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ThinkMaster 1#时间的答案 标题这句话其实不是我说的,它来自一次针锋相对的早茶会《ThinkTogether》,一场集合了8位联想VP对话8位骨灰粉丝的早茶会议。故事发生在2014年的冬天,一群粉丝猫在联想北京研发中心,“偶遇”了提着公文包上的内藤在正先生。随后大家来到了联想北京最大的一个会议室,深度聊了足足一个上午。事后联想的朋友告诉我,估计这是Think系统内部最早的一次“以用户为中心”的对话。 既然谁也不认识谁,那就“畅所欲言”开始吧!粉丝莫比乌斯哥率先发难:E系列拉低了整个Think%T*&U&Y的&#@FVY,质量M&YT¥*…@?你们为啥要做这样的机器?!这个想法似乎代表了所有IBM时代Think老粉丝心里所想。早茶会议开场就如此精彩?出门左转直接上高速?粉丝们本以为会有所限制的高层见面会,瞬间迎来了“开门红”,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虽然一丝丝尴尬在暗流涌动,主持人红着脸说,正好让坐在您正对面的“Edge系列之父Luis先生给你解答”。 即使刚才的提问翻译的再委婉,可是人都不傻,何况粉丝们的情绪写在脸上。Luis先生似乎有所准备,为我们耐心的回答了将近2分钟左右。翻译总结成一句话:要想变得伟大,请先活下来。听完后现场鸦雀无声,这个答案大家不仅认同,甚至还有一些出乎意料,能想出做Edge系列热人果然是一个有智慧的。多年之后,叔逐渐发现了ThinkPad Edge系列,展现了IBM和联想在Think产品商业模式,运营方法理解上最大的差异。前者曾经风光无限,上太空进博物馆收藏,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如蓝牙、摄像头、指纹、光驱蝴蝶键盘等等,但是最后被收购。而后者,接手之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系列,扩大了原本专业而狭小的受众群,打下了整个商业模式中位于金字塔底的那层稳固的地基。类似的做法也不少见,放在汽车行业还有保时捷PORSCHE的Macan车型、大众和斯柯达的“试验田”关系,这些都是品牌发展道路上功不可没的重要策略。 我们粗略回顾一下,销量主力机型ThinkPad E40诞生于2010年,如今的ThinkPad E14是可视为2020款。所以Edge诞生已经将近10年,它的成功与否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家族中相对的薄利多销,如今E系列已经支撑了Think笔记本销量接近半壁江山。为高端系列带来了稳定的利润流水和研发经费。历经十年不衰,那我们就正确审视一下最新款的ThinkPad E14,到底香不香?
2#熟悉的味道 首先,这是一台纯粹的ThinkPad,扎实稳健可靠。黑色硬朗的外观风格,给人一种力量感。 机器边缘的直线与曲面过度的非常自然,在繁忙的工作中反复使用,从不搁手。无论是摸起来,还是拿在手上,还是那个熟悉的Think味道。 整体使用体验了接近半个月之后,叔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一代ThinkPadEdge 14英寸系列。 键盘还是标志性的“微笑曲线设计,键盘的手感和之前的Think机型几乎完全一致。每一个按键的按压感受极其稳固,回弹的力度和韧性也给的十分到位。经过长时间的打字,不仅不会感到疲倦,甚至还能给人一种越敲越爽的感觉。
3#意外的惊喜 当年消费产品XPS带起一股窄边框的风,引得华为、各台系和苹果一阵跟风。窄边框优势主要是两个方面,表面上看窄边框接近无框感,视觉上更加震撼。第二窄边框可以缩小机器的尺寸,增加便携程度。可是这会降低屏幕抗压能力,轻轻一碰就有破碎的风险。可是商业不是儿戏,叔还记得E460/470这两代机型,ThinkPad依旧坚持使用抗压的“宽边框”,以保证商用机型屏幕的可靠程度。不出意外,这样的做法被喜欢外观好看的年轻人诟病。 窄边框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如今Think没有相隔了好几代,Edge系列的屏幕已经进化到令人惊艳。对于Think而言,窄边框带来的机身体积缩减,是研发窄边框的最大驱动力之一,使得ThinkPad E14在边框宽度做到了不到5mm的程度(实际测量不约4.9mm左右)。“边框停航母”的诟病一去不复返。 实际屏幕观感而言,两侧极窄的边框,搭配14英寸FHD屏幕有点给人使用X1 Carbon的感觉。看起来非常的类似,实际上边框的宽度两者也相差无几。唯独是屏幕下方的“下巴”看起来略宽,不过这与不妥协的键盘高度,以及较大的触摸板尺寸设计有关系。因为机器整个高度就这么多,一起看看下一代可否改变屏幕的比例,扩大屏幕高度让B面的面积使用更加合理。 可能机器不是最高配,液晶屏幕素质显得中规中矩。这次机器屏幕的型号来自群创光电的N140HCA-EAC,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家台湾同胞的企业同时也是苹果iPad液晶屏供应商。参数上看,这块屏幕达成了66%的sRGB色彩覆盖,以及14英寸中达到158ppi的显示精度,画质已经非常细腻了。加上IPS的材质。整体画面的通透感不错,虽然颜色算不上艳丽,但是日常办公和游戏使用已经足够。
