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解析
作为今年这一代MSI GAMING升级的首波主打,X99A GODLIKE GAMING的包装图案相较于之前炫丽了不少。 丰富的附件:包括两本说明书(主要手册和软件说明手册)、接口图彩页、LOGO贴、驱动光盘、背板(正面黑红彩印塑料片,背面去毛边带铝箔缓冲垫)、线材标签贴、门把挂卡、四个SLI连接器、10条SATA连接线、一个机箱面板线集线头(M-Connector)、一组无线网卡天线。另外还有一组电压测量点接线、一个6.3mm转3.5mm耳机线、一个USB-C/Micro USB的OTG U盘和一个U.2转接卡。 重磅附件之一是这个U.2转接卡,可利用板载M.2接口转接出一个U.2接口。U.2可以看作M.2为2.5寸等盒式硬盘所准备的版本,速度、模式上和M.2相当。对于空间不那么紧凑的台式机来说,依靠线缆连接的硬盘显然比更为实用。但这类硬盘使用的接口中在SATA 6Gb/s之后的SATA Express无论是速度还是后续上升空间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更为给力的U.2接口被推向了前台。 U.2接口的Host端,原本名为SFF8643的接口。由于比较高的缘故,在安装到主板之后会略高于PCIe插槽的高度。对于在这块主板上组双显卡以上用户来说,用了这个转接板挡显卡不可避免。 另一件重磅附件则是这个U盘,MSI此前在XPOWER系列里也附送过U盘。和以前一样的是这个U盘里已经内置了主板驱动,不同之处这次驱动部分没有被单独量产成USB光驱,因此所有空间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自由分配。总容量为8GB,速度方面实测只有USB2.0的水准。 接口上,这是一个双头的U盘,其中一头是Micro USB(Micro-B),也就是目前Android手机和平板上所使用的主流接口。对于支持OTG功能的此类手机和平板可以直接使用。 而另一头并不是目前电脑上最常用的USB Type-A,而是最新的Type-C。按照目前的趋势USB Type-C很快地平稳取代手机平板上的Micro USB显然不成问题(正如当年Micro USB平稳地一统Mini USB和各类独有接口一样)。但在台式和笔记本电脑上,对目前只有正反防呆和小型化优势的Type-C接口并没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可以推测这个U盘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都没太多机会在大多数的台式/笔记本电脑上发挥功效了。 介绍完附件来看主板。X99A GODLIKE GAMING使用的是X99最常见的27cm宽度的E-ATX板型,像比较XL-ATX和完整尺寸的E-ATX,这个板型的机箱兼容性比较好。配色上则是MSI GAMING今年这波升级所带来的艳红色。 背面。并没有像后来的Z170A GAMING 9 ACK那样配置背板。 印刷在主板背面,“然并卵”的PCIe带宽分配图。这个设计原本是方便用户查看多显卡的安装位置,但是印在背面则表示当用户开始安装显卡的时候肯定已经看不到这个地方的标注了。 从信仰的角度来说其实8层的PCB对于X99来说还并不那么GODLIKE。 背部接口方面又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在无线网卡和传统音频口之间加入了一个6.3mm的音频口。外观上和过去一样也都被统一成了红黑色,其中网卡部分看似漏了上色,实际上是额外内置了两颗红色LED灯来强化视觉效果。其他接口方面包括一个键鼠通用的PS/2,两个USB2.0、四个USB3.0、一个10Gb/s的USB3.1(A)和一个10Gb/s的USB3.1(C)、五个3.5mm音频口和一个S/PDIF光纤输出口,还有一个Clear CMOS键,都是比较常规的配置,并没有之后Z170那样引入BIOS Flashback功能。三个网卡(两个有线和一组无线)均采用了Killer系列网卡。 这次主板的整个散热片和盔甲都被连在了一起。供电和芯片组部分都是带热管的二段式大面积散热块,盔甲为金属制,通过螺丝和两组散热相连。 和供电部分直接接触的散热片。 通过热管扩展散热片连接到靠背部接口的位置。 和芯片组直接接触的散热片。 用以扩增连接供电散热片面积用的热管, 以及芯片组散热片部分的热管。 盔甲上的立体刻字。近声卡附近标注为Audio Boost 3 Pro方案。 No.1 in Gaming的口号。 遍布在散热片下方的LED灯,全都支持RGB并可由软件支持多种模式控制。 卸除正面散热和盔甲的全貌。电容、电感、MOSFET选用的料件方案还没来得及更新到名为“第五代军规”的组合。