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镜头的大口径化竞争,在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愈演愈烈。从祖诺5cm F1.1镜头开始,各公司全都开始了大口径镜头的商品化。 说起那个年代,那还是旁轴相机的时代。旁轴相机使用的光学系统的优点是法兰距很短、对后焦距的限制很小。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和胶卷之间的空间(距离)可以自由的决定。现在已经不需要再为单反相机的反射器留存一部分空间了,这一点在当今已是理所当然的常态了。因此,也能够开发出后焦距很短的松纳型和可以说是高斯型和松纳型的混合型结构的镜头类型。
此外,高斯型结构现在已经成为大口径标准镜头的代名词了,但结构本身依然存在着特有的问题。在高斯型结构中,有着后侧主点由于开口光圈定位相当靠前的特征。换而言之,是一种很难维持长后焦距的镜头类型。
时代到了以尼康F为代表的单反相机的年代后,在大口径镜头竞争中得到的F1.1、F0.95的明亮度,已经变成了幻想。当时单反相机的后焦距,一个公司一个样,但大致都在35-40mm的水平。这和旁轴相机比起来,意味着必须要维持很大的后焦距。尤其是在设计50mm的镜头时,在当时成为了内部固有的严峻的制约条件。因此,在刚开始的标准镜头尼克尔5cm F2的设计上,也能追忆到设计者们为了维持后焦距而历经辛劳的踪迹。这个解决方法就是在高斯型结构的前方追加一个凹度较低的凹透镜,利用焦点后移的效果,来补足不足的后焦距。
另一方面,尼克尔将焦距延长了8mm,开发了5.8cm F1.4镜头。但是,当时的设计者们对这种方法无法满足,继续进一步开发,终于开发出了50mm F1.4镜头。
根据报告书的记载,设计是在1964年(昭和39年)的盛夏完成的。之后,在同年的冬天完成了试制图纸。然后,经过量产试制,在1965年(昭和40年)春末完成了量产图。
然后,做好所有准备开始进行发售是在同年的严冬。之后,这个镜头在尼克尔-S Auto 55mm F1.2(c)上将表面涂层进行了多层镀膜化,在1975年(昭和50年)通过使用后一代玻璃材料等修正设计,成功的缩短了最近拍摄距离,发售了尼克尔 55mm F1.2。然后,在1977年(昭和52年)的春天,作为AI化了的AI尼克尔 55mm F1.2镜头开始发售,随着1978年(昭和53年)期待许久的AI尼克尔 50mm F1.2的登场,宣告该镜头作为13年间长期畅销商品的结束。"
而我持有的这一颗是最后一版的AI型卡口的55/1.2
关于它的画质,官方的解释如下,
"这个镜头在像差上的特征先存在于球面像差上。作为F1.2的大口径镜头,为了得到良好的清晰度,要将球面像差控制到尽可能小。这个镜头没有非球面透镜,运用强烈的曲率面,使其产生高度的球面像差,通过“以毒攻毒”的方法良好地校正了球面相差。此外,在场曲率上也能看出设计者们的设计思想。比起弧矢像面,子午像面方面多少有些校正不足(向下)的倾向,一直到在像高一半的位置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基本一致,具有非点像差很少的特征。此外,轴上色差、倍率色差都很良好,符合大口径镜头的特点,是我们通常说的“光圈效果好(通过缩小光圈提高像差校正效果)”的镜头。问题在于彗形像差。到底是F1.2的大口径镜头,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也很大,尤其是画面四角的弧矢彗形反射光斑,产生了相当多的反射光斑。这个反射光斑的形状,对点像的形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是失真,在无限远处对焦时为−2%,对大口径镜头来说属于平均值。此外,这款镜头和其他普通的高斯型镜头一样,在靠近拍摄时,像差一律向下(校正不足的方向)变化。这个现象虽然导致清晰度降低,但却使背景散焦的效果令人满意。一般来说,高斯类型的镜头常被用于拍摄人物照和近接摄影,这个理由可以理解。
