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HDR视频开始崛起的元年?作为爱好者进行的一点探索
本帖最后由 henryxiao 于 2022-6-10 14:21 编辑本篇第一部分会先介绍HDR相关理念和设置,之后会做一个简短开箱和自己未来针对HDR的购买计划
static/image/hrline/4.gif
Intro
随着近年逐渐普及的OLED和苹果去年开始大量推行的XDR屏幕,可能标志着2022年成为HDR元年。
说到HDR,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HDR照片,一种将亮部和暗部强行合成在一起的算法,给人了一种很假的视觉效果。虽然之后我认识的不少做fine art photography的艺术家们通过Photoshop的32位HDR工作流进行创作,但还是无法跳脱出屏幕/印刷本身的动态范围限制。那么视频HDR,是不是也是同样的东西呢?
和HDR照片不同(HDR照片欣赏本质还是用SDR标准动态范围 100nit左右的显示器,尝试呈现更大的高动态范围内容),HDR视频欣赏是有更高的门槛的。如果你手头有LG等OLED电视,近三年的苹果pro手机或者其他支持HDR屏幕的手机,或者苹果这两年推出的XDR屏幕或XDR Macbook,XDR ipad pro,那么可以尝试点击以下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Z4y1U7h8?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4e523306aef74e2dfe37279dc4a38256
视频来自Linksphotograph
注意B站这里观看不能使用Chrome浏览器,请用Safari或其他。如果是油管,则可以使用Chrome浏览器。如果成功开启HDR,可以看到画质那一栏会显示HDR,或HDR真彩,或者杜比视界。如果无法成功开启HDR,看到的画面会是灰灰的,平平无奇。
B站这边Linksphotograph是少有的优秀HDR视频拍摄者,可惜的是B站压缩非常严重,油管的画质要好的多得多。B站这边很抠门,HDR只开放给大会员,所以欢迎油管搜索同名博主。油管其实有大量的HDR优秀内容,不过这里就不贴出来了(防和谐)。我自己HDR调色还在练习中,等剪出一个测试样片放在一楼,大家轻喷。
static/image/hrline/4.gif
为什么忽然想从SDR制作改为制作HDR内容?只因看了一个优秀的HDR短片,我就沉迷于其中….这就是令人激动不已的未来标准!自己在从SDR工作流升级到HDR工作流的这段时间里,发现 HDR的发展可以说仍在萌芽阶段,路还很长。这是一个还远未成形,各种混乱标准或混乱工作流盛行的地方。在那些专业论坛,调色师们也吵的不可开交,达不成共识。我个人绝对不是专业的调色师,对电影工业也完全不懂,甚至和专业的视频制作者也不沾边。唯一的一点基础是进行过几年的严肃摄影作品创作,进行过全流程的色彩管理,所以对前期和后期的流程略知一二。当然我也清楚摄影领域和视频电影领域也相差甚远,所以我希望本帖会变成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也从交流中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理念。我也希望这种交流是谦虚的,许多好莱坞电影工业从业者都各执一词的问题,就不要有人跳出来给出确定的答案了。
本篇会有三个方面,方便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快速入门:
1. HDR的观念2. HDR工作流所需要的三大件3. HDR设置
static/image/hrline/4.gif
HDR的观念
这里不再介绍HDR的基本概念(例如HLG,PQ,尼特nit是什么),而说一说很少被提及的观念理念。目前市面上的HDR内容,例如网飞的剧,由于可能拍摄时需要主要照顾以SDR为主导的观众,导演和摄影指导会优先考虑用SDR的流程制作(运镜,布光,特效制作等等),导致HDR和SDR观感差别不够巨大。另一部分则是以个人创作者为主导的风格,饱和度拉到爆炸,颜色全部炸掉没有控制可言。屏幕有500nit就全部用500nit,有1000nit就全部用1000nit,视频导出来亮到刺眼,毫无美感可言,可谓是新时代的老法师,饱和度战士。HDR高亮度的意义真的不是让你跑到大太阳底下去欣赏,然后什么东西都越亮,越鲜艳越好… 除了大太阳底下看手机短信等实用场景,任何对于影视内容的欣赏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可控(足够暗)的环境光下的(例如昏暗的客厅,HDR标准定义环境光需要一点点亮度,而不是纯黑。否则一下子来到4000nit,眼睛绝对受不了)
