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xun8774 于 2023-3-9 09:41 编辑
4800CL14 4933CL15的D4内存退役前闪现,三星BDIE常温风冷最后(终)的超频探索
13代的13600KF目前是超频首选,内存超频也从DDR4步入DDR5的时代。我这篇文章其实是去年疫情期间写的。当时每天零零星星的测试一小部分,但有些测试也不完整或突然中断,时隔有点久,且待我慢慢梳理一下,也算是对DDR4的超频调试好好收个尾,安心转D5。
在DDR4时代,三星BDIE一直是表现是最佳的,原因得益于intel 12和13代平台高效能,这两代平台把IMC的G1内存频率设在4000-4400之间,恰好三星BDIE在此频率下延迟表现最佳。所以BDIE的价格到了D4末代也当仁不让。(请忽略现在换代开始高台跳水)
为了测试我特意购入了一对主流BDIE(因为8GX2是同类型颗粒超频最强最有表现力实际上是选最便宜的BDIE,装新机器时还是建议上16X2同颗粒主流型号内存,因为文章写得较早,近期32GX2专用条白菜价了更值得入手,曾经有幸帮朋友调过一对阿斯加特神条,调64G更考验IMC。)
测试平台:
主角:雷克沙雷神铠 8G 3200 X 2 (三星BDIE)
CPU: i5 13600kf(12600KF)
主板:华硕Z690P-D4(BIOS版本2014,ME 1885V2)(后来又出了2212,ME2020也补上了)
散热:普通360一体式水冷加SONY红标 12cm 三风扇(FDB鼻祖2200转左右)
其他散热:内存和主板供电有12cm九州风神风扇(1500转)共用一把立吹(在内存上方,没有刻意贴近覆盖内存)
显卡:压箱底七彩虹GTX550TI
电源:台达GPS750
固态:金百达KP260 1TB NVME
系统:WIN10 22H2 WIN11PE
13600kf主频设定到5.5G起步,实际13600kf超频能力可以拔高很多,一切为了保证内存超频的稳定。
雷克沙雷神铠8G3200属于后期三星BDIE,三星BDIE有很多周期,分满血特挑等等,我拿到的是横截面发红的21年末的新颗粒,特点是耐压高延迟低,但一定要注意散热。三星的BDIE这个颗粒非常贴合12代13代IMC 的频率和特性,只用一档一档的加压然后一点一点的压缩参数就一直有提升。12代调试思路比较清晰,但随着13代的出现,还需要多试几组电压,内存超频测试最难的是详细记录,和不断推翻不断创造新的排列组合。
抱歉,有点啰嗦了(但对于繁琐的调试过程还是很干脆的)。来,贴上BDIE的测试图(有些测试因为散热原因,没有刻意收紧小参)
首先我们通过一些基准调试,锁定的是3800G1这个即常用又好稳定的BDIE起步频率
也是先简单跑个3800 13-13-13-26 2T TM5 OLI
4200 14-14-14-28 2T TM5 1US
4300 15-15-15-30 2T TM5 1US(可以压参到14,电压高就不烤机了,快测1.55V)
4400 15-15-15-30 2T TM5 1US (内存电压1.6V给低了一点点,跑完本来无错,截图瞬间报了一个错,典型的晚节不保,这张是最近补的,2212版BIOS。)
4800 G2 16-16-16-32 2T TM5 1US
4980 G2 17-17-17-34 2T TM5 1US,内存硬启5000始终不行,12600K就轻松启,上13代BIOS问题。(2212已经解决)
快测目前都跑的是1US,感觉三星BDIE加压就可以上,但还是悠着点加压,超频不能蛮干,接下来冲下高外频
239外频达成,明知AIDA64高外BUG,但这样跑内存效能安慰剂效果还是让人流连忘返,4300 14-13-3-26 2T 18.2NS
其实说到BDIE目前我测试出表现更稳定的应该还是12600KF,13代内存目前调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我之前AIDA64测试12600KF有时是在WIN11PE环境下测试的,因为摸索内存参数容易把系统搞垮,所以低延迟摸索阶段是在PE下进行(会标注)。可以看到测试中13600KF在极致参数方面目前确实不如12600KF能打。
PE下CPUZ很多时候显示主频很低,节能了而且跑缓存会出现0mbug,现在是起步3800 12-12-12-24 1T,WIN11PE
来到4133 13-13-13-26 2T 延迟和3800 12一样,看来2T还是弱,WIN11PE下会0mbug
4200 14-13-13-26 1T 42.1 1T又有提升,WIN11PE
4300 14-13-13-26 2T 41.8 这颗12600KF IMC4300到头了,2T成绩提升有限,WIN11PE
12600KF 3800 13-13-13-26 1T TM5 ABS 过测非PE,这是之前测试的,有时间多测就一定跑稳。
12600KF 4200 14-14-14-28 2T TM5 ABS过测非PE
12600KF 5000 G2 17-17-17-34 2T TM5 ABS过测非PE
加上2212版BIOS对13代优化逐渐显现,附上一张体质稍差的那根单通道5200探索图
13600KF 5200 G2 18-18-18-36 2T TM5 1US
12600KF 4200 G1 13-13-13-26 1T AIDA64内存效能测试不过,但之前BIOS进系统都难
直觉这对B-DIE不会止步于此,那和其他人测试的没啥区别,为了更上一层楼,借朋友的10代的平台跑了下,CPU是低端的10400F,因为主频和ring频率的锁定,性能测试出来有点拉跨。这块10400F在微星的Z590战斧导弹上,上限在5000左右,残念的是这块主板第二条内存插槽内存超过4400频率容易定机(可以跑TM5,但是随时定机,人都整疯),注定不能双通道了,只能在第四号插槽单通道测试,所以在看内存读写复制带宽需要自己脑补X2,不要开口就说读写拷贝比12代13代差远了。测试是在4800 14-14-14-28 2T,和4933 15-15-15-30 2T进行的,所以12代和13代上bdie优化的路还能更进一步,不过看目前12代13代IMC的体质,估计4800G1 4933G1基本上无望。BDIE C14 4800-4900应该是常温风冷的尽头了。
10400F 4800 14-14-14-28 2T AIDA64 内存单通道效能测试
10400F 4933 15-15-15-30 2T AIDA64 内存单通道效能测试
这是在12600K上G2 4700 15-15-15-30 2T勉强进系统的图,手机拍的,图有点大,相较之下10代IMC还是YYDS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因为我太久太久没有超频了,去年疫情才开始断断续续接触。现在听到很多人说丐版因为做工差调不好,我持不同见解,只是常温风冷没有上升到上液氮跑极限刷世界记录,现在1500左右的主板做工比起以前提升还是非常大,同质化竞争消费者得益嘛。多点耐心,超频不就是慢慢调找规律吗?抱怨不如包容,抛砖引玉,文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