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发表于 2022-8-17 20:19

你可以接受42英寸么 ROG PG42UQ OLED显示器体验

本帖最后由 cloud 于 2022-8-18 09:21 编辑

大尺寸的OLED是完美的游戏显示器么?

https://picx.zhimg.com/80/v2-7b272425b7d6e86ae4496c8ae1a75bc8_720w.png?source=d16d100b
其实在LG CX之后,用48英寸的OLED电视作为显示器似乎都已经成为一种风尚,48 OLED有以下优点:


[*]4K分辨率 120Hz高刷 原生10bit真彩的硬参数;
[*]相比传统的小尺寸LCD显示器更大的尺寸;
[*]更好的色彩表现;
[*]相比LCD近乎完美的对比度和黑位;
[*]也不会有LCD液晶面板像素翻转造成的响应延迟;
[*]完整的HDR10/HLG和Dolby Vision支持;
[*]并且在当年还有比较稀少的多个满血48Gbps HDMI 2.1接口。

但48 OLED电视也有对应的缺点:


[*]大尺寸在很多时候也是缺点,特别是对于桌面使用和竞技游戏,过大的显示面积也会造成负担;
[*]为了防止烧屏,在长时间相对静止或者高亮区域面积变化的时候,亮度不稳定;
[*]除此之外,默认参数设定不合适PC使用,需要进工程模式修改;
[*]作为电视,没有和电脑信号同步的自动开关机;
[*]支架缺乏可调节性;
[*]亮度不如minlied。

在今年LG推出了迭代更新的C2系列,并且增加了更小的42英寸,这样的尺寸相对48英寸更为合适作为桌面显示器使用,缺点的第一点有很大改善,但2-5点的问题依旧,并且存在WBC和WBE新旧面板混用抽奖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台游戏显示器,C2并不完美,也并不省心。

https://pica.zhimg.com/80/v2-30ae1439e55d18e9225f8a60f99d7a7d_720w.png?source=d16d100b
而ROG推出的巨擎42 OLED PG42UQ电竞显示器就是采用LG 42英尺的OLED面板,其在规格上同LG C2十分类似,4K分辨率WOLED面板,但刷新率更高,从120Hz小幅提升到138Hz,具体的规格对比表如上。

开箱体验

https://pic4.zhimg.com/80/v2-fe7e4c95c0187e2a485eca98fd8d9071_720w.png?source=d16d100b[
PG42UQ采用ROG黑红VI的标志性配色的彩盒包装,包装的尺寸略微有点超出我的想象。

https://pic4.zhimg.com/80/v2-d824bdfd797017f1e13f38a5f1e549c1_720w.png?source=d16d100b
包装内的小包装有所有配件,电源线 x 1,HDMI线 x 1,DP线 x 1,USB上行线 x 1,还有遥控器和配套电池。

https://pic2.zhimg.com/80/v2-b5fb7ec11dcafb4791a03a3e803dba11_720w.png?source=d16d100b
将显示器倒扣在桌面,装上支架的螺丝就可以完成安装。PG42UQ支架为全金属,稳定性很好,但只支持俯仰角度调节,并且没有充分考虑线缆管理的藏线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左边底部还有一个USB扩展,其实插Xbox手柄接收器不错,但这个位置无论插什么都会很难看就是了。

https://pic1.zhimg.com/80/v2-2f5e91bdd8142be2aa9c62fcef689ab7_720w.png?source=d16d100b

接口部分在(背部方向)左侧盖板之下,呈上下两边布局:侧面提供2组USB 3.0和2组HDMI 2.0,底部提供了2组满血的HDMI 2.1和一组DisplayPort 1.4和音频输出。其实PG42UQ 2组hdmi 2.1+2组2.0+1组DP 1.4,在接口输出方面规格是要低于C2 4组满血HDMI 2.1的。目前DP 1.4的性能是远不如HDMI 2.1,因此没有DP我也没有算是C2的缺点。有人也许会喷没有Type-C和KVM,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游戏定位的显示器,并不是PG32UQ这样的生产力工具,问题并不大。

https://pica.zhimg.com/80/v2-e90dfa8e577c782b337c7a593ad4e965_720w.png?source=d16d100b

接口区域有线卡,可以从左边或者右后出线,还是建议右后吧。

https://picx.zhimg.com/80/v2-9e49b76d7286ba58251217df3e5f507b_720w.png?source=d16d100b

