。

冷头外边框为铝合金材质黑色阳极氧化处理,中间是一块液晶屏幕。

海盗船铂金统治者DDR5内存。

机箱底部也同样安装了3颗AL120-3B积木风扇增加底部进风量。

ROG 3080猛禽O12G

顶部NZXT Z73一体水冷排,机箱后方安装排风扇。

CPU双8Pin供电模组线。

显卡三8Pin供电模组线。

分仓设计的O11D EVO主机尾部主板接口及12cm排风扇,左侧是两个3.5/2.5寸硬盘位。

机箱底部左侧是电源仓右侧是显卡接口。

海韵Focus GX850。


三、配件开箱
机箱自然是这次装机的主角。联力O11Dynamic EVO,机箱前面板及侧板为钢化玻璃材质(拍摄前已经移除),机箱尺寸(深)465毫米 ×(宽)285毫米 ×(高)459毫米。

右斜45°。

机箱前面板。左侧是钢化玻璃面板安装位,中间增加RGB灯条,右侧是一块非常有质感的金属拉丝面板。







机箱背板,做工细腻,在左侧冷排位及右侧电源和硬盘位均做Mesh开孔设计。

打开背板,左侧为360/280冷排安装位,中间是硬盘安装挡板,可以安装两颗2.5寸硬盘,右侧上方是3.5/2.5寸硬盘安装位,下方是ATX电源安装位。

机箱尾部。左上硬盘仓,中间主板IO挡板位,右上12cm风扇位,左下电源仓,右下显卡PCIE安装槽位。

机箱尾部硬盘仓盖板及12cm风扇出风孔。

移除硬盘盖板即可抽取硬盘支架,纯金属的硬盘支架好评。

下方的电源仓及8PCIE挡板。

机箱前面板中间的RGB灯条。

前面板可安装12/14风扇支架。

加装Mesh网孔前面板。

机箱前部右侧的拉丝面板及开关机键。

折角设计的按键,两个方向均可触发。

从上到下依次是电源键、重启键、灯光模式按钮、灯光颜色切换按钮。

前面板IO接口设计在机箱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是USB 3.1 Type-C ×1、USB 3.0 Type-A × 2、音频接口。

机箱顶部与前面板一致,左侧为Mesh网板,右侧同样为金属拉丝。

顶盖无需工具拧开尾部两颗手拧螺丝即可取下,顶部支持360或者280冷排。

背板及Mesh网孔展示。







内部主板安装位,可支援从ITX到EATX版型。

机箱尾部可安装一颗12cm排风扇。

机箱侧面风扇冷排安装位,可安装360或280冷排,3颗12cm或者2颗14cm风扇。

机箱底部风扇冷排支架。规模同侧面可安装360或280冷排,3颗12cm或者2颗14cm风扇。

可选配显卡PCIE4.0竖装支架。

侧方冷排位卡扣式设计。

拆卸非常方便。

可替换随机箱附赠的硬盘安装挡板。可安装2.5"SSD×4或3.5"硬盘×2。

中间是硬盘安装挡板,可以安装两颗2.5寸硬盘,同时这也是线材管理栏,挡住机箱的线材。

默认右上方是硬盘笼,可安装2.5"SSD×3或3.5"硬盘×2 + 2.5"SSD×1Cable,硬盘位可以拆除增加第二块电源位,右下方是标配电源安装位。

电源位支架,附赠了橡胶块对电源起到缓冲及减震的作用。

来看下机箱底部。四角宽大的橡胶底坐。

中间的滤网是磁吸设计,方便拆卸清洗。右下方是前置IO接口默认安装的位置。

可以拆除并安装到左下方。

还可以安装到右上方,这个可以根据玩家喜好和需求自己调整。

随机箱附带的说明书、金属铭牌、感谢卡以及硬盘辅助安装支架。说明书是迄今我见到的最详尽的说明书,图文并茂,有种装田宫模型的赶脚。另外支架可以安装在机箱的顶部,多硬盘用户的福音。

