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imiGerrard 于 2019-8-25 22:13 编辑
Text/Photo: KimiGerrard (All Rights Reserved) Building the Perfect Laptop
"There's something in the air",伴随着旧金山莫斯克尼会议中心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Steve Jobs从一个普通的牛皮纸文件袋中抽出了一台MacBook。2008年1月15日的MacWorld,初代MacBook Air发布,号称是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千里之外的东海岸,在北卡罗莱纳州罗利的联想总部,刚刚吃过午饭的Peter Hortensius坐不住了,在文件柜里到处乱翻,迫不及待要赶快找到一个文件袋。一番搜索之后,时任联想集团笔记本业务高级副总裁的他,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代号为“Kodachi”的工程机成功地塞到了文件袋 里面。他兴奋地大叫:“装下了!装下了!”
三年前,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亏损了100个亿的PC业务,期待创造一个著名的全球品牌。在过去几年,一直是管理和商务人士至爱的ThinkPad的光芒逐渐淡去, ThinkPad品牌迫切地需要一款具有影响力的产品重现昔日辉煌,联想集团也需要一次契机赢得普遍认可。彼时,联想在笔记本市场排在惠普、戴尔之后,位居第三。二月底,ThinkPad X300发布,这是第一款在A面出现Lenovo字样的ThinkPad,功能全面、身轻如燕,可谓之技惊四座。美国著名财政企业杂志BusinessWeek毫不吝惜溢美之辞,甚至用上了“完美”这个字眼,以一篇“Building the PerfectLaptop”介绍了X300诞生的始末。
联想前首席设计师David Hill在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有一个“ThinkPad Design”文件夹,为数不多的33张收藏之一就是当时BusinessWeek的封面。透过这张除了屏幕部分的完整拆解,即便在今天看来,X300依然巧夺天工。其布局之合理、紧凑、精妙,即使与早了一个多月发布的MacBook Air相比,也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1岁高龄、功成名就的X300就在那里,回眸望去,从X1到已经7代的X1 Carbon身上,满满的,都是自己当年的影子。
X1
工业设计大师Richard Sapper最初为700C提出的设计理念是:ThinkPad应该是具有精确的、90度直角的简单而优雅的黑色机器。这个设计历经二十余年,也成为了PC历史上最为持久的独特设计。
早在2006年6月,David Hill,时任联想集团企业形象综合战略和设计主任,对新一代旗舰产品有两个独特的构思:一是把简朴发挥到极致,笔记本表面仅保留除了联想的标识和前面的弹簧锁,甚至去掉/隐藏掉侧面的接口和底部的各种标签。二是最小化笔记本的尺寸,长度小于10英寸,厚度不超过1英寸。但在和大和实验室的工程师反复协商之后,得到了“不,你不想”的结论。在那个时候,13.3寸16:10的屏幕正受欢迎,隐藏式的结构也会额外增加重量,为了全尺寸的键盘做出的折叠结构额外增加重量和厚度。但当你看到了2011年发布的ThinkPad X1那个极简的隐藏式接口的设计风格,也许会慢慢发现,正是David Hill当年的坚持,才成就了如今ThinkPad商务旗舰的形象。如果赋予人格,那想必是历经岁月磨砺的沉稳可靠,沉浮多年的兼收并蓄,却仍不失与时俱进的意气风发。
Hill颇为经典的两句话:
“这是权力的颜色,是死亡的颜色,是性的颜色,它是是一种寓意丰富的颜色,它也是ThinkPad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留下的是一种具有权威、手握权职、精明老练的形象。”
