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芬兰到挪威罗弗敦群岛自驾游
本帖最后由 神已阅 于 2022-10-29 09:58 编辑写在前面
这篇帖子主要是通过照片抒发一些旅游中的想法和感受,并不是游记视频的文字稿。游记视频见帖子底部,帖子与视频互相补完,帖子全文6000多字,比较长,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抽空把视频和帖子全都看看。[偷笑]
缘起
挪威的罗弗敦群岛(Lofoten)在我周围的朋友圈里一直享有盛名,对于绝大多数都不介意开长途的芬兰人来说,挪威北部是个稍作计划就可以开车去的地方。虽然距离十分感人,但我见过不少人每年都去一趟挪威北方,他们可能是爱上了在芬兰本土看不到的风景吧。
严格意义上来说,芬兰是一个没有山峰的国家。虽然有些山丘的英文名会被翻译成mountain,但那都是为了营销,一两百米的山包包严格来说只能叫hill。如下图所示,通常这些山包也会被森林覆盖,在视觉上没有裸露的山岩冲击力大。综上所述,挪威北部,特别是驰名全球的Lofoten半岛群里的那些仿佛是从海中直接拔出来的山峰(虽然大都也不算高,与海拔600米的合格山峰标准大差不差)对于周边国家的自然观光游客就尤其有吸引力。
今年暑假,不爱开车的我和媳妇终于决定直面自己的长途恐惧,下定决心自驾去一趟罗弗敦群岛。原因有三:
[*]路费最低
[*]沿途风景据说也很好看
[*]方便在路途遥远的各景点之间“流窜”
于是就有了我们家这一次的暑假自驾游。
既然决定了,就要珍惜这一次机会,好好拍点东西。千辛万苦自己开车去那么远,再用手机视频记录壮阔的风景就不合适了。所以,器材应带尽带,不留遗憾。为了提升视频质量,用了8年RX1R2作为主力机的我购入了真正能干一点活的家伙:
[*]索尼A7M4
[*]24-105 F4 G 旅拍神器,同时兼顾广角和中焦,稍微带点长焦
[*]20 F1.8 G超广角定焦,主要作为自拍vlog使用,也能补足一点24mm的不够广(实际上依然不够广)
[*]大疆RS3 稳定器,三月份去意大利的时候就发现手持相机走动的话画面是抖得没法看的。正值RS3发布,临走前两周火速购入。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30L V2双肩摄影包,要携带如此多的器材,普通背包加内胆已经不能胜任了,必须有个专业的摄影背包,才能兼顾(接近)人体工程学背负、器材的保护、器材的拿取等
其中超广角焦段我在20 F1.8 G与16-35 F2.8 GM之间纠结了不少时间。虽然这价格相差超过两倍的镜头之间好像没什么可比性,但看到24-70 GM已经出了轻量化的二代,那此时买入硕大沉重的16-35 GM会不会不太明智?最后,对于摄影(拍照片)一直有感情(其实是贫穷)的我选择了定焦头。20mm毕竟是个比较好控制的入门超广角,再加上实惠的大光圈,小巧的体积和轻盈的重量,无论在金钱还是体力上都对需要承担生活重担的中年人十分友好。
除了上述器材,还依然带上了:
[*]RX1R2,年事已高的它依旧是个拍照好手,35mm依旧是我的最爱。除了有氛围地拍摄环境人像,还可以在其他相机都在拍延时的时候拍一些花絮照。孱弱的电池寿命让它不可能成为延时拍摄的一个机位,除非大费周章插上充电宝,但这太反人类了。
[*]RX100M3,这台年事更高的相机在下载了延时app后是个极好的延时拍摄工具,小巧轻盈的290克不及一颗镜头的重量,却可以在耗时良久的延时拍摄中增加宝贵的一整个机位!对于我这种分秒必争的全家旅行来说非常实用!
临出发前一天晚上,看着满当当的背包,不禁感慨过去8年一直标榜轻量化的自己也会有今天,我扪心自问:
说好的“35mm就是我此生挚爱”的唯一呢?
说好的“看不到的就不拍”的豁达呢?
说好的“不让器材成为自己负担”的决心呢?
视频创作真TM是个深坑!