目前主流的HDR是按照1000nit最高亮度去制作的。HDR PQ标准上限能到10000nit,HLG标准也能到5000nit,但是到底多少视觉内容应该出现在1000nit-10000nit这个区间?甚至说多少内容应该出现在203nit-1000nit这个区间?(注:有一个概念是Reference white 参考白点,这里的白点不是最亮的白光,而是类似生活中一张白色A4纸在太阳底下的亮度而不是太阳的直射光。目前HDR监视器普遍都是1000nit亮度,这里选择203nit也是目前最被推荐(针对1000nit来说)的选项。)
由于HDR PQ 标准是一条log曲线,所以其实大部分的信息(高光以下)仍然应该在100nit以下。100nit作为SDR标准,其实已经是50% PQ定义的最亮点(因为是log曲线!)而两三百nit-10000nit应该是留给极高光的(例如太阳光,爆炸,火焰,玻璃反射等等)这样看来,其实如今的700-800nit峰值亮度的OLED可能已经足够了,损失的一些800-1000nit的信息可能无非是一些太阳炫光罢了。
我认为拍摄HDR的意义,应该是利用起极大动态范围(相比SDR rec709),展现从阴影,到高光富有层次的细节,而不是把所有画面元素全部放到1000nit亮度去。同时利用Rec2020 相比rec709 更广的色域,实现更精准的色彩控制从而达到创作意图,而不是啥颜色鲜艳就招呼啥颜色,五颜六色的,眼睛疼…
static/image/hrline/4.gif
HDR工作流所需要的三大件相机:
相机应该尽量选择能拍摄12bit Raw的,或者RGB 4:4:4,因为传统的4:2:2为10bit,遵循Y’CbCr编码,SDR中最终被转换为8bit 4:2:0 还没有问题,HDR这种需要最少10bit的应用场景就可能会出现问题了。转换或调色总会伴随着损耗,10bit转8bit有足够的信息,10bit转10bit就很难了。另外就是Y’CbCrHDR调色也会带来问题。会造成的问题有:微妙的色偏,色彩饱和度信息缺失,等。如果没有raw格式,那么拍摄传统10bit 的log 4:2:2 XAVC,就应该尽量后期少调色,前期解决问题。至于现在铺天盖地的手机拍摄HDR杜比视界内容….
相机传感器应该有尽量高的动态范围。现在一般的建议是要13档以上,最好是14-15档(这里指的是真实测试动态范围结果,而不是厂家虚标的那种,SNR= 1或2的标准测试)14-15档可以说非常昂贵了…大神可以上Arri Alexa LF,Alexa mini,或者新出的,动态范围更猛的Alexa 35。专业团队可以上Red,而普通爱好者,我认为目前动态范围方面很好的选择比如我的Canon C70(拥有DGO传感器),或者Sony A7S3 等等。
不过话说拍摄raw的痛点就是,前期拍摄被更加复杂化,且素材所占存储大大增长… 现在个人是使用C70拍摄clog2 422,仰赖镜头的5级防抖和机身3级电子防抖纯靠手持拍摄,另外机内也能自动把升格素材转换为24帧,节省空间。拍摄raw后意味着要上稳定器,多用三脚架,同时录制更占空间的60帧,30帧素材(买稳定器,买存储卡…)拍摄习惯上,运镜需要更慢,因为HDR带来的畸变或抖动会很明显。也要非常小心不要过曝,拍raw的话后期调低iso没准还能救回来,其他的就惨了。过爆了后期处理会非常难看。另外一点就是我在逐渐适应用HDR的思维来做拍摄前期准备。在打光方面,我会尝试更高的对比度(而不是用SDR的思维拍摄,再把极高光拉到1000nit去),充分运用HDR的高动态范围,没准可以减少使用补光灯。
监视器:
关于HDR的监视器,ACES等专业论坛的职业colorists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一部分原教旨主义者认为任何低于二十万的专业好莱坞级别监视器都无法用作HDR调色,原因也显而易见。任何标榜专业的HDR显示器例如苹果的XDR Display拿出来和Sony等专业电影工业级别显示器放在一起,差别实在太大了(感兴趣可以油管自行搜索对比视频)但是从这两年开始,苹果的XDR已经代表了HDR内容普及的开始。虽然和专业的差距确实极大,但是只有F1才能被称作赛车吗?咱们普通老百姓开着自己的mx5跑跑赛道日就不行?二冲卡丁车就不行?作为普通内容创作者,使用业余HDR屏幕监视,经过科学的较色+色彩管理工作流,分享给同样使用业余HDR屏幕的观众,足够足够了。