“如果你看看最早的ThinkPad,它非常简洁,但是很多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复杂了。”
集过往之大成,X1 Carbon在2012年发布,同时这也是“ThinkPad之父”內藤在正主导研发的最后一款机型。中国区的宣传口号颇为传神:“黑色力量”,“黑色”取自ThinkPad一如既往的传统,“力量”源于Carbon Fiber碳纤维极高的强度。恰逢ThinkPad 2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不可不谓之“继往开来”。
The No-compromise Ultraportable
已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宽松肥大款式的西装似乎早已绝迹,并不是裁缝“刀工精湛”,紧身笔挺的外套和长裤才是如今客户的选择。作为一个客户导向性的产品,X1 Carbon更应当类似一种“商务休闲”的风格,而不是陈旧、古板、与时代脱节,但仍需秉承过往经典系列的传统和精髓。
“即使你用的是ThinkPad最新的碳纤维笔记本X1 Carbon,触碰700C时你依旧能找到一种熟悉感。”——David Hill
2019年的X1 Carbon已是第七代,如果仅从外观来看,除了电源键、扬声器、指点杆三键的设计以及顶配才有的碳纤维编织样式的顶盖之外,与5th Gen和6th Gen或许并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第七代在厚度上少了1mm,并且在重量上也有所降低:
X1 Carbon Gen 7: 323.5 x 217.1 x 14.95 / 1.11kg
X1 Carbon Gen 6: 323.5 x 217.1 x 15.95 / 1.13kg
MacBook Pro 2019: 304.1 x 212.4 x 14.91 / 1.37kg
(X230/X1 Carbon Gen7/ThinkPad 25/T430)
为了降低厚度、缩小尺寸,2008年的X300用上了7mm的超薄光驱和1.8英寸的SSD、电池放在了掌托之下,2011年的X1用上了缩减键程的六行浮岛式键盘;2012年X1 Carbon取消了机械硬盘、开始使用BGA低压CPU和板载内存、屏轴改为下沉式;2014年New X1 Carbon取消了键盘背面的钢板,为了保证按键有稳定的支撑,采用了类似MacBook的每隔1-3cm就有固定螺丝的设计(拆一次要拧下60颗左右的螺丝)……
但这些并没有以牺牲机身强度为代价。从X300开始,C面防滚架就从未缺席,而X300前后的X系列在C面并没有额外的防护。与X300同时代的东芝R500,早已用上窄边框,而X1 Carbon直到2017年的5th Gen才有窄边框的设计,那是因为直到那时,限定成本下的技术才能够使屏幕承受住边角30kg的静压力,屏幕不碎、外壳不裂。初代X1 Carbon在铁球坠落撞击测试中保持完好,没有出现一条裂痕,而同样的冲击载荷,足以使1.5mm厚的铝合金或镁合金产生塑性凹痕。
机身尺寸虽然在不断压缩,扩展性却从未妥协。每一年的旗舰轻薄商务本之中,X1 Carbon的扩展性永远是少数的佼佼者,无论是当初的One-Link Dock还是如今的Type-C Thunderbolt 3 Dock。视频接口和USB Type-A也得以保留。双Type-C Thunderbolt 3接口,可以达到40Gbps的速率,而T系列的单雷电口,只有半速。
北美区联想当初给X300拍了一段广告:从一个纸质文件袋抽出MacBook Air,通过仅有的两个扩展接口上连接了各种Hub、甚至接上了移动光驱,才达到了X300的扩展性,最后塞回文件袋,文件袋被撑破了。随后从另一个文件袋中抽出了X300,单手打开屏幕,上面写着:“The no-compromise ultraportable”,随后一句广告语:“We don't add stuff on. We build it in”。中国区联想更加言简意赅:“思考,不妥协的轻盈”。
一如既往
X1 Carbon Gen 7,眼之所见、手之所触,还是熟悉的感觉。
