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Slyaly's P80R 最后一版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23:57 编辑

前言
      初涉水冷大概是08年4月,记得当时3870X2跌到了2999的价格,于是想搞一块玩玩,然后在淘宝搜索3870X2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样东西,Koolance的一体式3870X2冷头,当时就觉得,这货神一样的存在啊,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几乎从未想过要玩水冷,但就在那一刹那,我决定上水了。可能是巧合,从3870X2开始,我用的显卡就都是A卡,且都是隔代升级,3870X2之后是迪兰的5870水冷版,5870之后就是这次的迪兰7970水冷版。作为一个天平座的懒人,我虽然对水冷比较有兴趣,但一直没下功夫去钻研,所以就水平来说,应该是这次活动中最低的,但无所谓,只要玩得开心就好。
计划

      话说,其实原来是打算大干一场的,想把整个平台都换掉,X79+3960K+7970LCS,想想都觉得很不错,后来做了下预算,又看了看工资卡里的余额,我于是毫不犹豫地退缩了。没办法,没钱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平台不换,只换显卡和水冷部分。
      老平台大概是10年8月份装起来的,当中只因为raid卡兼容问题换过一次主板,大致配置为
主板:ASUS R2E
处理器:Intel I7 920 OC 4G
处理器冷头:EK HF
内存:海盗船 红梳子 2000C8 @ 1600C6 2G X3
显卡:迪兰HD5870水冷版
阵列卡:DELL H700
固态硬盘:Crucial64G X2 raid0
机械硬盘:WD 黑盘 1T X3 raid5
电源:SST ZM1200
泵箱一体机:Koolance RP1000
水箱:红色阳极赛车水箱
冷排:Blackice GTS 360 X1    Blackice GTX 120 X1    Blackice GTS 120 X1
机箱:联力P80R

      出于成本考虑,这次硬件方面只打算更换处理器和显卡,处理器换成I7 975,显卡换为这次的活动显卡,迪兰HD5970LCS,其他硬盘部分会再加两个固态硬盘,将原来两块硬盘的raid0改为4块硬盘的raid5(增加安全性),内存也做些增加,添加三根单根4G的黑梳子。水冷部分改动稍大,会增加一个主板冷头,由于R2E这块板子比较老,市面上能用的一体式冷头几乎已经绝迹,最后在Bitspower香港网站上找到了BP家的AIX58NSE,于是找香港版主013114帮忙代购。RP1000这次终于下决心弃用,RP1000的18W ddc的噪音多年来一直是我机器上最大的软肋,换成Koolance的 RP-452X2加上双D5,顺便将原来的一路水改造为两路,一路为处理器和主板,另一路为显卡,冷排的分配为GTX 120和GTS 120串入处理器一路,GTS 360串入显卡一路。此外Koolance的双D5调速器也会纳入,Aquacomputer的aquaero 5 XT,水流计,测温接头也已经预订,接头方面当然还是Bitspower,这次除了酷黑系列,还定了几个骚红色的接头。整个系统仍将沿用原来的CHH配色。

      预想中的成品配置:
主板:ASUS R2E(不变)
处理器:Intel I7 975(更换)
处理器冷头:EK HF(不变)
主板冷头:Bitspower AIX58NSE(新增)
内存:海盗船   红梳子 2000C82G X3      黑梳字 1600C74G X3(新增)
显卡:迪兰HD7970水冷版(更换)
阵列卡:DELL H700(不变)
固态硬盘:Crucial64G X4 raid5(增加)
机械硬盘:WD 黑盘 1T X3 raid5(不变)
电源:SST ZM1200(不变)
水箱:Koolance RP-452 X2 (更换)
水泵:D5 X2 (更换)
水泵调速器:Koolance    CTR-SPD24X2
水管:黑色太空管(由酷威赞助) 3分管, PrimoChill 红色 3分管
接头:Bitspower 各种系列
监控调速:Koolance D5调速器(新增)
               Aquacomputer Aquaero 5 XT [外加黑色面板](新增)
               Aquacomputer Flow sensor(新增)
               Aquacomputer 测温接头(新增)
冷排:Blackice GTS 360 X1    Blackice GTX 120 X1    Blackice GTS 120 X1 (不变)
机箱:联力P80R (不变)

      后续装机测试中发现,C300与M4的速度差异过大,不适合放在一组阵列中,于是改为两组raid0,LSI的SSD GUARD功能弥补了安全性方面的隐患,而Aquaero 5 XT海关清关时间太长,只能临时性借用酷威的Aquaero 5 PRO,其他均按设想中的方案实施。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12:54 编辑

