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witson

[散热] 【原创】水冷的秘密-1/4基础篇& 2/4进阶篇-68K字27X图CHH首发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exx 发表于 2011-5-15 16:47
我的是BP的那个亮银水堵温感。

但是你不能否认三个接在水路里的都是正正好好的30摄氏度整。半度都不差, ...

呵呵,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温度显示的精度不但取决于温感本身的偏差,也取决于单片机编程时候的取样精度,比如说8位和10位ADC的精度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单片机编程时选择的策略也是有影响的,一般PC测温的每秒取样速度都不会很高,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温度乱跳等看起来不太美观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exx 发表于 2011-5-15 16:48
MORA3真是给力啊!太给力了!我用标准的温度计测量室温是29度,而水温是30度,即便是两块580超到1.1V满载 ...

涉及到温度的,都应该用一样的温感/温度计测试,避免温感之间的偏差带来误差。

另外,待机水温没有什么意义,单纯CPU或者显卡满载意义也不大,用OCCT电源测试把整机满载一小时后的结果就比较有意义了。
发表于 2011-5-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witson 发表于 2011-5-15 16:53
呵呵,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温度显示的精度不但取决于温感本身的偏差,也取决于单片机编程时候的取 ...

神马单片机?看不懂。。。
是指FC5 V2吗?
你的意思是叫我不要连在FC5 V2上,而是直接连在R3E的主板测温头上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5-15 16:59 编辑
exx 发表于 2011-5-15 16:56
神马单片机?看不懂。。。
是指FC5 V2吗?
你的意思是叫我不要连在FC5 V2上,而是直接连在R3E的主板测温 ...

FC5内部就有单片机....特别是温度测试部分,现在几乎所有的PC测温都是用单片机进行的。

R3E主板测温头可能会好些,但是也应该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这些不是专业的测温设备,只是提供测温功能而已。

首先按照我给的方法,同一个温感接不同通道测试下吧,如果这样输出的数值都有明显偏差,那这样的测温所得出的结论......心理安慰的成分局多了.....
发表于 2011-5-1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那些温感还真是.......我感觉还不如温度计*/-9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5-15 17:05 编辑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11-5-15 17:00
话说那些温感还真是.......我感觉还不如温度计

本来就不如....好些的医用或者实验用水银温度计要比电子温感准确多了.....

电子温感起码也要DS18B20配合编写合理的程序和10位DA才能算得上有点参考价值(话说DS18B20真正实用的精度也就0,1度而已)。
发表于 2011-5-1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witson 发表于 2011-5-15 17:05
本来就不如....好些的医用或者实验用水银温度计要比电子温感准确多了.....

电子温感起码也要DS18B20配合 ...

现在没法按照你的方法做实验,因为都是堵头,拔掉的话,呃呃呃……

我有1000+人民币的红外非接触式测温仪,这货瞄出来的温度准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5-15 18:03 编辑
exx 发表于 2011-5-15 17:13
现在没法按照你的方法做实验,因为都是堵头,拔掉的话,呃呃呃……

我有1000+人民币的红外非接触式测温 ...

对这种东西来说,1000+算是入门级别的.....不过也可以试试看。只不过非接触的方式精度本身就不是很好,而且比较擅长测试高温,低温特别是要分辨微温差的话实在有点难为它了。

你可以试验下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5-16 13:43 编辑
review 发表于 2011-5-16 08:52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

这帖子已经置顶了还顶什么~~~而且还连发三次。

拙文不需要这样毫无意义的灌水,要是再这样污染我的置顶贴,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谢谢合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21*/-50*/-44
发表于 2011-5-1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好文,看一次顶一次*/-4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_night 发表于 2011-5-19 23:19
经典好文,看一次顶一次

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11-5-2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第一次只看大概,留个爪。下次回来慢慢领会!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pccwgogogo 发表于 2011-5-20 17:09
好厉害!第一次只看大概,留个爪。下次回来慢慢领会!


