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wsonfish 于 2023-9-24 16:28 编辑
年年换新!今年预售抢购时前1分钟都没能刷进Apple Store。。。。。好在最终还是借助1000M的网速和单身10年的手速在20点03分完成付款,结果付完款后两个小时里Apple Store还是处于崩溃状态。。。。。。直到22点才推送订单信息:9月22日送达。。。。。。
今年在颜色命名上简直过于质朴——原色钛金属、蓝色钛金属、白色钛金属、黑色钛金属。而我买来是自用的,于是照例选择了新颜色蓝色钛金属。个人不是很喜欢原色钛金属。
一如既往的环保式包装,今年Pro系外包装依旧采用与去年相同的白色纸盒。个人还是希望Pro系能回归黑色纸盒。
一如既往的环保式配件,今年全系更换Type-C接口,送的线材自然也从Lightning线换成了C to C编织线,只不过这根Type-C线居然是2.0速率,想要USB 3速率只能自己额外买线。。。我只能说“库克,真有你的!”
我是从iPhone 3GS时期知道iPhone,iPhone 4时期关注iPhone,iPhone 4S时期向往iPhone,iPhone 5时期购买iPhone,然后年年换新,经历了完整的Lightning接口时代。但也算经历过当年的30针接口因为2011年拥有一台二手iPod nano 3。。。
初上手这台iPhone 15 Pro Max,第一感自然是“轻盈”,比上代减重19g。13 Pro Max和14 Pro Max头重脚轻的毛病也在15 Pro Max上得到改善。15 Pro的手感会更棒。
边框倒角处也做了圆润过渡处理,使得手感进一步提升。仔细看屏幕玻璃的边缘,也从之前的纯直板变成了微曲,在与边框的衔接处显得更加自然,细节之处值得称道。
钛合金边框内部是铝金属基底结构,通过热机械工艺与外层的钛金属进行固态扩散接合,并增加PVD涂层作为额外保护,以此兼顾耐久度、强硬、轻盈等特点。刷痕纹理我个人觉得比不上不锈钢亮面那质感,而且在沾油沾指纹这方面只是有所改善,并不能完全杜绝,好在不像不锈钢那么明显。
今年的蓝色对比12 Pro的海蓝色有着些许区别,高光下偏灰蓝,更接近13 Pro的远峰蓝,暗光下则深邃如墨蓝。
开机后,第一观感是黑边有了较为明显的收窄,向Apple Watch S7-S9看齐了。
在2017年抛弃iPhone的标志性按钮之一Home键后,另一个标志性按钮:静音键,也在今年做了大幅改动——拨片改为按钮,并改名:Action Button。
以往,拨片式静音键只能调节静音和铃声,但改为Action Button后,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改为其他功能。在按下后,依旧会有震动反馈。
当然,对于爱折腾的用户,选择将Action Button设置为快捷指令则可以带来无限创意!
全系更换为Type-C接口对我来说影响很大,因为近十年来一直用着iPhone,家里无数Lightning数据线和若干5W、12W头子,这下全得扔了。。。很遗憾这次的充电速率没有因为更换Type-C接口就大幅提升,依旧是最高29W左右。虽然我日常还在用五福一安(个人习惯晚上睡觉时使用5W充电至天明,极少用到20W头子),但今年充电速率毫无进步也是我没想到的,只能说苹果产品的升级真的是不考虑竞争对手目前的发展状态,完全是自己的一套模式走到底。。。大概率今年换C口,明年升级充电速率吧。。。
不过换了C口后另一个利好就是可以外接很多设备,比如键盘鼠标,扩展口,移动硬盘等,甚至支持外录4K 60帧 ProRES视频,这倒是很实用,不过奇怪的是,外接设备录视频支持4K 60帧 ProRES HDR,而往自己的闪存里录制的话,就只能30帧。。。另外支持iPhone给其他设备充电也是个救急方案,特别是给自家的AirPods和Apple Watch充电,可惜充电速率只有3.5W左右,聊胜于无。。。。。。
来看看这次Pro Max独占的5X长焦镜头,等效焦距为120mm焦段,光圈f/2.8,对焦方案采用的是传感器前后移动实现,而防抖则是采用传感器位移防抖,可惜只支持X轴和Y轴,不支持俯仰轴和航向轴。并且相比以往,长焦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互换了位置。
与安卓那边不同,苹果将镜头镜片放在前端,中间用一个四重反射棱镜拉长焦距,传感器横置于机身内以便于做防抖。从苹果多年前申请的专利可以看出,棱镜外部有多层镀膜,内部切了几刀做两个U型槽,用于放置两个光线无法透过的遮光面,避免全内反射的发生,棱镜锐角部分做了倒角处理,防止在震动碰撞时碎裂,以及在这颗长焦镜头上做的其他工夫。
