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第三套:历代斗栱演变史
非常感谢大家对于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系列的支持,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三套:历代斗栱演变史。
套装将采用5合1创意积木型的方式来展现,爱好者将通过拆装来组合出5套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典型斗栱。
众所周知中国木建筑的核心在于斗栱的运用,既有抗震、连接的结构性作用,又有丰富檐口造型的装饰性作用。
然而斗栱的本质是一个连接柱梁的结构节点,虽然很重要,但在今时今日的结构设计中占比不大,主要是因为我们今天运用的是西方流入的结构计算方法。斗栱在中国古代建筑规范《营造法式》中则属于与柱梁枋平齐的大木作,其原由是古代的结构设计基本以经验为依据。
按《营造法式》的描述,斗栱部由枓、栱、昂组成。
这个积木模型的着眼点就在于捕捉每个斗栱的形,通过枓、栱、昂各部分用材尺寸的不同来区分不同时代斗栱的变化。其中针对昂,我们还设计了平昂和斜昂。可以说是一套斗栱积木模型能帮助大家初步了解斗栱的基本知识。
积木模型不同于木质斗栱模型,充分利用了积木零件可以拆分重组的特性,可以保证了玩家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完成5个斗栱模型。(这里再卖个关子,模型抛砖引玉,如果你是个积木MOC高手,当然就不止5个斗栱啦。)
不到百元的售价,入手这套综合了斗栱知识和搭建技巧的积木模型,既可以放在桌面上作为摆件,也可以放到托架上陈列起来,彰显个人品味。
11月30日开启的众筹,已然达标,非常谢谢各位的喜欢和支持。
喜欢无容错过。
以前不带钉子的木工真是手艺好~
不过弱弱的问一下老哥你这算不算打广告来着~~ 10个门户了。是不是可以申请大恶魔。
传统建筑结构传承,有心思有新意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2-6 12:40
以前不带钉子的木工真是手艺好~
不过弱弱的问一下老哥你这算不算打广告来着~~ ...
谢谢关注,来拉票。。。。。。。。 summit001 发表于 2022-12-6 13:07
10个门户了。是不是可以申请大恶魔。
传统建筑结构传承,有心思有新意
谢谢喜欢,一点点累积起来。 感谢分享,挺好的,帮顶,寓教于乐弘扬中国历史文化。 感谢分享 好创意,巳支持。 模型块粗了一些,虽然结构是一样的,但是外观看上去,都集成一坨了=。=直观看上去缺乏一些美感,一些个人建议~~ xiejeff 发表于 2022-12-6 19:39
好创意,巳支持。
多谢支持! tyan 发表于 2022-12-7 09:28
模型块粗了一些,虽然结构是一样的,但是外观看上去,都集成一坨了=。=直观看上去缺乏一些美感,一些个人建 ...
结构清晰的斗栱部可以参见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的第一套:构件秩序。这套5变,主要是捕捉斗栱的形,搭建时可以了解各时期斗栱的区别。
第一套的传送门:
https://chiphell.com/thread-2437518-1-1.html xavier_cx 发表于 2022-12-6 16:27
感谢分享,挺好的,帮顶,寓教于乐弘扬中国历史文化。
谢谢喜欢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2-6 17:28
感谢分享
多谢大佬 wode_liu 发表于 2022-12-6 21:40
结构清晰的斗栱部可以参见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的第一套:构件秩序。这套5变,主要是捕捉斗栱的形,搭建时 ...
嗯,是的,如果能等比例缩小就好了 宋以后的坡度确实变陡了,宋的那一套出檐这么小的吗? tyan 发表于 2022-12-7 10:52
嗯,是的,如果能等比例缩小就好了
在一个设计方向上确实有点难,主要是零件的基本单位决定大小,如果等比例缩小,模型的体量也不小的。 GRIMMLOCK 发表于 2022-12-7 11:17
宋以后的坡度确实变陡了,宋的那一套出檐这么小的吗?
出檐没有按比例制作,这是其一。屋面的坡度也并非按建筑的实际比例来制作,而是依据能牢固地安装屋面零件而设计的,其原则是积木零件本身的数学比例,确保2点连接的稳定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