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战未来ZEN4——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开箱简测
本帖最后由 youzhusky 于 2022-10-28 00:45 编辑新一代的战未来ZEN4——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开箱简测
[*]前言
面对Raptor Lake和intel7++++,你还能战未来吗?
AMD终于发布了采用Zen 4架构,其包含了代号Raphael的新一代Ryzen 7000处理器、以及搭配全新的Socket AM5插座和AMD 600系芯片组主板(X670/B650/E)以及DDR5内存。发售的时间在9月27日晚,以前也都是年年充值,不过今年充得晚了一些,因为ZEN4发售第二天13代也开刷了。虽然到现在大家都有目共睹王守义13香,不过兄弟萌不要忘记了明年14代英特尔可是要换接口了哦,但是ZEN4的升级不需要升级X670/B650/E主板就可以延续的,与其说目前ZEN4太贵了,倒不如考虑一下兄弟萌每年是不是都有心痒痒的一段时间的,如果你一般都是买一套用好几年都不愿意折腾的,那个人倒是觉得就这样只考虑当下买买买就行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一代ZEN4架构的芯片组X670与B650的区别是X670为菊链式双芯片组多了4条PCIE4.0和4条PCIE3.0,而带不带E则是CPU直连的16+4+4 PCIe均需完整支持PCIe 5.0。所以就目前绝大多数人来说B650与X670E的区别就是PCIE5.0的M.2固态硬盘槽位和PCIE5.0 16X的显卡插槽,显卡估计这两年可能难以喂饱PCIE4.0 16X吧?PCIE5.0的M.2不知道第二代固态硬盘凉不凉快,而且这一代目前所知道的可能有点热哈。所以先来一发经典系列的迫击炮过过瘾,而且她也已经能够战未来了,毕竟现在还有用B350带5950X的,AMD的兼容性真滴让英特尔望尘莫及哈。下面就开始今天的开箱、和拆解以及简测吧:
[*]开箱
微星的MAG B650M P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还是一贯的军事风格包装,灰色的迫击炮装饰,中间大大的标识了产品型号和一颗迫击炮电锤,左上角是微星龙盾标,右下角是A这一代AMD ZEN4的B650,包含了AM5插槽、DDR5内存,还有超频的支持,不过当前两大阵营都是比较灰烬普通用户超不超也不会差太多,默认用用挺好
背面则是这代B650M迫击炮的配置规格解析,就在标明这一代我又贵了,比如芯片组、12路80A智能供电、DDR5内存等等各个方面都加强了
主板全貌,相比于上一代,这一代迫击炮全黑设计,没有使用WIFI版的银白色风格,这样其实对于机箱的搭配也简单了
主板的背面设计,右下角有六层板标识,而内存采用新一代的SMT贴片工艺增强了电气性能,而且第一条PCIE4.0也是同等工艺,AM5的背板面积也比较大覆盖了四角的螺丝孔位
一体化的全覆盖扩展型VRM散热片,这一代感觉又重又大了,不过在靠近CPU处做了弧度斜切下来所以风冷的兼容性应该还好
散热片上做的黑色拉丝效果也比上一代铝原色更有质感了,点缀一个MSI的logo,拉丝效果区域可以使用附件里的军事风格贴纸装饰
顶部的VRM散热片上依然有个MAG的标识,双8P的供电已经成为了迫击炮的标配,毕竟功耗、核心数量都是成正比的
AM5插槽为LOTES品牌,也终于不用担心AM4那种拔萝卜连根拔起的恐惧了,这一代AM5是lga1718针脚,中间靠左的两个缺口防呆安装
供电设计上迫击炮又再次刷新规格,已然来到了12(80A)+2路智能供电,能充分发挥锐龙7000处理器的性能潜力,来一发7950X轻松搞定,不过13代来势汹汹应该后面ZEN4会降一降吧。再说起上一代的话Z690CARBON才使用80A,好吧,确实主板都一直在刷新成本规格
微星的DDR5 内存加速引擎能使B650M迫击炮超频速度可达6400+MHz,四条单边卡扣且中间有加固设计,主板背面也能看到SMT贴片工艺提升内存性能
PCIE区域,第一条PCIe 16X钢铁装甲为4.0规格,中间一条PCIe3.0 X1,底下一条PCIe4.0X4
声卡则是最新的小螃蟹ALC4080,而01、02两个M.2冰霜铠甲能进一步降低M.2固态硬盘的温度
顶部的散热片多重切割增加散热面积,其实这里要求更多的被动散热性能,因为主散热片基本都靠近机箱出风口问题不大而这里在没有安装顶部风扇情况下都依靠被动性能