ThinkPad旗舰系列的独特之处,其一便是C面的类肤质涂层,触感光滑细腻,没有裸金属的生硬冰冷,有一种类似皮革的软质触感,只是有可能成为指纹收集器略显尴尬。首次应用于X300,比起其它系列ABS塑料材质的键帽及掌托,其手触的质感仿佛是ThinkPad 10周年纪念推出的由Richard Sapper设计的S30皮革版的感觉。从2011年的X1开始,为了整体厚度以及轻量化的考虑,X系列的C面防滚架和C壳融为一体,带来了一个额外的问题:ThinkPad为了轻量化采用了镁合金而不是铝合金,手的汗液会渗透涂层,腐蚀镁合金,产生的气体会使涂层起泡脱落。到了2012年的X1 Carbon,问题得到解决:工程师采用了一种高阻膜,可以抵挡pH为1的强酸或高浓度验算,作为底漆,再喷涂类肤质涂层。第七代的X1 Carbon上的涂层,已经是历经数代,无论是耐腐蚀性还是抗污性,较之当年提升不少。
键盘手感并没有明显变化的迹象,尽管Notebookcheck.net宣称键程从上代的1.8mm缩减至1.5mm,键帽厚度从5.3mm减至4.5mm。键盘舒适性并不只是键程决定的,合适的键帽弧度、恰到好处的薄膜阻尼曲线也同样重要。已经是2019年,在同尺寸的产品中寻找手感好的键盘,仍然无出其右。三键的修整有整体厚度的影响,改成了类似于X1 Yoga的样式,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改变的动作行程。连续多代的玻璃材质触摸板配合Windows 10的多手势,非常好用。
屏幕提供了多种选择,400nits FHD 雾面、300 nits WQHD 雾面、500 nits 10-bit HDR UHD 镜面。对比上代300 nits FHD 雾面、300 nits WQHD 雾面、500 nits HDR WQHD 镜面,美中不足的可能是2K屏的亮度没有提升到400 nits吧。测试的这款是WQHD,友达光电的B140QAN02.3,72%NTSC,WLED背光,寿命15000小时,重量215g,面板厚度厚度小于3.2mm。整体感觉色彩偏冷,不同于前些年ThinkPad采用的暖色IPS屏。从2014年的New X1 Carbon开始,屏幕终于不再是ThinkPad的短板。
比起上代的两个功率各1W的扬声器,掌托下方两个2W和屏幕下方两个0.8W 扬声器配合Dolby Atmos system,这代音质提升显著,更加细致丰富。扬声器的加入,把电源键挤到了机身侧面,又是一个类似于X1 Yoga的设计。如果需要具象地形容一下这个提升的幅度,那怕是一种AMD推出RYZEN的感觉。“如果能再带上一个低音喇叭就更好了”是我最大限度的赞美。
接口方面,一如既往的ThinkPad标准,满速双USB Type-C Thunderbolt 3、mini RJ45、双USB 3.1 Type-A、HDMI 1.4、3.5.mm耳机接口、Kensington Lock。Micro SD卡槽的取消有点可惜。只有LTE版本带有Micro SIM卡槽,非LTE版本没有SIM卡槽,意味着无法升级。
ThinkPad另一大特色,便是硬件维护的便利性,但是轻薄款机型的维护一直相对复杂一点。比如以往X200、T400s系列,如果打算清灰换硅脂,需要依次拆下键盘、掌托、C壳之后,再把主板翻转过来。自从2014年的第二代X1 Carbon把主板的正面翻转朝下之后,其维护便利性上升了一个档次,只需要拆下D壳,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维护操作。当然,现在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BGA CPU、板载内存、这一代WLAN(Intel AC9560)也板载了,其实可操作的也就这有那两个M.2接口:2282 M.2的可替换成更高容量的SSD;LTE版2242 M.2由WWAN模块占用,非LTE版由于没有SIM卡槽,可以添加一块2242尺寸的SSD。
