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0746|回复: 79

[电脑] 颜值我所欲也,性能亦我所欲也,近期打造的海景房主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含笑三不沾 于 2022-12-1 20:48 编辑

一、前言
近期这一波YQ还是比较猛的,连我这十八线小城都中招了,于是乎,便迎来了一波被动的“宅家”。
在家无事,只能找点事做了,正好之前收了一大波快递,拆开看了看,发现凑吧凑吧就能凑出一台主机,于是乎,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这台主机真的是费了九牛二虎、虎虎生风、风吹雨打、打家劫舍、舍生忘死之力才完成的,而且由于快递不通,中间还是遇到不少困难的,不过好在最终本人通过祖传的手法给一一化解了。
1.0 头图 (1).jpg

灯光效果还不错,吾心甚慰、吾心甚慰啊!
1.0 头图 (2).jpg

二、配机方案及介绍
先看配置单。
此次配机,采用了i7 13700K+Z690+DDR5+4080的组合,这套配置以4K分辨率下畅玩游戏为主,同时也能兼顾一些生产力应用,整体性能还是比较给力的。
2.0 配置 (1).jpg

配件全家福。
2.0 配置 (2).jpg

CPU,盒装i7 13700K,某东双十一预购的,花了3499,其实现在去多多领大额券买更划算,而且也是国行盒装。
2.1 CPU (1).jpg

该U可看做上一代12900K的马甲提频版,性能确实强了一些,但发热量也不可小觑。
2.1 CPU (2).jpg

背面一览。
2.1 CPU (3).jpg

主板,由于快递不通,Z790卡在路上了,一时半会是没法收货了,只能先翻出之前的Z690顶上了,好在Z690刷个BIOS性能也没差多少,而且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吹雪这张板子的做工也很强,应付i7 13700K也没啥压力。
2.2 主板.jpg

内存选用了金百达 银爵 DDR5 5600 16G×2,按照此次的装机风格,其实上个灯条更契合一些,可惜快递不通,只能有啥用啥了。这对条子虽然看上去比较朴实无华,但好处是颗粒比较牛(B-DIE),随便超超并不输一些2000多的高端条子。
黑色的外包装,比较低调朴实。
2.3 内存 (1).jpg

背面一览。
2.3 内存 (2).jpg

内部还有个防静电塑封盒子。
2.3 内存 (3).jpg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银色铝合金马甲下的那一抹绿,似乎彰显着其颗粒血统的不凡。
2.3 内存 (4).jpg

标签看上去也平平无奇,不过该支持的技术,如XMP 3.0、EXPO啥的,一个都不少。
2.3 内存 (5).jpg

背面也是一袭银色。
2.3 内存 (6).jpg

换个姿势,看上去还不错。
2.3 内存 (7).jpg

特写一张,略微带点磨砂的金属表面还蛮有质感。
2.3 内存 (8).jpg

肩部一览。
2.3 内存 (9).jpg

端部一览。
2.3 内存 (10).jpg

显卡采用了影驰 RTX 4080 16GB 星曜 OC,目前RTX 4090一卡难求,只能退而求其次入手RTX 4080了。
显卡的外包装延续了星曜娘的图案造型,看上去萌中带飒,英姿不凡。
2.4 显卡 (1).jpg

背面是显卡的特色技术介绍。
2.4 显卡 (2).jpg

附件提供了质保卡、说明书、ARGB同步线、12VHPWR供电转接线及星曜专属ARGB支架。
2.4 显卡 (3).jpg

支架可自由调节高度,另外也支持炫彩光效及灯光同步功能。
2.4 显卡 (4).jpg

显卡的体型还是比较大的,拿在手里也非常重。
显卡配备了全新一代星卓 III 散热系统,标配3个直径102mm、厚度20mm的高规格风扇,风扇采用11片静霜扇叶,风力强,风量大,效能高,该风扇还支持ARGB灯效和智能启停技术,颜值和实用性都不错。
2.4 显卡 (5).jpg

肩部一览,可以看出显卡还是比较厚的,目测占据了三个槽位。
显卡采用经典的钻石切割透明外壳设计,充满晶莹剔透的质感,透明上盖支持ARGB灯效,同时可拆卸式设计支持玩家进行个性化DIY设计。
2.4 显卡 (6).jpg

