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8971|回复: 11

[深度评测] 小尺寸笔记本将走向何方 — X280 长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昭文信 于 2019-8-23 05:44 编辑

虽然这些年 ThinkPad 有部分系列一直在更名或者干脆合并取消,不过ThinkPad 传统的三大主流系列X,T,P 一直都没有变过,它们三个分别代表便携轻薄,平衡兼顾,极致性能。
然而近些年,X 系列的风头基本上都快要被 X1 系列的光环所掩盖,这既因为 X1 系列作为旗舰本身就太过耀眼,但也和 X 系列 12.5 英寸产品本身的定位不无关系,这一次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之前的长测来写,而是以严苛的数据为基础,通过体验的视角来描述 X280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全文基于 ThinkPad X280 国行量产版本,i5-8250U,  8GB 内存,256GB固态硬盘 1080P 触摸屏版本,售价 ¥7999, 全系起售价 ¥5499。

12 英寸的喜与忧 1.jpg


ThinkPad X 系列,一直都以小尺寸便携作为最大的亮点,成为了无数追求轻便消费者们的第一选择。2006 年,最后一代采用 4:3 比例 12.1 英寸的 X61 系列之后,全新的 X 系列逐渐分化成为了继续坚持 12 英寸级别的 X200 和向更大尺寸进发的 X300 系列。
前者就是本文 X280 的鼻祖,而后者最终演化成为了今天的 X1 系列。在 12 英寸与 14 英寸并行的年代,两者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定位与目标人群都有差别,直到一个新的时代突然降临。
13 英寸超窄边框的时代,于 2015 年正式开启,窄边框的大潮从 13 英寸开始进发,经过了 14 英寸和 15 英寸,一直到现在,终于连不注重便携的 17 英寸也有了窄边框产品。


2.jpg

相对于本是同根生的 X1 Carbon 早早完成窄边框化,X2*0 系列却迟迟没有动身,因此若是不对比倒还好,但是以今年的标准来看,X280 的屏幕边框不得不说确实是算宽的了。
这也就导致了原本的小尺寸便携定位,在今年看来就只留下了 1.16Kg 重量这一个优势,相对于其他产品 1.3Kg 级别的重量还能拉开一定差距。
3.jpg


非窄边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X280 的摄像头稳稳当当的处于屏幕顶部,对于商用定位的产品来说,摄像头的效果并没有被削弱,并且在 X280 身上我们能看到今年 ThinkPad 主推的 ThinkShutter, 通过一个小拨片可以物理阻断摄像头隐私泄露,因此在商用定位这一个核心点上,X280 依然坚守了它该有的选择。
4.jpg


另一个坚守则是输入设备,X280 在小尺寸产品不断削弱键盘的大环境下,保留的 ThinkPad 一贯的核心优势,依然采用标准键程和键距的键盘设计,它和其他尺寸的更大,没有便携压力的 ThinkPad 键盘手感完全一致,确实也是你在小尺寸产品中能找到键盘手感最好的产品。
5.jpg


由于 X280 相对于上一代 X270 不仅见减少了重量,而且也进一步变薄,所以 RJ45 网线接口也消失在机身上,取而代之的是新增了一个 USB-C 接口,现在 X280 拥有了两个 USB-C,其中扩展坞上的 USB-C 为 Thunderbolt 3, 而靠机身后部的 USB-C 为 USB 3.1(Gen1, 5Gbps),当然两个接口都可以用来充电。

6.jpg
同时,也是由于重量与厚度的缩减,X280 的内部也与之前的 X270 有了区别,没有继续采用双电池设计,不再保留内存插槽,取消了机械硬盘位转为单独的 M.2 固态硬盘,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难发现 X280 的机身内部空间还是非常紧凑,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
7.jpg