CPU使用了Intel 8.5代Whiskey Lake架构的8265U和8565U,由于Intel 10nm工艺不精、连续跳票,没能如期搭载Ice Lake架构的10代处理器有些遗憾。但在上代8代8250U和8550U的时候,在性能上面已经基本不输3带标压CPU了,所以在旗舰轻薄商务本的这个级别,性能是完全足够的。内存依旧是低功耗的LPDDR3,有8G/16G的选项,频率提升到了2166MHz。
这代的512G的预装硬盘换成了西数的SN720,也是自2015年第三代首次预装PM851以来,首次在常用容量机型没有选用三星的SSD。3rd Gen – 6thGen依次:PM851、PM871、PM961、PM981。CrystalDiskMark 6.0和AS SSD Benchmark的分数来看,整体表现接近于上代的PM981,SN720顺序读写稍优,PM981随机读写稍优。
电池位置是传统的掌托之下,从X300开始的设计,避免掌下温热的尴尬。设计容量51Wh,测试的这一台电池实际容量打到了53200mWh。直观感觉对比上代的57Wh有所缩水,但实际的原因是电池正中央设计了一部分镂空,用作电池部分的支撑,避免电池受到D壳挤压的可能性。这个设计在第二/三代就已经有了,后续四/五/六代缺席,这一代重新回归。
十年之后
十年前的我,大概是理解不了轻薄本+低压CPU的这种组合,简而言之,嗤之以鼻——“要性能没性能,要散热没散热”。对于笔记本的要求,接口一定要全、配置一定要高,如果用现在的话来形容,“我可以不用,但你一定要有”再恰当不过了。后来,也许时间改变了我,遇到几代之后的高端轻薄本, “真香!”。
前些日子,在北美打拼多年的朋友回国发展。高中时候就到北美的他,上了大学后第一辆车是Subaru Impreza WRX,水平对置引擎+左右对称四驱,号称WRC纯正血统、信仰满满,进可上山劈弯,退可冬天穿行雪地。第二辆换了Infiniti G37 Coupe,连续十四年入选沃德十佳的大排量V6以及到北美必要体验的Coupe,从多伦多一路开到迈阿密,把妹神器。后来发现不管是在Canadian Tire、Home Depot买大件,还是去Sheridan Nurseries买花,Coupe实在是不方便;房子装修、花园打理,要么是借朋友的SUV,要么就去租一辆Dodge Ram;看着一起去Algonquin森林公园玩的朋友开的Toyota Sienna实在眼馋。于是索性换成了BMW X5,M套件全部配齐,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蓝白螺旋桨信仰,性能家用两不误。回国之后,因为新工作要常常开车去见客户,车子不能太随性,要看起来商务、还不能过于死板。思来想去,我推荐了Mercedes-Benz E-Class。粗略圈定在奔驰这个品牌,C太小,看起来小气而不够成熟;S太大,显得沉闷而又过于庄重;E刚刚好,中期改款后的E标轴也恰好是进口的,果断下手。高功率E300没有现车,最后订了轻混的E260,用他的话来说:这车是真的慢,有种在德国开出租车的感觉,不过现在也没有飙车的兴致了。好在还有柏林之声,还可以听听音乐。在我的推荐之下,Alienware和MacBook的组合也替换成了X1 Carbon Gen 6,他说和他那身西服蛮配的……
才发现并不是我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而是当年图样图森破罢了。
X1 Carbon Gen 7和那辆配了柏林之声的E260的驾乘体验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即便是切换到了运动模式,踩下油门的一瞬间,这个车也不会让你产生丝毫想开快车的冲动,哪怕是柏林之声音响里传出了“逮虾户”的节拍。1.5T M264 + 48V RSG电机配合已经很好的隔音和滤振,振动和静音更加轻微;由于足够省油,又配备了和高功率版本相同的油箱,续航里程得到了极大地延伸,“一箱油从上海跑到北京”。两块12.3英寸的高分屏色彩足够细腻,甚至可以买一个副厂设备,通过CarPlay的端口播放高清电影,柏林之声的存在锦上添花。
它就像一个A4 ITX机箱,Z390i+9700K配了一个Noctua NH-L9x65,正常用起来脸不红心不跳,超频起来就有点发烧,过热之后会降频。分别测试了8565U在AIDA64单烤FPU和双烤CPU/GPU下的压力测试(室温27度左右,15分钟),开头3-4分钟维持全核心3.1GHz,之后降频到2.5GHz,2-3分钟后回到3.1GHz,之后相同规律在2.5GHz到2.9-3.1GHz之间波动。XTU降低电压或是BIOS关闭超线程可以适当提升约0.2GHz的频率,频率波动规律保持一致。比较欣慰的是到了95-97度才降频,比早年的75度温度墙实用。