显卡采用了16Pin 12VHPWR供电接口。
2.4 显卡 (7).jpg

显卡的星卓 III 散热系统还是蛮扎实的,内部4根8mm和5根6mm镀镍复合热管+大面积高效能均热板和鳍片+回流焊接工艺,保障了显卡的散热效果,同时关键部位采用合金加强部件,能够有效防止显卡变形,保障显卡的寿命。
2.4 显卡 (8).jpg

显卡采用了3x DP 1.4a + 1x HDMI 2.1输出接口配置。
2.4 显卡 (9).jpg

显卡采用白色金属背板设计,质感非常不错。
2.4 显卡 (10).jpg

尾端采用镂空设计,这样可以让一部分热风向上排,间接提高了散热效能。
2.4 显卡 (11).jpg

SSD选用了金士顿 KC3000 1TB,该盘采用PCIe 4.0×4接口,持续读写速度可达7000/6000MB/s,性能和一众旗舰级SSD看齐,同时近期其价格下探到了6字头,性价比非常高。
SSD采用了硬卡纸+塑封包装,拆开后无法复原,防伪性较佳。
2.5 SSD (1).jpg

内部还有个防静电塑料小盒子。
2.5 SSD (2).jpg

盘体一览,可以看出SSD采用了2280规格,支持M.2接口,其正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石墨烯铝质散热片,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2.5 SSD (3).jpg

通过FLASH-ID得知,SSD采用了群联PS5018-E18主控,该主控基于12nm制程打造而成,支持8通道、32CE,支持PCIe 4.0×4和NVMe 1.4技术,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
SSD采用了1GB DDR4缓存,频率为3200MHz,Nand则采用了美光B47R 176层3D TLC颗粒。
2.5 SSD (4).jpg

SSD采用M.2接口。
2.5 SSD (5).jpg

SSD背面采用无元件设计,并且贴纸也被转移到了这一面。
2.5 SSD (6).jpg

散热器选择了美商海盗船 H170i ELITE LCD 精英版,该散热器最大的特色就是冷头采用LCD显示屏设计,可监测硬件信息,也支持自定义内容,可玩性非常高。同时散热器采用420冷排,性能非常强悍,能够完美适配i7、i9、R7、R9等高端CPU。
外包装正面一袭黑色,中间是散热器工作时的缩略效果图。
2.6 散热器 (1).jpg

背面是散热器的特色功能和规格介绍。
2.6 散热器 (2).jpg

内部附件分门别类放置,实用性和保护性都不错。
2.6 散热器 (3).jpg

附件非常丰富,其扣具支持I、A全平台,包括最新的1700和AM5插槽。
2.6 散热器 (4).jpg

散热器采用420一体式水冷设计,外观采用经典的黑色喷涂,简约大气。
2.6 散热器 (5).jpg

冷头上盖采用了定制的2.1英寸IPS LCD屏,分辨率可达480×480,能够实现600cd/㎡的超亮背光,支持24bit色深,可显示1670万色,该屏幕可实时显示CPU温度、GPU温度等硬件信息,同时也支持自定义图片、包括动图显示。
屏幕周围的圆环上设有24颗可独立寻址RGB灯珠,配合ICUE软件,可以实现各种炫酷的灯效。
2.6 散热器 (6).jpg

冷头和冷头盖之间采用磁吸式设计,轻轻一拉就能取下,可以看出,冷头和冷头盖通过8pin插针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
2.6 散热器 (7).jpg

冷头内部采用高密度微水道设计,配合大面积纯铜底座,能够带来强悍的散热效能。
2.6 散热器 (8).jpg

冷排侧边的LOGO特写。
2.6 散热器 (9).jpg

散热器采用420大冷排设计,配合高密度鳍片,能够大大提升散热效能。
2.6 散热器 (10).jpg

附件标配灯光+风扇多合一控制器,能接驳多个RGB设备和PWM风扇。
2.6 散热器 (11).jpg

散热器标配3把新款ML140 RGB ELITE磁悬浮轴承风扇,每把风扇上配有8颗ARGB灯珠,能够为玩家带来个性化的灯效玩法;风扇支持AirGuide技术,可让气流更加集中,从而提升散热性能。
2.6 散热器 (12).jpg

风扇和扇框的连接部件比较有意思,不仅设计得比较纤细,而且独特的倾角设计能够让风流更加集中,效能更佳。
2.6 散热器 (13).jpg

边框的LOGO特写。
2.6 散热器 (14).jpg

风扇采用边角包胶设计,能够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2.6 散热器 (15).jpg

