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FX听感解析
试了一些耳机,鉴于这个声卡有别于普通pc声卡最有特色部分,就是它的高端解码和放大电路——一切都是为了美妙的声音,并且功放电路足够推动300欧的高阻耳机,所以这里主要就谈驱动森海塞尔HD650(300欧)的情况。 有些还是要说在前面, 第一个是华硕这个声卡的底噪控制: 首先这个usb线并不是个所谓的发烧线,普通的自带usb线而已,甚至镀金口、磁环都没有;并且放大电路和IO、解码电路统统在一个盒子里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声卡没有一丝底噪,包括操作任何旋钮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声音放到最大也没关系,播放中也没有任何的爆音、扰动。这点作为一个USB声卡来说(并非HIFI级别的高级解码器加耳放),已经非常理想很难得了。 淘宝上出售的某些诡异的DIY USB声卡或解码器,整天号称“HIFI级别”,“非一般pc声卡可比”云云,然后在购买的注意事项里面可见一行小字:“请一定要使用两边都带有磁环的usb连接线,否则会有底噪”——与这样的货色相比,ThunderFX不愧为大厂打造,电路的走法,屏蔽电路的设计简直好的不是一点半点,那些东西怎么好意思出来卖…… 另一点要说的是我只用了它自带的3.5mm输出,650是原线的,包括转接头也是原线——它没有提供其它的输出,基本上是个傻瓜型的、“功能单一”、没法折腾的一次性解决方案。 主要尝试用的听音曲目 Stan Getz & Bill Evans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L'Estro Armonico; La Stravaganza; etc. [Box Set] 拿个普通的usb声卡稍作对比,乐之邦的monitor 02us,价格并不高(在听音设备中),比较低端的小声卡,而ThunderFX作为主板捆绑的声卡,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单卖,价格又是几何,所以无法确认他们在价格上是否是一个级别的。只是说起来有些根据,免得像空谈。 相比02US,650在这块卡上有着更结实的结像(只是相对),很明显有着更好的驱动性,筋骨打开了一些。干净,清晰,有一定的层次。虽然比较清澈,但这种“清澈”并非声音完全放开的“清澈”,而是一种不太“健康”的“清澈”,这就是它们两个在我听来都一个共同问题的由来:声音还是偏硬,偏冷,偏薄,整体上也不够“耐听”,范冲(四声)。 虽然华硕这个ThunderFX的独立放大电路有着驱动300欧的力气,但是颇有点“蛮力”的意思。三频皆是这个趋势,从这点上来说,它倒是均衡的。 650在这个情况下会有点偏亮,听的久了会觉得有些烦躁,当然,这一切仍然都是相对的…… 但有趣的事情是,和650相比,阻抗低些的AKG K702在这个声卡上显得灰头土脸,浑浊,毛糙,反倒不如高阻的HD650来的轮廓清晰漂亮,而在耳机设置里降低增益也为改善……一方面,可以证明大家普遍认同的AKG K701/702不好伺候的共识,另一方面主观上觉得ThunderFX的放大电路主要针对森海这个类型进行了调音。 回过头来用ROG的降噪耳机尝试,发现降低增益对本身就低阻、高灵敏耳机的发挥还是有影响的,中频方面影响尤其大,低阻的还是要在低推力下运行,否则中频会显得被挤压,弱化。 在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L'Estro Armonico; La Stravaganza; etc. CD1的播放过程中,650的热情和爆发力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小提琴的声音光亮透明,初听很震撼,但我仍然觉得这声音不太健康,小提琴的琴腔感几乎感觉不到了,那种琴弦的震动在琴腔内迂回嗡鸣的感觉,这些特点,再推好点的650是可以表现出来的,那样的声音舒服,不只是震撼。这个或许是个人喜好吧,我偏向于暖声。 总而言之,听音乐方面,HD650这类耳机,在这块声卡上直推的优势相对于普通USB声卡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它有着明显的“石机”趋向,要看个人喜好了,预算不高的情况下,这块声卡带来的不只是“性价比”那么简单,一块USB声卡直推HD650的节骨眼上,还讨论什么“胆”啊、“石”啊的,ThunderFX已经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了。 