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用性能作为产品型号,消费者接受度会怎样?
比如说我出一系列CPU,命名规则为“商标 功耗级别 单线程性能多线程性能是否有NPU是否有GPU”
然后具体某个芯片就叫做
AFXIF X 15/34G
X代表最大功耗大于125W
15/34代表CPU2017 INTFP单线程两项平均15,多线程两项平均110,因为多线程数值容易膨胀所以除10取2的对数得3.4再乘10最后为34。
单一个G代表有GPU没NPU,都有情况标NG。
好吧,其实就是Ryzen R9 9950X在我这套规则下的型号。 太**绕,一开始按频率,后来按序号,现在又按性能,以后按晶体管数量吗? spec 这种受编译器影响很大, clang release 一次, 所有 sku 全部召回重印顶盖? 纯生产力
建议出24大核的Zen 5C
单核5.0全核4.5
TDP 65W
区区4位数字,上限支持cpu2017 ST99分MT10000分的玩意,未来10年足够用了。
同时也不是特别容易重号,ST就是绝对数值,而对数化的MT值高1分就是高7%性能,作为多线程性能这也没有过于密集。 游戏玩家有话说,应该选40+游戏的几何平均帧数作为型号名。
至于是哪些游戏,开什么画质,用什么内存和显卡,给多少功耗,谁知道呢。 性能指标值?当年AMD玩的那套,巴顿核心速龙XP 2500+[偷笑] 当年的P3 866、P4 3.0?? 我看还是按照首发价格来定型号吧,R9 4799X,R7 2999X Doomslang 发表于 2024-11-15 16:14
当年的P3 866、P4 3.0??
频率这东西单核心同架构才有对比意义。
cpu 2017直接剥离具体的指标,给出科目允许你自己编译然后去跑分。
频率的提升、IPC的提升、超线程和核心数的增加一起体现。至于新指令集,自己编译的当然是用上了。
本帖最后由 厌夜 于 2024-11-15 22:02 编辑
国内很多家电产品都是这样命名的,光是从型号你就能读出很多信息。
不过你把实际性能当作产品型号这种做法意义不大。随着需求的变化或者测量标准的变化,你前面测出来的性能很有可能反应不到现实层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