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linux大佬
首先感谢Misaka_9993 M大,让我下定决心安装了个debian作为存储系统,虽然花了几天时间才把存储和jellyfin服务器功能实现好,过程艰辛但结果很不错。以往Openwrt docker安装jellyfin总有一些格式会播放错误,但现在用debian系统能够完美播放了
现在就是想把目前做好的debian系统备份下,尝试了dd,但是是全磁盘备份,有什么其他方法能把整个debian有数据的分区备份下来吗? 我也有这个疑问:linux如何整体备份
毕竟这玩意配置一次要挺长时间
虚拟机里面的倒是好说,直接导出一个镜像,存好就行。
实体机的linux,不知道如何处理。。。。 貌似没有比DD更好的办法了 Linux系统其实备份配置文件就可以了,软件安装什么的基本可以一个脚本搞定
你linux系统可以用btrfs分区,然后就可以方便的快照了。
我看到的做法是:
sudo tar -cvpf /path/to/backup.tar --exclude=/mnt --exclude=/media --exclude=/tmp --exclude=/proc --exclude=/sys /
但是这个恢复以后会失去引导,需要修复引导。。。。我不懂怎么修复,所以并没有试过。。。。 rsync或者封装好的工具,比如 Butterfly-Backup
具体用法搜索下,大把教程 UrBackup Mufasa 发表于 2025-3-29 20:07
我看到的做法是:
sudo tar -cvpf /path/to/backup.tar --exclude=/mnt --exclude=/media --exclude=/tmp...
同来学习各位大佬的先进经验。
这个怕是真不太行,直觉上折腾的强度甚至高过搞一个安装脚本。还失去了安装脚本的灵活性。话说如果有个Ghost就好了,直接一个系统还原,连分区都搞定了。
我用linux一般host里面只装最基础的,其他全部dockerize,写好dockerfile。尽量不去折腾host。 备份的目的是什么?
个人建议,备份应用数据和配置为主,如果主要就是jellyfin的话,就把jellyfin的配置定期备份,这也就一两个文件,规模很小,备份方案很多,甚至可以考虑用脚本+邮件附件的形式备份,每周一封邮件到自己的邮箱。如果是利用docker启动的jellyfin,那相关的docker compose配置也可以备份一下。
如果是数据要备份,可以搜索下rsync命令的相关用法。
系统层面不推荐备份,重装更省心,了不起准备个安装系统的USB盘备着就行,装一把也就半小时。 本帖最后由 evangelion_air 于 2025-3-29 21:00 编辑
dd配合zstd压缩为镜像文件,虽然dd是全盘备份,但是zstd压缩可以减少未使用空间的备份体积
# bs指定块大小(影响IO操作数,nvme建议128M)
# 使用zstd进行压缩减少体积,-T 指定CPU线程数量,同时显示操作进度
sudo dd if=/dev/sda bs=128M status=progress | zstd -T16 -o ./backup.img.zst
# 使用zstd解压镜像并还原到一块硬盘,同时显示操作进度
zstd -d -c ./backup.img.zst | sudo dd of=/dev/sda bs=128M status=progress
# 不显示操作进度速度更快 声色茶马 发表于 2025-3-29 20:24
同来学习各位大佬的先进经验。
这个怕是真不太行,直觉上折腾的强度甚至高过搞一个安装脚本。还失去了安 ...
我也在想,能不能把盘拆出来 ,Ghost,选 Disk to Disk,复制一个盘备用。 真没必要备份系统 都docker 备份数据文件夹和配置就够了 然后snapshot增量rsync 单纯配置备份简单
home打包,一个小U盘最多
你这个可能是存储备份就没搞过了
看看大佬的 winpe ghost 物理盘,包括分区信息都有,然后存到移动硬盘 非要备份,就打包一整个镜像,恢复直接烧录覆盖。当然,这个很麻烦,因为更新频繁就没必要了 感谢各位大佬,大概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需求了 新手如果不是需求比较特殊,没必要一上来搞这么高端度的,尤其是对linux不熟悉,不如直接刷个黑裙或者黑威。
像我这折腾windows没问题,但是折腾linux很费劲,毕竟整个系统跟win完全不在一个赛道,有些东西都很难用win的思路去理解,折腾起来就非常累。
再就是nas这种,前期折腾完,开始正常用了,基本上就是半年一年的不动,前期折腾学习的很多东西,过后就忘掉大半,再重新折腾又要重新学习,但是有些东西是跟着网上某些大佬发的帖子啥的跟着做的,等重新折腾的时候帖子不一定能找得到,也就不一定能重新搞或者更改。
当时折腾黑威就是这样,早期黑威安装很复杂,弄完之后用了一年,想升级一下,重新组机器,结果很多东西都忘了。好在好多大佬完善了黑威的安装过程,除了要自己研究下model文件,其他的几乎不怎么用折腾,而且还可以抄作业,比如别人用的主板写好的model,自己也搞个同型号的主板直接照抄,方便的多。 可以试试再生龙,但我也是支持通过系统备份数据文件打包即可。 搞个黑群备份一下 linux备份就是用tar打包系统?
至于引导,转个boot-repair修复一下就行了,debian官方都有文档 可以试试fsarchiver,OpenMediaVault默认的系统分区备份工具。使用简单、带压缩、带校验。 存储和媒体服务器,难道不是win最简单适用么?一定要弄不友好的linux么? linux下备份系统推荐用clonezilla再生龙 https://wiki.archlinuxcn.org/wiki/%E7%B3%BB%E7%BB%9F%E5%A4%87%E4%BB%BD
一般来说rsync或者tar就行,dd不推荐,太慢而且没有什么意义。Linux系统迁移改个fstab改个bootloader的根分区uuid就能起得来,别的都不用管
如果真想要磁盘级别备份的话用clonezilla 文件级别用tar zcvf, 文件系统级别用clonezilla,block设备级别用dd,建议clonezilla 创建个iso备份很方便 那为何不用OMV 我一般是用tar备份一次 然后进PE后用diskgenius备份分区镜像一次(只会备份数据)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