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
Destructor 2 破坏王巨蚁2 尺寸:355mmX254mm,树脂垫子,操控表面。 Invicta毒刺火蚁 尺寸:355mmX254mm,树脂垫子,双面(粗/细)。 这两个都是树脂垫子,不同的是巨蚁2是单面,毒刺火蚁是双面的。 除了表面,两者的结构也不同。 巨蚁王2作为经典产品巨蚁的升级版,仍然是单面操控型,有较强的颗粒感。 以表面层、中间夹层和底部防滑背胶的方式构成,是比较常规的树脂垫子结构; 底部防滑橡胶是六边形的规则阵列,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防滑性都是一流的。 而毒刺火蚁则是razer树脂垫子目前的顶级作品,同时我觉得它也是国内市面上现有的树脂垫子中最优秀的。 首先它有粗细两个表面,反、正都可以使用。不同于自家黄斑胡蜂(Vespula)的做法,毒刺火蚁使用了一个“工艺水平复杂,处理精度要求很高”的底座来固定垫子。 这个底座除了质感优秀,垫子本体的嵌入精确度也是惊人的密合。 严丝合缝。 这个角落就是开始说的那个快递插曲造成的痕迹,起初都已经卷起来了,我使用锤子敲平的……但很遗憾没法完全恢复,因为它的精度太高了,只靠锤子无法复原…… 采用底座来解决双面垫子的防滑问题,在鼠标垫中并非首创,但用金属底座,并且这种精度的加工,这倒是非常难得的,可见Razer对于品质的追求。对于极致要求的烧友,没有比这更贴心的了,一种High-end般的工艺品级别。 底座内部虽然看上去保留了打磨的痕迹,但其触感非常柔和细腻,没有任何瑕疵或凹凸的地方,这种痕迹反倒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纹理装饰。 其中一侧底部有个圆角矩形的开槽,开槽的边缘也同样细腻,没有一丁点儿的割手。另外,这个槽并不是提手,而是因为垫子嵌入后,密合度极高,以至于很难抠出来。 想要转换表面时,就要从后面推它一下了。 防滑上,和巨蚁类似,也是六边形阵列,鱼鳞般的纹理感。 结构上,看上去是三层的,中间为夹层,两侧各有一个使用表面。 操控(粗)面和巨蚁类似,值得强调的是,这个表面Razer虽然定义为操控面,但其颗粒感并不是非常夸张,和著名的SP那种颗粒还是相差很远的,大致和市面主流的树脂垫子颗粒感相当。 而速度面则非常的细腻,细腻到你几乎感觉不到颗粒。 对于巨蚁2和毒刺火蚁,正好可以用来说明底层结构的不同,带来的手感差异。 同样是树脂表面,在颗粒相当的情况下,火蚁(操控面)和巨蚁2的手感并不完全一致,巨蚁2明显的“油”一些,碳素感更强;而火蚁则更滑——如果说“滑”、“顺”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那么巨蚁就是偏向“顺”,火蚁则是偏向“滑”。 那么火蚁的速度面则更加有意思,之前我曾经谈过掘土黄蜂的手感,它的特色正是因为超薄,所以更加反应“承载它的表面”特性,比如铺在桌子上受到桌子材质的影响很强。道理很简单,冈本什么的,自然是越薄越贴近实体感觉嘛,你懂的。 而毒刺火蚁的本体厚度非常薄,这样嵌入底座之后和底座的一体感就非常强烈,再加上极度细腻,它的手感其实更加接近于金属垫子,区别就是它没有金属垫子“腻”——很像是擦了油的金属。 关于这两个垫子,价格都不低,而毒刺火蚁更贵些,但双表面的设计加上非常细致的做工和底座,它的实用性和品质感其实更合算些。 最后,噪音和耐磨性问题,现在的树脂垫子似乎都有新的突破,比起早年的材料,“颗粒磨损速度”和“噪音控制”做得都很好,所以我不担心这点。 之前razer放出的制作过程影片,很精彩,不妨温习一遍。 |
djxu2: 第一句话就错别字“ 最近razert推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极品套装”Razer多了个t,还有Editer应该是Editor吧……(我这是职业病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4-11-30 23:14 , Processed in 0.00839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