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evo 于 2025-3-27 15:46 编辑
如今空气动力学已经成为了自行车运动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设计带来的优势远比重量这些更直观的数据来得明显。但缺点也很明显——得换车。这就是奸商们的诡计(bushi),如果不想换车,或者有些车就没法兼顾空气动力学设计呢?比如瓜车、旅行车甚至山地车。倒也有办法:禧玛诺 PRO 紧凑型碳纤维附加把。
PRO紧凑型碳纤维附加把是一款空气动力学型人体工学延伸管,提供又一个舒适的握把位置,提高自行车的气动性。这款附加把是超长距离公路、Gravel和山地自行车手的理想之选。——禧玛诺Pro
这是官方的说明,非常小众但对部分用户却是刚需。以防有人还不知道,Pro是荷兰的专业自行车配件品牌,是我很喜欢的配件品牌。产品正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由专业自行车手参与开发,其标志性的“V”标车把深受盘爷、范德普尔等超级车手喜爱。
Pro在2008年被禧玛诺收购,此后更是扔掉了盈利包袱,打造出了许多有意思的小众产品,只为车手们需要,比如各种神奇规格的车把、铁三配件等等。这个紧凑型碳纤维附加把也是同样的思路,让趋于功能性不得不舍弃气动设计的瓜车、旅行车和山地也能有一定的气动性能。
车把设计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小型计时赛休息把,结构简单轻量,只有138.9克。小巧紧凑的一个六边形,又不会像传统休息把那么夸张有攻击性。前部分上扬设计,同时表面采用磨砂涂装,可以让手握持更加稳固。
[attachimg]1127**[/attachimg]
安装也很方便,四颗螺丝一拧就行,只是只能安装31.8mm的圆把,无法安装一体把,不过既然都是一体把了,想必气动性也足够好了,不需要这个了,虽然在现实中我见过Sworks装这个吧。
虽然说是小型计时赛休息把,但原理其实和休息把完全不同,休息把是让上半身舒展的趴在车头,通过降低身高收窄手臂来降低风阻,从而提升速度。而Pro这个附加把是让手握把的时候躯干自然收紧,也是降低了身高收窄手臂降低风阻,但身体并不会像休息把那样放松,而是核心收紧的战斗状态,事实上感觉更像被UCI办掉的手肘压车把的气动姿势,只是更加的安全。
就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说,对于瓜车、旅行车和山地车用户,装上这个附加把的意义并不在于能让巡航速度增加多少,而是在复杂骑行环境中偶遇大风能有个没那么痛苦的姿势,这是上周六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200瓦功率却无法突破30公里时速时的真实感悟。对于瓜车、旅行车和山地车,多样化的骑行环境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避免在大风天骑行,有这么一个玩意儿在能舒服一些。
此外,这个附加把也可以当做车头包和摄像机的延伸配件,在码表座的下方有两个配件支架安装点,是个非常好的360摄像机支架安装位置,可以稳固的安装摄像机还能最大限度的延伸出去带来更好的取景构图。又或者是在车把下绑上一个车头包也是非常稳固方便的。
在空气动力学成为骑行器材主要追逐目标的当下,Pro依然延续了他们填补功能性器材空白的好习惯,为那些不得不舍弃气动设计的瓜车、旅行车和山地车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甚至在职业铁三赛场上也有用武之地,就如同之前提到的那样——小众但是刚需。
在现在这个疯狂内卷同类产品的时代,有这么个品牌还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