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id1002 于 2017-11-28 19:59 编辑
大家好。
刚从部队退伍,好不容易抽出一天来写这篇小分享
我是一个比较多在使用Nikon/Sony/Fujifilm的用户。但其实我也已经用了2年的Canon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分享我对这个系统的使用经验。
或许是因为整个体验太过于平淡了、又或许是因为我用的Canon器材不够吸睛来写开箱报告,
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关于Canon的任何一点叙述,顶多只是在我的Sigma文里面简单带过而已。
我认为Canon在整个市场里有那么大的份额,
不只是因为产品营销好、市场公关做得好、早期产品深入人心早早地打入了别家没进入的市场,
我是觉得Canon现在的产品其实也算好用。
我虽然最开始用的是Nikon,但是也过手了五台Canon相机,分别有:
5D Mark III、5D Mark IV、1D X、M5,
现在我个人主要使用的机种除了5D Mark III之外,还有一台6D Mark II。
这几台Canon之中,每一代机种都有它独特的特性与优缺点,
不像我使用过的其他家产品,我没有最喜欢的一台,也没有最讨厌的一台。
本篇中,我希望针对EOS系统的这些相机的多方面,
操作手感、动态范围、发色与细节、对焦系统、镜头群...等等,
来和大家分享我作为一个本来非Canon用户的使用者,对EOS系统的一些使用感受。
Canon相机的系统设定
首先,我必须讲一下这些相机的系统菜单,这点蛮重要的,
这几台EOS相机大概是我使用过菜单最容易上手、易懂的相机了。
不管是从简单的JPEG切换成RAW、还是要做对焦系统的微调,
对于长期被Sony折磨的我来说,Canon的菜单的体验简直让我为之惊艳。
我感觉,这会让使用者不论拿到的是Canon的任何新相机,立刻就能上手。
(M5 + EF-M 22mm F2 STM)
动态范围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又不是不能用”这六字真言在喜欢玩相机的圈子里,我相信大家也常常听到。 而Canon的这几台相机,在动态范围方面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 我也不是会进行非常大动作后期(HDR、堆图... 等)的用户,但我还是很有感。
2年前我从D810第一次换到5D Mark III的时候, 我就发觉:诶,大白天把阴影拉出来都能有彩色噪点?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大概这就是老Canon相机的悲哀吧。 我不太懂兰拓和微博上的那些分析传感器工艺的说明, 但是我光从实际使用马上就能发现,动态范围的差劲程度已非单纯只是街坊传闻, 这其实还算蛮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大瓶颈。
(5D Mark III + EF 135mm F2 L USM)
好消息是,动态范围不好并不是所有Canon相机都有的通病。 在我用过的机身里,我认为真正能算上差劲的也大概只有5D Mark III和6D Mark II了吧, 其他的好比APS-C画幅的EOS M5,我感觉其实不算差了。
搭配闪光灯的简单棚拍体验 “纯论闪光灯,市面上大概没有比Canon支持度更高的相机系统了”, 这句话出自一个来路不明的职业摄影师。 我不是一个职业的摄影师,我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大量的棚拍经验, 但是我也曾经为了拍摄一些小商品图,学习了一些闪光灯的简单使用与操作。 这些或许在很多高手眼中太小儿科了,不过还是分享一下把。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V的闪光灯同步速度最高是1/200秒, 和Mark III相比并没有进步,而6D Mark II则是更低的1/180秒。 如果牺牲功率使用高速同步的话,这些问题也不算大了, 不过这相对地也表示用户必须投资更高额的费用在闪光灯上面了。
我个人选择了比较便宜的永诺闪光灯YN560IV,全手动、也没有E-TTL的支持, 室内其实问题不算大,但是室外拍摄我确实感觉到了棚灯的必要性。 Canon比较贵的单反相机也不像Nikon那样有机顶闪,这点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
(5D Mark IV + Sigma 50mm F1.4 DG HSM)
低光拍摄?你想太多了! 我当时天真的以为,Canon最好的相机1D系列理应有最好的对焦系统, 不过1D X让我对它的低光对焦非常失望。 以前用过的a7S和D4这些相机, 不只是中央点,边缘也有相对良好的低光对焦表现, 但是1D X感觉好像只有中间一点在晚上是灵光的, 5D Mark III更是无力,稍微暗一点的环境下,拉风箱几乎无法避免。
就算成功对上焦好了,先前就提到的动态范围弱势,在晚上衰减地也更快, 高ISO下,RAW档稍微拉一下阴影就很可能出现不好看的噪点。 我个人觉得5D Mark III在3200~6400就是极限了, 而1D X我也不太会想在超过6400以上的情况下继续拍了。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5D Mark IV + Sigma 85mm F1.4 DG HSM)
相较之下,5D Mark IV和6D Mark II的出现倒是给了用户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两台机身一样在光学取景器下的对焦点不是常亮红的(除了对上焦的时候,晚上根本看不到对焦点在哪),