当看到风扇厚度比老机型热管都薄之后,不禁感叹这个散热功率/效率和静音效果不是一般的强。根据Notebookcheck.net的数据,同等负载下,风扇噪音比上一代降低约2dB。但是不得不说这一代的散热策略属于保守、被动的类型。待机和低负载下,风扇是不转的,等同于被动散热。风扇在两种情况会开始转动:1. 施加瞬时高负载的时候,CPU快速突破70度(取消负载低于52度左右会停转);2. CPU持续60度+大概3分钟(低于59度后会停转)。Lenovo Vantage提供的智能冷却功能,通过Win 10的电源模式滑块调节,但没有对风扇逻辑产生明显的影响。可见,初版BIOS的设定下,这套散热系统偏向静音与节能,也符合这个机型的定位。
在电源与续航方面,这次测试的WQHD版本,高亮高负载:约1.5小时;Wi-Fi视频播放(无弹幕)、中等亮度:约8小时;混合办公状态(碎片式中低负载,睡眠30小时+):约7.5小时,中规中矩。Win 10 1903在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提供了四种电源模式的选择:Best Battery Life/BetterBattery Life/Better Performance/Best Performance,实测对应的CPU频率分别为:0.9-1GHz/1.1-1.2GHz/1.5-1.6GHz/3-4GHz。电池快充方面,实测达到了官方标注的一小时80%,需要在50%以下电量保持待机/睡眠/睡眠关机状态,实测充电功率为:50-52W(0%-50%); 42-43W(50%-60%) ; 31-33W(60%-85%) ; 26-27W(85%-90%)。低于50%时,稍加负载会使充电功率低于50W,影响最终测得的充电时间。90%后进入涓流模式,电池充满所需时间不少于100分钟。
无论是移动还是固定,X1 Carbon几乎可以满足核芯显卡Windows用户的大部分需求。除了适合混合式的待机/轻负载工作(比如高分辨率视频播放或是文字编辑)之外,轻度图片/视频的编辑也是绰绰有余。除了更强大的几款Type-C Thunderbolt 3 Dock之外,如果配有一台专业显示器,一根Type-C线就可以完成供电和简易的扩展。
扎实的身板、轻薄的身材、充足的性能、舒适的输入设备、丰富的扩展,FHD/WQHD/UHD这几块可选屏幕都非常优秀,又弥补了扬声器和WWAN这两个短板,七代X1 Carbon如今可否比肩前辈?
一步之遥
8月1日,Intel正式发布了第十代Ice Lake架构的移动处理器, 10nm CPU五项重要提升:明显进步的功耗和发热控制,性能整整提升一倍的Iris Plus核芯显卡,支持功耗更低、性能更强的LPDDR4,支持更快、更稳定的Wi-Fi 6,Thunderbolt 3控制器集成到芯片内部。
从横空出世的X300一路走来,十余年后的X1 Carbon Gen 7已经是第十代机型。在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沉淀之后,或许距离完美,就差这一颗i7-1065G7。
在平衡功能、尺寸、重量乃至售价之后,还要不断追求完美。不一定所有的设计或是尝试都是成功的、有意义的、甚至划时代的,它可以有亮点、也可以有瑕疵、甚至被人嗤之以鼻,也许过后看来十分幼稚可笑,但重要的是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和消化。没有力排众议的尝试、没有铺天盖地的质疑、没有一往无前的坚持,也就不会有值得后人铭记的东西。
追求完美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正是有了不懈的追求,距离完美才只有一步之遥。
KimiGerrard
2018.8.18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