所有的接口都拥有额外的加固措施,主板重点部位充满了防静电措施,同时也有石墨贴纸帮助散热,网卡与固态硬盘都可以更换。
8.jpg


风扇采用了高密度扇叶和一定的不对称设计,单热管通过很短的距离连接到鳍片,最终通过右侧出风口将热量排出。
9.jpg


机身的底壳为全金属材质,非常轻薄也很有韧性,进风口拥有细密的圆孔与网格,避免了异物进入,在弯曲的两角也有拱形加强结构保证强度。
10.jpg


同时后盖上的螺丝也全部为防丢设计,在内部拥有垫片,即使完全拧松也不会掉落,维持了一个商用产品应有的体面。
11.jpg


底盖也一共只需要 5 颗螺丝就能很好的固定,在结构设计与维护便利性上,X280 还是有着它自己的坚守。

由于不再采用双电池可换电设计,X280 内置的是一块 48Wh 的单电池,因此续航与充电会是我比较关心的一点。
12.jpg


通过 MDT 常用的四种方式来测试续航,X280 由于小尺寸屏幕以及较为优秀的功耗控制,在飞行模式本地视频播放的测试上得到了超过 14 小时的续航水平,不间断刷新网页则是 8~9 小时,在模拟复杂办公环境的 WORK CONVENTIONAL 和模拟 Office 的测试中,分别也能保持 6~7 小时的续航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在比较复杂,有一定负载的情况下,X280 至少能给你带来 6 小时的可靠续航,以及在轻度使用时 9~10 小时的续航时间,这样的表现基本上足以应付一天的使用。
13.jpg


在充电速度方面,X280 的充电功率从刚开始一直到充至 80% 左右电量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最高达到了约 42W, 从 5% 充至 80% 需要 55 分钟。在 80% 电量之后为了保护电池,充电功率会逐渐下降,最终需要 1 小时 15 分钟左右充至 95% 电量,也就是说充电 30 分钟基本就能带来 3 小时左右的续航水平。

屏幕本身的素质还不错
X280 目前有三个版本的屏幕,768P, 1080P 以及 1080P 雾面触摸屏,768P 如果是公司采购可以考虑,但是个人使用我们更推荐的是 1080P 的两个版本,
我们也对这次的 1080P 触屏版其进行了专业的测试:
14.jpg


X280 的 1080P 触屏版本达到了:
  • 93.1% sRGB
  • 68.0% AdobeRGB
  • 72.3% P3
我们在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标准,sRGB 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因此 X280 的 1080P 触屏版基本覆盖了 sRGB 色域,在紫色和橙绿色稍有超出,青绿色和橙色稍有缺失。
15.jpg


光谱方面,我们发现 X280 的1080P 触屏版在绿色与红色波峰有一些接近,这也是其没有精准覆盖 sRGB 色域的原因,同时蓝色稍有突出,所以默认色温偏蓝,约为 7610K, 因此建议在 Windows 中开启夜间模式功能。
16.jpg


亮度变化方面,X280 的1080P 触屏版一共有 11 级亮度变化可调,从 3.5cd/m² ~ 304.5cd/m², 亮度越小时每级亮度差距也越小,没有出现陡升陡降,最大亮度能够满足室内使用,对比度为 1052:1 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17.jpg


X280 的1080P 触屏版在色准方面:
  • 平均 ΔE 为 2.17
  • 最大灰阶 ΔE 为 2.94
  • 最大彩色 ΔE 为 2.53
除了偏冷的色温之外,在不与标准颜色屏幕对比的前提下不容易看出色偏,在校色之后:
  • 平均 ΔE 0.22
  • 最大灰阶 ΔE 0.61
  • 最大彩色 ΔE 0.26
校正之后的色温表现不错,色准也达到了很好的水平,如果不是那么追求精确的 sRGB 全覆盖,那么这一块屏幕不仅很适合家用,而且对于大部分的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工作都足以胜任。

性能不高,但是够用
X280 搭载的 8 代酷睿中的 15W 功耗产品,我们都知道这一代 U 系列处理器的性能天花板很高,所以有一部分产品会选择加入两个风扇或者额外的散热措施来强化其性能属性,不过对于 X280 来说,小尺寸的紧凑内部空间,以及 ThinkPad 对它的定位并不允许它这样做。
18.jpg


在对于瞬时性能来说,X280 的表现很不错,在标准的 CINEBENCH R15 的测试中,能够达到 680 cb 级别的多核性能和 146 cb 的单核性能,对于日常办公这样需求瞬时性能的应用场景绰绰有余。
19.jpg


而在长期负载性能上,我们会发现比较有趣的现象,相对于主打性能跑满 30W 的产品(灰线),X280 的长期负载性能会由于其功耗限制慢慢回归 515cb 水平。
20.jpg


我们也不难发现,实际上 X280 一开始也能以超过 30W 的功耗运行,但是由于触发了 93°C 的温度上限,功耗会被慢慢限制,直到长期稳定在 15W ,也让 X280 的长期负载温度回归到了 75°C 左右。
21.jpg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把 X280 当成一个具有很高长期负载性能的便携产品来用,那么还是会有一些差距,比如上边的 PR 视频输出测试,X280 就要比能够一直跑满 30W 的 MacBook Pro 13 inch 差了 40% 左右。
当然,这也是因为 X280 本身较为严格的温度限制所导致的,毕竟 MacBook Pro 13 inch 要是想维持 30W, 实际上内部温度也达到了接近 100°C 的水平,而 X280 如果愿意把功耗放开至 20W 出头, 实际上温度也不会超过 90°C 的水平。

