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DNA3失利的原因可能还有对NVIDIA预判失误导致规划失误
现在AMD RDNA4显卡发布了,可以回顾一下RDNA3了AMD RDNA3可以说是失误,RDNA3无论是性能、能效、游戏表现、AI表现,都不如NVIDIA Ada(RTX40系),导致A卡市占率进一步下降。
大家可能会说AMD RDNA3架构方面设计有问题,实际IPC提升不大,而且寄存器功耗高、NAVI31和NAVI32的d2d功耗高,导致显卡在TGP下频率上不去等等。这是大家可能都认可的原因,但AMD RDNA3失利的原因可能还有对NVIDIA预判失误导致规划失误:
1.架构设计预判
AMD在RDNA3上的升级类似NVIDIA Turing到ampere那样,单CU/SM FP32翻倍,同时加强光追。但NVIDIA ada一个很大的提升点还有tensor core的FP8算力,FP8算力暴增不仅让RTX40系显卡在AI时代大放异彩(当然本身CUDA护城河就不好突破),而且高AI算力还很好的支持了DLSS3。而RDNA3 AI算力不足,不仅导致AMD FSR3姗姗来迟(开发难度更大),效果也不尽人意。
2.工艺选择预判
NVIDIA这些年对先进工艺并不积极,Maxwell使用了28nm工艺(当然台积电20nm大火炉),Pascal使用台积电16nm/三星14nm算先进工艺,Turing使用台积电12nm工艺(当时已经有三星10nm、台积电10nm了),ampere更是使用三星8nm(RDNA1一年前就用台积电7nm了),所以AMD会预判NVIDIA可能会在2022年中发布ada显卡,使用三星5nm或台积电6nm工艺。
AMD的这个预判确实有道理,那时候除了苹果和华为,以及2022年的联发科、年中的高通8+gen1,就没有其他使用台积电5nm节点的芯片了。NVIDIA为了降低成本用用三星5nm或台积电6nm工艺确实有可能。
按照三星5nm、台积电6nm的密度推断ada GPU,AD102在600mm2+可能也只能堆到108SM,AD103可能只有72SM,AD104可能只有50SM,AD106可能只有30SM,AD107可能只有20SM,而且如果ada用三星5nm、台积电6nm,频率估计也只能2.25GHz左右。
所以AMD推出96CU+384bit的NAVI31,接近他预估中的AD102,60CU+256bit的NAVI32,大于预估的AD104,32CU+128bit的NAVI33,对标预估的AD106。
另外,NAVI33使用台积电6nm,也可以印证AMD预估NVIDIA可能会给ada使用三星5nm或台积电6nm工艺。
然而台积电5nm比台积电6nm、三星5nm的能效、密度都要高很多,频率也更高。 ADA的规格不是在安倍出来没多久后就被黑客挖出来了吗。
是人是鬼都知道AD102 144sm妳跟我说农企误判了?[震惊] NAVI32 满血 只能和重度阉割的4070 [困惑] chiplet虽然能降低制造成本,但也增加了数据互联的晶体管和功耗,然而减少的制造成本并没有让A卡在价格上吸引消费者
主要是性能问题,XTX虽然光栅性能很高,但是市场的卖点已经被NV引导至光追和DLSS,FSR3出现的太晚合作的游戏也相对较少,且光追也不及竞争对手
即使在RDNA4这代,目前吸引消费者还是性价比,如果后期5070Ti和5080供货状况改善后,AMD如何应对?
其实就是navi33定价狗屎,31和32失败就失败了,但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这块直接就给放弃掉了,这是人能做出来的决策啊? 同意楼上
后期其实780XT/7900GRE/7900XT还是一定程度上回升了不少份额
但是7700XT根本没人关心 硅谷里面来来回回就那么些人,性能和定价其实内部都多少有点风声的
单纯就是自己路线太激进踩雷了,chiplet玩砸 zhangzhonghao 发表于 2025-3-16 13:47
其实就是navi33定价狗屎,31和32失败就失败了,但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这块直接就给放弃掉了,这是人能做出来的 ...
我的主观猜想是7900xtx用mcm互联降了成本,低端卡没有用mcm这些就降不了成本了,感觉跟cpu差不多双ccd的16核单轮性价比反而比单ccd的八核便宜 N5/N6nm打N4,能耗比上就赢不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