中心部位点像的连贯性很好,反射光斑也很少很良好。但是,趋近周边处,虽然存在核心,但在子午像面方向和弧矢像面方向这两个方向出现了反射光斑。近代的镜头,过于期待高度的MTF,相对而言校正比较简单,存在只对子午像面方向的反射光斑进行校正的倾向。但是只校正子午像面方向的反射光斑的话,点像会变为彗星状的反射光斑,成为非对称的点像。我觉得从相片表现性能的观点来看,即使稍微牺牲一些清晰度,如果55mm F1.2点像的形状比较好,反而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里也能看出大师的技巧。可是,的确在像高较高处的点像,由于渐晕的影响子午彗形反射光斑被消除了,弧矢彗形反射光斑很显眼,变成了彗星状的反射光斑。无法使用非球面透镜。"
以上人像样片来自于该镜头第四十九夜记载,
印象中是D3X和D700所拍摄,前三张分别是F1.2全开拍摄,后两张为F2.8,
D3X为2400万像素,可以看出F1.2全开时在这种明与暗光比不大的环境下焦点锐利度的表现是尚可的,
并且全开的对比度稍低,使得画面犹如加了一枚黑柔镜的柔和感觉,
通常如此更适合用来拍摄女性人像,大家一定听说过拍人像关于锐度的讨论~~
我的个人实拍体会与官方八九不离十,更具体的解释是它的画质受光线强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上图在光线较为均匀的场景,可以看见F1.2全开作为焦点处的杯子边缘锐利度我觉得完全可看;
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是昏暗的环境下有强照明条件,使得焦点高光处犹如蒙上一层迷雾,
当然,这是在F1.2全开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其更适合于低光比情况的阴天或多云天气,能拍摄出独特的调子,
这种我觉得是现代高对比度镜头没有的氛围,这也是玩老镜的乐趣之一;
焦外的表现也是独具特点,全开时有一定程度的二线性(光斑描边),虚化量恰当并且以绿植为背景的情况下呈现出一种湿画的感觉,
当然,焦外的感受见仁见智,现代镜头基本都是一致的刀锐和奶化、高对比度~虽然这样没什么不好,但有时又会感觉缺乏一点味道;
作为一支胶片时代的镜头,拿它的色散水平对比现代镜头是毫无意义的,
在手动对焦的过程中,你可以清晰的认识到,
绿边会发生在焦外光斑,
随着焦点的推移,
紫边会发生在前景上面;
之前写福伦达VM 35/1.4 II SC时提到过,玄学,是集镜头优缺点在一张照片上的综合体现,而非放大看局部;
换一个思路,色散也许正是55/1.2镜味儿的一部分,
自从玩了老镜头之后,我对锐度、色散的表现有了很大宽容性,
利用镜头的缺点,拍摄独特的片子,也正是玩不同镜头最大的乐趣之一;
通常情况来讲,只要光比不大,数毛依然可行,我的样片全部为转接A7R3直出拍摄~
不得不提一嘴,虽然不可能比得上自动对焦的效率,也不可能抓拍,
但利用无反相机的峰值+放大对焦,拍摄效率还是比F6上的光学取景有着更直观的对焦准确率,
当然,仍然需要较好的耐心面对手动对焦操作;
“夜晚”
既然是F1.2的超大光圈,那么夜摄必然是大光定必战的场景,
好似七万多的徕卡50/0.95,白天的表现也是惨不忍睹,夜晚才能发挥出它的真实氛围;
这种古典的焦外氛围大致也只有在老镜上能见到了~~
以下样片仅手机黑白滤镜直出;
最后,关于这个镜头,前后有多个版本~
AUTO-S
AUTO-S.C
AUTO-K(编号3开始,长得像AI版)
AI(编号40开始)
AI最终版(编号413开始)
理论上来讲,AI版的镀膜是当时最新,画质也会更“理想”一点,
但我认为也就真只有一点点罢了,主要表现在对比度这一项上
选择AUTO-K和AI版的最大优势是最近对焦距离为0.5m
S和S.C都是0.6m
为了忽略AUTO卡口和AI卡口在功能上的限制,
转接无反相机则是个较好的体验方案,
其价格也根据越接近生产末期编号(比如420、422开头)的稀有度以及成色而波动,
AI版本的产量仅一万多颗而已~
理性玩老镜,它并不适合在任何情况下数毛,除非F2.8,
如果是跟我一样对画质有较高宽容性的玩家,那么,hav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