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3738|回复: 58

[电脑] 即可作办公好手,也可作家用AIO中心——铭凡NAB9 Plus开箱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给大家开箱了铭凡的MS-A1,但是有不少朋友表示,AIO,Intel才是王道。所以我这里也是搞来了一台铭凡的NAB9 Plus,来给各位看看如何,正好也算是把家里用作AIO的UN100D升级一下,来看看i9做路由器,是个什么体验。。

NAB9 Plus作为NAB9的升级款,属于铭凡的Elite Mini系列,定位比Venus高,使用Intel的酷睿处理器。我拿到的是i9 12900HK+32GB+1T的版本,算是顶配了。

1.jpg
  
外包装的两侧是这台机器的各种特性,比如满速USB4,甚至还给了OCULink接口。另外因为定位入门级,所以这台机器标配的是DDR4内存接口,方便节省预算。等下,我看到了什么?双2.5G?那不好意思,软路由走起。
  
3.jpg
4.jpg

包装和MS-A1的打开方式一样,铭凡对这种包装也是青睐有加了。

5.jpg

附件一览,除了电源以外,还给了VESA挂架,HDMI线缆,以及SATA线等。

6.jpg

电源没有出于成本缩水成板砖电源,而是用了和高端机同款的航嘉120W电源,算是目前最好的小主机电源之一了。

7.jpg

主机本体如下,这外观怎么这么熟悉?和我以前开箱过的NPB7一样!

8.jpg

正面是两个USB3.2接口,一个耳麦孔,以及电源按钮。不得不说,这个银色的外观,还是很讨喜的,不做AIO放在桌子上也不会很突兀。

9.jpg

两侧是散热孔,不过CPU出风侧直接挖空了,方便热风排出。

10.jpg
11.jpg
  
主要接口在背部,不仅有DP和HDMI这种常用显示输出,也支持USB4,以及OCULink,另外双2.5G让这台机器可以成为家里的AIO中心!

12.jpg

背部主要为散热设计,而不是用于扩展,这一侧不用打开。

13.jpg

那怎么给机器换内存什么的呢?很简单,和NPB7一样,在正面按压标签上的两侧,就能取下顶部挡板。

14.jpg

打开后可以看到内存和SSD,以及无线网卡。

15.jpg

为了防止SSD过热,除了给SSD加散热片外,还很贴心的给装了一个小风扇,这下是真不用担心过热了。

16.jpg

SSD忘了拍了,不好意思,不过可以确定是这款金士顿SSD,铭凡的机器基本都是这个。

17.jpg

无线网卡是联发科的MT7902,估计是因为价格原因缩了下,单天线WIFI6,支持160MHz。

18.jpg

内存是来自沃存的16GB DDR4 3200内存,两根组成32GB的规格,估计是英睿达的DDR4库存用完了hhhh。

19.jpg

好了,机器看完了,下面进入测试部分。我之前被12900HK的名字误导了,以为是HX系列的CPU,没想到是属于H45的,6P+8E的设计,搭配的核显也是12代最强的96EU的Xe核显。这对玩AIO的很重要,UHD770和Xe的编解码性能差距是很大的。

20.jpg

铭凡的机器噪音一般是不用担心的,待机仅有33.1分贝,和环境噪音是差不多的,基本听不到风扇响。

21.jpg

机器默认的PL1为45W,PL2为65W,拷机稳定在45W,温度只有75℃,人位噪音38.6分贝,可见散热还有很大余量。机器BIOS提供了自定义功耗墙的功能,觉得不够可以自己去改下。

22.jpg
23.jpg
  
由于使用了DDR4内存,所以读取速度一般,只有45GB/s上下。

24.jpg

CPU-Z和R23分数如下,不到15000分,主要是被45W的TDP限制住了。不过这个分数,办公是肯定够用的。

25.jpg
26.jpg
  
单线程得分956分,毕竟是12代,比13代低了不少233

27.jpg

PCMark整机分数5000分上下,和轻薄本性能差不多。

28.jpg

由于没有使用DDR5内存,所以TS的核显分数只有1589分。

29.jpg

CS2 1080p低画质,96帧,日常打打游戏休闲还是够用的。

30.jpg

当然,作为一台双网口的Intel小主机,AIO才是它的归宿。PVE,路由器,以及其他系统的安装过程我在MS-A1的内容里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这台机器照抄就行。这里主要展示一下,这台机器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方法。

作为转码机,目前有jellyfin和emby两个选择。Emby我这边用的不多,所以选择有国产大佬n大制作的jellyfin第三方版本。在做这件事之前,首先给PVE挂载上NAS的存储,方便后续访问。在数据中心-存储部分添加SMB/CFIS访问,映射具体的文件夹。当然NFS这些也可以,具体看你自己的设置。

