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25nm NAND SSD选购评测

2011-5-9 21:40| 发布者: nApoleon| 查看: 301285| 评论: 201|原作者: nApoleon|来自: www.chiphell.com

摘要: 正当SSD逐渐被用户所熟知并且作为系统盘慢慢取代传统机械硬盘的时候,Intel与Crucial双双发布了基于25nm NAND(闪存)制造工艺的新品,而另一家SSD主控芯片研发厂商SandForce也几乎同一时刻发布了基于SF-2281主控的新品, ...
        在评测开始之前先让我们用问答的方式来给大家针对SSD的基础知识做一些补课:

1.问:SSD相比传统机械硬盘在使用上的性能提升感受是否明显?
   答:非常明显!传统机械硬盘无论是5400转还是服务器级15000转,都无法避免延迟,而SSD则完全做到了0延迟,举例来说, 一台CPU为Intel i7却搭配传统机械硬盘的高端PC与一台CPU仅为Intel i3却搭载着SSD的PC相比,无论是开关机,进入Windows的速度以及Windows的流程度和软件调用速度等等,都是Intel i3+SSD组合要更胜一筹.

2.问:听说SSD有使用寿命一说,是不是意味着SSD寿命真的很短?
   答:SSD所使用的NAND在进行擦写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折损值,并且随着NAND制造工艺的提升,折损值成反向增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SSD真的是那么的"脆弱",通常来说SSD上市至今很少有用户是因为NAND擦写的次数达到饱和而彻底报废的,回忆一下主流SSD上市至今有3年左右时间了吧(intel X25-M G1),就像以往机械硬盘发展史那样,当你今时今日购买了主流500G硬盘,不出2年同样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2TB甚至更高,你还会在乎那个500G硬盘寿终正寝么?

3.问:选购SSD需要注意哪些参数?
   答:在第一道问道中其实已经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数据,SSD之所以能够取代传统机械硬盘成为系统盘的新贵其中最大的功劳就要归功于NAND无延迟的响应速度,而这项数据在SSD规格中使用IOPS(随机读写)来表示,IOPS的数值越大表示该SSD在系统应用中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4.问:貌似很多SSD的读取速度要明显高于写入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写入速度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呢?
   答: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平时使用PC的时候到底是读用得多还是写用得多?打开PC进入Windows时:大量读+少量写;打开大型软件的时候:大量读+极少量写.看来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明显是读取应用多于写入应用,不过当你下载一首MP3并且存放在SSD上面的时候,就是一个写入的动作,制作一份Office文档的时候,也是一个写入的动作,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写入的动作往往都是一些小文件而已,相比机械硬盘,SSD的小文件的读写性能不是很强,这就是为何很多SSD测试软件都会有4K文件存储测试的项目,早期第一代SSD在读写小文件的时候有时会卡顿一下,不过如今的主流SSD早都已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增加缓存等)来弥补SSD这一缺陷,用户大可放心.

5.问:听说SSD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成下降趋势,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是否有办法避免呢?
   答:的确是这样,因为SSD在擦写时所产生的碎片文件会影响NAND的性能发挥,也就是说SSD中的碎片文件越多,SSD的性能也就越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SSD主控芯片研发厂商都增加了TRIM这一功能,关于TRIM技术大家如果要详细了解大可Google或者百度,这里就不给大家详细去分析了,简单来说,TRIM是一种主控芯片自带的碎片整理功能,可以延缓SSD性能衰减的速度,现在主流SSD都已经拥有此功能,只要大家买的不是老古董的SSD,并不用太过在意这个,毕竟TRIM也无法真正做到性能0下降,通过经验来看通常随着使用时间(1~6个月)的增加,最终SSD性能会是初期的2/3左右.

6.问:SSD是否可以通过组建Raid来进一步提升性能或是安全性呢?
   答:当然可以,不过目前没有一家厂商提供了Raid之后的TRIM支持,换言之,一旦用户组建了Raid,TRIM功能将被自动关闭,没有了TRIM不出一个月你两个Raid 0后的SSD性能必定降低至单个SSD的性能,是想要夜夜笙歌还是只要一时之快就看用户自己了.

7.问:网上看到不少介绍防止SSD性能衰减的方法,那些方法效果如何?真的是有需要么?
   答:其实目前所有防止SSD性能衰减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减少SSD对于小文件的读写处理,换言之就是尽量避免在SSD上产生碎片文件,比如将Internet的临时文件存放在机械硬盘上等,这些方法的确可以降低SSD性能衰减的速度没错,可是只要你的系统是装在SSD上面,碎片文件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我到是有个最有效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就是大家买回家之后将SSD供奉起来,天天烧香,绝对不要使用,这样一定就不会有性能衰减了!