PG42UQ其正面采用四面超窄边框,屏占比很高。开机第一感觉给人感觉比较艳丽,是因为其默认是DCI-P3色域,不过其也提供了sRGB的色域缩限。

https://pic1.zhimg.com/80/v2-f9da83735508d9bdda89d8fcf88b19ad_720w.png?source=d16d100b

可视角度方面也表现正常,大角度色彩和亮度损失都较小(DCI P3色域,最低亮度)。此外PG42UQ同LG C2不一样,采用的是雾面屏,反射率较低,但通透感不如镜面。

https://pic3.zhimg.com/80/v2-e0e5cd8280d5e4857410789775ed921b_720w.png?source=d16d100b

其默认为标准的6500K色温,OSD也提供了多档色温可供选择(HDR下仅有6500K和10000K两档可用)。

https://pica.zhimg.com/80/v2-8523950442cc0db33932c61c48787bb3_720w.png?source=d16d100b

但考虑到防烧屏,屏幕画面会定期唯一,屏幕边缘内容会超出几个像素,并不像JOLED那样做了像素冗余。

https://pic2.zhimg.com/80/v2-e429d577a7975b5ff88a4766c48e0476_720w.png?source=d16d100b

正面下方突出部有个红色灯光的ROG Logo,可以控制开关,但不能同步和改变颜色。PG42UQ的控制按键在正面ROG LOGO下方,采用五向摇杆+电源+信号切换的按键布局。

https://picx.zhimg.com/80/v2-56f1b527d11d329b2ba40ad63f181e07_720w.png?source=d16d100b

前部左右各有一个下突的扬声器,功率为10W,通过哈曼卡顿的认证,前朝向的单元相比一般后置的左右声道声音的指向性更好,这在观影或者游戏的时候还是有明显的差别。

https://pic3.zhimg.com/80/v2-0df5669ed0d618ca4f1bc6016d8d614e_720w.png?source=d16d100b

此外还提供一个额外的遥控器,并且在使用遥控器的时候,OSD菜单也比使用五向摇杆更大。遥控器的存在使得摇杆只有遥控器不见或者没有电池的情况下,才有存在意义。

https://pic1.zhimg.com/80/v2-1919c8894cd2f7b667208f9ba951b28d_720w.png?source=d16d100b

虽然OLED面板相比minled要薄很多,上部的面板区域厚度仅为4mm(搬动的时候不建议拿捏这部分),还不到iPhone的一半,但从侧面看PG42UQ依然有相当厚度,这是由于ROG给其增加了额外的散热片。此外PG42UQ采用内置电源,并不用额外的外置电源适配器,好评。

https://pic4.zhimg.com/80/v2-733f82326bc6c9470256572a1bbcae99_720w.png?source=d16d100b

LG自家的旗舰G2相比高端C2,虽然采用的都是相同面板,但重要差别是增加了额外的散热片,使得面板温度下降,能够到达更高的亮度,并且让亮度能够持久,同时减缓老化,PG42UQ也同G2做了类似的加强散热设计来提升屏幕亮度。

https://pica.zhimg.com/80/v2-e815894ddc75378ef266c56573ff774f_720w.png?source=d16d100b

中间四个螺孔可以用来安装显示器支架,但并不是标准的100x100mm的VESA规格,还需要额外购买转接,此外PG42UQ的显示器本体不含支架重达15KG,绝大部分支架都应该支撑不起来。在背面中央的开孔区域,是一个15W功率的低音单元,连同正面两个10W的单元均有哈曼卡顿认证。

https://pic1.zhimg.com/80/v2-24d2653dbf9d3fbab3855a115cf38652_720w.png?source=d16d100b

因此后面有一定厚度的鼓包,上方还有散热口,背后左侧还有败家之眼的Logo,但遗憾的是LOGO并不像PG32UQ那样可以发光,信仰值大减,这是PG42UQ最大的缺点 。

https://pic4.zhimg.com/80/v2-e903d5683d310226efc93772c9ff3022_720w.png?source=d16d100b

在PG42UQ的上方还额外有1个USB 3.0,这可以用来接屏幕挂灯或者摄像头很合适。

42英寸真的太大么?
当然,还是会有很多人担心42/48这样的大尺寸作为显示器,觉得太大了。但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用太担心,我在这里引入一个暴论:

显示器需要在乎的是视觉大小,但视觉大小实际是由距离决定的。你觉得显示器大了,其实是你坐得距离不够远。
说两个极端情况,我在客厅3米距离看65寸电视还是小,但带上QUEST 2,5.5英寸的VR眼镜镜片却是巨幕。

https://pica.zhimg.com/80/v2-0cf4a73a28348c13702eca471efae34d_720w.png?source=d16d100b

虽然人类的视野角度一般有120度,但注意力集中的关注范围大概为60度。我简单计算了不同英寸的合适观看距离(关注视野可以覆盖整个屏幕的距离,实际的舒适距离一般还是要再远一点),32英寸合适距离在65cm,而42英寸的合适距离在80cm,48英寸的合适距离大概在96cm。这就是说只要你坐远15cm,其实42和32看起来是差不多大的。当然这样你需要个更大的电脑桌,42英寸深度建议在70cm,而长度也需要更长,

https://pic3.zhimg.com/80/v2-12b9140f0176c7f215d6b81eb39418bd_720w.png?source=d16d100b

我要在PG42UQ两边放2个5英寸的监听音箱,就基本需要1.6m的电脑桌,如果你有1米深度的距离,选择更大的PG48UQ也未尝不可。

WOLED像素排列和OLED对比


https://pic1.zhimg.com/80/v2-d0adfa19e4d0e1aafc35e1e8a15e5631_720w.png?source=d16d100b

我们使用微距拍摄了6500K全白子像素,在6500K暖色温实际亮的是绿红白,而10000K冷色温实际亮的是蓝红白。蓝色的激发亮度更高,这导致10000K的全白亮度相比6500K更高。

https://pic1.zhimg.com/80/v2-063c04bb249b90be81144969f6db6eb9_720w.png?source=d16d100b

WOLED的W是White,单个像素底层是个白色的OLED层,上面通过RGB的滤片改变颜色,并且RGB也不是全覆盖,单独的白色开口用来提升亮度。

另外大尺寸OLED(不说手机和笔记本这样的中小尺寸)目前还有三星QD OLED和JOLED两个技术路线,这两个都为RGB排列:

https://pic3.zhimg.com/80/v2-be1910b5ee8599fcfca8a161e3c4e000_720w.png?source=d16d100b

三星QD OLED在色域、亮度、刷新率方面都优于LG的WOLED,并且可以做曲面,缺点在于像素为异形排列,文本和细节表现差,另外显示器用的现在只有2K曲面带鱼,暂时还没4K分辨率的显示器面板,并且环境光会激发量子点膜,导致对比度下降。

JOLED在在色域、亮度方面也略优于LG的WOLED,但只有60Hz刷新率,可以用在专业设计领域,但游戏就不太合适了。另外无论是QD OLED还是JOLED在成本和售价上都要远高于LG WOLED。

https://pic1.zhimg.com/80/v2-9f4ac5c7a06cd5af0140e14d56675764_720w.png?source=d16d100b

WOLED尺寸越小,像素的开口也就越小亮度越低,LG明年的小尺寸27/32英寸只有QHD分辨率;JOLED虽然公布了高刷计划,但也遥遥无期;QDOLED即使后面会有正常比例的4K,像素排列的问题还是改不了。所以说从中短期看,后续OLED也没什么新产品值得期待。

客观性能测试


https://pica.zhimg.com/80/v2-c49a5fafc5c2fe823f1a1f31308e4695_720w.png?source=d16d100b

ROG PG42UQ提供了出厂校色报告,但仅提供了sRGB的数据:100% sRGB覆盖,平均DeltaE为1.11。

色域覆盖

https://pic2.zhimg.com/80/v2-c7300a154881f21e742b82b122f84536_720w.png?source=d16d100b

我们使用X-Rite i1 Pro+calman测试PG42UQ在sRGB/DCI P3下的色域覆盖,其可以覆盖100% sRGB和97.2% DCI P3(官方数据是100% sRGB和97% DCI P3)。这里测试的是色域覆盖,需要注意的是色域覆盖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你在桌面正常应该是sRGB,但显示器实际显示的是DCI P3,这样就会出现显示色彩过于艳丽而失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显示器厂商就需要对显示器的色域进行缩限,让色彩限制在目标色域(测试坐标点最好落在目标方框内),而PG42UQ提供了sRGB和DCI P3的色域缩限。