附赠的机箱各类螺丝包、绑带、魔术贴。

金属拉丝铭牌。

风扇统一采用的联力积木风扇二代 AL-1203B。包装正面黑色打底浅蓝色点缀,包装正面有三把并排的风扇的渲染图,暗示着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方便拼接。选购了一盒3联包,附赠风扇集线器方便风速和灯光的管理。

风扇正面,白色的扇叶搭配黑色边框,边框四角有减震胶条避免风扇震动。

轴心采用铝合金制成,上面印有联力的Logo。

风扇背面,可以看到轴心部位同样采用了铝合金盖板。

金属弹簧触点,利用弹簧的弹性可以保障接触的稳定性。

金手指接触面,用于和金属触点的接触。

风扇的侧面铝制装饰条,边缘的倒角处理让装饰条看起来更精致。

电源选用海韵FOCUS GX850。熟悉的海韵电源的包装风格,比较简单低调。左侧是80Plus的金牌认证标志,右侧是型号,右下角还有10年保修的字样,中间是硕大的“FOCUS”字样

上方与正面相同设计。

另一侧是多国语言说明。

包装的背面介绍了很多电源的特点,其中转换率图表,在230V和115V下,这款电源均有非常优秀的转换率表现。其次就是用料方面,这款电源使用了全日系电容,且均是105℃的耐高温电解电容,固态电容。

右侧是电源的渲染图。

说明书、保修卡、快速使用指南以及一份赠送的Steame充值卡。

模组线分成两袋,一袋是主板显卡供电线,另一袋是硬盘及其他设备的供电线。

附赠的扎带、螺丝以及电源线及快速启动模块。

电源的风扇外是双环保护罩,中间有海韵的LOGO

电源的尾部,左侧是供电口,上面有金属铭牌,中间是电源开关,右侧是电源模式选择,有静音和静冷两种模式

电源侧面印着“FOCUS”的字样,还有凹印的造型设计,左上角是海韵的品牌LOGO

模组线输出接口,CPU/PCI-E的+12V输出接口有五个。

电源的正面贴着电源的铭牌,上面有电源的各种输出参数,其中电源额定输出850W,+12V最大输出可以去到840W,非常强大。右下角还有标志性的耐压和接地测试

不同角度特写。



海韵的Logo。

散热器选择了NZXT Z73 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外包装白蓝设计,整体较长,包装的正面有水冷渲染图以及水冷头的灯光效果。

侧面通体蓝色,左下角巨大的NZXT非常醒目。

包装底部及侧面还标注了这款散热器的特点、扣具以及详细参数。

最新款已经支持intel1700。

随水冷一起附送的3个12cm的风扇,风扇为黑灰色配色,做工精致,没有RGB灯光加持,风扇的中央有NZXT的LOGO图标。

风扇采用倒角进气口、FDB液态轴承设计,不仅更加静音,散热效果更好,寿命更长。

风扇的供电线外有类似蛇皮网包裹,更加结实耐用。

附件包括AMD、intel全平台扣具螺丝以及一本快速使用指南。

Z73全貌,通体黑色,目前也有RGB的白色款可选。

水冷排的整个尺寸为143*315*30mm,材质为铝。

30mm厚的单Fin 360冷排。

冷排进出水管特写。

冷排侧面阴刻NZXT Logo。

水冷头正面是一个2.36英寸的LCD屏幕,支持24位真色彩显示,屏幕分辨率为320*320像素,亮度为650cd/㎡。整个屏幕不仅可以显示温度数据、各种曲线,还可以显示图片、GIF动画还支持自定义。

水冷头的侧面有线材连接口,需要连接到主板的相应接口才可以显示温度等信息。

尼龙编织的水冷头进出水管,非常坚固耐用。

纯铜的水冷头底部预涂了硅脂。intel平台的扣具出厂已经预装到水冷头上了。

风扇与冷排预装效果。

CPU选择了intel Core i5-12600K。

这款U也是目前比较抢手的。

1700个背部金属触点。

内存采用的美商海盗船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16GX2),5200MHz的频率, C38的时序。外包装采用了黑色主色调,包装正面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产品内容信息,例如产品名称、、产品展示图、套装容量、套装频率。最下方则是支持ICUE软件程序、Intel XMP技术以及Capellix LED技术等标识。
包装背面则是多语言形式对内存特点的介绍介绍以及信息贴纸。