将风扇和冷排合体。
2.6 散热器 (16).jpg

电源选用了美商海盗船 HX1500i,该电源通过了80PLUS白金认证,采用全模组+全数字化电路设计,支持快速唤醒和智能控制,提供长达十年的质保服务,非常适合组建各类发烧级平台。
电源采用了船新的外观设计,黑黄相间的配色看起来很有档次。
2.7 电源 (1).jpg

背面是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参数,如效率曲线、风扇策略、输出分配等。
2.7 电源 (2).jpg

内部电源本体和附件分开放置,保护性不错。
2.7 电源 (3).jpg

附件非常丰富,尤其是线材给得比较充足,哪怕是最顶级的平台都够用了。
2.7 电源 (4).jpg

电源采用数字化的LLC谐振+DC to DC拓扑结构,能够为平台提供纯净、稳定的电流;电源内置1把140mm FDB流体轴承风扇,该风扇支持零转速模式,可在中低负载时实现零噪音。
另外,毕竟是大功率电源,其长度达到了200mm,所以大家在选购机箱时一定要注意能否装得下。
2.7 电源 (5).jpg

侧面LOGO一览。
2.7 电源 (6).jpg

模组接口比较丰富,即便搭配i9+4090级别的配置也绰绰有余。
2.7 电源 (7).jpg

电源支持软件智能控制,利用附件中的线缆连接电源和主板的USB接口后,可通过ICUE软件实现监测功能,也可以动态切换单轨/多轨过流保护。
2.7 电源 (8).jpg

AC输入端设有独立的开关,旁边采用三角形散热开孔设计,能够有效将热风排出。
2.7 电源 (9).jpg

铭牌表一览,可以看出,电源通过了80PLUS白金认证,其中12V输出达到了1500W,占比非常高。
2.7 电源 (10).jpg

机箱选择了Tt 钢影巫妖版 ,该机箱采用三面4mm厚钢化玻璃海景房式设计,颜值非常高;同时采用左右分仓式结构,内部结构更合理,散热效果更好,装机理线也更加方便。
机箱外包装采用黑灰相间的配色,中间印着机箱两个版本的缩略效果图。
2.8 机箱 (1).jpg

规格表一览,由于机箱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兼容度是非常高的,如支持440mm的长显卡、支持175mm的高塔散热器、支持200mm的长电源、前部和顶部最大支持420冷排等。
2.8 机箱 (2).jpg

机箱采用白色外观,颜值非常高;同时前面板、左侧板和顶板采用钢化玻璃设计,能够像海景房一般全方位展示内部配件和灯效,视觉效果拉满。
2.8 机箱 (3).jpg

机箱顶部采用钢化玻璃设计,玻璃两侧采用开孔设计,配合顶部风扇,能够提供优异的散热效能。
2.8 机箱 (4).jpg

机箱的前置接口位于右上侧,数量也较为丰富,从上到下分别为开机键、USB Type-C接口、2个USB 3.0接口、2个USB2.0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接口、硬盘指示灯和RGB灯光按钮。
2.8 机箱 (5).jpg

开机键采用大按键设计,造型别致,使用方便。
2.8 机箱 (6).jpg

左侧板也采用钢化玻璃设计,能够将机箱内部情况一览无余。
2.8 机箱 (7).jpg

机箱尾部一览,可以看出,机箱采用了左右分仓式结构,大大简化了安装难度,同时提高了兼容性和散热效能,当然,唯一的缺点是会导致机箱的体型偏胖。
2.8 机箱 (8).jpg

机箱大量采用了模组化设计,其中PCI挡板区域支持90度旋转,旋转后即可实现显卡竖插。
2.8 机箱 (9).jpg

机箱另一侧侧板开设了大量散热孔,同时内置了防尘网。
2.8 机箱 (10).jpg

底部也配备了大面积防尘网,同时四脚配备了减震防滑脚垫。
2.8 机箱 (11).jpg

机箱左侧板采用转轴式无锁设计,想要打开侧板只需将下图这个旋钮逆时针旋转即可。
2.8 机箱 (12).jpg

顶板需要拧下两颗螺丝,然后往后一拉即可打开。
2.8 机箱 (13).jpg

然后前面板也是往上一提即可打开(需要先拆下顶板)。
2.8 机箱 (14).jpg

先看看顶部,可以看出顶部提供了一个可拆卸的风扇/水冷多用支架,该支架最大可支持3把140风扇或1个420水冷。
2.8 机箱 (15).jpg

前部也提供了一个可拆卸的风扇/水冷多用支架,对风扇和水冷的支持度和顶部一样。
2.8 机箱 (16).jpg

机箱正面一览,可以看出其内部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也能够完美适配目前体积越来越大的配件。
2.8 机箱 (17).jpg