31.jpg
32.jpg

映射完成后,接下来就要去套壳安装docker了。我选择的是用LXC容器套一个debian11,在local-CT模版处,搜索下载debian11的CT模版。

33.jpg
34.jpg
35.jpg
   
下载完成后,使用ssh工具连接PVE后台,输入ls -l /dev/dri,查看显卡是否正常驱动。然后输入cd /lib/firmware/i915 && ls ehl_guc*.bin && ls ehl_huc*.bin && ls icl_dmc*.bin查看guc/huc/dmc固件是否存在。目前PVE8.3对Intel的核显有非常完善的支持,基本不用自己折腾了。

36.jpg
37.jpg

确认没问题,就可以去创建LXC容器了。创建虚拟机处选择创建CT模版,去掉非特权容器的√,设置好容器的名称和密码就行。磁盘大小建议40GB以上,方便转码。另外由于jellyfin需要经常访问,所以一定要固定好容器的IP地址。至于内存的话,建议不要小于2GB,核心我分了4个,毕竟12900HK的性能是很富余的,多了也能提升流畅度。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创建完成后不要着急启动,先去设置一下这台LXC容器的权限。我这台LXC容器的虚拟机编号是100,所以在PVE后台输入nano /etc/pve/lxc/100.conf,打开这台机器的设置文档,在swap下方输入
lxc.cgroup2.devices.allow: c 226:0 rwm
lxc.cgroup2.devices.allow: c 226:128 rwm
lxc.cgroup2.devices.allow: c 29:0 rwm
lxc.mount.entry: /dev/dri dev/dri none bind,optional,create=dir
lxc.apparmor.profile: unconfined
lxc.cap.drop:
输入完成后ctrl+X,输入Y然后回车保存。
给容器核显访问的权限,以及防止docker后续部署jellyfin的时候出现权限不足的问题。

42.jpg

然后输入nano /etc/modprobe.d/i915.conf,输入options i915 enable_guc=3,打开低电压转码功能。其实12900HK理论上不需要设置这个,这个主要针对N100这类低压CPU,不过习惯这么设置了。

43.jpg

Ctrl+X,输入Y回车保存,然后输入reboot重启PVE,再输入journalctl -b -o short-monotonic -k | egrep -i "i915|dmr|dmc|guc|huc",可以看到HUC和GUC固件都已经正常打开了。

44.jpg

启动容器之前,在容器的功能选项里面,把SMB/CFIS的√打上,这样才能后续映射NAS的存储。

45.jpg

启动容器后,在shell控制台输入nano /etc/ssh/sshd_config,把下面两行的“#”注释去掉,打开远程ssh访问的权限。

46.jpg

然后使用第三方ssh工具连接这个容器,输入apt update && apt upgrade -y,把系统软件升级一下。

47.jpg

然后去PVE的后台,输入pct set 100 -mp0 /mnt/pve/nasshare,mp=/mnt/media/chino,挂载之前挂在PVE上的NAS存储到容器。100对应的是你LXC容器的编号,一个挂载点对应一个mp,比如你要挂第二个,就要把mp0变成mp1,后面分别对应PVE挂载的地址和LXC容器内部的挂载地址。

48.jpg

然后apt install curl -y,安装curl,方便一键部署docker。

49.jpg

这里要说的是,我的docker官方安装脚本是需要挂魔法才能用的,脚本命令为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 bash -s docker,所以能否找到自己能用的docker安装命令就看你了。安装完成输入systemctl start docker,启动docker容器。

50.jpg

为了方便后续管理docker内的容器,还需要安装portainer这个第三方管理工具。输入命令docker run -d -p 9000:9000 --name=portainer --restart=always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v portainer_data:/data portainer/portainer-ce,安装portainer。当然,这个指令同样需要魔法。

51.jpg

然后浏览器输入LXC容器的地址:9000端口号,访问portainer,设置你的访问账号和密码,就能进入portianer的后台了 。

52.jpg

点击add container,添加一个新的容器

53.jpg

容器命名自己定,我为了方便管理,直接命名为jellyfin,镜像为nyanmisaka/jellyfin:latest,http和https地址也分别映射为8096和8920。如果你这个端口有在占用,可以换别的。

54.jpg

然后去高级选项卡的volumes,设置好/media,/config,以及/cache的映射目录。如果以后你想要升级jellyfin,只需拉取最新的镜像重新按照相同的设置建立个新容器,以后换机器从新安装的话,只需要备份/config以及/cache,建立容器的时候恢复到对应目录即可。

55.jpg

然后去runtime选项卡,添加核显的映射。Devices下两个都是/dev/dri。

56.jpg

网络部分设置为host,然后重启设置可以是always,也可以是on failure,也就是崩溃后重启。

57.jpg

然后就可以点击deploy container,建立容器。建立完成后输入LXC容器的地址:8096,就可以访问jellyfin的后台了。控制台-播放-转码,设置好转码为intel quick sync。

58.jpg

把硬件编码都打上√,这里的选项根据你的核显不同是有区别的。如果你前面设置了guc的低电压转码,这里也可以看到低电压转码的选项。H265足够用,AV1的话,感觉Xe的性能不太够。

59.jpg

然后把HDR色调映射打开,这样播放HDR片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颜色有问题了。