色准
我们使用calman测试PG42UQ在sRGB和DCI P3色域的DeltaE。色准测试是测试取样点的色彩,和参考色彩进行对比,测试的色彩点最好能够落在目标方框以内,颜色的差别DeltaE越小越好,最后的结果是平均DeltaE。(这部分白点选择有问题,后续需要验证数据)

https://pic1.zhimg.com/80/v2-f18408dc9f4500c4deed068136cd5c10_720w.png?source=d16d100b

在sRGB色域下,PG42UQ的平均DeltaE仅为1.5,虽然不如我之前测试的PA32UCG的1,但在消费级显示器也是比较顶尖的水平。

https://picx.zhimg.com/80/v2-d88576af7a787a544a01f45467093eba_720w.png?source=d16d100b

在DCI P3色域下,PG42UQ的平均DeltaE为1.9,不过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我的i1 Pro设备问题,并不能很好的支持广色域显示器。

均匀性测试

https://pic1.zhimg.com/80/v2-ae5f5856b08423d1bf252fc14261f5fe_720w.png?source=d16d100b

主观测试PG42UQ在SDR下全白一致性较好,无明显色差。

https://pica.zhimg.com/80/v2-22da7f5c3a15f1deeec54caa0bcd65c7_720w.png?source=d16d100b

我们使用DisplayCal测试PG42UQ标准模式50%亮度下的屏幕均匀性,屏幕仅仅是右边亮度偏高3-4%,其他基本都全绿,均匀性表现良好。对于非专业级LCD均匀性差值低于10%就要烧高香了。

亮度稳定性问题

https://pic1.zhimg.com/80/v2-80c1b191bab2df5ad82e5ff0d598f22e_720w.png?source=d16d100b

其实SDR亮度对于传统的LCD显示器根本不是问题,我一般不测试,但OLED的情况不一样:LG C2有个ASBL(Automatic Static Brightness Limiter)自动亮度限制的功能,在画面大面积静止的情况下,1分钟/2分钟/5分钟分别下降15%/20%/40%,这样的设置对于画面一直变动的电视问题不大,但对于作为显示器使用,经常需要长时间处理文本和表格的用户就不太友好,严重影响体验了。

https://picx.zhimg.com/80/v2-f70c37a4fd423bef55cd1761ef8efa36_720w.png?source=d16d100b

这样情况需要购买专用的工程遥控器在工程菜单关闭。但即使这样操作了,依然不能彻底C2的关闭ABL自动亮度限制。

https://pic1.zhimg.com/80/v2-8d099da2cfdc1e3929db089f78635a5e_720w.gif?source=d16d100b

虽然PG42UQ没有静止画面降亮度问题,但高亮激发区域大小不同会很明显的影响全屏亮度,比如你将一个小的白色窗口拉大就会发现屏幕亮度也会随着白色区域增大而同步大幅下降。这个问题对比我这样长期使用Office三件套,又经常桌面切换的用户影响还是有比较大的。

https://pic1.zhimg.com/80/v2-aff68b80d5cc715f2ae5bb106ff4ed82_720w.png?source=d16d100b

但在菜单提供了一个均匀亮度功能,可以通过降低最高亮度来减轻高亮激发区域大小不同会很明显的影响全屏亮度的变化。

https://picx.zhimg.com/80/v2-3f449166fa91c35914b4d133f11a82f1_720w.gif?source=d16d100b

我们分别PG42UQ在100%/90%/75%/60%/50%亮度分别测试100%/75%/50%/25%/10%/5% 纯白占比的稳定亮度。

https://pica.zhimg.com/80/v2-be1be75b3c5e1ae7a18af49bc2f8f743_720w.png?source=d16d100b

在SDR默认6500K色温,最高亮度25%白色占比以下可以维持在370nit以上亮度,但在50%以上,亮度就明显下降,全屏在118nit。在这模式一方面高白色占比和低白色占比亮度插值过大,再另一方面无论是全屏还是低占比高亮屏幕的亮度也上不去,同面板官方参数存在差距。

在打开亮度均衡后,6500K最高亮度不同白色占比被压缩到了111-198 nit,这样高亮区域面积变化的问题被很大程度缓解了,对于SDR而言,这个亮度也是足够的。显示器设置引导一般都是建议在80-100nit。

