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6451 于 2022-5-9 16:46 编辑
PART 0 一些碎碎念
惯例要写一些开场白,先来一段经典心路历程吧。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部分。
有段时间没正经玩过相机了。当年佳能R5横空出世让我在一时脑热之下灭门了陪伴我多年的大法A7系列,毅然决然的转投佳能门下。
然后我就被现实背刺了。R5发售那段时间不加个四五千根本别想拿到,加价持续了差不多一年,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就没再拍过照(其实灭门前也有大半年没拍过了),甚至连相关的新闻都没关注。直到去年的618,我终于抢到了心心念念原价R5。
两周后,我出了R5。
事实上R5是一台各方面都符合我偏好的机器,质感、操控、屏幕、画质、功能……每一项都很优秀,使用起来远比我之前的A7R3舒服。但很可惜,虽然机身满足了我对拍照的几乎一切需求,但是我没想到问题会出现在镜头。
在拍照方面,我只能算是个初学者。阻挡初学者拍摄热情的很大原因就是——器材的体积和重量。所以在灭门大法前,我只保留了三枚镜头:一枚超广loxia 21(风景担当)、一枚FE55(日常挂机担当)和一枚FE90(微距&人像担当),这三枚镜头满足了我大部分的拍摄需求。转投佳能后我也理所当然的想从广角、标头、微距三个方面寻找镜头。遗憾且意外的是,曾经让我这个索匪艳羡不已的佳能镜头群,居然找不到小巧轻便高画质的超广和标头。我也不是没考虑过让自己去适应,但当时RF镜头的价格简直涨疯了,热门一点的几个头加价幅度普遍在50%以上,甚至EF卡口镜头也涨了不少,实在过于离谱。
在寻找镜头的这段时间里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大法家居然多了不少让我心动的轻量高画质镜头产品。比如14GM、20G、24GM、35GM、24/40/50G、还有适马的Contemporary系列……于是我逐渐产生了悔意,然后在一周的爱不释手以及另一周的深思熟虑后,我终于还是选择弃明投暗,回归大法的怀抱。
机身没得选,A7M4当时未发售,A1买不起也用不好, R2/R3又是回头草,于是只能选择A7R4a。镜头的选择很是让我纠结,因为可以考虑的镜头太多了,以至于出现了选择困难症这种幸福的烦恼。微距想等传闻中的新产品,广角端有14GM、20G、24GM三个选择(24G定位略低了所以不考虑),三款都是非常优秀的镜头,后两者相对更加安全,因为20G焦段接近我之前用的loxia21,应该不难适应;24的焦段之前也用过(A口的24za),适应面也更广一些。但最终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不一样的感觉,体验一下14mm的超广视界。标头方面,50GM虽然非常无敌,但不符合我日常轻量使用的要求;FE55是回头草的同时又过于古早,40G/50G、适马c45虽然小巧精致但光圈有点过于小了,最终还是选了适马新出的C系列65mm/F2(自我安慰65四舍五入差不多等于之前用的55,以下简称C65),于是也就有了今天这篇帖子
(BTW:拍的不多,所以为了凑样片两个头一起讲了)。
PART 1 使用感受
首先我们略过开箱。以下照片如无特别说明,均未裁剪,仅使用LR做简单调整(曝光等)
先说14GM。这颗头纸面上的参数就已经很惊人了,我之前用的loxia21/F2.8是手动头,重量394g,14GM在重量只增加了60g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对焦、更广的焦段和更大的光圈,而且有着甚至比loxia21更胜一筹的高画质,不愧是让我叛变佳能的最大功臣之一。
镜身设计和做工都很优秀,搭配A7重量分布合理,视觉上也很协调。
(由祖传鬼影的iPhone拍摄)
而C65应该是我第二只副厂镜头(第一只就是loxia21),同样有着不输原厂的优秀做工,金属材质的镜身很有质感也很有手感。参数方面,F2的光圈算不上大但配合65mm的焦段还是可以实现不错的虚化效果。
当然具体表现如何还是得实际用过才好说,以下是部分样片,入手到现在大概只出去拍了三四次,加上作为初学者的水平有限,所以合适的照片不多,各位将就着看吧。
(说起来每次翻看以前自己发的照片都觉得是黑历史,这贴应该也不例外吧。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进步的动力)
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果然还是14mm的视角,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广,也更难用。
直观的感受一下,这张是C65的视角。
(C65试机,楼顶随拍,因旋转调正略有裁剪,实际视角应该在70mm左右,另外调了一下色调)
差不多同一位置,14GM的视角。
(14GM试机,光圈全开,无调整)
然后这张14GM光圈全开的照片截取边角部分放大300%,还是能识别出招牌上相对大一些的字。分辨率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理论上任何镜头都可以扫街,反正都是随手拍。但14mm的视角很难凝固住你在街上看到的某一精彩瞬间。几乎只能拍某些特定的场景。
(14GM试机,宽窄巷子随拍,光圈全开,ISO上3200、下640。未做调整)
拍人或小品必须要离很近才有可能。
(14GM试机,路边随拍,光圈全开,ISO1000。有简单调色。)
拍路边的建筑、静物啥的倒是没啥压力,贴近拍就是。
