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AMING 于 2018-5-21 22:54 编辑
前言
每当谈到AMD平台,多数人都会喷一下CPU的“低能”,所以AMD平台的“存在感”,也只能偶尔刷下。不过到了2017年下旬,这个情况得到了改善,也正是因为ZEN架构CPU的出现,也让AMD的“存在感”大幅提升,而且还让“牙膏厂”阵脚大乱,玩家也开始对AMD平台投怀送抱,因为ZEN架构CPU终于可以与“牙膏厂”的来一次正面较量了,我也认为这是AMD的“ZEN芯之作”,所以上个月组建了ZEN平台主机,使用了近一个月,特来所说感受!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
正文
华硕ROG产品是我十分喜欢的,以至于每次装机都会先看其有没有适配型号。不负期待,我找到了想要的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其采用ITX版型设计,集成功能与设计也十分有特色。包装正面宣示主板支持AURA灯效,背部有主板特点介绍,配件也较为丰富。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正面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背部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配件
作为ITX版型的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其最大支持双M.2 SSD接口(正反面各一个),并集成Wi-Fi(802.11 a/b/g/n/ac、2X2 MU-MIMO)和蓝牙v4.2版本。水平设计的声卡部分颇为亮眼,其上盖与主板内存一侧自带LED灯效,且支持AURA联动。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正面①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正面②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背部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采用6+2相供电设计,足够应付ZEN架构的旗舰型号1800X处理器了。而水平设计的音频&M.2(安装)位,采用上下两侧的复式结构设计,上层位M.2 固态安装位,支持AURA灯效的上盖还可以为其辅助散热。下层为X370芯片组,其也由散热块覆盖,虽然在底部会降低些许散热速率,但整体美观度提升了不知一星半点。毕竟芯片组的发热量还是有限的,对这次的权衡设计我给华硕点个赞。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供电位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音频&M.2固态位上盖①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音频&M.2固态位上盖②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M.2固态安装示意①
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 M.2固态安装示意②
“3A平台”一直是对AMD最大的敬意,毕竟目前也只有其能做到CPU/GPU双芯一统。所以综合使用需求,我选择了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包装延续ROG STRIX系列的风格,但更多注入AMD的红色元素,背部也是产品特点介绍,配件包含说明书、驱动光盘和ROG魔术扎带。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包装正面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包装背部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配件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与华硕同系列N卡的外观基本一样,但也有个中不同。同样3风扇散热器+背部钢板设计(ROG败家眼LED),也支持AURA灯效,但中置与PCB与散热器之间的辅助散热钢板面积更大。单8PIN供电设计,尾部还有两个风扇扩展接口,可以控制显卡位风道的风扇转速。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正面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背部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信号输入接口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中置散热钢板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肩部+背部ROG信仰灯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单8PIN供电、尾部风扇扩展接口
听说AMD ZEN架构的CPU核心采用了钎焊散热,这对深受“牙膏厂”毒害的玩家们感到欣慰。毕竟我选择的1800X可是8核心16线程的芯片,不用钎焊工艺还真不敢想象。言归正传,CPU散热器我选择了九州GAMER STORM的新品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CASTLE(堡垒),包装直接将产品外观和规格进行了展示介绍,全平台(amd、intel)扣具,不过送的风扇没有光效,所以我会用之前的魔环系列逐一补上。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外包装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内包装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配件
九州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也是九州首次让冷头光效支持了彩虹模式(多色同显),且支持华硕最新的3针可编程AURA光效同步,这也是我选择他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冷头外壳和主板配色真的太配了,都是钛金灰色,虽然是塑料质地的,但金属感的漆面让人真假难辨,颜值在线了。