表面温度控制
在极限情况下,X280 的温度控制还是比较优秀的,键盘平均温度在 41.7°C, 键盘中部的温度相对来说最高,数字键 6(点5)的温度高于 AWSD 区域(点3),而右侧机身因为出风口的缘故,在键盘之外出风口上方的机身部分(点6)也会有较高的温度。
22.jpg


也正是由于右侧出风,因此如果经常有长时间性能需求而且还需要用鼠标,那么在距离机身 6cm~7cm 的位置,热风的温度才会衰减至 37°C 左右。
23.jpg


当然 X280 的用户估计也很少有长时间高负载需求,在日常的办公时温度就很低了,键盘区域都没有超过 40°C, 之前温度最高的出风口正上方(点6)表面的温度也只有 40.1°C,掌托都没有超过 35°C,轻度办公基本不会感受到温度。

噪音控制
在拆机部分我们也提到过,X280 采用的事单风扇单热管右出风的散热布局,同时风扇扇叶较密,拥有不对称扇叶设计,所以噪音的分贝并不会太高,日常使用风扇几乎不转,所以噪音等同于环境音,也就没有进行轻度使用时的噪音测试。
24.jpg


在长期负载 CPU 稳定到 15W 时,风扇并没有以最高转速运行,所以长期负载时的噪音为 35dBA, 噪音频率分布也比较均匀,但在 4000Hz 左右有几个小突出异音,好在它们的声级不高,所以主要听到的还都是呼呼的风扇。
25.jpg


但实际上 X280 的最大风扇噪音要比 15W 时高一些,比如当我们进行瞬时性能需求操作时,风扇转速会达到最大,此时噪音约为 42dBA, 这样 4500Hz 的部分就会有一定的高频噪音被人耳感知。

尾声:

26.jpg


其实目前来看,X280 的文章算是写得非常晚了,毕竟距离 CES 2019 也只有两个月左右,X280 的后继者也即将登场,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个时间段写一篇 X280 的文章呢?
其实也是因为下一代 X 系列,在没有核心大改了好几年之后,很有可能在 2019 年做出一些改变(都是我自己瞎猜的),所以,还是今年 CES 2019 见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nickson1989 + 10 不能双电池和双硬盘,不能换内存~.
Mortif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7-1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加内存是我放弃的理由
入手了一台T480.。。。。
发表于 2019-7-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存和电池差评,屏幕差评,尺寸什么时候回到4:3啊。估计下个笔记本在t系列里找了,到时候希望拓展坞别太贵
发表于 2019-7-2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不能更换......
那就逼我放弃X系列.........
发表于 2019-7-2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shermansong 发表于 2019-7-18 14:13
内存和电池差评,屏幕差评,尺寸什么时候回到4:3啊。估计下个笔记本在t系列里找了,到时候希望拓展坞别太贵 ...

4比3是不可能的。个人觉得笔记本还是3比2,3000x2000的分辨率最完美。不过联想肯定是不会这么良心的。
发表于 2019-7-2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caripoher 发表于 2019-7-25 15:29
4比3是不可能的。个人觉得笔记本还是3比2,3000x2000的分辨率最完美。不过联想肯定是不会这么良心的。 ...

3000*2000的出过了,X1 Tablet EVO(2018款)……

就是卖的太惨了,下一波3:2已经站在路上了
发表于 2019-7-2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昭文信 发表于 2019-7-25 15:40
3000*2000的出过了,X1 Tablet EVO(2018款)……

就是卖的太惨了,下一波3:2已经站在路上了 ...

能下放到中端型号就好了。。。
发表于 2019-7-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caripoher 发表于 2019-7-25 15:42
能下放到中端型号就好了。。。

有难度,不过值得试试~
发表于 2019-7-25 1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昭文信 发表于 2019-7-25 16:56
有难度,不过值得试试~

对呀,有时候需要一些取舍。
发表于 2019-8-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9012年了 公司发的电脑还是X270。。。
发表于 2019-8-2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星之夜 发表于 2019-8-28 15:14
9012年了 公司发的电脑还是X270。。。

我猜要么是3年一换没到退役时候,要么是新采购让采购赚了一笔
发表于 2019-8-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发的X280,然后还发了个Thinkvision,我觉得挺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11-25 06:31 , Processed in 0.01304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