直接看实拍样张,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5X镜头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色散表现很棒,没有紫边和晕影,可圈可点:
但由于底子小,所以在夜拍时依旧难逃噪点多的缺点,好在炫光控制得依旧很棒:
得益于长焦镜头的升级,这次的数码变焦也从之前的最大15X来到25X,录视频的最大放大倍数来到15X。不过既然是数码变焦,那懂的都懂啦~~~~只能说同样是数码变焦,15 Pro Max在6~15X之间的实拍效果要好于老款,并且在变焦来到8X以上时,屏幕中会出现辅助取景的悬浮窗。
然而长焦升级到5X之后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2~5X之间的焦段全部靠主摄放大裁切实现,而失去了之前原生的77mm焦段。。。个人觉得苹果在虚拟焦段上尝到甜头后,也是时候给出第四颗镜头了。。。猜测明年的超大杯会有超广角、广角、中焦、长焦四枚镜头,同时引申出多种焦段:超广角镜头的微距、13mm,广角镜头的24mm、28mm、35mm、48mm,中焦镜头的65mm、85mm,以及长焦镜头的120mm、180mm等焦段。。。彻底在计算摄影这条道上走到底。。。
另外就是这颗5X长焦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接近1米左右,靠太近的话会自动切换到主摄裁切。
所以iPhone 15 Pro Max这颗5X长焦镜头,可以说是在保持机身外观、体型没有巨大变化的前提下,能做到的最好效果了。但是肉眼可见的缺点或许也会促使苹果对明年或后年的iPhone进行外观大改。
主摄此番支持2400MP模式拍摄一张HEIF图,保留一定细节同时拥有较好的动态范围,并可以开启额外两个虚拟焦段:28mm和35mm。当然你也可以在设置中选择将28mm和35mm设置为主摄默认焦段,或者直接关闭这两个焦段。
一个最最最最令人欣慰的点就是:锐化终于不是那么严重了。。。。。。
另外拍摄时增加水平方向的平衡辅助。
全新的人像照片支持在不打开人像模式的情况下,自动识别人、猫、狗等主体,并记录景深信息,你可以当即选择生成具有精美虚化背景的人像照片,或者到后期编辑随时调整,同时支持转换聚焦的主体(类似多年前HTC M8的先拍照后对焦)。
但很遗憾,鬼影问题依旧存在,三颗镜头都存在。。。。。。
不过额外惊喜是夜拍时对于高光的压制比以往大幅改善。
空间视频得等到今年年底才会推出。配合自家的Vision Pro,期待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关于发热,主要集中于大量拍照和录视频,其余日常使用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热。由于本人不玩手游,所以无法得知玩手游时到底热成什么样子。。。按照极客湾的评测,这颗A17 Pro很强,但也很烫。。。
关于网络,5G依旧稳定。15 Pro是支持WiFi 6E的,可惜和去年14系的卫星通讯一样。。。。。。。。。。。。。。
关于续航,这是今年新款iPhone最令我失望的点,15 Pro Max没有带来如11 Pro Max和13 Pro Max那般明显的提升,参数上,15 Pro Max 4422mah的电池容量只比14 Pro Max提升100mah左右,虽然得益于A17 Pro小核心更高的能耗比可以保证在日常使用中依旧有不错的续航力,但也就和14 Pro Max基本持平,在安卓依靠骁龙8 Gen 2疯狂追赶能耗比的时候,iPhone 15 Pro Max没能在续航力上再创辉煌。。。。。。或许16系增加了屏幕尺寸(6.3和6.9),会在续航上再度发力。
还记得2017年iPhone X发布会,Ivy的一句话: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尽全力打造一款iPhone——一款正面全是屏幕的iPhone。从2017年抛弃老旧外观和灵魂的Home键,改用异形屏长刘海,到2021年将刘海缩短20%,再到2022年抛弃刘海,改用挖孔屏并带来灵动岛,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未来iPhone在机身形态上发生什么变化,其屏幕一定是越来越接近完整,而当屏幕达到真正全面屏之后,是否预示着iPhone下一个屏幕革命的到来?