板载的风扇口并不算多,2个CPU 4-pin(PWM)和3个机箱4-pin(电压)对于E-ATX板型中的旗舰级来说实在不给力,不过这也是走游戏玩家路线的主板常有的风格。对应的,这块主板上也没有COM、LPT这类只存于工业用的接口,也没有预留Thunderbolt接口,但TPM接口和机箱侧板开启检测接针被保留了下来。板载开关指示器方面还包括一个Slow Mode超频开关和XMP开关指示灯。 LGA2011-v3 CPU插座,支持该接口的Core i7/Xeon处理器。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使用补全针脚的设计,超频潜力受到了限制,超频这块是没法超神了。 十二相输入供电。 支持6相的Intersil ISL6388 PWM控制芯片。需要再通过倍相器获得12相。 电源接口为一个EPS 8-pin和一个ATX 4-pin,一般来说只要单接前者即可。 内存配置为8条DDR4 DIMM。标称支持最大64GB的DDR4-2133内存,最大支持四通道和XMP。标称支持超频到3400MHz以上。搭配Xeon处理器也可使用ECC内存。 PCI位扩展槽简单粗暴。5条链接到CPU的PCIe 3.0 x16或x8插槽,最多可支持四卡SLI或CrossFireX多显卡方案。不过第一条插槽和CPU插座距离过近的问题仍然存在,像HR-02和NH-D14这类14cm宽的风冷散热器仍会挡显卡。五条插槽均做了金属包边强化处理,用起来非常舒服。主板提供的一个M.2 SSD接口则位于靠外侧的两条插槽之间,支持2242/60/80尺寸规格,最大PCIe 3.0 x4规格。 具体的分配情况参考下图。其中未提及的第三条插槽其实为x8模式,和第四条共享。从表中可以看到MSI X99在M.2运行模式支持的问题上仍然是各家里面最强的。CPU上的PCIe 3.0 x4、芯片组的PCIe 2.0 x2和SATA模式都可以支持。(相应的ASUS/ASRock大多X99只支持PCIe 3.0 x4,GIGABYTE大多X99只支持PCIe 2.0 x2和SATA) 存储接口方面基本为X99原生配置:6个支持Intel RST提供的RAID0/1/5/10的SATA 6Gb/s和4个不支持RAID的SATA 6Gb/s。前者6个的其中两个和一个SATAe接口共用。 X99芯片组。 在内存槽侧的三按钮一开关,分别是复位键、电源键、OC Genie简易超频键和OC Genie档位开关,开关旁边有指示灯提示状态。随后在Z170上出现的GAMING BOOST旋钮尚未登场。 大号的电压测量点,支持输入电压、内存电压、SA电压、RING电压和核心电压,配合附件的接线可以很方便地连接万用表测量。三组接地点可以方便同时测量多组数据。 板载内置的第一组USB3.0面板接线座,支持两个USB3.0。这组接口由X99芯片组原生,并支持MSI SuperCharge快速充电功能。 一个两位数字的侦错灯。和MSI一贯的做法一样在成功启动进入系统后转为CPU温度显示,实用度比较高。 第二组USB3.0面板接线座,由ASMedia ASM1042AE芯片提供。不支持MSI SuperCharge快速充电功能。 双BIOS切换开关。 Super I/O芯片为常见的Nuvoton NCT6792。 声卡方面使用的是名为Audio Boost 3 Pro的方案,虽然不及Z97/Z170中GAMING 9级别所使用的那般疯狂不过仍高于MSI自家其他型号(如GAMING 7这一级别)。相较于比较大的区别就是体现在提供了6.3mm输出接口(需通过板载开关和前面板输出进行切换)。另外从这块板子开始MSI已经把附带的音效软件从Creative换成了Nahimic。 核心仍然是Realtek ALC1150。 ESS ES9018K2M DAC。 后置的USB3.1接口由ASMedia ASM1142提供,因此只有10Gb/s的入门规格。 网卡方面板载的三个网卡均是Killer系的最新款:有线的为Killer E2400,无线则是这个被MSI刷红外框的Killer Wireless AC-1535,支持802.11a/b/g/n/ac, 2.4GHz和5GHz WiFi。 另外主板上还配置了多颗ASMedia ASM1464 USB中继器优化USB传输信号。 最后则是隐藏在盔甲No.1 in Gaming下的Microchip BM77蓝牙模块。采用这个被标注为不兼容其他模块的mini PCI-E接口上。 |
washly: 有好好的M.2接口~非要弄出个U.2接口。。。搞得好像以后机械硬盘还能达到这个速度似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4-20 11:52 , Processed in 0.0095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