这里还有个风扇/冷排支架,可谓是将散热设备武装到牙齿了。
2.8 机箱 (18).jpg

底部有一个显卡支架,用于显卡竖置时支撑、固定显卡。
2.8 机箱 (19).jpg

背部仓位一览,这个仓位提供了硬盘支架、电源支架等,同时足够宽敞的空间也为理线提供了便利。
2.8 机箱 (20).jpg

硬盘架特写。
2.8 机箱 (21).jpg

电源位采用模组化挡条设计,玩家可根据电源的长度,将挡条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2.8 机箱 (22).jpg

机箱的板材用料也没得说,厚度基本都在0.9mm以上。
2.8 机箱 (23).jpg

三、装机及灯光展示
机箱虽然支持420水冷,但经过本人一番尝试发现,只有将水冷装到前部,且风扇靠外侧才能完美兼容。其他姿势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打架问题。
3.0 装机 (1).jpg

就是这样。
3.0 装机 (2).jpg

顶部自然也不能空着,RGB风扇安排上。
3.0 装机 (3).jpg

顶部风扇安装到位。
3.0 装机 (4).jpg

电源安装到位。
3.0 装机 (5).jpg

正面的配件也都安装到位。
3.0 装机 (6).jpg

背部理线效果一览,由于原装线材比较粗,理线还是挺不容易的,好在机箱采用分仓式设计,背仓的空间足够大,所以这些线材才能毫无压力的被安置。
3.0 装机 (7).jpg

盖好前板和顶板,基本上差不多了。
3.0 装机 (8).jpg

盖好左侧板,海景房主机终于完工。
3.0 装机 (9).jpg

来一波光污染。
3.1 灯光 (1).jpg

正面效果。
3.1 灯光 (2).jpg

水冷头效果一览,屏幕默认显示的是水冷液的温度。
3.1 灯光 (3).jpg

可以利用ICUE软件自定义冷头显示的内容,也支持GIF动图显示。
另外该软件也可以自定义冷头和风扇的灯光模式,同时也可以调节风扇和水泵的转速等参数。
3.1 灯光 (4).jpg

显卡和支架的灯效也很不错。
3.1 灯光 (5).jpg

调成纯白色试试。
3.1 灯光 (6).jpg

感觉也很不错。
3.1 灯光 (7).jpg

四、性能、温度、功耗测试
下面开始测试,CPU、主板、内存信息一览。
4.0 理论 (1).jpg

CPU-Z基准测试,13代的性能确实挺强,i7都轻松超过12代的i9了。
4.0 理论 (2).jpg

Cinebench R20和23基准测试。
4.0 理论 (3).jpg

AIDA64缓存 & 内存基准测试。
4.0 理论 (4).jpg

SSD性能测试之CrystalDiskMark基准测试,可以看出,金士顿 KC3000 1TB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
4.2 SSD (1).jpg

3Dmark存储基准测试,该测试主要测试的是SSD的性能。
4.2 SSD (2).jpg

图形性能测试,先看看这张RTX4080的规格。
4.3 图形 (1).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档走起。
4.3 图形 (2).jpg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
4.3 图形 (3).jpg

光追测试之3Dmark Port Royal测试。
4.3 图形 (4).jpg

游戏性能测试汇总,这套配置的性能还是非常强悍的,哪怕在2160P分辨率下,也可以高特效畅所有游戏,至于其他分辨率,那就更不用说了。
4.3 图形 (5).jpg

散热测试,CPU测试采用AIDA64进行烤机(室温22.9℃),单勾FPU烤机10分钟,Clear前5分钟的温度,并记录第5到10分钟之间的平均温度。
通过烤机,CPU各大核平均温度在89.2-94.9℃之间,各小核心温度在82.1℃左右,考虑到这一代U是12代的提频版,制程并没有提升,所以能将13700K压到100℃以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据说13900K直接压不住)。
4.4 温度功耗 (1).jpg

