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和使用解析
分两块谈这里,一个是手感,同样的MX轴,同样的钢板,Alloy对青轴的“调校”方式还是很有特点的。而“红茶”也是“泡”的有点不同,所以这次还是值得一说;另一块要说的是它的使用方式及游戏、日常感受。 先说手感,Alloy的青轴,上次我用起来,其实最大的特点是硬度和力量加强,脆度减弱。 而这次的茶轴和红轴也有着类似的变化,茶轴的微段落,在Alloy上有更明显的加强感,机械性更强,回弹也更有力。红轴也比常见的钢板红轴来得力道更强,有点奔着黑轴去的意思。这样讲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微妙的差异还是存在的。从这三个不同轴体键盘的体会上,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Alloy把MX轴体都在向着统一的方向“调校”,那就是“硬、韧“,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于游戏来说反馈更直接,而问题也明显,单纯的从机械键盘来说,它的方式会有争议——到底是应该把几种轴体的差异尽量放大,最大化的呈现不同轴体的特性,还是应该按照游戏使用的需求,将所有轴体都朝着统一方向趋近? 打个比方,可以假设这样一组描述—— 在市场上,同样搭载MX青、茶、红轴的键盘里,HyperX最适合FPS游戏(最好再加竞技两个字);反过来,在同样搭载MX青、茶、红轴键盘里,谁最适合打字,Alloy恐怕排不到前面。 这种理念,从对游戏的执着追求上来说并没有错,可要是非给redwing加个全掌气垫,让它更适合运动,穿着这货打球恐怕也不会是个好事。 打字方面,这次Alloy茶轴反倒有着比一般钢板茶轴舒适的节奏,红轴却结论相反。横向上看,Alloy的键帽高度虽为标准配置,但其整体高度和支起的角度都略低于classic方式,所以码字输入并不算出众,倒是对手托的依赖,Alloy几乎是可以忽略的,手腕角度平衡。 灯光的控制通过Fn加方向键组合来切换,常亮、呼吸、触发跟随、触发波动、扫光、自定义,一共6组设置——这是多年前的顶级配置——在这个领域,HyperX显然不炫技,但也并没有完全不考虑灯光这件事。 关于自定义灯光的方式,就是定义哪些灯亮起,那些不亮,操作逻辑也简单,但不看说明肯 定是不知道的。先要切换到自定义模式,默认是”1234、wasd、左ctrl、空格“这样组合点亮——其实这就够了,你们懂的——在这种状态下,按住fn + 右ctrl直到背光灯熄灭,按住一个或多个想要点亮的按键, 完成后,再次按住fn + 右ctrl,即可保存自定义的背光配置。 另外,Fn+G的所谓“G”模式,其实只是锁定win键而已,表格里提到的全键盘无冲突,仍是不看说明书找不到开启方式的另一种“隐藏”属性——它的开启方式是“Fn+Del”,默认情况下,是6键无冲的;要重新切换到6键无冲,并不是再按一次“Fn+Del”,而是“FN + Insert”。说实话,感受有点奇葩,为何不在启用G模式的时候就直接启用全键无冲呢?而且Del键上没有Icon提示,这种逻辑在新轴体推出时并没有改变。 测试的6键模式和all key模式不假。 开启无冲后。 在FPS游戏方面,有在守望先锋和CSGO中体验官方提到的其它卖点,比如,极精简的体积对于桌面干净整洁的确有帮助,但鼠标大范围移动撞键盘这件事,边框减少得再多,也不会比87的配列控制的更好,这是个相对概念,单纯的104比104,Alloy要好些,而便携性是同样的道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2-11 15:27 , Processed in 0.0089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