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X Cloud Revolver作为同系列里最高级别的型号,无论是造型本身还是各种细节之处的处理,都满值得肯定。我们先从单元看起
这个纯黑色的单元,配上几种不同材质的嵌套组合,丝毫不比带有背光的同类竞品逊色,向内凹的斜面加上条状格栅的红色镂空,磨砂与镜面,在光线下强调了几个面的梯度分布,形成这个类似飞机发动机感觉的边缘。
“X”状的四向外沿,形成了一个锁扣一样的固定阀,整个结构的“机械装置感”很强,而又不是那么的科幻,有点工业的味道在。
中心的镜面烤漆上的巨大HX logo很醒目。
从上面的几张图中可以看到材质的丰富度,使用“同色不同质”来区分不同零件,这种风格越来越流行,服装,球鞋,各种电子产品等等领域,甚至汽车都有这种设计。HyperX Cloud Revolver 有红色塑料——镜面——磨砂——金属哑光漆——磨砂,最后再来一圈镜面勾边的多个层次,变化很丰富,由于同色,所以并不乱。
耳廓包裹皮革衬垫,填充是所谓HyperX专用的记忆海绵,但没觉得有很大的慢回弹性
分离式麦克风,安装为榫卯结构,一部分嵌入左侧单元内部,所以一致性非常好,加上梯形结构的接口,安装也不必担心插反。
麦克风细节设计同样丰富。
金属框架,黑色哑光漆,冷黑的高端感也是整个耳机的亮点之一,而单元的LR标记则是使用了一小块圆角矩形(边缘也有倒角)嵌入金属面上,加上R字的凹陷镜面刻印,又是三种材质的变化。这小块塑料兼具了内部伸缩杆与金属框架固定的“铆钉”作用。
伸缩杆的内测带有滑轨和型号、产地标注,横梁部分的缓压带则是皮革加红色缝线。
厚、软,但不算重的缓压带,顶部巨大的压印logo,金属骨架,有点类似steelseries Elite的结构,但更巧妙些。
默认的连接线为四节镀金头,方便接驳游戏机、移动设备或者mac book pro,1米的线长也刚好合适;而若连接pc,则通过带有线控的独立延长线实现。线控是传统的模拟波轮,易用方便,但还是有用久了模拟开关有噪音出现的担忧。
由于游戏耳机兼顾了电脑使用的多功能性,佩戴时间分布也往往是连续性的,所以舒适度尤其重要。HyperX Cloud Revolver自身的重量有370多g,作为大耳机,又使用了金属元素,其实不算夸张。若详细剖析其佩戴,可以从结构开始。HyperX Cloud Revolver是由固定框架连接左右单元,配合自适应伸缩带实现调节功能,无论头围大小,都不用特别调节,类似赛睿西伯利亚的原理,但用料看上去相当扎实。
下图中,红色的部分,由单元向上,由“一宽”分成“两窄”的Y型结构全部为金属材料,为了减轻重量,顶部变成两条窄边,但宽度也有6-7mm了,轻量化并未影响其可靠性。单元固定在“X”结构的内部,可以小幅度的多维3D活动,感觉类似模型手办中皮碗关节的那种free方向。
单元本身与耳罩在Y轴方向上有个夹角,也就是说耳罩保证了符合脸颊曲线贴合的同时,发声单元则针对耳廓方向进行了倾斜,这种设计在某些型号的大耳机中倒也见过,它保证了声音进入耳道的方向正确。而横向压力方面,框架本身金属具有韧性和弹性,且内扣角度刚好,不会觉的夹脸。
皮质耳罩,里面填的红色记忆棉,柔软度适中,全包裹设计,不压耳廓,至于闷热感嘛,一向和隔音成反比,我可以告诉你“它的隔音性非常出色”。
伸缩部分,弹性结构在缓压横梁内部,伸缩件是带有轨道凹槽的软性塑料制成,断开的可能性看上去不存在,非常可靠。
而这个弹性的松紧度和头部缓压垫配合,不会压头也不会松垮。
麦克风的质感视觉上与单元的磨砂塑料统一,但弯曲柔软性却很像橡胶杆,我们知道,那种橡胶杆的麦克风(比如贼船),有可动性,却无法定型,且很容易变得黏黏的,这个恰恰相反,有着塑料的易清理性,还可以记忆弯曲,要赞下。
佩戴方面,舒适度,隔音性都可圈可点,一部使用了金属框架的大型耳麦,有这样的佩戴,我觉得是加分的。至于应对再过一个月后的天气,先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