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oleon 发表于 2025-3-3 10:37

mekk 发表于 2025-3-3 10:34
就这个

哦哦…

eee45 发表于 2025-3-3 10:38

说明9070XT的显存带宽瓶颈问题很大啊。

uxuey 发表于 2025-3-3 10:38

amenamen 发表于 2025-3-3 10:09
频率差那么多,也能赶上吗。。。

解锁了功耗就可以拉频率了啊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0:38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0:26
5nm也可以达成这个密度,密度提升是新旧工艺提升的一个特点,而不是断代的一个指标好吧。
你不信那我也没 ...

另外和你说一句,5NM能做到这个密度,老黄不做?
提升18%密度可以大幅降低芯片面积。
你怕是不知道芯片面积意味着什么吧?
一块晶圆上能切更多芯片。毛利大幅提升。
台漏电代工就是按晶圆收费的。

kkiller007 发表于 2025-3-3 10:39

能刷bios变XT?

KimmyGLM 发表于 2025-3-3 10:39

atiufo 发表于 2025-3-3 10:30
农企主推9070xt啊,这点够明显了,9070的出货量估计跟6800一样没什么存在感

农企的次旗舰真的就跟后妈养的一样,除了搞一些互刷bios的传统文化,正常卖真就是没啥吸引力;

tycooncao 发表于 2025-3-3 10:41

KimmyGLM 发表于 2025-3-3 10:39
农企的次旗舰真的就跟后妈养的一样,除了搞一些互刷bios的传统文化,正常卖真就是没啥吸引力;

...

高情商“次旗舰”
低情商“次品晶圆”
[偷笑]

科学大道扫地僧 发表于 2025-3-3 10:43

类似于Vega56/64和5700/XT的那种关系?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0:45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0:38
另外和你说一句,5NM能做到这个密度,老黄不做?
提升18%密度可以大幅降低芯片面积。
你怕是不知道芯片面 ...

所以我说了我没兴趣说服你,你永远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按照你的说法,techpowerup就写错了咯,Process Size 5 nm,应该是4nm,赶紧发邮件让他们的编辑改掉吧,一点也不严谨。
https://www.techpowerup.com/gpu-specs/radeon-rx-9070-xt.c4229

KimmyGLM 发表于 2025-3-3 10:46

科学大道扫地僧 发表于 2025-3-3 10:43
类似于Vega56/64和5700/XT的那种关系?

应该是更像6800XT 和 6800的关系;

nApoleon 发表于 2025-3-3 10:46

eee45 发表于 2025-3-3 10:38
说明9070XT的显存带宽瓶颈问题很大啊。

没错,分辨率越高XT的优势越小...

pdww269hit 发表于 2025-3-3 10:51

观望一下再说

psps3 发表于 2025-3-3 10:51

本帖最后由 psps3 于 2025-3-3 10:59 编辑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0:09
估计温度 噪音控制极好
这代N卡还是N4P工艺,本质上还是5NM改良
AMD这边倒是变成4NM,架构也更新了。


navi48的晶体管密度跟navi 31的5nm 计算核心晶体管密度几乎一样,老黄这边也一样,晶体管密度跟上代几乎一样

szt136 发表于 2025-3-3 10:53

啥时候农企来个2000价位的甜品卡吧,现在动不动5k卡,扛不住[流泪]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0:54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0:45
所以我说了我没兴趣说服你,你永远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按照你的说法,techpowerup就写错了咯,Process Siz ...

我为什么要发邮件?闲的蛋疼么?
人家AMD官网大大的写的4NM
https://www.amd.com/zh-cn/technologies/rdna.html

Kain 发表于 2025-3-3 10:59

你们就非得买首发吗,跟NV的空气卡置气是不是,9070这卡要是产量够大过不了多久就会降价的。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0:59

nApoleon 发表于 2025-3-3 10:46
没错,分辨率越高XT的优势越小...

看videocardz发的官方测试,大部分游戏4k分辨率xt赢的更多啊。。。
4k下xt赢7900gre 42%,9070赢 21%,xt赢9070 17.36%
2k下xt赢7900gre 38%,9070赢 20%,xt赢9070 15%

总不能是说8k吧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00

psps3 发表于 2025-3-3 10:51
navi48的晶体管密度跟navi 31的5nm 计算核心晶体管密度几乎一样,老黄这边也一样,晶体管密度跟上代几乎 ...