目前可以说最入门最有性价比的,就是2021年苹果m1pro/m1max系列自带的XDR屏幕,和LG C2 OLED电视了。前者的价格如果跟专业HDR显示器对比,简直就是买屏幕送电脑。LG C2可以预见到双11双12 价格将是跳楼的。和这俩相比,苹果XDR Display或者华硕PA32UCX 就有点贵了。C2和XDR Macbook这两个虽然颜色都还不错,但也一定要校色,一定要校色,一定要校色。
这俩都有自己的问题:首先是我已经使用了快一年的m1pro XDR屏幕(参考我的上一个帖子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81402-1-1.html),这块屏幕颜色有点不准,目前却没有一个合适的较色工作流针对这块新的miniled技术面板(xrite家的还可以,spyder系列完全不行)目前最好是使用apple的预设+fine-tune微调功能,不要自己完整跑一遍较色流程并置入icc文件。(具体的流程参考油管artisright,说的很详细了)
如果跟我一样用的是Spyder系列(md我早晚要换xrite针对HDR的较色仪…),那只有两个方法:1. 用第三方的displaycal,有个界面是交互式调色,可以实时的告诉你白点的数值和亮度,把这俩信息填入fine-tune。2. 很多人不知道,spyder自带的软件,可以使用屏幕测试功能,得到白点和亮度信息。这两个方法的缺点是只能测SDR,HDR的方法最好就是在找一台电脑,把较色仪插到另一台电脑,在XDR m1上播放HDR的测试视频,这样就能测到纯白的亮度。
经过fine-tune,你会发现设置为 P3 D65标准(注意,P3D65和DCIP3不是一个东西)1000nit HDR亮度,100nit SDR的默认设置,实际测试出来白平衡从6500k跑到了7200k,而且整个屏幕过于偏绿了,要是按照这样调出的颜色。。。现在知道为啥好多人的视频看起来颜色很怪了吧。然后实际亮度测试出来SDR才有85nit,HDR才有800多nit,很奇怪。Fine-tune是不允许tune高亮度的,所以设置100,实际85,finetune只能80以下。方法是:1. 不管。2. 设置custom profile为120nit,实际下来差不多是102nit,再fine tune为100nit。然而HDR就蛋疼了,XDR全屏输出亮度最高是1000nit,我试过设置为1200nit,这样测试下来就差不多正好是980nit左右,但是就无法使用Fine-Tune了。
最后,Davinci Resolve的viewer,在m1pro XDR上显示的,和最终导出的是有细微一点点差距的,目前无解。如果是跟我一样的强迫症,就需要用到IO interface了。例如blackmagic pcie的io卡,或者更好的ultrastudio 4k mini。我已经尝试Davinci Resolve直接通过m1pro的XDR屏幕观看调色,会与导出的版本存在略微色彩,亮度,反差的差异。 IO interface 完全绕过显卡或系统层面的色彩管理,输出无损的HDR信号给到监视器。 目前测试下来,用m1 XDR屏幕在达芬奇里作为监视器,看到的图像和导出后看到的,差别最小的方式就是用苹果的默认 HDR Video 预设,并fine-tune(改白平衡,亮度一定要你改,还不能填一样的,目前只能比如设置target 100nit,实际85nit,就填一个最接近的数字,尽量不更改亮度),另外达芬奇里的设置也要注意,这个后面再说。
然后就是以LG C2为代表的OLED作为HDR视频监视器使用。LG C1/C2真的是HDR/SDR欣赏与监视的救星,回国之后我经常看着比美国动辄贵了一两万,两三万的Eizo,Nec等叹气,这太离谱了。现在OLED来了,变态的动态范围,纯黑到纯白细腻的过渡,P3色域接近纯覆盖,色准也很好(但还是需要较色,LG C2/C1可以硬件较色)才卖一台普通电视的价格(特指C2 42寸版本)要什么自行车! 具体不知道OLED什么原理的,可以去看看科普,为什么好,有什么问题。C1/C2作为监视器的问题:由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特性,虽然有以上的优点,但缺点就是亮度没法太高,如果长时间待在比如800nit,就会烧屏。当然了LG会有软件机制防止你长时间待在高亮度烧屏(比如自动降低区域亮度),而且目前LG是一代比一代好(让屏幕能更久的显示高亮度内容),但是就目前2022年的C2版本,峰值亮度只有七八百nit,而且还不是全屏都能达到的。如果超高亮度的显示区域高于了百分之10-30(我不确定)电视防烧屏机制就会介入,降低亮度,很蛋疼。但正如本文第一段说的,大于七八百nit的场景,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呢,一定会有场景需要,但一定不多。我认为OLED最高亮度这件事无伤大雅。