九州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还一处设计让我欣喜,冷头终于可以旋转180°了,这对各种机箱的结构或安装位做到了完美兼容,冷头镜面上盖和纯铜底座也让颜值和效能并进。支持主板联动和手动控制的分体式接线,使用场景也灵活很多。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外观①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外观②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镜面上盖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纯铜底座
CASTLE(堡垒)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多模多控式灯效连接线
既然是“光污染”爱好者,芝奇Trident Z(幻光戟)内存必然不可或缺。钛灰和黑色金属撞色设计的散热片,中置匀光灯带,多色同显,支持华硕AURA联动灯效,这些颜值在线的设计一直受到大众喜爱,我也不例外。此次选用了16G*2 2933C14规格,让我的3A小钢炮不露短脚,哈哈。
芝奇Trident Z(幻光戟)内存 包装
芝奇Trident Z(幻光戟)内存 外观①
芝奇Trident Z(幻光戟)内存 外观②
芝奇Trident Z(幻光戟)内存 外观③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金牌全膜组设计。从包装黑金配色就可以遇见到其沉稳的设计,电源和线缆都有独立收纳袋,特色配件包含:魔术扎带、电源通路开关、(金属)LOGO贴。选择海韵(Seasonic)PRIME系列的原因就是高过标称80牌的转化率,这也是海韵(Seasonic)PRIME系列的一个主要特点了。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包装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内包装①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内包装②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特色配件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的外观和包装一样,采用黑金配色。比起白金系列更显大气沉稳,也比较容易适配主机色系,如果要是红黑配就更合我意了。全膜组接口设计,方便装机、理线。供电接口处的Hybrid开关,支持风扇停转到全速智能温控。科技感十足的侧翼设计,帅气的风扇面罩和13.5cm规格风扇让颜值效能进一步提升。至于用料,我并不在意你宣称全日系电容,因为12年质保就足矣让我对其品质信服!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观①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观②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观③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观④
海韵(Seasonic)PRIME ULTRA 850 GOLD电源 外观⑤
我个人此前是一直比较排斥87键设计的键盘,因为数字小键盘在日常使用时还是比较多的。但尝试过ROG Claymore分体键盘后,发现玩游戏时用87键很爽(臂展可以更舒服),可我的Claymore是黑轴的,手感比红轴肉了些,所以打算再入手一把红轴的87键。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的外包装采用了类似军火箱的设计,和键盘一样有着黑色、银色两款。包装采用铝合金材质,正面仅有仅樱桃(CHERRY)的LOGO和键盘的具体型号标识,质感十足,逼格满满。顶部手提上还有樱桃(CHERRY)的LOGO,配件仅有一本说明书。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外包装 正面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外包装 背部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外包装 顶部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包装内部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键盘及说明书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有青、红、茶、黑四轴可选,我选择了更加适合游戏的红轴版本。轴体采用樱桃(CHERRY)自家的MX RGB RED开关,支持多达11种光效模式,且可以自定义。而采用CNC阳极氧化的全铝机身,在外观、细节、质感上都很赞。侧刻键符和支脚的设计也很灵性,体验良好。而USB插头上的樱桃图形LOGO算是一个小彩蛋,通电后会有红色光,很niec。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外观正面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外观背部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外观前侧面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外观后侧面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外观侧面及支脚示意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黑色版 RGB红轴及USB插头
自从ROG大G一代上手之后,我便心心念念的等待RGB版本的ROG鼠标,当我看到大G二代和PUGIO时,我却爱上了PUGIO,外观和发光位的设计更符合我的口味。其包装延续了电浆铜与钛金灰的调调,配件包含:说明书、ROG金属LOGO贴、微动和磁吸侧键(替换料件盒)以及鼠标收纳袋。ROG PUGIO鼠标本身也支持插拔式更换微动,并可以自由搭配和更换侧键组合。
ROG PUGIO鼠标 外包装
ROG PUGIO鼠标 外包装折页设计
ROG PUGIO鼠标及配件
ROG PUGIO鼠标 替换料件盒(含微动和侧键)
ROG PUGIO鼠标的外观采用对称设计,以求左右手用户都可以使用,但手感大多没有人体工学设计的舒适。拿到实物前我也怕不适应,但上手后感觉除了小拇指有些悬空感外,其它补位都很贴合鼠标。
两翼的玛雅文防滑胶手感也不错,但右手用户建议将小拇指位的按键替换成不可按压式上盖,原有的两个按键默认为上下翻页功能,日常应用不错,单打游戏时会误操作。因此,游戏时建议替换!
ROG PUGIO鼠标同样支持插拔式替换微动,单较比大G一代,不需要拆卸脚垫了,鼠标本身螺丝空位不在脚垫下面,而是被设计在4个圆形胶垫下面,这样延长了脚垫的使用寿命。
ROG PUGIO鼠标 外观左侧面
ROG PUGIO鼠标 外观右侧面
ROG PUGIO鼠标 前后端
ROG PUGIO鼠标 正反面
ROG PUGIO鼠标 侧键替换示意
这次装机使用的机箱是自己一直收藏的INWIN D-frame mini,也是红黑配色,开放式结构,杜卡迪机车元素。定妆照效果如下图,经典红黑加上硬件的黑色与钛灰色,低调、大气有没有?