外观造型设计上与DDR4铂金统治者RGB内存保持一致,主体采用纯黑配色,螺丝、散热格栅都是黑色。

内存前后两面采用黑色字体印有厂商LOGO,时序CL38-38-38-84,1.25V电压。

内存仍延续了超大的散热马甲设计,散热马甲采用金属材质,表面进行了喷漆处理,触感细腻顺滑。

内存顶部则是十枚RGB光源,内置了12个可单独寻址的CAPELLIX LED,每一颗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灯光编辑,配合多条导光条,能够很好的发散内部灯光。

固态硬盘依然选择了三星980Pro。

2280单面颗粒。

主板继续选用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包装外观设计延续之前 Carbon 系列的暗黑风格。整体依然是偏向暗黑电竞风。除了型号名外,Lighting Gen5、兼容Win11、支持TPM 2.0等全新标识也异常抢眼。

背面则是主要卖点以及重要参数的介绍。

线材附件也非常的丰富,附赠了4条SATA线,1条5V ARGB装饰灯接口延长线,1条RGB灯带1分2延长线,2条RGB灯带转接线以及1条前控制面板连接线、Wifi6E外置天线以及各种螺丝等附件。当然了快速安装指南、宣传彩页等纸质说明书以及主板驱动U盘、螺丝刀及若干SSD螺丝也是标配。



MSI MPG Z690 Carbon WiFi主板是一款ATX规格的主板,尺寸大小为30.5cm x 24.4 cm,主板表面(Mos管、M.2固态、南桥芯片)有大面积的金属散热装甲覆盖,再加上通体黑色的设计,让主板整体非常有质感。

主板背面白色色块的设计(在螺丝孔位置)是用作避免碰撞的警示。没有享受背板加持。

外观整体以黑色为主色调,供电和M.2区域的散热模块更大了,I/O 装饰罩上的碳纹装饰等,各种平行开槽及刻线以及各种几何图案的对称呼应,设计师确实下足功夫。

采用了堪称豪华的20(18相CPU供电+1相核显供电+1相SA供电)相数字供电设计,且均为75A的DrMos。

全新的600系主板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LGA 1700接口,这也就意味着新一代600系主板无法向下兼容11代及以前的intel 酷睿处理器。扣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板采用了扩展型散热片设计,厚实的堆叠式散热鳍片能够进一步降低CPU供电区域的温度,保证供电稳定。CPU供电接口为8+8Pin设计,用以满足12代甚至i9的超频供电需求。

4条DDR5 DIMM插槽,支持DDR5 6666MHz+,单条最高容量32GB,最多支持128 GB内存。专用 SMT 焊接工艺和 MSI Memory Boost 技术的加持,提升稳定性和超频能力。在24Pin供电接口旁边有一个前置USB 3.2 Gen2 Type-C扩展口和一组USB 3.2 Gen1扩展针脚。

搭载5个M.2高速固态接口。近CPU位置的M.2通道由CPU直接提供,支持PCIE4.0x4,为了应对第二代4.0固态的散热需求,在底部也预装了导热垫。其他4个M.2接口均由Z690主板提供,且除最下方左侧的M.2接口仅支持PCIE3.0x4外,剩余三个均支持PCIE4.0x4。另外,最下方两个M.2接口还支持SATA协议,但会占用主板SATA通道。

拆除散热马甲。

散热马甲很厚重。

均预贴散热导热贴。

主板上有6个SATA 6Gbps接口,其中4个由Z690主板提供,剩余两个则由ASMedia ASM1061提供。

主板供电散热模块上的微星龙,开机后会发光。

主板接口方面:4个USB 2.0接口、2个USB 3.2 Gen 1接口、3个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接口,一个USB3.2 Gen2x220Gbps Type-C接口,一组音频接口,DP 1.4和HMDI 2.1两种视频接口,还有标配了Wi-Fi 6E AX210网卡接口和一个2.5G网口。此外,还有个FLASH BIOS BUTTON按钮,支持在不安装CPU、内存、显卡的情况下刷新BIOS。