但更靠谱的Dual Pixel CMOS AF技术可以让用户更无忧无虑地在暗光下拍摄,
高感的进步更是能让人安心,尤其是6D Mark II,真的不错用。
(5D Mark IV + Yongnuo 35mm F2)
Canon 5D Mark III / IV的对焦系统 玩Canon的机身,你不需要很会设定对焦系统。不会有人告诉你需要开启Boost Mode才能体验到高速对焦(Fujifilm),
更不会有Youtuber在网路上为了“最正确”的对焦设定而吵架(Panasonic)。
和Sony/Panasonic/Fujifilm不一样,Canon不会要求用户需要很熟悉模式才能使用它成熟的对焦系统,
当然,如果真的需要好好把玩它多样化的模式的话,除了说明书之外,Youtube也有提供讲解说明。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EF 24-70mm F2.8 L II USM)
在对手的D850已横空出世的这个时代,5D系列的对焦系统看似已经不再优秀,
但是这毕竟还是当年从1D X继承下来的对焦系统,不管是点的数量还是分布范围,
其实我认为比Nikon之前的D800/D810是还要更优秀的。
我的使用经验里,与D810相比,5D Mark III搭配L镜头在白天的对焦速度更快、更准。
虽然没有Nikon的3D Tracking,5D Mark IV的EOS iTR AF也终于可以跟着脸部追焦跑了,
更别提Nikon到现在还没有的Dual Pixel CMOS AF了,我没用过比这个更成熟的对焦系统了!
5D Mark IV和6D Mark II两台相机,都透过触屏快速地选取对焦点并拍摄、还可以精确地咬着被摄物进行追焦,
也难怪dpreview甚至会说出Dual Pixel CMOS AF比6D Mark II光学取景器的对焦系统还成熟的这句话了。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EF 135mm F2 L USM)
如果不是晚上的对焦体验实在是有点糟糕, 我几乎对Canon的这些相机的对焦系统没有怨言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不拍摄高速移动和不规则跑动的物体, 所以很难说在高强度的环境下,这些相机到底有什么优势劣势, 我更无法用实际体验来分辨出别人所说1D X因为高电压所带来的对焦速度的优势。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EF 85mm F1.2L II这颗镜头吧。
(5D Mark III + EF 135mm F2 L U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低通滤镜好像已经过时了 Canon的主流相机中,好像只有5DS R是“消除了低通滤镜的效果”,
而其他的相机都是带有低通滤镜的传感器的。
如果真的要问我看不看得出来这些相机因为低通滤镜而损失了细节,
我其实是偏向这些细节丢失是“肉眼可见”的。
(5D Mark IV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V把像素从Mark III的2000万出头提升到了3040万,
但是我好像看不太到细节上有太多的进步。
比起D810与a7R Mark II那种丝毫不讲理就爆屏的细节表现,
我经手的这几台Canon相机相对让我失望了许多。
Canon告诉用户,低通滤镜是用来抵消摩尔纹而搭载的。
但我拍了几年下来,所有相机下,让我感觉到摩尔纹影响出照片体验的次数却是大大的“0”。
或许摩尔纹会更困扰职业的商品摄影摄影师与摄像师也说不定,但就我个人来说,
我可能会倾向于支持把低通滤镜拿掉来增加锐度这个阵营吧!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1D X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如果对焦实实在在地咬中了目标,其实5D Mark IV甚至Mark III的表现都不算差。
我的副机6D Mark II的像素甚至比5D Mark III还要多,
但我真的很难去告诉我自己说这些相机在细节表现上比起5D Mark III有什么实质的进步。
要求一台相机当多面手的我,也很难说服我自己去买没有触屏、没有翻转屏、更没有Dual Pixel CMOS AF的5DS(R)。
反观Nikon从D800开始就实现了细节上的飞跃,达到了3600万像素。
没过多久,D800E就开始实验抵消低通滤镜、D810上直接拿掉,
APS-C机身也都陆续开始搭载了无低通滤镜的2400万像素CMOS传感器。
D850更是在像素上与a7R Mark II / III并驾齐驱,功能上更是全面。
(1D X + EF 135mm F2 L USM)
看着Canon更新机身的周期表,
不知道用户们会不会又要等下一个几年才会看到更高像素的真·5D系列继承者。
扎实的手感、顺手的操作
先从被忽略很久的M5开始说,其实这是一台很棒的小微单。机身体积刚刚好,搭配EF-M 22mm F2 STM可以放在掌心中捧着。
除了电源键开关在左侧这一点我不太喜欢之外,滚轮的设计、按键的摆位上,
EOS M5算是一台完成度不差的小相机。
如果搭配EF-M 11-22mm F4-5.6 IS STM这颗镜头的话,
绝对是一台方便大家日常带出去玩的好机器。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M5 + EF-M 11-22mm F4-5.6 IS STM)
(M5 + EF-M 11-22mm F4-5.6 IS STM)
虽然一开始我花了大约几个月时间才完全习惯Canon的机身,但是习惯了之后发现,这种操作感其实也很舒服。
需要提醒想要转Canon的用户的细节也不少,比如:
-1D X Mark II以下的机身上,对焦点是不会常时点亮的
-电源开关在左手边,不像市面上大多数相机在右边的快门键附近
-机身的波轮不同于大多数相机在前与后方,Canon的波轮在上方、后方有个大转盘
-可自定义的功能键相对于其他机身非常少
-测光模式、白平衡模式、Drive等自定义键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
-1D系列机身以外的相机没有点测联动的测光
-曝光补偿可直接转动后滚轮调整,非常方便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5D Mark IV + Yongnuo 35mm F2)
这些也只是一点的不同,具体的拍摄体验或许每个人也会不太一样。
一开始我不太喜欢5D Mark III那种比较脆的快门声,
但是后来我也发现,相较于D810那种比较柔顺的声音,5D也是另一种shutter feeling。
有点让我难受的是,5D Mark III的光学取景器在晚上很难看得到里面具体的数据,
虽然这在Mark IV上因为升级了Intelligent Viewfinder II有了改善,
但是还是与Nikon机身所提供的讯息相差甚远。
说道机身材质,这些单反自然是非常坚固的。
我的5D已经被我各种蹂躏和丢来丢去在草地上好几次过了,
到现在还是咔擦咔擦地可以完全正常工作。
说是心理作用也好,这些单反用起来就是比一些微单感觉心理踏实许多。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Canon的发色、Canon的迷思 5D Mark IV在机身发色的部分,我感觉其实与Mark III那个世代有点不太一样。 虽然同样是拍RAW,我认为Mark IV更加偏向了纪实色,而以前的Mark III则是偏向于记忆色。
可能是随着时代潮流在走,Canon也越来越希望自家机身的色彩更偏于中性吧。 白平衡方面,5D Mark III虽然已经算相对准确了,Mark IV则是更加忠实。 测光的话,虽然我没有对比严谨地研究过,但是5D Mark IV和6D Mark II好像都会倾向于保护暗部细节,保守一些。
和Fujifilm那种强调艳的感觉并不同,5D Mark III的“ツヤ感”我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了。 每个用户都会按照自己对颜色的喜好调出不太一样的色彩。具体也是看大家怎么玩了。 我用Canon基本上是不拍JPEG的,所以我说的大家也不要太认真,当听听就好了。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偏暖色系的肤色,而我以前更喜欢冷冷蓝蓝的。
喜好也会变化,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变得怎么样。
但是我可以说,Canon这些机身的发色是最简单让我调到我理想的颜色的素材了。
比起Sony的素雅、Nikon略偏向于青黄的记忆色、Fujifilm性格强烈的假色,
Canon或许更加大众化,不只是我在内,其他人也或许会比较好接受也说不定。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5D Mark III + EF 50mm F1.2 L USM)
EOS系统使用心得总结 整体来说,这些相机没有比其他品牌的相机强多少, 不论是对焦系统、动态范围、像素,这几方面不是各有利弊就是已经落后了竞争对手了。 可能有人会想问:那还买它们干嘛?
我觉得... Canon有着体验最完善的一个系统。从机身到其他第三方设备, 还有刚刚一直没提到的镜头群,在这点上Canon本身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5D Mark III + Sigma 50mm F1.4 DG HSM)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平时我和女王出去玩的时候,很少带Canon系统。 但是自从半年前把常挂机身的Sigma 50mm F1.4 DG HSM换成挂EF 35mm F1.4 L USM之后, 我带出门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这颗老旧的L镜头不但轻便,颜色也很清丽,焦外也还不错。 最主要对焦还算准,这让我可以不止使用Fujifilm了。
虽然最近已经升级了EF 35mm F1.4 L II USM了,但是也不可否认前一代镜头历久不衰的魅力啊。 其他我用过的50mm F1.2、135mm F2、100mm F2.8 MACRO、24-70mm F2.8 II、70-200mm F2.8 II, 也都是非常厉害的好镜头。不管是成像还是稳定度,感觉原厂还是有原厂的独到之处。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5D Mark III + EF 35mm F1.4 L USM)
我其实不太录影,所以这方面不能跟大家分享太多。 不过5D Mark IV的4K超大裁切比例、加上网路上骂翻天的Motion JPEG录影格式, 这些恶名昭彰的劣势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
最后还要提一点, Canon自家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其实对于暗部除噪还蛮有奇效的。 感觉比Lightroom处理RAW档案的时候来得干净,细节也都能保留住。
如果没有太多修图时间,也不想强烈改变出图风格的话, 我认为使用原厂DPP软件也是一个很实在的选择。
就这样了...
交流 微博 → Chiaki_千秋
Che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