亮度上不去的问题可以通过将色温改到10000K解决,全屏稳定亮度可以到139 nit,高于官方135数值,而在25%以下白色占比可以稳定在430 nit以上,具体的原因,你看前面两个色温的子像素对比就明白了。

HDR亮度

我们使用DisplayCal+MADVR测试PG42UQ在10%/25%/50%/75%和100%白色区域的HDR稳定亮度,先是在默认6500K色温进行测试。

https://picx.zhimg.com/80/v2-adee6606c3cfc244b973e2b511005efe_720w.png?source=d16d100b

和SDR情况一样,在10000K色温的亮度要高于6500K色温的亮度。

https://pic3.zhimg.com/80/v2-de6b5deda072784b38b740e05b08e9f2_720w.png?source=d16d100b

PG42UQ在10000K色温下,10%以下高亮区域亮度可以达到1000cd/m2以上的亮度。

https://pic4.zhimg.com/80/v2-60cb2551689f611cbb0339ef24eda375_720w.png?source=d16d100b


HDR视频

再来看看HDR影片的实际表现:BBC完美星球的太阳部分亮度为471nit(6500K),如果选择10000K色温则可以到593 nit,并且太阳的边缘过渡正常,背光的山坳黑位也下得去。

https://picx.zhimg.com/80/v2-086eac0ed404a85b78ff62959306003c_720w.png?source=d16d100b

海王在几乎全屏高亮的场景,太阳在6500K和10000K的亮度分别为446和608nit,甚至部分较暗场景的小块高亮区域可以到700nit以上的亮度。另外OLED像素自发光的特性,使得黑色是纯黑,字幕不存在miniled的光晕问题,甚至白色的字幕有点刺眼,外挂字幕的话其实建议可以在字幕设置里改成灰色。

PG42UQ相比LG C2不支持HLG和Dolby Vision,其实我觉得并不算什么问题,目前HDR视频内容都是以HDR10为主,Dolby Vision的内容基本也都有HDR10的版本。

游戏体验

再来看看PG42UQ的游戏体验,先是CSGO。

https://pic4.zhimg.com/80/v2-d933c187c92dfd8465fb63b0ca1e12a5_720w.png?source=d16d100b

对于CSGO这种需要用几十个像素的AK准星去撞几个像素的头的电竞游戏,玩家需要极高集中度的注意力,过大的屏幕过远的距离就不太合适,PG42UQ提供了画面比例控制功能,将显示面积控制在24/27/34超宽屏的尺寸。

https://pic1.zhimg.com/80/v2-8bcbd5b4ed6f80d5af4010e95162ac7a_720w.png?source=d16d100b

此外PG42UQ还提供了Shadow Boost阴影增强功能。

https://pic3.zhimg.com/80/v2-07a2484794f8fca6c6a43aa9b712eb2c_720w.png?source=d16d100b


阴影增强功能在打开后可以提升游戏画面暗部的亮度,这对CSGO,桥洞这种暗场景细节有明显提升,可以更容易发现躲藏在暗角的Camper。不过阴影增强对画质是有损的,会产生明显的色阶。

https://pic2.zhimg.com/80/v2-b134c00bbd8b857724765b82bf38d01a_720w.png?source=d16d100b

PG42UQ支持VRR可变刷新率功能,VRR可以让显示器刷新率同态和显卡或者次世代游戏机输出FPS保持一次,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刷新率同FPS差别过大导致的画面撕裂问题。

https://pic2.zhimg.com/80/v2-db741ab038fb39870233f9410874de1b_720w.gif?source=d16d100b

特别是赛博朋克2077这样的3A,30世代显卡即使是在开启DLSS以上,性能也到不了138FPS,而VRR则可以让显示器输出刷新率动态的和游戏FPS一致(左上角为PG42UQ的刷新率实时显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Y4y1c7T4

如果您有HDR显示器设备,也可以在B站选择HDR真彩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Y4y1c7T4

PG42UQ在赛博朋克2077里,SDR和HDR的感官差别相比miniled的SDR和HDR的差别要小(SDR设置为DCI P3最高亮度),miniled在开启HDR后,分区背光才起效,对比度和峰值亮度提升更大,而OLED峰值亮度提升的幅度较小,而OLED像素自发光的特性,黑位方面也保持一致,这方面SDR和HDR差别也不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Y4y1F7KZ

使用PG42UQ游戏地平线5风火轮DLC,大块的天空依然有较高亮度,并且太阳和云彩之间的色彩过渡也很自然,拍摄的时候天空由于亮度过高而过曝。在300多时速,场景变化翻天覆地(物理上)的时候,画面响应也很快,毫无拖影(关闭运动模糊),这要得益于OLED 0.1ms的响应速度,这相对于需要像素反转的液晶而言,就是原理上的碾压。不过PG42UQ目前固件还有BUG,在开启HDR的时候VRR是失效的,而LG C2则没有这个问题,后续固件还是需要进一步优化。

42英寸的PG42UQ值得买么?