华硕最新的ROG STRIX RTX 3080 O12G版本,从包装上看和之前的O10G版本如出一辙,黑色主色调搭配NV绿色和ROG红色点缀,品牌血统非常抢眼,正面是硕大的败家之眼以及显卡的渲染图,紧紧从左下角可以看到12GB显存版本。

背面是显卡的特色功能及介绍。

快速使用指南、感谢信以及铭牌卡,卡上显示此卡为四星卡,右下角是显卡背板Logo盖板。

附赠的绑带和ROG Ruler。

取出显卡本体,外观和老款3080没有变化,ROG STRIX RTX 3080Ti-O12G-GAMING显卡采用超公版三风扇散热设计,显卡长度约32cm,高约14cm,厚度约为6cm,占用3条PCIe槽位。

外壳采用黑色塑料搭配拉丝金属相见的棱线设计很有科技感。

三风扇设计,支持低载停转降低噪音。

两侧2个直径为9.5cm的环形封闭式轴流风扇,左右两侧各有11片扇叶,能为显卡提供更强大的气流,



中间风扇扇叶13片,而且中央风扇采用了反转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乱流,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减少风扇噪音,为用户提供最安静的使用环境。

底部可以看到厚实的散热鳍片。

显卡背面为铝合金材质的PCB背板,保护PCB。

导风罩的顶部是一块全尺寸大小的ARGB灯条,中间镶嵌着一块梯形的败家之眼金属LOGO。

采用了3x8pin外接供电设计,为显卡超频稳定运行提供了供电保障。

中间印刷着白色"GEFORCE RTX"标识的合金模块和背板相衔接,包裹PCB。

PCB金手指。

接口方面配置了3个DP1.4和2个HDMI2.1视频输出接口。


四、测试环节
CPU-Z信息及单核多核跑分。



GPU-Z信息。

AIDA64Cache&Memory以及 GPU Benchmark测试。

TXBench 硬盘读写测试。

CINEBENCH R23 测试。

Time Spy Extreme基准测试。

Fire Strike Ultra测试。

Port Royal测试。

CPU Profile测试。

室温28度,单烤Aida64 FPU 15分钟,12600K 温度65°左右,3080 34°左右。

室温30度,双烤Aida64 FPU+Furmark 4K 8SMAA 15分钟,12600K 温度69°左右,3080 68°左右。


总结:
联力O11D EVO是O11系列的再进化再完善的产物,之前机箱存在的各类短板也都逐渐的改良和演进,这款机箱可玩性非常高,可左侧透可右侧透,可正装可倒装,显卡可竖装可吊装,总之这就是一款变形金刚,灵活的模块式设计和多变的安装方式以及丰富的拓展性极大的适应各类玩家的需求,当然了众多的选购配件,如果能在玩家购买机箱时就可以选配搭建自己的机箱就更好了。通过拷机测试KRAKEN Z73这款360mm的水冷散热器,散热能力非常强劲,同时非常的静音,拥有6年质保,加上可玩性观赏性非常高的LCD屏幕,确实是一体水冷散热器中绝佳的选择,微星的Z690 Carbon主板酷黑的外观设计,非常适合黑色主体机箱的搭建,拥有10年质保的海韵的Focus GX850电源在输出品质、静音温度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以上,仅做装机参考,谢谢观看!

youzhusky 发表于 2022-2-21 23:59

大型酷黑海景房!

冬鱼 发表于 2022-2-22 05:30

[傻笑]装的好,拍的也好,灯光搭配也给力。

其实天涯 发表于 2022-2-22 09:12

我第一台自己装的电脑就是用o11装的x399,现在想起来那个平台宛如噩梦一般[雷人]

gylj7058 发表于 2022-2-22 09:32

一套高端的装机盛宴

yhgg 发表于 2022-2-22 10:15

youzhusky 发表于 2022-2-21 23:59
大型酷黑海景房!