8.问:SSD选购容量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答:通常主流用户购买SSD一般都是作为系统盘使用,如果是Windows 7的话,安装完系统之后再加一些必须的软件,实际占用量在40~50GB左右,如果大家还需要安装一些GAME,那么最终使用量会在60~80GB之间,这里有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SSD的空余容量越小性能会下降到越低,原因在于可供整理碎片文件的空间收到了挤压,所以我们建议在选购SSD的时候尽量提前预估自身SSD的实际使用容量大小,然后增加20~30%去选择相对应容量的SSD,比如说实际使用量为60~80GB之间,那么选择100~120GB容量的SSD更为合理.

9.问:我们都知道机械硬盘的发热较大,在夏天或是散热性能不好的机箱里最好使用主动散热,那么SSD的发热量如何呢?是否需要主动散热?
    答:SSD也会发热,但是比起机械硬盘的发热量就是天壤之别了,不管你是1个SSD还是多个SSD,不管你的机箱在SSD存放位置是否有主动散热的风道,我们都不必担心SSD的那一丁点发热量.

10.问:SSD好像容量不同性能表现也有不同,这又是为何呢?
     答:因为SSD目前主控芯片并没有根据容量去做细分,通常小容量的SSD使用了同样大容量的主控芯片但是NAND数量经过了减少,这就好似本来有往返各4条车道的马路只开放了各2条车道,还是相同的车流量,车辆的行进速度当然也就降低了.SSD的主控芯片也是这个道理,一款产品中无论是再小的容量还是再大的容量主控芯片都是相同的,那么NAND真正完全使用了主控芯片的所有读写通道才会将主控芯片的性能完全体现出来,小容量的就只能接受性能被阉割的事实了.

11.问:SSD为何有MLC和SLC的区分?两者有什么不同?
     答:SLC全称为Single-Level Cell,MLC全称为Multi-Level Cell.两者均为不同类型的NAND颗粒.其中SLC可定义为单层单元闪存,而MLC则是多层单元闪存.两者的主要区别是SLC每一个单元储存一位数据,而MLC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压等级,每一个单元储存两位数据,数据密度比较大.在实际使用当中,SLC拥有更多的擦写次数,一般为MLC的10倍左右,这就意味着使用寿命要远远高于使用MLC颗粒的SSD,不过由于SLC颗粒目前的良品率并不高导致基于SLC颗粒的SSD价格昂贵,通常只有行业领域才会考虑配置SLC颗粒的SSD.

        在看完以上这些问答之后相信不管你是SSD菜鸟还是老鸟都会对SS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评测的三款产品规格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亡命畜生 2017-3-20 12:59
wangzj: 520 180g使用时间即将90w小时的路过
请问您是从那个朝代过来的?
引用 woaidalaowang 2013-10-2 14:06
还是觉得intel的好。。如果不差钱
引用 asdingo 2013-5-3 16:18
这个可以有!
引用 huihuige 2013-3-3 21:56
m4 64G 4块 正常使用已一年多
引用 wangzj 2012-12-4 23:25
520 180g使用时间即将90w小时的路过
引用 liyunlong1994 2012-10-29 14:42
学习学习
引用 Microchip 2012-10-6 13:51
都是米物啊
引用 87169532 2012-9-27 22:23
想入SSD 不知那只好
引用 凸逼男勃丸 2012-8-28 11:25
评测很到位 感谢!
引用 wx1225 2012-8-22 19:18
先用的M4128  ~~才换了2块  520 240G ~~组了RAID~没啥感觉 就是好玩~
引用 zipvo 2012-7-29 22:39
Intel G2 120G的路过~
引用 cover 2012-7-21 20:47
caijp: Intel的是3GB/s的,肯定没法跟OCZ和M比呀!
价格相当的
引用 lei_July 2012-6-21 14:33
好帖,学习了
引用 maosy20092009 2012-4-12 10:43
2块  ,镁光M4  64G, 正在使用中, 飘过!!!
引用 陈靖仇 2012-2-23 11:08
事实证明M4是标配……
引用 riverstore 2011-11-25 17:22
要保修就是INTEL,要速度就是镁光,OCZ通路货就无视吧!
引用 sjz695 2011-11-12 01:18
呵呵 受教了
引用 红色如我 2011-10-7 20:42
OCZ的跟微型计算机评测差距很大。。。
引用 瞳影 2011-10-4 15:41
重看一次,最喜欢第二页的问答,增长见识
引用 DEUSZOHAR 2011-9-20 13:04
对我很有用的文章。。长见识了

查看全部评论(20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11-25 07:22 , Processed in 0.00710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