电影方面,我用了这样一个片子来尝试: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这个片子我非常喜欢,小说也非常棒,Rooney Mara哥特造型的演出也异常精彩。 而如果说重中之重,反倒不是这部电影本身——我是那么的喜欢这部电影的片头设计和片头曲~过瘾啊~ Trent Reznor 啊,NIN啊,当年疯迷啊,工业,另类,噪音,不同于常见的风格,很强烈的电子气,很喜欢。这个片头,Trent Reznor“掌勺”,Karen O演绎,再加上无懈可击的剪辑和特效,这片头看得我一身汗毛竖起。 或许只有David Fincher这个怪物才会找到Trent Reznor去合作配乐,才会想到这样做片头,这样去剪辑…… ThunderFX,之前说了,爆发力可以,够有力气,硬,猛,钢的紧凑,演绎这样的音乐绝对没问题。这个类型的音乐,是否耐听,却不在讨论范畴,为什么这么说? ——听着过瘾,技术和艺术都够新锐,但不管何种设备,听这样的音乐,我觉得都不适合太长时间,需要喘息的机会。所以抛去是否耐听的问题,这个声卡在这个调子里的表现非常好。 在不打开环绕效果的情况下,看电影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这归功于声卡本身的素质和650这个“万金油”的合作——有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一个好的听音系统,看电影绝对没有问题。 打开7.1虚拟环绕的情况下声音会分的更开,各种音效和配乐、人声,会有更大的空间感,这和预料中的一样,因为听过不少虚拟环绕的声卡——但这个给我的感觉更加震撼,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次我用的是HD650搭配,并且不是个完全面糊糊的650——一个破烂音箱组成的环绕系统看电影肯定要优于两个破烂音箱组成的2.0系统,那么如果一个环绕系统中所有的箱子都有着高素质会怎么样呢?可想而知的震撼。 但原谅我拒绝使用那个Xear Surround Headphone……,我试过了,但我和它不合适,关了它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又“相信爱情了”……它会让声音统统变得很怪异,很怪异的空气感,很怪异的空间感。但不得不说,稍有点在影院看电影的感觉,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这样打个比方:做了个梦,非常美的梦,感觉非常好,意犹未尽;醒来后又睡着了,这次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做梦——就这感觉…… 说到这里,这个声卡在游戏里会表现如何是毫无悬念的,喜欢震撼的自不必说;强调听音辨位的,它提供了非常强大的EQ调节功能,专门针对游戏定位进行了优化,仍然是无可挑剔,这两个都有一个前提,你的耳机要到位啊…… 为此我也用ROG同系列的降噪耳机试了一下,比不了650,但在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它的实力则是没有问题的。 一点有待求证的发现,在Foobar2000播放,用ASIO输出时,如果拖动播放条或直接点击某一曲播放,转换的一瞬间会有爆音出现,普通输出模式下则没问题。这也有可能是软件,系统,其它硬件间的影响等问题造成的,我仍无法确认问题的成因。 说到这里打住。 相比通常接口丰富的高端USB声卡,这块ThunderFX有着非常好的音乐性表现。没有乱七八糟X.X硬件接口,没有数字输出,甚至外接功放的模拟输出都没有,却自带不错的运放(民用声卡领域),这样在硬件上纯粹的强调声音的声卡,现如今很少见到。 或许正是由于同时捆绑的主板已经集成了很丰富的多声道娱乐系统,这块卡虽然软件设置上很热闹,实则着重于美声吧。 PCHIFIer为了获得更好的声音,往往要在声卡上外接耳放(甚至数字口接解码),投资非常的巨大,一套系统下来上万也就是个中低端的配置——别说还有一两百的,放弃那种东西吧,它根部谈不上入门或低端,干脆就不入端……如果真的对声音有所有要求,不如直接入个千元级的2.0声卡,搭配个千元级的耳机更加合理——这个声卡可以“拯救”完全不玩音频,但却对于高端PC DIY痴迷的用户,让他们的耳朵在不经意间(只是购买主板)摆脱劣质的声音。谁知道这“拯救”会不会使本来只钟情于“神级”板卡的用户又掉进HIFI的坑里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4-11-26 11:25 , Processed in 0.00930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