左边有三个风扇接口和简易侦错灯、12VRGB和5VARGB各一对
底部这里的接口也比较多,有前置音频口、12V RGB和5VARGB各一对,一个SYS FAN3,两组USB2.0,两个直立SATA(右边四个平躺SATA)
后置接口方面,这里依次为FLASH BIOS无忧刷机按钮,HDMI2.1和DP1.4满配的集显接口哦,还有2.5GLAN,3个USB3.2GEN2 10Gbps和一个TYPE-C,四个USB3.2 GEN1 5Gbps,WIFI6E蓝牙5.2
接下来是拆解时间,将散热片都扒拉光了
虽然已经都拆卸完毕,但是主板依然比较重,毕竟上面的元器件越来越多
B650的芯片组,22年20周台湾生产
供电主控为MP2857芯片
12相供电每相搭配一颗80A的MP87670
内存供电部分和边缘的四个EZ DEBUG LED简易侦错灯
NUVOTON的NCT6687监控芯片
小螃蟹Realtek RTL8125BG是一颗2.5GLAN有线网络芯片
ASM1074芯片转接至后置IO的4个USB 3.2 Gen1
华邦的BIOS芯片
小螃蟹Realtek ALC4080 声卡
三块大散热片,两块M.2散热也都是带导热贴的
两块散热都是双面切割成锯齿状,目的就是增大散热面积,而不是简单的堆料加重主板负担
可以看到左边那块顶部供电散热切割更多的锯齿状,因为顶部本身位置较小
ZEN4平台简单测试
既然是新平台,则免不了需要做进一步的测试,测试之前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CPU:AMD 7000系列 锐龙5 7600X 处理器 (r5)5nm 6核12线程 4.7GHz 105W
主板:微星(MSI)MAG B6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内存:威刚(ADATA) XPG 龙耀 LANCER DDR5 16G*2 5600 RGB灯条 套装C36
散热:九州风神(DEEPCOOL)九州风神冰魔方240水冷散热器
SSD:威刚(ADATA) XPG 翼龙 S70BBLADE 1TB SSD固态硬盘
测试平台展示
锐龙5 7600X 盒装处理器
锐龙5 7600X 本体,“八爪鱼”设计的
威刚最新支持AMD EXPO技术的内存条:龙耀 LANCERDDR5 16G*2 5600 C36 RGB灯条套装
新的龙耀内存内建PMIC与ECC功能,支持Intel的XMP3.0技术同时还支持最新AMD的EXPO技术,能在Zen4平台上轻松获得与XMP一样的时序及频率
龙耀内存使用了1.95MM的超厚散热马甲,可以使超频体验更稳定出色,内存设计也是非常简约,平行线的条纹标志性的DDR5标识
超厚散热马甲的顶部中间设计了导光条,可受控于主板光效软件并在中间打出XPG的logo光效
使用的固态硬盘是威刚的 GAMMIX S70 BLADE 翼龙S70B 固态硬盘,其带有600+GB的SLC动态缓存,顺序读写性能可达7400/6400 MB/S
较薄的马甲能让S70B能支持PS5的扩容,使用的是12nm制程工艺的InnoGrit IG5236CAA主控,拥有8个NAND通道,三星缓存,双面的威刚颗粒,支持LDPC纠错机制和RAID阵列,并且带5年保固
S70B的背面是保修贴纸,马甲安装也是比较方便的
九州风神的冰魔方水冷散热器,7600X使用了240规格足够使用,其无限镜像冷头相当好看
大尺寸加厚紫铜底也使得导热效率更高了
水冷的安装相当方便,拆了原装塑料扣保留底部的背板,更换九州风神的螺丝就可以安装了,AM5的插槽也是与intel一样的方便,结构与LGA1700类似
安装无线镜像冷头和ARGB线缆,插好支持EXPO技术的威刚龙耀内存
固定威刚S70B翼龙固态硬盘,使用迫击炮的免螺丝M.2安装,一转即可固定
插电亮机开启
新的ZEN4开机时间有点长,但也还好目前已经基本能接受了
开机的第一件大事当然是更新BIOS了,最新的1.2版更新走起
更新或者重置CMOS之后第一次开机启动都会慢一些,没有修改的话就差不多,更新完之后则第一时间开启CPU的GAME BOOST和内存EXPO
威刚这套龙耀灯条同时支持XMP和EXPO,所以迫击炮CMOS左上角这里的A-XMP和EXPO按钮都是可按按钮
高级菜单的OC选项中对内存也可以单独设置,A-XMP与EXPO都可以选择开启,PROFILE的参数也是一样的DDR5-5600MHz 36-36-36-76 1.25V
当然也可以选择微星下面的轻松超频技术Memory try it!