图中我卸掉了两个2.5英寸硬盘架,仅留了一个来放置ROG雄霸天手办。CPU一体式水冷的冷排安装了4把风扇,加强散热效率。背部理线请无视,我一直就是这么随性,哈哈!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①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②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③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④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⑤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定妆照⑥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特写①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特写②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特写③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安装玻璃侧板效果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安装玻璃侧板效果
有人喜欢“光污染”就有人不喜欢“光污染”,不过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所以玩灯的不在少数。而现在的硬件产品本就可以完全关闭灯光,所以不喜欢“光污染”的用户也有照顾到。
而我绝对是喜欢炫彩夺目的光效,即有个性又能烘托氛围,不过也不是无脑堆,点到为止就好。这次装机除了板卡、内存、散热冷头及风扇,其它部分没有加灯,而且发光柔和分布均匀,下面就是主机光效,个人感觉很nice,而声卡RGB插口灯很便于夜晚安装音频设备!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光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光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光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光效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光效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局部光效
最后把主机提到桌面上,将外设、显示接好,开机。灯光效果没有杀马特,反而有种说不出意境的美感。桌面右侧为主机使用空间,左侧依旧是我手机的使用空间,赛睿QCK PRISM鼠标垫和寒冰3 蓝牙耳机继续使用。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的波浪光效也很华丽,USB插头樱桃LOGO灯很有逼格。而ROG PUGIO鼠标的灯效我建议独立使用“波浪”模式,这样会让尾部多色同显效果更酷。ROG STRIX X370-I GAMING主板的关机灯效做氛围灯不错,可以自定喜欢的模式或关闭。至此,整机效果达到预期,展示完毕,o(∩_∩)o 哈哈。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桌面环境照(右侧)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桌面环境照(左侧)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外设等效展示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灯效展示
樱桃(CHERRY)MX Board 8.0 RGB机械键盘 USB插头灯效展示
ROG PUGIO鼠标 灯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灯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灯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灯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红色灯效展示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主机 关机灯效展示
为了将AMD ZEN平台主机的“性价比”直观的体现出来,我们直接看看各个软件的测试成绩便知。值得玩味的是,1800X处理器在AIDA 64 中的温度测试成绩,待机29℃、满载57℃ (室温24℃),这都得益于良心的“钎焊”散热,8核心实力碾压“牙膏厂”的6核心“硅脂U”。同样喜人的还有CPU-Z和AIDA 64的处理器和内存测试成绩,已经与“牙膏厂”的主流产品缩小了很大差距,超超频或许可以逆袭也说不定。至于显卡么,温度控制OK的,待机42℃、满载78℃ (室温24℃),要知道机箱虽然开放结构,但显卡进风量小,且风扇转速仅仅52%。性能我也就不多说、不多想了,毕竟不是AMD的强项,够用就好,(*^__^*) 嘻嘻。
ZEN平台主机 CPU-Z 处理器 测试成绩
ZEN平台主机 AIDA 64 处理器、显卡 测试成绩
ZEN平台主机 AIDA 64 内存测试成绩
ZEN平台主机 AIDA 64 处理器满载温度 测试成绩
ZEN平台主机 FurMark 显卡满载温度 测试成绩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成绩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测试成绩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测试成绩
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3D MARK Time Spy 测试成绩
结语
通过近一个月的使用,我对AMD的ZEN架构处理器十分满意,也真为英特尔捏一把汗,毕竟ZEN二代更不好惹,希望其能“觉悟”。此次使用的X370主板与1800X处理器来搭建ZEN平台,可以说是一次试水(价格好),现在我更加急于体验ZEN二代平台,希望618的价格能够如愿。
这里我要吐槽一下AMD的显卡驱动,此次使用18.4.1版本虽说加强了些性能,但稳定性真心差,时不时的就开机掉驱动,也不知道是不是新版WIN10的锅,希望其尽快完善和优化,不要伤了3A平台用户的心!
最后,依旧感谢XD们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老规矩,有问题楼下回复,我尽力解答。还有就是请已经体验过ZEN二代平台的XD们说说感受,与一代相比提升几何,我心里也好有个数,先谢过啦~
AMD ZEN平台(X370 & 180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