旅途
于是,我们出发了!将近1200公里的距离,我和老婆轮流开也是不可能开到的,所以来到了第一天晚上过夜的瑞典小镇Gällivare。
01. 抵达酒店后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先吃饭。
02. 我对于牛肉熟成不是很懂,就单纯觉得挂在玻璃柜里看着很有食欲。
03. 吃完饭出去散步,坐了一天的车的大人小孩需要活动一下筋骨。小镇古朴的火车站。
04. 小镇火车站附近的艺术家壁画,联想到欧洲最近的经济形势,不得不说有点应景。
05. 画廊橱窗里画着本地山丘的油画
06. 逛一圈后回酒店,远处的山头就是上面画中的山丘。
07. 回酒店后去酒店顶层看看,来都来了,既然天晴有云,那就拍个延时吧。
08. 延时照片中的一张,云层的变化还得看视频,见第一集2分50秒处。
09. 第二天继续赶路,到了瑞典北部临近挪威边境的Abisko小村。这是村里唯一咖啡的商店、咖啡厅/餐馆的休息区,风景确实不错
10. 另一块休息空间
11. 在游客中心柜台上的一本书《如何在森林中大便》,原来在森林中拉一泡也是需要学习的。
12. 开出村子时正对着本地一处瀑布景点,应该是积雪融水形成的瀑布,在夏季应该是枯水期。
13. 本地山脉水系的模型地图
14. 继续上路,进入挪威,远处尚有积雪的山峰已经肉眼可见
15. 屁股酸了下车休息时,远处也有美景放松眼睛和神经。
16. 到了Lofoten的首站,也是Lofoten地区最大的城镇Svolvær,港口就是市中心。
17. 市中心的一尊雕像,搜索一下是个挪威本地民谣歌手和哲学家。
18. 旅游大游轮在港口停靠
19. 独栋的小木屋旅馆,并不是我们住的旅馆,只是觉得挂成鸟型的渔网挺有意思
20. 除了大船,港口也停满了各种自用和商用的观光小船
21. 登上下榻酒店的顶层,能看到Svolvær的全貌。这对于没有无人机的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位。
22. 云层中一束阳光射出,呈现出令摄影爱好者血脉喷张的丁达尔现象,赶紧架起相机拍摄延时,在太阳完全被云覆盖住之前拍下了一点。
23. 延时照片一拍就是15分钟起,当时已经晚上九点了,第二天还要开车+爬山呢,必须抓紧时间拍素材,于是在另一边架起RX100M3拍摄另一个方向的景观。
24. 延时照片的其中一张,动起来则更有一番气势,强烈推荐大家看看帖子结尾的视频!风景展示在第一集结尾6分30秒处。
25. 而另一边的风景也是不赖的。
26. 前面刚提到无人机,RX100这个机位的延时快结束时就在照片里出现了一台无人机挠我的痒处——大疆的Mini 3 Pro。我为什么如此清楚呢?因为我问了无人机的主人[狂笑]。这次拍延时的体验和以往“孤独等待相机拍完”的体验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在我拍到一半时,酒店楼顶又上来了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旅游团,瞬间冷清的楼顶热闹非凡。团里的阿姨看见我架着的相机后,还悄声问我:“会不会把我们的声音录进去啊,我们是不是太吵了?”在我解释完这两台相机仅仅是在拍照片后,阿姨们才如释重负。
团里一个年轻小哥上来后就直接起飞了这架无人机 ,先对酒店和全团成员,也包括我,拍了个大全景照片,然后向着山峰飞去,也就飞入了我的构图画面。我本想等他飞完后问他要个联系方式分享一下素材的,毕竟在分秒必争的飞行时间内打扰别人很不礼貌。可惜这时老婆已经从房间里打来电话让我快点回去,因为她和孩子们已经要睡了,而我身上又没有房卡。想想明天一早又需要开车,也为了家庭和谐,只好作罢回去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令人扼腕,本来第一集的视频结尾如果能有一个我和旅游团在酒店楼顶的航拍画面,那会是个非常好的收尾故事,可以为这集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人生就是这样,总会有遗憾的。