60.jpg

在LXC容器里面输入apt install intel-gpu-tools,安装intel gpu工具,然后输入intel_gpu_top,查看intel GPU的占用情况。随便打开一个4K HEVC的视频,就可以看到核显转码在正常工作了,作为12代最强核显,这款96EU的Xe核显的转码速度很快,完全不用担心不够用。

61.jpg

最后也是简单的测试了下作为路由器的性能,分了4个核心,跑满千兆宽带的情况下,CPU占用率也就30%左右,完全是大炮打蚊子的状态。我这还是在BIOS里面把TDP锁20W的性能,TDP保持默认会更低。因为作为AIO中心,i9的性能已经很过剩了,静音更重要,按需选择就行。

62.jpg

好了,NAB9 Plus的上手体验到这就结束了。

作为一台Intel i9处理器的机器,NAB9 Plus性能是毋庸置疑的,匹敌轻薄本的性能,不错的静音,以及价格,都算的上很出彩。而有着双网口的情况下,搭配PVE做一个全屋多媒体中心,也是完全没问题的,算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台铭凡小主机。

当然,作为铭凡的小机器,这台机器散热是明显比不上UM880这种机器的,听说是成本原因把CPU散热从液金改成了相变片所致。所以想做AIO的话,建议还是BIOS锁一下TDP,获得更好的静音体验。


感谢观看


评分

参与人数 9邪恶指数 +381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ilas + 200
888aq + 6 就是NB
灯下狐 + 100
TernenceS + 15
hudizhoutube + 15
Kevin_Aidaren + 20
xuran007 + 15
dexterchen + 10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3-3 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3-4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还是BIOS锁一下TDP,获得更好的静音体验。
发表于 2025-3-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力测分贝的仪器照片来看
是不是养小宠物了?
发表于 2025-3-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3-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论坛的里的人都买的铭凡,那是不是零刻的不太行?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3vip 发表于 2025-3-4 08:13
得力测分贝的仪器照片来看
是不是养小宠物了?

两只猫
发表于 2025-3-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随时take away
发表于 2025-3-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hjx2000303 发表于 2025-3-4 09:04
看论坛的里的人都买的铭凡,那是不是零刻的不太行?

零刻外观好看啊。。。
发表于 2025-3-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小机器,几年前玩过一只,冬天还好,到了天热点,就是直升机+降频,最后换了一体铝被动散热外壳反倒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但出现了主机外壳温度过高的新问题,电源线数据线搭在外壳上绝缘层能直接融掉,现在机器放在电视机上看电影用,还要注意线别接触外壳
发表于 2025-3-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才在公众号刷到,今儿可就门户了。
发表于 2025-3-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很好的方案。
发表于 2025-3-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3-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一问:type-c用来充电和传统接口间有何优劣?
发表于 2025-3-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一台mini主机~~~~
发表于 2025-3-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3-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2900HK的AIO……性能溢出太多了
发表于 2025-3-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机箱 大马力👍
发表于 2025-3-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04635356 发表于 2025-3-4 11:00
好奇一问:type-c用来充电和传统接口间有何优劣?

Type-C 充电,遇到充电头要握手或多口输出新插负载重新分配时,可能会闪断,DC 供电这方面稳稳的不用担心

Type-C 好处是现在各种快充头都有支持 PD 协议的 Type-C 口,比起专门的 DC 电源更容易随手找到

点评

不断连的方案也有,价格偏贵。  发表于 2025-3-4 14:41
发表于 2025-3-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坛子的人,需要aio的前提就是至少两个万兆口,sfp+的优先,哪个没有万兆SW的,要个2.5g的,心里不知道有多别扭
发表于 2025-3-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rwind 发表于 2025-3-4 14:04
这个坛子的人,需要aio的前提就是至少两个万兆口,sfp+的优先,哪个没有万兆SW的,要个2.5g的,心里不知道 ...

哥们你真的懂。。。
发表于 2025-3-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amd有这么小的吗? 感觉核显还是amd比较给力
发表于 2025-3-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开卖了吗,不知道价格有多少
发表于 2025-3-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便查看下双2.5网口是什么芯片吗?主要是看看能否安装 Exsi。
发表于 2025-3-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杠下蛋一个零客eqr6  6900HX得 给老人刷网页啥的用 内置电源 还没拿到 不知咋样
发表于 2025-3-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3225287 发表于 2025-3-4 14:49
国内开卖了吗,不知道价格有多少

https://item.jd.com/10140407570565.html

京东是上架了的,只是在无货状态,可以问他家客服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boat_zh 发表于 2025-3-4 14:59
方便查看下双2.5网口是什么芯片吗?主要是看看能否安装 Exsi。

225还是226
发表于 2025-3-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铭凡驱动得找卖家要吗?官网都找不到。
发表于 2025-3-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分享了,这种小主机就适合用来做ALLINONE
发表于 2025-3-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小家伙很不错,AIO可玩性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11 21:27 , Processed in 0.01974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