活动主角

其实下午就收到了,但是强忍住没开箱


以蓝色为基调,冰雪为主体的外包装


PowerColor LCS HD7970


小黑匣


小黑匣内部


主角隐现


先不管显卡,看看附件


各种转接头,包括HDMI 转DVI Mini DP转DP Mini DP转DVI


DVI转VGA 6pin转8pin电源线 CF桥接


水冷部分附件,包括一套三分管和一套四分管及相对应的管夹等


主角正式登场


主体部分,黑色冷头是我的最爱




冷头部分


其他角度




YY的背板


丰富的接口,包括两个DP一个HDMI和一个DVI


其他细节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12:54 编辑

配件陆续到货

京东特价时抢来的i7 975,不知道在仓库里堆了多久,盒子已经快烂了






镁光 M4 64G 准备和原来的两块镁光C300组raid5




Bitspower的R2E主板冷头,国内基本找不到了,感谢亚水帮忙从香港购买。










原来的mini sas-sata线太短了,不方便理线,购买了1米长度的






为光驱准备的sata线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12:46 编辑

轮子帮忙搞的黑梳子,4G*4 1600 C7 1.5V的参数














双管水箱






很实惠的扇子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11 21:31 编辑

D5 D5水箱 D5调速器到手



双D5水箱










双D5调速器






D5,这么多年了,造型依旧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12:47 编辑

最后两批货终于也到了

特别要感谢酷威的帮助,由于订购的 Aquacomputer aquaero 5 XT一直在海关那里发不了货,酷威阿龙把他自己的Aquacomputer aquaero 5 pro无偿借给了我。





aq的水流计





aq的测温接头



添置了几个红黑接头,这次彻底走红黑路线了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12:51 编辑

正式开工
4月14日
顺丰今天很不给力,等几样东西等了整整大半天,浪费了好多时间

有些东西没到,就把能装的先装了,先是主板部分,BP的主板冷头





然后是把内存插满*/-49




主板全貌



把水泵给安上









冷排清理了一下,把新风扇和风扇罩装上









双管水箱的接头







搁置了好久的D5,打算用来以后放水用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顺丰终于来了,但是有一个包裹丫竟然发配到了离我家15公里的配送点 ,然后告诉我要改天送,果断自取啊。就是这几个红色接头,害特地跑了30公里路。











可以装机啦,先是主板




然后冷排,继续背书包



接着走管,走完发现好乱,不管了(4月16日改良)
cpu一路




显卡一路

搞完这些已经半夜了,基本上也差不多了,明天继续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6 00:00 编辑

4月15日

周日起了个大早,把机箱搬到了阳台上







粘SSD的3M胶昨天忘在车上了,今天拿回来,最后把SSD装上


OK,基本上就是完成体了







灌水啦,不搞UV了,上蒸馏水,便宜又好用



装水的辛苦过程就不发了,总之各种艰辛,期间老爸也来帮我忙了。直接跳到试水





乘试水的时候把防尘网给装上,honeywell空气净化器上的的活性炭


尺寸刚刚好,一片能装两次



试水完成,又搬回书房


点亮了(后来证明我高兴太早了,出现了一大堆问题,系统也重装了N次)


机器运行中



装机部分差不多就到这里了,明天有空再拍几张夜景。再接下来就该做测试了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22:43 编辑

下班回家把走管优化了一下,看上去简洁了一些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23:32 编辑

测试
考虑到7970已经上市一段时间,大致性能大家都已经了解,这里就不过多的做跑分测试了,只放上3dmark11的成绩作为参考。

测试平台
CPU:I7 975 OC 4.3G
主板:R2E
内存:海盗船 黑梳子 @1600 8 8 8 18 1T
系统硬盘:镁光C300 64*2 RAID0(因C300与M4速度差别过大,所以没有组在一起)

一 基准测试

3Dmark11
默认频率跑分



核心1299显存1705跑分


核心1335显存1801跑分



再往上拉核心频率时,测试出现花屏,于是结束测试。

二 温度测试

1,显卡部分
测试说明
测试软件:Furmark
温度记录软件:GPU-Z
测试前开机一小时以上
单次测试时间为30分钟左右

默认频率部分

室温24摄氏度(以下温度单位均为摄氏度)
水温28.5度
GPU温度31度

初始状态


测试中


温度曲线(横轴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竖轴坐标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程序运行后温度瞬时达到38度,然后呈阶梯上升,50秒内上升至41度,在开始测试四分钟后达到次高温45度,7分20秒时第一次达到整个测试的最高温46度,并在10分30秒后达到稳定状态,与初始温度温差为15度。此时水温为33度,比初始温度上升4.5度。30分钟停止程序后,温度骤降至38度,然后阶梯状下降,3分30秒后稳定于32度。



超频至1325 1805部分

室温24度
水温28.8度
超频前GPU温度在31至32度之间徘徊,超频后瞬间达到36度,40秒后达到38度。

初始状态


测试中


温度曲线

图中31度时为未超频状态,超频后达到38度,并在38度保持22秒后开始测试。
测试开始后温度瞬间上升8度达到46度,而在默认频率测试中这个值为7度。
4分30秒后达到稳定状态的前一温度,56度,与初始状态(38度)温差为18度,时间上比默认频率测试中多了30秒,但温差多了4度。
6分10秒时第一次达到57度,开始测试7分钟后达到稳定状态。与初始温度温差为19度,水温达到36.5度,比初始水温高了7.7度。
30分钟结束测试,4分30秒后降至相对稳定状态41度,比默认频率测试多了1分钟。又经过4分40秒后开始徘徊于40与41度之间。