你又在胡扯了。。。
NAVI 31的**是5NM   MCD是6nm
总体的晶体管密度是1.1亿远不如老黄的40系。
9070系晶体管密度是1.5亿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1:01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0:54
我为什么要发邮件?闲的蛋疼么?
人家AMD官网大大的写的4NM
https://www.amd.com/zh-cn/technologies/rdn ...

那没道理啊,nvidia官网写着工艺叫4N啊,你凭啥说人家是5nm改良。黑我们黄哥是不是?

63047838 发表于 2025-3-3 11:02

220W打4070Ti,频率只有2.6G,完全是规模压制,再超一超简直起飞

psps3 发表于 2025-3-3 11:03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00
你又在胡扯了。。。
NAVI 31的**是5NM   MCD是6nm
总体的晶体管密度是1.1亿远不如老黄的40系。


刚才发错了,我说的是5nm的计算核心,304平方毫米,454亿,晶体管密度跟navi48几乎一样,老黄这边也一样,跟上代晶体管密度几乎一样

unschief 发表于 2025-3-3 11:03

问题是价格跟5070比有没有优势,优势不大的话更多人还是会冲5070

lovemept 发表于 2025-3-3 11:04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05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1:01
那没道理啊,nvidia官网写着工艺叫4N啊,你凭啥说人家是5nm改良。黑我们黄哥是不是? ...

所以回到原点了。
因为晶体管密度更靠近5nm,懂了吗?
半导体**要刻很多层,老黄的4N估计某些层会用到4NM技术,
所以叫5nm改良。
RDNA3是5NM+6NM的混合组合,晶体管密度都有1.1亿。
老黄GB2034N的晶体管密度才1.21

科学大道扫地僧 发表于 2025-3-3 11:07

lovemept 发表于 2025-3-3 11:04
很好奇能否支持黑果?

7000系开始就不支持了吧

nApoleon 发表于 2025-3-3 11:08

unschief 发表于 2025-3-3 11:03
问题是价格跟5070比有没有优势,优势不大的话更多人还是会冲5070

又优势大大滴…无论功耗还是性能…

psps3 发表于 2025-3-3 11:12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05
所以回到原点了。
因为晶体管密度更靠近5nm,懂了吗?
半导体**要刻很多层,老黄的4N估计某些层会用到4NM ...

刚看到一个更神奇的,Intel的B580,5NM,面积272,晶体管196亿,你算下密度[困惑]

yuanico02 发表于 2025-3-3 11:14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05
所以回到原点了。
因为晶体管密度更靠近5nm,懂了吗?
半导体**要刻很多层,老黄的4N估计某些层会用到4NM ...

我只是想告诉你,用密度来判断是5nm还是所谓的4nm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说哪些密度范围是5nm可以实现的,超过或低于这个密度范围说明用的是下一代或上一代工艺。有这个数据吗,没有的话就靠自己拍脑袋?
你可以看intel b580的密度,也是5nm,低的离谱,那是不是说明intel吹牛,其实是6nm呢?并不能吧。
4nm工艺只是5nm工艺改名的说法不是我编的,你可以搜新闻,最早是apple a16大概爆出来的。当然你完全可以不信,因为你永远是自己最可靠的信源。

xks07 发表于 2025-3-3 11:15

psps3 发表于 2025-3-3 11:03
刚才发错了,我说的是5nm的计算核心,304平方毫米,454亿,晶体管密度跟navi48几乎一样,老黄这边也一样 ...

navi31G C D的晶体数量来个权威的出处吧。
官方是公布了GC D和MCD 面积的。
也公布了总体的晶体管数量,但是GCD的晶体管数量没说。

qiuhepeng 发表于 2025-3-3 11:17

unschief 发表于 2025-3-3 11:03
问题是价格跟5070比有没有优势,优势不大的话更多人还是会冲5070

5070才12g,专卖傻子的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无XT的能耗/性能比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