GPU测试采用FurMark进行烤机测试(室温同上),烤机7分钟后,核心最高温度为65℃,这温控水平还是非常优秀的。
4.4 温度功耗 (2).jpg

由于 HX1500i支持软件智能控制,所以也顺便试试吧。
通过电缆连接电源和主板前置USB插针之后,打开ICUE软件,就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功能了。
4.4 温度功耗 (3).jpg

可以看出,监控界面的参数还是比较丰富的,诸如各路电压的电流、功率,还有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效率值等都能够显示出来。同时玩家还可以设置风扇曲线及动态切换单轨/多轨过流保护等。
4.4 温度功耗 (4).jpg

功耗测试,由于电源支持智能控制功能,所以这里可以抛弃功耗仪了,直接通过软件读取输出功耗吧。
可以看出,i7 13700K+RTX 4080组合的功耗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一切在1500W的HX1500i面前完全不够看。
4.4 温度功耗 (5).jpg

五、总结
近期发布的13代CPU和RTX40系显卡,抛开价格不谈,光看性能还是很强的,对于高端玩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本人此次装机,采用了i7 13700K+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吹雪+金百达 DDR5 5600 16G×2+影驰 RTX4080 星曜 OC+金士顿 KC3000 1TB+美商海盗船 H170i ELITE LCD 精英版+美商海盗船 HX1500i+Tt 钢影巫妖版的配置,总体来说,这台主机无论是颜值、灯效还是性能表现都非常不错,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部分配件的选择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优化后性价比会更高一些,不过到了这个级别的玩家,似乎不怎么考虑性价比了,基本上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近期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评分

参与人数 5邪恶指数 +245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ilas + 200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nApoleon + 1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精彩的装机SHOW,海景房很拉风,测试很详细,感谢LZ分享。
发表于 2022-1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太猛了,随便凑都能是4080,大佬!!
发表于 2022-12-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TT也有海景房了啊!
发表于 2022-1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KC3000好评!双11入了KC2500和3000的帮顶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LCANBA 发表于 2022-12-1 20:41
TT也有海景房了啊!

是啊,不过这个没把手,装好后要搬动太费劲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WHOISCHARLIE 发表于 2022-12-1 20:43
KC3000好评!双11入了KC2500和3000的帮顶

金士顿的SSD还是比较稳的
发表于 2022-12-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没看出来舍了哪个取了哪个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2-1 20:46
没看出来舍了哪个取了哪个

舍了Z790,再就是电源貌似配大了
发表于 2022-12-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海景房真漂亮!整体只有黑白两色看着特别清爽。
发表于 2022-12-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含笑三不沾 发表于 2022-12-1 20:47
舍了Z790,再就是电源貌似配大了

790和D5貌似对性能影响不大呀~最后其实还算是兼而有之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2-1 20:50
790和D5貌似对性能影响不大呀~最后其实还算是兼而有之了

是影响不大,不过强迫症患者还是觉得不得劲
发表于 2022-1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颜值真的高 大佬
发表于 2022-1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KC3000真不错,双11入了个2T的
发表于 2022-1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很漂亮,羡慕
发表于 2022-1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不知道黑色的会不会也比较好看?
发表于 2022-12-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海景房真漂亮!!!
发表于 2022-12-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这新主机真好看!
发表于 2022-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海景房真漂亮!整体只有黑白两色看着特别清爽。
发表于 2022-12-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黑白中,如果带一抹极光绿应该会很好看!
发表于 2022-12-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看着确实比较漂亮的.
发表于 2022-12-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爱好是动力
发表于 2022-1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真挺好看的~
发表于 2022-1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用料扎实 设计硬朗
发表于 2022-1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海景房真漂亮!整体只有黑白两色看着特别清爽。
发表于 2022-1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大佬随便就凑出来一套海景房
发表于 2022-1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理智之选!
发表于 2022-12-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前面板是不是支持夹汉堡,装了360一体水还是支架在最前面
发表于 2022-12-2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这种结构的机箱 背面空间是不是利用的很不充分 机箱好宽 弄点硬盘位?
发表于 2022-12-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邪恶指数

白色太好看,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3 16:58 , Processed in 0.02103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