个人考虑LG OLED作为监视器,应该会瞄准LG G2 55寸。虽然C2的42寸才最适合作显示器,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是42,48寸因为有机发光管排布散热的问题,亮度没法做到C2 55寸以上那么高。然后今年的G2进一步加入了OLED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能进一步把峰值亮度推到980nit左右,非常够用了!
软件:
Premiere Pro,别考虑了… 当我开始升级为HDR工作流之时,就已经抛弃Pr了。目前来说还是个根深蒂固rec709软件。虽然现在为HDR更新了一堆东西,HDR使用逻辑也一个版本一变,但就现在的版本来说,色彩管理逻辑极其混乱,很多东西官方的论坛Adobe的员工也说不清楚。。。
达芬奇Davinci Resolve 18,其内置的HDR调色轮等工具是目前HDR调色最好的选择,(最好不要在HDR上乱用SDR的调色工具,0-1代表了0nit-10000nit。具体原因感兴趣可以自行探索)色彩管理也是合理的。问题是目前没法输出符合B站要求的杜比视界8.4 profile,所以只能用Final Cut的compressor输出。
Final Cut,没用过。但是目前如果想传杜比视界到B站,其中一种方法是需要Final Cut/Compressor 输出杜比视界8.4 profile的。
总结就是强烈推荐Davinci Resolve,下面要说的设置问题,也会用达芬奇做示范。
static/image/hrline/4.gif
HDR设置
本设置针对XDR屏幕Macbook。打开达芬奇,先来到项目设置第一页:
首先有IO interface的需要先设置好IO interface,这里不做演示(此页勾选 Enable HDR over HDMI)。要选择的是色深10bit,Data Levels这里争议很大。。。 我选择的是默认Video。
色彩管理界面,最重要的设置: 使用ACESCCT,是因为达芬奇自己的的色彩管理系统有几个选项没有搞懂,而且aces作为行业标准,兼容性也强一些。至于为什么选ACEScct,而不是ACEScc(油管有个神奇的30秒钟视频,电影学院教授瞬间说明白),AP1,AP0又是什么,感兴趣可以自己探索。总之方便调色,要用ACEScct! Apply ACES gamut compress要选中,能防止一些颜色的高光溢出。 ACES mid gray luminance 默认15nit,这可以说是一种标准(包括ACES自己或者Netflex等给出的内容标准规定)理论上来讲,SDR的18%中性灰,在HDR应该要比15nit亮,CCTV的HDR标准也是比15nit亮,那么。。这个设置应该怎么设置呢,还是默认吧。。。自己调色的时候,可以把中性灰往更高的亮度放就是了。 虽然输出是Rec2020 PQ,但是应该勾选limited to P3 D65. 这样的情况是,虽然输出的仍然是rec2020这个大框架(上传油管等平台的要求格式,而且LG等 OLED电视只认rec2020),但是框架里的实际色彩内容被限定在了P3 D65. 目前大部分监视器水平刚刚能覆盖P3D65,却远远达不到rec2020,也就是说其实rec2020里大部分的色彩是看不到的。调色时,看不到就无法控制,无法控制就会失控。与其失控不如限制为P3D65,能看到的色彩才是能控制的色彩。 Mastering is for 1000nit,截图中选了800nit是因为我针对OLED电视等峰值七八百的屏幕做了个测试。 (更新)尝试设置Davinci 自己的色彩管理系统:选用Custom,Timeline color选用达芬奇自己定义的Wide Gamut和Intermediate。找到的资料如下:
简而言之这是适合HDRPQ工作流的。 然后系统通用设置,勾选:使用10bit,和使用Mac的色彩管理设置 最后是导出设置:
H265一定要硬件加速,否则可能会跑好几天。勾选embed HDR10 metadata,原数据对于HDR是必须的。在色彩管理界面应该勾选HDR10+,然后在工作流的最后一步(准备导出的前一步)在色彩里面找到HDR10+,分析所有的片段。这会生成针对每一帧的亮度分析(min,max,MAXCELL,MAXFCELL)如果想要为B站生成杜比视界,达芬奇目前是不行的,得要去苹果final cut的compressor。 Quality 这里千万不要勾选Optimize for Speed,虽然渲染速度会变快,但是质量会变差。Encoding 选了 Main10 422(更好的画质),就不能选Multi-pass encode了,达芬奇会报错。 Data Level这里,千万不要选错,Auto或者video。选错了导出的视频看起来就不对了。如前文提到,Data Level 还有一个关键设置,感觉Data Level的设置是达芬奇一个深坑,不小心选错了,视频导出来不一致,就等着跟程序员一样debug吧。。。 接下来选择force to highest quality,完事儿。
HDR调色方面,祝大家好运.... 我也没搞明白呢.... 目前针对HDR的Lut我试过试用版大部分效果都很一般,而且昂贵(很多是一年一年的订阅制).... 这是与Rec709时代随便套个lut都好看是完全不同的。咋办,从头学起呗,色彩原理研究起来
static/image/hrline/4.gif
购买清单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的东西:1. C70(4月份固件更新了拍摄Raw的能力,加上DGO传感器很高的动态范围就很香了。拍摄Raw,RF镜头仍然有内置防抖,但是机身防抖用不了了。除此之外有若干便利功能,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帖子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81402-1-1.html)2. M1pro Macbook3. Peak Design 快装板系统(propad,captureV3,快装板)4. 灯光 (之前有发帖,Aputure 300D + 120D,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91328-1-1.html但是已经换掉了。我发现了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下个章节简单说说)
需要买的东西(未来的开箱):1. 大疆 DJI RS3 稳定器(下周发布,以后稳定器是不得不上了...)2. Blackmagic Design Ultrastudio 4k mini IO Interface (不上IO卡已经不行了,世界上最不爽的事情莫过于看到的色彩和实际的色彩不一致...)3. LG G2 55寸OLED电视4. Xrite 针对HDR制作的4000nit 较色仪5. 更多的V90存储卡(好贵啊....),更多的SSD硬盘
慢慢收集... 今年美股跌成这样,我已经没钱了
static/image/hrline/4.gif
说一说灯光,我发现Amaran系列真的是性价比巅峰... 比如Amaran 200X,比自家老大Aputure 300X 输出功率还高。。(300X多出来的那些功能,还有暖色冷色灯珠更均匀的排布我也用不到啊。。果断省几千)
Amaran 200X 和 60X,就是我的新选择。优秀的色准,优秀的噪音控制,相比较极高的亮度,还能使用Aputure自家的app统一控制,香!
这其中,Amaran 60X 体积极小,挂个V口电池甚至能用来当手电筒。。。缺点是:自带的锁扣无法承受太重的重量,会低头。光线输出不均匀,有聚光灯效果。需要使用官方附赠的柔光布
可以用这种中轴竖直安装,光线垂直向下形成教父光
抛物线柔光罩买的是神牛Godox出的第二代QR-P90,Aputure自家卖的抛物线好贵,以前的优势是快装,现在Godox的第二代也是快装了,工艺上真心都差不多,功能上都不如专业的类似Broncolor Para 133(这个东西效果是真的好。。)等好几万的抛物线罩。所以果断省几百,没必要硬上Aputure。
Aputure新出的灯笼90,和我的抛物线直径一致(QR-P90)。灯笼和抛物线蜂巢,这俩基本可以涵盖我所有的打光需求。灯笼90能把整个场景打得犹如白昼,抛物线+蜂巢则能给我更佳有方向控制的柔光。
static/image/hrline/4.gif
本贴完!