27. 第二天,计划是去Reine村旁边爬Reinebringen山。Reine与Svolvær大约两小时的车程,路上稍微绕个弯可以去Hovsvika海滩看看海。Hovsvika也是一个露营地,因此也是一块可以开车直达的海滩,适合我们这种“走马观花”的旅游。
28. 老大人生中在海边拾起的第一片贝壳,20mm 在这种场景下比35mm有气势多了。
29. 离开海边,继续驱车到Reine小村,开始了爬山之旅。上山的路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并不好找,我在照片中两位在停车场遇到的挪威旅客的带领下才知道是通过这条路边的临海“小道”上山的。他们住在挪威中部,开车过来居然也要十一二个小时,和我从芬兰出发穿过瑞典开过来的耗时居然是差不多的,这又一次提醒了我挪威是个多么狭长的国家。
30. Lofoten地处北极圈内,在高纬度和海风的影响下,山上的植被十分低矮和稀疏。
31. 我对植物分类一窍不通,这些小花小草就已经是山腰上最高的植被了。
32. 接近山顶,是游客扎堆的打卡地点,所以特别有标识提示,小心脚下,不要相信脆弱植被的承受力,要沿着道路走。
33. 越到山顶风就越大,在按下快门拍点游客照后,我开始思考起该在哪里支起脚架拍延时了。
34. 原计划当然就是山顶了,但此时下午三四点,正式游客人来人往的时候,山顶本就不大的平地已经挤了不少人。再加上风巨大,实在不是个安全的地方。于是就稍微下来一点,找了个同样视野不错,也有一点背风的地方支起了脚架。
35. 另一个方向增加一个机位也同时开始拍延时。就连这个紧贴地面的小相机拍摄的画面也因为山顶刮风的关系有抖动,可见当天的风有多大。
36. 风依旧呼呼地吹,此时的我是万分庆幸自己在上山前没有把背包里那1.3公斤的稳定器放在车上。虽然用原计划中的“架着稳定器跑台阶以方便在后期加速时让画面依然稳得一批”的镜头由于过于高估了自己的体力而没有实现,但这时有了它在包里作为沉稳的“压舱石”,我悬着的心可以稍微放下来一点。
37. A7M4加上20mm在如此壮丽的场景面前依旧不够广,但已经好过我之前RX100的24mm的配置了。此处强烈建议观看视频中的风景展示,第二集6分29秒处。
38. RX100拍摄延时的画面,此处24mm感觉囊括得有点太多。此处强烈建议观看视频中的风景展示,第二集6分29秒处。
39. 调整构图后,延长到70mm焦段,稍作裁切,海拉鲁大陆的既视感扑面而来,仿佛自然之手把这一汪海水捧在掌心。此处强烈建议观看视频中的风景展示,第二集6分29秒处。
40. 在山顶吹够了风,开始下山。回头的路看似轻松,但上山容易下山难,艰难的路依旧横在前方。真想有个《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滑翔伞一滑到底。
41. 下山时太阳已经西斜,光影比上山时的中午更有味道。
42. 下到平地上,按原路返回,此时才注意到海边粗粝的岩石。
43. 远处的小环岛 ,仿佛跳入中间就能找到一个呀哈哈,这又是一个《塞尔达传说》的野炊梗。
44. 带路的旅友值得再拍一张背影。小哥也是个摄影爱好者而,富士X-T系列用户。只拍照片,同样有个RX100M3作为备机,这让我看到了我过去的影子。小哥啊,好好拍照,就能轻松出游,别入视频的坑啊!
45. 去旅馆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买些晚饭,超市旁边的风景就是这样。有这风景,这家超市真的不考虑扩建一个小咖啡馆吗??