3#进化的力量 这次的ThinkPad E14是第十代Intel酷睿移动处理平台加持,虽然依旧是这是14nm+++++++工艺,在进一步工艺制程升级到来之前,英特尔悉心打磨的架构,效率在Intel家族产品中已经达到了制高点,叔觉得Intel在未来的性能爆发不可小觑。 ThinkPad E14配备了Intel®Core™i7-10510U 处理器,作为移动平台有足足8M的缓存和最高4.9Ghz的Turbo频率。如此高频真不愧是一颗奔腾的心!哦不不,这是十代酷睿i7!如今i7移动处理器的功耗已经降低到了15w,甚至赶不上一颗灯泡的耗电情况。在如此的功耗之下,E14性能依然令人满意。经过实际测试,节能模式下,室温15度风扇几乎不转,显然这是一台安静出色的办公“打字机”。 如果调整到高性能,不仅PhotoShop作图丝般顺滑,开网页Word、PPT等日常办公更是不在话下。如今热门的游戏也可以玩的66,比如吃鸡,LOL还有叔一直在玩的单核争霸2(SC2)等游戏,开高特效畅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实际经过了半个月的日常工作和游戏,ThinkPad E14的温度和发热表现令人满意。实际感受,由于CPU和GPU都布置在键盘底下,因此掌托附近没有大的热源,所以从来没有烫手的情况出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ThinkPad E14的音响效果有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音响通过了哈曼卡顿的认证,无论是在外放音乐或者是观看电影时,整个音场的范围听起来非常的大,声音的弹性比较好,低音表现的比较扎实。不仅如此,视听效果的提升在商业环境中也优势明显,使用ThinkPad E14拨打微信电话进行远程会议,阵列式麦克风可以进行定向收音,搭配降噪功能还可以过滤键盘的敲击,一边会议纪要一边语音互不打扰。
4#勿以善小而不为 即使如此,ThinkPad E14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多年使用ThinkPad用户的角度来看,叔依然有一些期望,希望ThinkPad未来更好。首先是整机掌托的塑料感问题,E14掌托表面大颗粒的塑料触感,使得我一下子回忆起T61时代机器的手感。这样设计既防滑无手汗困扰,又简单朴素,这的确是纯正的商务机感觉,好评。可是现在多数的00后年轻人,消费笔记本时对于材质的感受已经变得不一样,太重的塑料感,放在今天很难赢得年轻人的好评,建议尝试多使用一些类肤质涂层或者是光滑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会更加现代讨人喜欢。 其次就是小红点的问题,随着键盘厚度的降低,这几代的小红点高度都有所降低,因此力矩在变小。使用者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压动小红点,我认为出厂默认的灵敏度应该往上进行调节。 还有我在性能测试时发现Lenovo Vantage软件会将处理器的功耗限制在10W左右,卸载了软件之后,性能又会恢复正常。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可以降低风扇的高转速时间,以获得更好的静音效果。但是这样的出厂设置,使用者是完全不知情的。辛辛苦苦花钱买来的电脑,却只能释放66%的性能,这一般人都难以接受。 最后是接口的问题,我认为左边的USB2.0接口缺乏诚意,即使我能够理解一些特殊行业工程调试,需要使用到USB2.0接口。但是这些接口应该只在行业的定制机中出现,对于广大的消费笔记本来说,应该需要多配一些USB3.0或者是USB-C接口才是正道。 唯一的USB-C接口不支持雷电,配合口红电源已经可以带来非常好的便携充电体验,希望雷电3放开认证成本降低之后,可以在Edge系列上成为标配。RJ45网线的设计予以好评,只是有时候会卡住线拔不出来。
5#未来在何方 ThinkPad Edge系列的销量与市场地位已经表现的非常清晰。我认为ThinkPad Edge作为最亲民价格的ThinkPad不应该一味的节约成本降低售价。便宜并不等于低端,只是需要通过更细致的洞察,掐准到底哪些需求点,比如大家关心的屏幕素质和存储容量等,唯有恰好切实符合他们需求的功能和配置,才能可以避免尴尬的机海肉搏。
在最近的几年内,AMD Ryzen家族的产品提升非常明显,由于更好的制程工艺和激进的定价策略,Edge和Ryzen的性价比特点非常契合。未来应该应该大力发展Ryzen产品线,百家争鸣才是未来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