iPhone现在还酷吗?作为经历了完整Lightning时代的真实用户,年年熬夜看发布会,早些年会找渠道首发买港版,iPhone 7开始守着大陆官网预购抢首发,但今年33岁的我,再也没有22岁购买人生第一款iPhone——5时的兴奋;23岁换5s的当天手机被身边所有人拿去拍照发社交媒体;24岁换6后身边的人做了前一年同样的事,又因为6的主摄没有光学防抖而升级为6 Plus,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爱上摄影,爱上手机摄影;25岁换6s Plus后我把3D Touch玩了一天,并真正爱上了这个功能;26岁当7 Plus亮黑色拿到手那天外面黄牛加一万多回收我都不带回头看一眼,只为这台亮黑沾的第一个指纹是我自己的,回去后又把人像模式玩了一天;27岁迟来的iPhone X拿到手时我向全公司同事展示了Face ID录人脸,所有人都对Face ID的速度、精度,和那块炫丽的OLED屏感到惊叹,X的长焦镜头带光学防抖让我兴奋了好一阵;28岁换Xs时觉得自己用不上双卡双待,于是放弃了当年的超大杯Xs Max;29岁在被Xs糟糕的续航力折磨了一年之后,11 Pro Max变态的续航力没有让我失望,但苹果为了续航砍掉了我最爱的3D Touch功能依旧令我耿耿于怀,虽然我还挺喜欢那颗新的超广角镜头;30岁那年我市5G建设迅猛发展,连家门口厕所里都信号满格的时候,12 Pro Max也在深秋时如约而至,但相比11 Pro Max发生续航力倒退这种事让我第二次对iPhone产生些许失望,好在飞一般的5G网络改掉了我对WIFI的依赖,自此,我手机的WIFI功能就几乎失去了作用;31岁时大家手头都不宽裕,但我还是选择换新了13 Pro Max远峰蓝,再度登顶续航力霸主地位使得13 Pro Max让我回到11 Pro Max那“晚上睡觉时手机还有60%电力纠结充不充电”的烦恼中,至今这台远峰蓝应该还在某个坛友的手里;32岁,尽管对iPhone的长焦镜头很不满,但灵动岛和48MP还是吸引到了我,且同年入手了相机,拍照设备逐渐向相机转移;33岁,我还是熬夜看了苹果发布会,还是在预购当晚守着时间抢购,还是如愿拿到了首发的15 Pro Max,可我不再如十几年前那般,充满期待地开箱,手机到手之前我已经对其表现有了大概的判断,不出意外七天内就会索然无味,再度成为日常工具。。。爱摄影如初,也一直相信手机是最便携易用的摄影器材,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也应该向专业化的设备发展了。
手机作为发展了三十年的产品,形态和功能上早已完成了各种0-1、1-99的跨跃,行业也早已进入瓶颈期,材料、工艺、功能都难有质的突破,现在的手机已经很难从形态和功能上再带给用户当年的兴奋,多家品牌都走在求稳的道路上,很多当年发布后大家觉得很酷的产品、功能,也逐渐被人遗忘,比如翻转摄像头,升降摄像头,后置屏幕等。除了粉丝外,大多老百姓换机的周期也从隔代换变成三代换。
总有一日,手机也很有可能会像大哥大、bb机一样,被下一个现象级产品所取代,哪怕是手机界的霸主三星和苹果,也一样要面临这个事实。下一个现象级产品的佼佼者会出自哪家?谁都不知道。
引用本坛坛主的原话:有那时间在水区战到天亮,陪陪家人吧。
最后,照例附上手写ID照。
———————————感 谢 观 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