感谢支持!希望拙文对你有所帮助*/-19
发表于 2011-5-2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差点嘞过去.看了这帖子不回的真不是人.兄弟们尽情的顶起来.*/-5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ameko3344 发表于 2011-5-25 11:39
我差点嘞过去.看了这帖子不回的真不是人.兄弟们尽情的顶起来.

感谢支持!*/-19
发表于 2011-5-28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蒂的眼泪 于 2011-5-28 00:51 编辑

看完这篇文章,先说一句楼主辛苦了,看得出来确实花了很多心思,我相信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看完以后都会受益匪浅。
看完后我也想关于现在国内水冷市场的状况发表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关于CWPP所说的“亞洲天氣較外國炎熱, 而玩水冷的亞洲人現時反而較少"这一点,我深表认同,虽然对本国以外的其它亚洲国家水冷玩家的比例不了解,但国内确实很少很少。我认为现在这种局面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国外的产品价格太高,国内的产品又谈不上性能(中关村有次对AVC水冷海力士和猫头鹰NH-U12P风冷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在同环境下,不论是空载还是满载,都反而是风冷胜出,详见http://cooler.zol.com.cn/162/1622777.html,如此水冷意义何在?);第二点其实和第一点息息相关,因为成品的一体式水冷虽然安装较方便,但价格太高(如KL),所以很多玩家都开始搞组装水冷,但组装水冷虽然可能成本低一些,但对用户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甚至会对机箱进行改造。不是每个用户都能独立完成组装水冷的工作。这两点成了水冷的两大门槛,把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拦在水冷的大门之外。
另外就是波兰朋友所说的两种水冷用户,我觉得第二类外型控其实应该也不少吧,就像平时买东西一样,当然需求是必须的,但最终确定选哪个品牌,除了功能和质量外,外形也是很多人做出最终决定的一个重要断定标准,甚至很多人买东西首要考虑的就是外形。看过KL的外置水冷系统,那叫一个巨大,而且说实话,个人认为豪无美感可言,整体风格更像是工业产品,而非供个人使用的感觉。


我在设想,如果有更加优秀的工业设计结合卓越效能的一体式机型(海盗船H70及同类以及KL的昂贵工业机除外),是否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水冷系统,不知witson兄及各位关注水冷的兄弟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30 收起 理由
witson + 30 鼓励分享自己的看法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5-28 01:12 编辑
巴蒂的眼泪 发表于 2011-5-28 00:31
看完这篇文章,先说一句楼主辛苦了,看得出来确实花了很多心思,我相信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看完以后都会受 ...

很高兴你能分享你的看法。

然而,水冷市场,现在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在小众中的小众市场,所谓水冷圈中的大品牌,其实大都不过是员工人数两位数左右的小公司。想要水冷圈的企业短期内发力投入更大资源,而市场又未见明显扩张,可能不太现实.....

这里多少有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外形和效能都达到相当高度,那么成本恐怕也将达到相当高度,这在技术上其实难度不大。虽然消费能力强的人有很多,但这种素质和价格都很高的产品,毕竟不是主流市场所应该奢望的东西,呵呵。也就是说,销量不会高,那么,厂商很可能也就缺乏动力了....到底是创造一种需求还是跟随一种需求,这对大多数厂商都是个很难的选择题,不是每个厂商都叫苹果*/-19
发表于 2011-5-2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以前我也猜测过这些所谓的大厂是不是人数并不多,因为确实就像W大说的一样,现在制造一套水冷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而产能也不需要很大。再看各厂产品的外形,应该也没有很强大的设计团队,有些产品在水路设计上还不如个别高端玩家设计得合理,当然产品外观的进步可能会带来加工成本的增加,但我认为更多是取决于厂家肯不肯花心思去把自己的产品设计得更合理、更高效、更美观。毕竟帮忙用户提升使用体验,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尝试水冷,这对厂家来说也是好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蒂的眼泪 发表于 2011-5-28 13:58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以前我也猜测过这些所谓的大厂是不是人数并不多,因为确实就像W大说的一样,现在制造 ...

