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尝试
不记得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句话,说得是花同样的钱升级外设带来的体验改善尤甚于硬件。初看这句话时是完全不能认同的,那个时候还年轻,正是爱玩的年纪,为了改善游戏体验,把手头为数不多的钢镚都砸在内存,显卡的升级上。直到有一天,朴素的现实告诉我电脑不仅仅只是个玩伴,更是工作上的帮手。这时候问题来了,花了大价钱升级过的电脑面对工作的需求显得严重的性能过剩,但使用体验却并不好。看看眼前某品牌的薄膜键盘,看看手边另一个品牌的光电鼠标,我陷入了沉思……就是从那时候起,升级外设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可以很清晰地记得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是Cherry G80-3000青轴。其独特的手感,着实让早已习惯了各种薄膜键盘的我震惊了——原来键盘可以是这样的呀!从那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种轴体,各种配列都体验了很多,键盘过手的多了,渐渐也就麻木了,当最初的激情退去,人也开始变得挑剔起来,总是能发现其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总是找不到心仪的“Dream Keyboard”,这种情况在弃W入M之后变得尤为明显。Mac下的键盘可心的就更少了……
记得那一年,心情一度低落,当时不知道怎么看到了HHKB静电容键盘,那独特的配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Realforce的素质只是HHKB的起点”这句话彻底引爆了我仅存为数不多的理智(那个时候HHKB真心是我见过最贵的键盘),果断买下了号称“程序员专用”的HHKB pro2。(后来又购入了静音款HHKB Pro2 Type-s)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迅速习惯了它的配列和手感,然后就沉浸在它们带来的独特满足感上。此后两块HHKB就成了我台式机和笔记本两台苹果电脑的主力键盘。一晃多年,我也终于来到了开始怀旧的年龄,虽然HHKB依然让我满意,但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对复古的渴望。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款键盘……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Apple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不简单,所以我人生中自己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很大程度上借鉴了Apple1984年出品的M0110。从有想法到付诸实践,从第一次打样到最终CNC成型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修改,拿到成品的那天,还是挺有成就感的。键盘采用经典的Top Mount结构,61配列,黄铜定位板,Cherry绿轴——从接触机械键盘伊始段落轴就是心头好,青轴还不过瘾,此番选用了压力克数更大的绿轴,(不同于客制化圈子里追求的雨滴声,麻将声,我觉得Cherry绿自带的弹簧音本身就有一种原汁原味的复古风)圣熊猫的钢板卫星轴,DZ60的PCB板(本想自己设计PCB的,于是自学原理,于是自画原理图,于是自摆元器件,于是自己做连线,于是非专业的我稳稳地卡在连线环节……于是果断放弃转而采取最优方案——买现成!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我的认知中,既然是走复古路线,键帽的选择就尤为关键。我以为SA高度是所有键帽高度中最为复古的,挑选键帽就成为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找遍了某东,某宝,某亚,甚至某些客制化发车网站依然找不到想要的键帽,一度又萌生出自己设计键帽的想法(61个按键,岁数大了真心折腾不起~~)本意是收一套SA高度的Mac配列键帽,奈何市面在售的却总是差强人意。在经历过多次痛苦的纠结后,终于选中了这一套SA高度的键帽……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折腾之门一开,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套键盘只是开始,下次想复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电磁阀键盘…… 很精致
虽然配色不是我喜欢的款,但是看起来就觉得手感不错 同款G80,现在还在服役中,就是不耐脏,太容易积灰,样子也不是现在主流~无奈就是不坏,无理由退役[可爱] shenchen77 发表于 2022-12-1 16:56
同款G80,现在还在服役中,就是不耐脏,太容易积灰,样子也不是现在主流~无奈就是不坏,无理由退役 ...
真的是,太容易积灰了,感觉怎么擦都擦不出来 经典的G80-3000,我也还在用,一把青轴,一把茶轴,一把红轴3494,都是白色! ryancccz 发表于 2022-12-1 16:51
很精致
虽然配色不是我喜欢的款,但是看起来就觉得手感不错
其实这个配色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可选的余地真的不多 蓝雪 发表于 2022-12-1 17:52
经典的G80-3000,我也还在用,一把青轴,一把茶轴,一把红轴3494,都是白色! ...
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到现在保存的都还不错:D 自己做的?厉害!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2-1 19:40
自己做的?厉害!
自己设计的,然后做了去CNC做出来了 感觉图略少啊~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2-1 20:48
感觉图略少啊~
第一次尝试,打算在做一个不同配列的上盖,到时候多补几张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