46. 这一晚我们选择了位于Å的这种小木屋旅馆,可惜运气不够,没有租到临海的小木屋,只能走过去看一眼。这栋大屋就是旅馆区的餐饮楼。
Å这个地方名字非常简约,真的就一个字母了事。也是Lofoten地区公路能抵达的最西南端。再往下就只能徒步或者坐船了。也算是一个世界尽头吧。
47. 这是本地居民,或者公司晒鱼干的架子。晒鱼干是Lofoten地区的特产,可惜我没有拍到一张挂满鱼干的照片。
48. 又过了一夜,开始往回走。经过Borg村庄,去了村里的维京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在1981年当地农夫在开拖拉机犁地的时候发现了古维京首领的长屋遗迹后,在原址上按原样仿造了一栋原比例的长屋而成的。博物馆实际上不止这一间屋子,而是这一整块地区,上面有几处室内场馆作为陈列展示,也有户外活动体验给游客们体验维京生活,包括骑马、射箭、维京风格的帆船等。由于很多地方只拍了视频,没有拍照,强烈建议观看第三集视频获得完整体验。
49. 博物馆内除了展示了这个拖拉机犁地的故事,也陈列了一些同期发掘出的古董,比如首领的大宝剑。
50. 在另一个场馆的文化展示区,展示了维京人的龙头图腾以及北欧神话中的雷神之锤。
51. 再去到另一个打铁屋,里面有个铁匠穿着复古衣装古法打铁,手忙脚乱忙着拍视频,照片就只有这一张。
52. 在露天活动区,有射箭体验区。我对弓箭并不懂,这种小孩子都能拉开的弓,应该算是做得比较好的玩具吧。
53. 长屋入口的屋檐上也有龙头装饰,当然如果要说是蛇头也是挺像的。
54. 纪念品商店内自然摆着Thor的传说。
55. 博物馆大门的正对面,是座云雾缭绕的山
56. 离开博物馆后,继续往Svolvær方向前进。途径Henningsvær,决定去看看,因为来都来了。进入Henningsvær后老远就看到了我国艾姓艺术家在当地的KaviarFactory艺术馆办展的海报。可惜当时在开车,没有拍。当然,这不重要。我们直接到了当地的足球场。按理说这种海边足球场在Lofoten不止一个,但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就是Henningsvær的这个最有名气。
57. 走路去球场的话,要穿过一片晒鱼干架子。
58. 当地一个小码头。
59. 看完Henningsvær,到了Svolvær边上一家旅店住下,天气很阴霾,喝点热的缓一缓。
60. 酒店的餐厅保留了渔船风格,挺有意思。 装修古朴,很有当地风格
61. 一些旧时帆船绳索的细节
62. 当地特产的海胆壳做的海胆灯,所以实际上比较脆弱,不方便运输,想到我们之后还有两三天的车要开,就没买。现在回想起来隐约有点后悔。
63. 应该是当地某人在1989年抓的破纪录的一条鱼
64. 这就是真正的当地海鱼了,白肉,应该是一种鳕鱼。
65. 室外用废弃滑雪橇拼成的一把长椅,既有个性,又废物利用,还突出了当地特色。
66. 到了启程返回的这一天,趁早上对面的山峰烟雨迷蒙,临走前最后拍一次延时。
雨下不停,不简单做点防雨措施的话,RX100一定会挂掉的。
67. 时间并不充裕,所以多线程同时进行。考虑到一大早人并不多,栈台宽阔也没有坠海的危险,于是相机和脚架留在这里,我去餐厅找个能看到这里的桌子吃早饭了。
68. 延时照片中的一张,看似平平无奇,但在延时视频中,云朵的运动格外有律动,强烈建议观看第四集1分03秒处!
69. 在正式启程之前,老婆想最后去看看Svolvær那座商场,看看有没有啥芬兰没有卖的品牌。就让孩子们现在游乐场玩一玩,消耗一点精力。但可惜去早了,绝大部分商铺都没开门,再等下去只会让我们更晚到达今晚过夜的瑞典小镇Kiruna,不值得,于是就继续上路了。
70. 一路上风雨交加,风景是看不到啥,只下车拍了一下这一条河。烟雨迷蒙的群山下,船上的人穿着制服,可能是条公务船。
71. 中午稍微绕了点路去了北挪威一个比较大的城市Narvik,找到了家回转寿司。兄弟俩吃开了。
72. 饭毕,老婆去逛逛商场,我就带孩子们去玩具部看看。
73. 哈利波特的猫头鹰海德薇
74. 大剧院,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街景系列
75. 酒店,同样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街景系列。虽然现在乐高各种联名款和格尔中交通工具如下饺子一般出厂,但我最喜欢的依然是房子,只是家里没地方放啊。
76. 近几年很火的各种名车
77. 逛完商场继续赶路,终于来到了挪威和瑞典的国境线
78. 又回到了瑞典Abisko,同样的瀑布,在雨天果然水量大了不少
79. 公路边的另一条小瀑布,在如此低沉的云层下,仿佛是天漏了
80. 回到道路上,专注开车
81. 路边这辆残骸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留在这的,因为现场很干净,不像是刚发生过车祸。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哪怕天高海阔,也不要超速行车。