能兼顾产品的外观和效能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在经济社会,这样做要考虑回报的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做出这样的东西不是太难,问题是做了之后是否有足够的回报,或者至少有没有获得足够回报的可能*/-49

不管怎么说,水冷只是个小众市场,发展潜力有限,对于大品牌来说,这点市场不够吃而且获利太少 ,所以为什么TT和思民之类的厂商近年已经没什么声音了,而EVGA这样的厂商只是用OEM的方式来推出产品。

Anyway,有思考是好事情,思考除了带来痛苦,也带来进步,呵呵。
发表于 2011-5-2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确实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不太给力,我打算自己弄一套出来,到时候请拖鞋兄帮我鉴定下*/-1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蒂的眼泪 发表于 2011-5-29 20:38
回复 witson 的帖子

确实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不太给力,我打算自己弄一套出来,到时候请拖鞋兄帮我鉴定下*/-1 ...

好,期待你的作品,呵呵
发表于 2011-6-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一定要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bingtuan 发表于 2011-6-1 22:41
好贴一定要顶

感谢支持*/-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6-4 21:30 编辑
dry 发表于 2011-6-4 17:59
确实,我以前也太高看水冷市场了,其实那些水冷玩家所谓的水冷巨头总人数不过十几二十人而已,加上几台叫不 ...

又来报到了啊~~每月一次的...那个经啊。*/-19

对这个牌子的泵没什么研究,建议你问问Kone,他好像有玩过。比DDC和D5效能好的泵其实有很多,但大多都“不方便”,所谓不方便是指不适合PC供电环境,接口不是G 1/4,缺乏改装部件和体积/噪音过大等,有些泵对水阻还有要求,就是水阻不能太小(多见于高扬程的泵).....
发表于 2011-6-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rkness66201 于 2011-6-5 16:08 编辑

我还以为他消失了呢,我就说嘛,没理由不见了他啊.......

应该是:归根结底,水冷业极大,电脑水冷业不小,但电脑水冷业专职专职从业人员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dry 发表于 2011-6-5 02:48
脱哥,不是小弟吹牛。就照我现在的玩法,总有一天会全面超越你的!我一定会在水冷领域全面超越你的!很快 ...

我等这一天很久了,说实话我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特别是在纯技术方面,我自认为我的技术其实非常非常的有限,我不过是表达能力好点,空闲时间多点,热心助人多点罢了,超越我应该不是什么难事。*/-19

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你的“超越”标准....其实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6-6 01:34 编辑
dry 发表于 2011-6-6 01:26
所谓的超越呢,肯定不可能有什么具体的定定义。不过如果从量的方面来看,3、4个月前,本版网友提出的问题 ...

如果JY从鲶鱼变成造福大众的清道夫,我高兴都来不及,我回答问题,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回答的,我只回答我觉得值得回答的问题,比如有想法的,有代表意义的,有趣的,顺眼的,或者部分我被点名的.....*/-19

加速度的说法,我不完全同意,这可能取决于我们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不过看在你的远大理想上,我并不介意你这么说*/-30
总之,欢迎欢迎:),继续努力吧,呵呵。*/-49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dry 发表于 2011-6-6 01:39
鲶鱼有神马特别的含义?不曾听过。。。。。。。。。。。。。。。。。。。。。。

拖鞋哥有木有show过自己 ...

暂时还没有Show过,或许很长一段时间后会有:),有个V351的MOD我都搞了大半年还在设计阶段,哈哈~~

一个作品所体现的并不是个人能力,是个人价值观取向而已,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11-6-6 16:05 编辑
dry 发表于 2011-6-6 12:47
谢谢脱哥,你跟数据分析哥都是我的入门恩师!!!

他是我步足DIY世界的恩师,而你是我步足水冷世界的恩师!!

我在内心都感谢你们!!!!!!!!!!!!!!!

恩师不敢当,不过写了个入门教程而已。我现在所掌握的东西也就比入门多一点而已,从来也不觉得自己有多高明,CHH里有很多比我强的高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0 10:59 , Processed in 0.0163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