感谢老兄帮顶支持

yhgg 发表于 2022-2-22 10:15

冬鱼 发表于 2022-2-22 05:30
装的好,拍的也好,灯光搭配也给力。

感谢兄弟捧场

yhgg 发表于 2022-2-22 10:17

其实天涯 发表于 2022-2-22 09:12
我第一台自己装的电脑就是用o11装的x399,现在想起来那个平台宛如噩梦一般 ...

多核心怪兽,当时土豪的配置啊

yhgg 发表于 2022-2-22 10:17

gylj7058 发表于 2022-2-22 09:32
一套高端的装机盛宴

感谢支持

ciado614 发表于 2022-2-22 13:45

总算意识到这是桌面机箱io接口不能顶置了

gerald_lyd 发表于 2022-2-22 15:01

这箱子不装个分体水,就稍微有点空荡荡。比较适合分体水+多硬盘,满满当当

ghost123cn 发表于 2022-2-22 16:32

这箱子放桌下插拔设备不方便,放桌上么桌子又太小...当然桌子小是我的错[傻笑]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2-22 18:59

真好看!!!配色一如既往的舒服!

AC♥小武 发表于 2022-2-22 21:05

装机精致,拍摄给力,顶基友。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33

AC♥小武 发表于 2022-2-22 21:05
装机精致,拍摄给力,顶基友。

感谢兄弟帮顶支持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33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2-22 18:59
真好看!!!配色一如既往的舒服!

感谢狼兄捧场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34

gerald_lyd 发表于 2022-2-22 15:01
这箱子不装个分体水,就稍微有点空荡荡。比较适合分体水+多硬盘,满满当当 ...

确实更适合分体水,仅作参考吧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35

ghost123cn 发表于 2022-2-22 16:32
这箱子放桌下插拔设备不方便,放桌上么桌子又太小...当然桌子小是我的错 ...

哈哈,买个大桌子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35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2-22 18:59
真好看!!!配色一如既往的舒服!

感谢狼兄支持

LunaSea 发表于 2022-2-22 22:44

赞一个,就是为啥,介绍的图片是海盗船?

yhgg 发表于 2022-2-22 22:46

LunaSea 发表于 2022-2-22 22:44
赞一个,就是为啥,介绍的图片是海盗船?

额,论坛的bug吧

dopod2566 发表于 2022-2-23 05:44

机箱的宽度大一些,是服务器的稳定和厚重感。机箱低调、沉稳。

callofduty07 发表于 2022-2-23 09:52

真是个大家伙[傻笑]

neya29 发表于 2022-2-23 10:28

LZ恩杰冷头上那股线是咋藏的?另外恩杰冷头接口靠右侧是不是会挡住内存1插槽?

yhgg 发表于 2022-2-23 10:44

dopod2566 发表于 2022-2-23 05:44
机箱的宽度大一些,是服务器的稳定和厚重感。机箱低调、沉稳。

感谢支持

yhgg 发表于 2022-2-23 10:45

callofduty07 发表于 2022-2-23 09:52
真是个大家伙

高度不高,比较宽一些

yhgg 发表于 2022-2-23 10:47

neya29 发表于 2022-2-23 10:28
LZ恩杰冷头上那股线是咋藏的?另外恩杰冷头接口靠右侧是不是会挡住内存1插槽? ...

走扣具下面,然后顺着m.2散热片缝隙走;冷头靠右侧装会略挤内存1插槽

neya29 发表于 2022-2-23 11:56

yhgg 发表于 2022-2-23 10:47
走扣具下面,然后顺着m.2散热片缝隙走;冷头靠右侧装会略挤内存1插槽

感谢答疑,那定制线是哪一种?

ZAD-001 发表于 2022-2-23 12:31

我来砸楼主的场子。。。援一发D600, 这玩意儿应该算联力双仓结构的二师兄吧?大师兄必须D8000没人敢抢。。。和楼主这个时尚秀气的机器一比,我这台机器还真有二师兄的范儿了。。。[偷笑]



MR.ORANGE 发表于 2022-2-23 15:43

非常详细的分享!拍的很棒!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再进化——联力O11Dynamic EVO机箱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