82. 晚上来到了瑞典铁矿小镇Kiruna过夜。作为瑞典铁矿中心,由于长期的地下矿业作业,原城镇地址已经发生过塌陷,必须整个小镇搬迁到附近的一片新的地点。这就是搬迁后的地点,所以很多地方依然在修路。如此一个边陲小镇,却有一座不小的Scandic酒店,往来于芬兰、瑞典、挪威的游客在此处歇脚。
83. 休整一晚后,继续上路。途径一家只在夏天营业的小咖啡馆,当天由一位爷爷带着两位孙女营业。虽然朴实无华,但也有点家的味道。
84. 餐盘上画的就是餐馆全貌,看这透视关系不像是出自专业画师之手,指不定就是爷爷或者孙女画的,挺好挺温馨。
85. 在第四集视频最后,在回到芬兰之前去了全欧洲最大的糖果店Candy World,也就是第四集视频封面中的这家看似朴实的店。在糖果店内忙着拍视频,后来一翻照片发现只有两张,很无语。这家店位于瑞典境内,临近芬兰边境,从店门口出发开车10分钟就能入境芬兰。谁能知道在人口相对稀少的瑞典与芬兰的边境处,能开出欧洲面积最大的糖果店呢?但细思过后,可能也只有这么“偏而不偏”的地方,才能开出这么大一家单一品类的商店。说它“偏”,是因为地处接近世界北极,常住人口稀少。但可能也是因为“偏“,才让地价租金比南方要低,面积也就能大。说它“不偏”,是因为地处两国边境,贸易可能比较繁荣,往来游客数量能够支撑店面盈利。看看开在旁边的宜家就知道,此处人流量绝对有保障。
86. 视频中介绍的冷柜中的 Snus在视频中不太容易展开讲,有点流水账的感觉。其实产品本身如图所示,是一种烟草制品。使用时含在口腔中紧贴外侧上牙龈,袋中碾碎的烟叶能持续释放一段时间的尼古丁。大概含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吐掉。虽然这种尼古丁摄入方法绕开了肺部,大大降低了对肺部的危害,但对牙口很不友好。这是源自于瑞典的一种烟草形式,但在欧洲也只能在瑞典和挪威买到。因为其作为成瘾性产品,以及特别是大面积的年轻人使用者(实际上未成年人居多),所以被禁售了。当然,资本的世界没有新鲜事,各大Snus生产商正在积极游说欧盟解禁该产品,至于未来怎么样就听天由命吧[困惑]
在儿童喜爱的糖果店里有这么大的一片面积来陈列Snus咋看之下是有点违和。但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说不定这些Snus就是这家店的现金牛呢?看着不少芬兰游客大把大把地买,想必这种在芬兰的“禁忌之物“拿回去作为社交货币可能会在烟民中倍儿有面子吧。再说,烟草制品的利润里一定是大大高于糖果这种食品的。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呀。
旅程结束。
后记
在这次旅行之前,我对自驾游一直是百般抗拒。一是因为我不是个喜欢开车的人,二是因为觉得既然有更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何必要把大把时间花在路上?但经过这次“万不得已”的自驾游,在路上见识过一座又一座雪山的由远到近,目睹了绕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后的豁然开朗,体会到驶过一条又一条临海公路的心旷神怡后,我开始理解了自驾游的乐趣和吸引力所在:有些风景是只有在公路上才能看见的,而且有些风景的动态美是必须以车速移动起来才能的体会的。虽然腰背和屁股依旧不喜欢在车里长时间久坐,但在心理上已经与自驾游达成了和解,并完全抵消了排斥心理,也算是突破了一次自己的舒适区吧,嘻嘻。
游记视频
第一集,从芬兰出发,对应帖子照片01 - 2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G411V7LV/?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26a44a61bc4da3300cc0c0e0f0bf83f3
第二集,在Reine爬山,对应帖子照片27 - 4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P411H7dd/?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26a44a61bc4da3300cc0c0e0f0bf83f3
第三集,参观维京博物馆,对应帖子照片48 - 6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14y1E7TH/?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26a44a61bc4da3300cc0c0e0f0bf83f3
第四集,返程,全欧最大糖果店,对应帖子照片66 - 8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84y1B7QQ/?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26a44a61bc4da3300cc0c0e0f0bf83f3
上一次在论坛里发的意大利游记,让我在B站从43个粉丝涨到了84个粉丝,这可是100%的增长啊[偷笑],CHH坛友们在我的意大利游记视频的弹幕及评论区里整齐划一的排队也让我备受感动,CHH牛逼(破音)!!!
希望这次能被更多的坛友大佬们看见和关注!