然后是ZEN4的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技术,至于探索已经不需要我等了,参考设置Set Thermal Point 85就可以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性能体验
ZEN4 终于有核显啦,菜单中也有设置,不过默认不接显卡直接插到主板HDMI2.1、DP1.4都可以点亮
接下来是测试,本颗R5 7600X 在这块B650M迫击炮上获得的性能大致如此:
CPUZ2.03测试单核761.9分,多核5831.4分
主板为10月7日最新BIOS使用的AGESA版本为1.0.0.3
内存为5600MHz的EXPO等效四通道
CineBench R23 测试单核1950pts,多核14217pts
CineBench R20 测试单核753pts,多核5671pts
这套威刚内存的SPD信息标识了支持EXPO和XMP3.0,采用了三星颗粒
测试一下AIDA64的Memory Benchmark 约为59/75/59GB/s的读取/写入/拷贝速度,延迟为71ns
威刚翼龙S70B固态硬盘的CrystalDiskInfo信息显示
固态硬盘在TxBENCH 和CrystalDiskMark中测试成绩,7400MB/S的读取性能在1TB中表现亮眼
在使用集显的情况下测试鲁大师综合性能得分148万
3DMARKCPU PROFILE中的测试成绩
单烤FPU测试中CPU基本在79度左右,没有超过设置的85°温度墙,同时CPU频率为六个全核5.2Ghz,功耗来到112W左右,所以九州风神的冰魔方240水冷带个7600X可以说相当好了
额,顺便看一下7600X的集显信息,虽然聊胜于无,但也是今年ZEN4的一大改进,不用再为没有亮机卡而烦恼了
顺便测试一个3DMARKFIRE STRIKE 得分2189
顺便测试一个3DMARKTIME SPY 得分844
微星B650M 迫击炮的MSI Center软件界面,可以安装多种模块,这里是炫光灯效设置
性能概览界面显示多种主板监控信息
以上就是新的ZEN4平台下,微星 MAG B6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的开箱拆解简测了,文中表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问题可相互交流,感谢您的阅览
剥光光的评测必须顶。 这核显聊胜于无 支持选择AMD 迫击炮经典 这块好像是市面上价格最亲民的新平台主板了 新一代迫击炮用料啥的都上了新台阶,难怪贵了不少 本帖最后由 trcloud 于 2022-10-28 10:44 编辑
求一个A12 Bios,官网还是8月31的版本。我用来上7950X,多核成绩偏低,R23全默认还不到37000。 说说这个主板几个问题:
1、PCIE X16放在第二插槽,导致部分超过2槽厚度的显卡插上后其余的插槽无法使用;
2、M2插槽只有两根,同时M2散热片在没有装硬盘前是松动的;
3、ARGB 2号插口的位置同样与超过2槽厚度的显卡冲突;
4、开机的MAG Logo太丑了,必须换掉!!
谢谢分享,有机会入手微星板子试一下。 同样比较了一下 还是选的13代 主要是我怎么喜欢B系列 X670太贵了 喜欢X670 G 4000多的板子+4000多的U有点吃不消!等半年再看吧!13代也不是不能用 迫击炮是真的顶,遇事不决迫击炮 得影顶 四槽显卡,MATX机箱,此主板无法适配 AC♥小武 发表于 2022-10-28 01:05
剥光光的评测必须顶。
一窥究竟[偷笑] tellmefather 发表于 2022-10-28 03:14
这核显聊胜于无
有和没有的区别,也算个质变吧,不然没有显卡的时候不能点亮是比较蛋疼的 天一凡 发表于 2022-10-28 07:02
支持选择AMD
这次AMDYES喊不出来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0-28 07:56
迫击炮经典
经典迫击炮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0-28 08:19
这块好像是市面上价格最亲民的新平台主板了
这个系列一直是这样的 tataneo 发表于 2022-10-28 10:22
新一代迫击炮用料啥的都上了新台阶,难怪贵了不少
什么时候原材料降价就好了 trcloud 发表于 2022-10-28 10:23
求一个A12 Bios,官网还是8月31的版本。我用来上7950X,多核成绩偏低,R23全默认还不到37000。 ...
PM给你了 trcloud 发表于 2022-10-28 10:54
说说这个主板几个问题:
1、PCIE X16放在第二插槽,导致部分超过2槽厚度的显卡插上后其余的插槽无法使用;
...
其他都不是问题,不过第二槽的PCIE16X如果装4090会比较麻烦 冷眼旁观 发表于 2022-10-28 11:33
谢谢分享,有机会入手微星板子试一下。
迫击炮还不错 958813826 发表于 2022-10-28 21:50
同样比较了一下 还是选的13代 主要是我怎么喜欢B系列 X670太贵了 喜欢X670 G 4000多的板子+4000多的U有点吃 ...
13代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换主板,AMD的优良传统被intel接力了,AM5又正好接口换代 澳洲麋鹿 发表于 2022-10-29 08:49
迫击炮是真的顶,遇事不决迫击炮
哈哈感谢支持 晓° 发表于 2022-10-29 10:19
得影顶
感谢晓神聚顶 土星实验室 发表于 2022-10-29 10:55
四槽显卡,MATX机箱,此主板无法适配
可以考虑三槽显卡或者现在有没有A4结构的MATX机箱 youzhusky 发表于 2022-10-29 11:11
其他都不是问题,不过第二槽的PCIE16X如果装4090会比较麻烦
不用4090,3080和6800XT基本就没有两根PCIE宽度以下的了。我上3080 12G后面的两根PCIE全废。,基本等于大号的IT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