本帖最后由 henryxiao 于 2022-6-13 18:36 编辑
更新测试样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11s7Y2?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4e523306aef74e2dfe37279dc4a38256 很赞的技术内容,等看实战 sunrisen 发表于 2022-6-10 15:13
很赞的技术内容,等看实战
哈哈~ 目前的感觉是,现有的不少调色工具,针对HDR很难把颜色拉出来....可用工具变少了。最有用的就是达芬奇的HDR色轮 感谢楼主科普啊,非常感兴趣。 看标题,我就想起今年有几部电影逼着上HDR电视了,不然观感很差,譬如蝙蝠侠和神奇动物。 oppoig 发表于 2022-6-10 16:58
看标题,我就想起今年有几部电影逼着上HDR电视了,不然观感很差,譬如蝙蝠侠和神奇动物。 ...
是的,HDR这个东西早晚就变成行业默认标准了hhhh 其实现在有的组就是c1加lutbox做现场hdr监看了[偷笑] 想请教的是,pc设置HDR开,浏览网页太亮,关了的话,看HDR视频会自动打开吗? 感谢分享~~~ jiro2004 发表于 2022-6-10 20:16
其实现在有的组就是c1加lutbox做现场hdr监看了
C1感觉真的是一代传奇的起点 hhhhh去年真的是火爆了 学习了!现在对HDR有个模糊的认识,等楼主继续开讲! 期待样张[恶魔] 更新完了麻烦PM我下~ caibb23 发表于 2022-6-10 20:44
想请教的是,pc设置HDR开,浏览网页太亮,关了的话,看HDR视频会自动打开吗? ...
pc我不知道啊。。这点上mac的色彩管理就会好很多。不过要看他开不开,试验一下不就行了,打开一个比如b站的HDR,进入了杜比视界或者屏幕变亮就说明可以 果断收藏,有些还看不太懂。 ahyan 发表于 2022-6-10 21:46
学习了!现在对HDR有个模糊的认识,等楼主继续开讲!
下一波就希望能找到好用的HDR lut了。。。 显示屏幕不会两极分化吧,就是windows和mac 感谢楼主科普啊 MR.ORANGE 发表于 2022-6-10 23:53
期待样张
在剪了在剪了~ 更新:一楼已更新测试样片,b站HDR不要用chrome打开,chrome不支持。 nApoleon 发表于 2022-6-11 08:51
更新完了麻烦PM我下~
好的轮大! 一楼样片更新完毕 小痴狼 发表于 2022-6-11 11:06
果断收藏,有些还看不太懂。
哪里不懂 本帖最后由 lrj2u 于 2022-6-13 23:21 编辑
能发一个到油管吗?edge和chrome都看不了HDR效果,显示器LG 48CX,已经开启HDR。系统win10,B站大会员,最高只能看到4k超清选项。 能发一个网盘或者油管连接么? 超逸绝尘 发表于 2022-6-12 11:51
显示屏幕不会两极分化吧,就是windows和mac
应该不会。但是苹果这边的屏幕估计win是用不了了。但是未来真HDR显示器会很多,显示技术也会不止一种。估计OLED,microLED,或者三星那个,越来越丰富 lrj2u 发表于 2022-6-13 23:20
能发一个到油管吗?edge和chrome都看不了HDR效果,显示器LG 48CX,已经开启HDR。系统win10,B站大会员,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OcqaqaqRg 油管同名的频道 wangyex 发表于 2022-6-14 01:14
能发一个网盘或者油管连接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OcqaqaqRg 油管同名的频道 更新:昨晚已经剁手RS3 pro。。。
这一代在RS2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可以说是非常好用,成熟的平台了。除非以后DJI研发了Z轴稳定功能,否则真没啥需要换机的必要
你还是设置为Rec.2020为好,量子点屏幕刚好能完美还原,设置为P3就算是卡住了上限.
你使用了苹果的生态,其实Win加OLED屏幕的笔记本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现在国内的HDR环境太差了,各种视频平台的码率低到令人发指,别说HDR,4K都是垃圾水平,白瞎了各种好电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