本帖最后由 神已阅 于 2022-10-28 22:59 编辑
一些关于旅行中拍视频和拍照片的想法
在上一帖春假的意大利之旅中,我表达了一对图文表达与视频表达的看法,大意是图文表达更尽兴,而视频表达则更抓眼球。这次简单聊聊旅行中拍视频和拍照片的相互冲突与相互成就。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一同抒发自己的看法。
在买入A7M4后,有了一台得力的视频记录工具,与手机和RX1R2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仿佛坦克与土炮的对比。但在写这片帖子的时候,在拍过的照片中找寻配图却不如以前写帖子时那么容易了。而原因很简单,因为照片拍得少了。在回想我在旅行中拍视频和拍照片的状态后,总结出了以下不同:
[*]拍照片时:多走几个地方,多拍几个不同的角度
[*]拍视频时:同一个地方,多拍几条不同的运镜。至于“多走几个地方”,抱歉,时间不够用[晕倒]
当然,也可能因为我在视频拍摄上仍然是个新手,所以会造成对拍摄需求不确定,那应对策略就只能是多拍点以防万一。再说,家庭旅行的时间都是紧凑的,既然开始想认真做个片子传到网上求赞求关注,那拍视频的时间势必要挤占原先拍照片的时间。在一机两用方面,A7M4已经非常方便了,独立的照片视频参数设置让照片和视频的切换无比简单,让我这次好歹能够有照片写出这片帖子。只能希望今后的旅行时间能更充裕点(做梦呢),多学习镜头语言的表达,对于拍视频能够心里更有谱一点吧。
一晃我也在B站更新了11期视频了,发现拍视频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可以继续走下去的爱好。
我喜欢拍照,也喜欢拍视频,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拳头一握,我全都要[傻笑]
https://images.vocus.cc/1f677cef-83db-492c-a5b7-f0b1307247a6
**早的,跟着楼主云旅游...心满意足[傻笑] 好开心的笑容~感觉LZ像专业摄影人士~~ 景色太美了 景色太美了!祝福楼主! 景色太美,已关注 你长得挺像我同学,, 比较长,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抽空把视频和帖子全都看看 景色太美了,已收藏 太美了[可爱]身临其境 风景如画,图文并茂,全部看完了,感谢分享!孩子们很帅! 楼主不仅照片拍的好,视频剪辑也了的,很幽默很美。 顺便关注了一波哈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0-29 03:41
好开心的笑容~感觉LZ像专业摄影人士~~
多谢,在努力中,离专业还有不小的距离[傻笑] 景色太好看啦 rjh727875493 发表于 2022-10-29 05:19
景色太美,已关注
非常感谢关注! 王骞 发表于 2022-10-29 05:23
你长得挺像我同学,,
我大学时,在同一个宿舍楼不同楼层有个其他系的同学和我长得很像,连我室友有时候都会看错。可惜当年那个功能机的时代里,手机拍照聊胜于无,相机也不普及,没有找那位同学合影一张,很可惜。[傻笑]
我算不算大众脸,哈哈哈哈 bichenglin 发表于 2022-10-29 07:13
顺便关注了一波哈
感谢你的肯定,非常感谢关注!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0-29 06:40
风景如画,图文并茂,全部看完了,感谢分享!孩子们很帅!
感谢你愿意花时间看完我写的东西! 楼主拍的好,关注了. 楼主太太是芬兰人?孩子很可爱 干净漂亮的国度 这空气的通透程度,这波澜壮阔的山海,舒服! 混血孩子很Q啊[喜欢] 好风景,好分享,更有可爱的家人,令人羡慕! 风景真好。 这不就是我们要的诗与远方吗。。 小孩看着像混血儿? 本帖最后由 synyan 于 2022-10-29 22:43 编辑
楼主真为国人长脸,娶了洋妞啊~羡慕佩服~
「临出发前一天晚上,看着满当当的背包,不禁感慨过去8年一直标榜轻量化的自己也会有今天,我扪心自问:说好的“35mm就是我此生挚爱”的唯一呢?说好的“看不到的就不拍”的豁达呢?说好的“不让器材成为自己负担”的决心呢?」
哈哈这心理活动绝壁真实。我曾经买过楼主类似的背包装了三机三镜去草原,把我累死了。
不过如今的我比楼主好一点,现在我出行只带两机两镜了,而且最近“进化”到只带两个GRIII/IIIx了。
关键词:不拍视频。(飞机不算)
另外关于1200km开车,我看了视频,我感觉楼主应该买一辆有智能跟随系统和道路识别的新车。我买了,日常开高速很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