PG42UQ的价格9xxx元(xxx取决于你的购买渠道),基本一二线品牌的minled的fastips或者fastva也要这个价格,所以对于大多人如何选择就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
[*]色彩表现方面:色域方面其实PG42UQ和万元级的miniled没太大区别,但色准PG42UQ应该有少许优势;
[*]对比度方面:PG42UQ由于OLED黑色是不发光,对比度方面可以说是完胜,另外minled的分区悲观是在HDR下才起作用,在日常SDR环境,miniled也只不过是加强版的直下背光而已,并不能从miniled中获得收益。
[*]SDR亮度方面:SDR情况下,PG42UQ虽然远不如miniled,但其实日常100的亮度就足够用,问题反而是高亮区域变化引起的不稳定问题,但开启亮度均衡以后这个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HDR亮度问题:PG42UQ的HDR峰值亮度需要在10000K的冷色温才能完全发挥,正常的6500K要打折扣,虽然OLED黑位和对比度方面有所弥补,使得在感官上还是不如miniled上千的亮度感觉那样刺激。
[*]刷新率和响应时间的问题:虽然PG42UQ 138Hz的刷新率相比现在主流的144-165Hz有点差距,但OLED的响应时间更快,在电竞游戏的体验方面也基本是持平的。
[*]其实核心问题的重点还是尺寸接受度的问题,如果视频和3A占比高,大屏必然有好太多的体验,毫无疑问选择PG42UQ,如果日常需要比较多的文本处理或者竞技游戏,那27-32的高刷miniled则更合适。


https://pic1.zhimg.com/80/v2-e8d467cba27425b98ebf48b25190ce63_720w.png?source=d16d100b

我在CHH论坛发起的投票调查用户对于屏幕尺寸的接受度,虽然选择30-32和27-28的用户分别占40%和42%,但选择40英寸以上的大屏用户也占到了差不多30%,这说明在中高端用户群体中对大屏已经有较高的接受度。

但也会有人会说,你为什么不买个更大尺寸的电视呢?其实无论是C2,还是PG42UQ价格都比C1 55尾货贵不少,但问题是更大的尺寸就需要更大的观看距离,看看片玩玩PS5还可以,日常使用就不合适了,并且55以上基本只能放客厅,放卧室书房就不怎么合适了。

对于我而言脱离电脑就会感觉很不自在,我喜欢一边看片玩游戏,随时切换到桌面QQ群分享截图吹水的感觉,因此我并不喜欢在客厅用更大的电视玩游戏或者看片。并且除非你自己一个人独居,在客厅玩游戏看片也需要更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很可能老爸老妈或者老婆看着你不顺眼,就说你几句,也或许需要注意对小孩的影响,因此我还是更为倾向将日常工作娱乐集中在一个屏幕,放在自己的卧室或者书房自娱自乐,那这样的情况,ROG巨擎42 OLED PG42UQ显示器就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dzddz 发表于 2022-8-17 20:57

还是老老实实等32 4k

狂怒小新 发表于 2022-8-17 23:24

买显示器第一件事就是先排除大三角支架的S B设计 尤其是还没VESA孔的大三角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01:56

我买的48的 感觉也挺不错的 不过买的KTC的 LG的太贵了

王骞 发表于 2022-8-18 05:14

现在大尺寸都用OLED啊。。屏幕太亮了,,,长时间眼睛可能受不了。

哪个USB3.0只能供电把,,接摄像头不行把,,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07:28

王骞 发表于 2022-8-18 05:14
现在大尺寸都用OLED啊。。屏幕太亮了,,,长时间眼睛可能受不了。

哪个USB3.0只能供电把,,接摄像头不行 ...