2,GPU与CPU混合部分
测试说明
测试软件:Furmark,SP2004(尝试过OCCT,但GPU负载只达到20%,遂放弃,也尝试过Furmark与linx的组合,但linx太过暴力,CPU达到满载后已经无力再带动GPU,GPU负载也只能达到20%,于是改用Furmark与相对温和的SP2004,测试时共开7个SP2004,除核心1以外,每个线程均开启两个,核心1有一个线程被Furmark占用,故只开了一个)
温度记录软件:GPU-Z CoreTemp
室温24度
两路水水温均为29度
GPU初始温度31
CPU最高核心温度47
GPU频率为默认频率

整个测试历时约25分钟,前5分钟左右跑的是linx,中途才改为SP2004,所以GPU温度开始时上升不快(满载不能),而CPU温度由于一开始忘记记录,所以只有中后程的温度。

测试中




温度曲线






受CPU满载影响,GPU负载并不均匀,一直不能达到稳定状态,最高温度也比单纯的GPU测试时高了1度,为47度
CPU则因为中途更换测试软件,其间出现过温度大幅下降,途中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处。后期温度下降则由于SP2004运算间歇造成。测试期间最高核心温度达到80度,四个核心平均温度分别为73.83,72.62,68.57,68.36。
测试结束时,两路水水温都已达到40度,均比初始温度高了11度。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本帖最后由 norman_sly 于 2012-4-25 23:28 编辑

总结
      完工了,从采购到完工历时4周,一个字,累!期间还碰到了各种没意料到的情况,海关效率低下导致Aquaero 5 XT到现在都没到手,快递发错地方以致自驾30公里取货,上机后发现主板冷头没装好,重装时发生大量漏水,raid卡不明原因损坏,外加重装系统N遍,超频测试时功耗太高超出UPS功率以致关机后raid0丢失,从装机开始平均每天少睡1个小时,还要被老婆骂不务正业,总之各种麻烦,各种不爽。但总算是及时完成了装机并进行了测试,也算是个欣慰。
      总体来说,这次装机的成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水泵比原来安静了,能够随时了解水路中的各种情况,方便将来维护,而在平台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迪兰HD7970LCS也使机器的3D性能比原先上升了一个档次,大菠萝3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在测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显卡上水带来的巨大好处,更风 骚,更低温,更稳定,即便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夏天也可以安心得打游戏而不用担心显卡高温带来的各种隐患。
      这里要感谢在活动中给予我帮助的轮子,Witson,还有制作史上最骚7970背板的Xao2ceo,以及在活动中无偿借给我Aquaero 5 pro和赞助水管的酷威,当然还有CHH的会员们,CHH有你们才精彩。
      最后由衷感谢迪兰举办的这次活动。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27*/-27*/-27

simon3389 发表于 2012-3-20 21:37

红蜘蛛出现,沙发了先

Dreista 发表于 2012-3-20 22:54

本帖最后由 Dreista 于 2019-4-20 18:21 编辑

0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2:56

Dreista 发表于 2012-3-20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表情好呆滞

*/-27*/-27*/-27

Dreista 发表于 2012-3-20 23:01

本帖最后由 Dreista 于 2019-4-20 18:21 编辑

0

jmboysean 发表于 2012-3-22 17:32

打**的表情

sanna 发表于 2012-3-22 21:47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0 2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开箱

下午就收到了,强忍住没开箱


卡已阅,等上机图啊。。。

clhr 发表于 2012-3-25 22:15

等着全机show啊。

黑色飘移 发表于 2012-3-25 23:38

这东东多少钱

ljdt163 发表于 2012-3-26 11:21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6 11:22

ljdt163 发表于 2012-3-26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把水冷版的7970的BIOS共享下不?

还没上机呢。。。

nApoleon 发表于 2012-4-12 18:33

那个调速器我喜欢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4-12 19:05

nApoleon 发表于 2012-4-12 18: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调速器我喜欢

这个调速器设计确实不错,旋钮虽然是突的,但由于旋钮下方是凹的,所以实际只突出面板三四毫米的样子,对于有门的机箱来说,避免了门关不上的尴尬情况。

batigoal945 发表于 2012-4-13 16:03

哎呦,一样的城市一样的主板一样的冷头哇,赶紧更新吧,很想知道KL新款D5箱盖实际使用感受。

麥田守望者 发表于 2012-4-13 17:38

哈哈,不错,怎么没有弄完的整机效果图,期待LZ更新

SMARTLQY 发表于 2012-4-15 13:51

等看RP-452X2加上双D5,双水路~~求更新

witson 发表于 2012-4-16 00:22

LZ是第一个基本完成硬件部分的哦*/-49,就是流量好像有点低,排完泡可能会好些

gdsd 发表于 2012-4-16 00:49

norman_sly 发表于 2012-3-26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没上机呢。。。

楼主,上了K牌那个支架,后面的12cm的风扇位还能上冷排啊??

SMARTLQY 发表于 2012-4-16 07:22

终于更新了。貌似图片乱了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Slyaly's P80R 最后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