(14GM试机,路边建筑随拍,光圈全开,ISO400。摩尔纹为缩图后产生。)
(14GM试机,路边摆设随拍,光圈全开,ISO3200)
(14GM试机,路边雕塑随拍,光圈全开,ISO3200)
(14GM试机,路边摆设随拍,光圈全开,ISO100)
相对来说,C65日常使用就简单不少。因为不太好意思贴近拍,所以相比35mm,日常使用我更喜欢50mm以上的中长焦端。65mm用起来没有什么不适。
(C65试机,路边野花随拍,光圈全开,ISO100)
扫街不会给拍摄对象带来压迫感,可以更加从容的拍摄。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有裁剪并调成黑白)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有裁剪和简单调色)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有裁剪)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全开,ISO100,有裁剪)
当然,广角的优势肯定不是日常使用。大场面才是14GM的主场。入手当天就跑到顶楼去拍了下附近的混凝土们。
(14GM试机,楼顶随拍,光圈2.8,ISO100)
(14GM试机,楼顶随拍,光圈7.1,ISO100,长曝6s)
可以看到星芒也还算不错(虽然没有loxia21好看)
除了城市风景,在表现广阔的风景时,14mm所带来的大气感是惊人的。日出日落、绵延的群山、璀璨的繁星……都是14GM所擅长的。
(14GM试机,牛背山随拍,光圈5.6,ISO100)
当然中长焦也有适合的风景,和上一张同一时间同一机位的C65视角,明显更能突出日照金山的景色。
(C65试机,牛背山随拍,光圈2.8,ISO100)
(C65试机,等待牛背山日落的法师们,光圈4.0,ISO100)
而且65mm也可以通过拼接实现广角的效果。
(C65试机,老家公园随拍,4张拼接,光圈4.5,ISO100)
(C65试机,牛背山日落,竖拍9张拼接,光圈4.0,ISO100)
通过拼接,要多广就有多广
(C65试机,牛背山日落,横拍11张拼接,光圈4.0,ISO100)
(C65试机,牛背山日照金山,横拍9张拼接,光圈全开,ISO100)
但拼接毕竟是取巧,在多数情况下,少数几张65mm照片拼接后视角仍然很难比14GM单张广。
(14GM试机,老家公园随拍,光圈8.0,ISO100)
(14GM试机,牛背山日落,光圈7.1,ISO100,裁剪为21:9)
当然14GM也是可以拼接的,只是很少有场景需要14mm拼接。
(14GM试机,牛背山日落,N张拼接,光圈5.6,ISO100)
14GM作为超广大光圈定焦,自然也是拍星的利器。之所以选择广角定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的追星梦。我很喜欢带有银河的星空照片,那种深邃又神秘的美感让人欲罢不能。可惜的是,至今为止仍未拍出让自己喜欢的星空照,每次去拍总能遇到各种天气问题,实在很蛋疼。比如这次在牛背山待了两天,第一天天气不错但银河不清晰,第二天银河清晰了但又遇到多云……
(14GM试机,牛背山星空,光圈2.0,ISO3200,长曝13s,色温3300K)
(14GM试机,牛背山星空及同样追星的摄友,光圈2.0,ISO3200,长曝13s,色温3300K,同时为了让银河更清楚一些提高了清晰度,但噪点也随之增多)
(14GM试机,牛背山第二天星空,光圈全开,ISO3200,长曝20s,默认色温)
(14GM试机,牛背山第二天被云层遮蔽的星空以及我无奈的背影,光圈2.8,ISO6400,长曝15s,色温3300K)
除了风景,我还有个偏好是拍摄小型静物,例如数码产品开箱、模型手办等等。因为微距头还没到位,所以现在用C65暂时替代。最后以几张塑料小人作为结尾吧。
(C65试机,志摩凛PVC,光圈全开,ISO500,长曝4s)
(C65试机,志摩凛PVC,光圈全开,ISO100,长曝13s)
(C65试机,志摩凛PVC,光圈全开,ISO100,长曝5s)
PART 2 结语
虽然距离入手已经接近一年,但因为疫情以及懒惰,实际并没有按下多少快门,截至这篇帖子发布时,根据A7R4a内部的文件编号,入手以来我拍了2018张照片,还不到今年的年份。这其中还包括用于制作延时视频的700余张。可以说非常浪费了,也是我水平迟迟不见涨的根本原因。但愿下半年有足够的假期和动力去拍照……
回归正题,14GM和C65在我看来都是非常优秀的镜头,尤其是14GM,完全对得起GM的称号,画质优秀,轻便好用,是大法家超广的最佳选择之一。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凸出的镜片因为无法装UV镜导致时刻在担心会不会受伤……
而C65作为第三方镜头,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相比14mm,65mm则是一个又普通又不普通的焦段。说他不普通,是因为很少有镜头是65mm,说他普通,是因为这焦段用起来也不难上手,不会比标准的50mm难用多少。适马这颗头价格不算贵,参数也没多强,但体积重量控制的不错,且做工质感均属上乘,画质也很优秀,相比之前的55za有过之而不不及。至于焦外好不好看、色彩油不油润等等这些,拜托不要对这个定位的产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在它力所能能级的范围内已经表现足够优秀了。
之后就是期待大法的新微距了,希望是能带来惊喜的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