oled比lcd暗啊 这是主要缺点

顶部的3.0可以传输数据 我试过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07:29

本帖最后由 cloud 于 2022-8-18 07:42 编辑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01:56
我买的48的 感觉也挺不错的 不过买的KTC的 LG的太贵了

那个还是不错 就是hdmi不是满血

nApoleon 发表于 2022-8-18 08:53

当电视用,越大越爽,当电脑显示器用,27~32最佳,这一类42~48,妥妥的偏科生,从来都不是主流,也成为不了主流.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09:23

王骞 发表于 2022-8-18 05:14
现在大尺寸都用OLED啊。。屏幕太亮了,,,长时间眼睛可能受不了。

哪个USB3.0只能供电把,,接摄像头不行 ...

已经上传图片作为小图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0:49

狂怒小新 发表于 2022-8-17 23:24
买显示器第一件事就是先排除大三角支架的S B设计 尤其是还没VESA孔的大三角 ...

淘宝有转vesa的转接卖

这个15kg 除了爱格升最贵的 都拖不动

nxnill66 发表于 2022-8-18 11:02

看了半天也没说分辨率怎么样

玩游戏还是38的带鱼是最佳选择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1:42

nxnill66 发表于 2022-8-18 11:02
看了半天也没说分辨率怎么样

玩游戏还是38的带鱼是最佳选择

第一张汇总表就有 标准的4k 3840x2160

Chainsmoker 发表于 2022-8-18 12:09

大眼睛的品质没毛病,只是没想到价格居然也不错[偷笑]

阿西库巴 发表于 2022-8-18 12:34

不会真的有人用42寸的显示器当主力用吧,肯定是玩游戏,看电影更爽啊,这么大的显示器放桌子上就是娱乐用的,谁会整天盯着呢,主力显示器肯定是27到32寸的更好。有钱人的世界很难想象的,要的就是极致体验。而ROG不久是极致的代言词嘛哈哈~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3:00

Chainsmoker 发表于 2022-8-18 12:09
大眼睛的品质没毛病,只是没想到价格居然也不错

现在C2 42大概8000

不过比lg自己的显示器还是便宜不少

9xxx的价格比我心理预期低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8-18 14:27

真tm大!爽!

Akira911 发表于 2022-8-18 16:12

只是玩游戏的话觉得还是38曲面放的近一些更爽

冬鱼 发表于 2022-8-18 16:30

看文本浏览网页体验如何呀?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6:37

冬鱼 发表于 2022-8-18 16:30
看文本浏览网页体验如何呀?

字体还好 主要是亮度不稳定 需要开亮度均衡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17:09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07:29
那个还是不错 就是hdmi不是满血

我不用HDMI的!我接电脑的 只用DP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7:43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17:09
我不用HDMI的!我接电脑的 只用DP

dp 1.4 4k120 444 就需要dsc了吧

冬鱼 发表于 2022-8-18 18:28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6:37
字体还好 主要是亮度不稳定 需要开亮度均衡

[傻笑]感谢哈,我也在这方面纠结。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23:02

cloud 发表于 2022-8-18 17:43
dp 1.4 4k120 444 就需要dsc了吧

是的 肯定要的

cloud 发表于 2022-8-19 07:36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8 23:02
是的 肯定要的

所以还是满血的hdmi 2.1好 ktc这方面还是不如rog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9 12:37

cloud 发表于 2022-8-19 07:36
所以还是满血的hdmi 2.1好 ktc这方面还是不如rog

问题是 KTC才多少钱 ROG多少钱?ROG一个够买2个KTC了

cloud 发表于 2022-8-19 12:53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8-19 12:37
问题是 KTC才多少钱 ROG多少钱?ROG一个够买2个KTC了

我也是很推荐ktc的 之前的2999的4k144 hdr400和4999的4k144 miniled我都测试过

明显比aoc和hkc靠谱

我自己在02年就买过ktc 纯平CRT

蓝雪 发表于 2022-8-19 14:09

看来OLED家族要在今年开始陆续普及了

王大帅伟 发表于 2022-8-19 16:38

我能承受的最大也是32

xoyojank 发表于 2022-8-19 19:22

KTC OLED很香,再也不想用IPS了

天一凡 发表于 2022-8-19 19:41

dzddz 发表于 2022-8-17 20:57
还是老老实实等32 4k

说得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你可以接受42英寸么 ROG PG42UQ OLED显示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