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四夕甘木

[视听] 【1024更新223】#古典唱片分享计划#——整理手头唱片随笔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tpjil 发表于 2021-2-2 10:58
79版不难找,除了Seon厚盒,后来在Bylsma的七十寿辰纪念包子(11CD)里再版过。 ...

是的,seon厚盒的比较少,有点小贵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pear 发表于 2021-2-2 11:59
是的,seon厚盒的比较少,有点小贵

帖子无动力更新了,直接先回复吧,以后覆盖好了。

收的就是79年的SEON厚盒,不过可惜是天龙无IFPI的版本,成色挺棒。

往上更贵的还有西德SONOPRESS版本,大体来说,还是可接受的范围。

微信图片_20210202142813.jpg

微信图片_20210202142823.jpg

微信图片_20210202142830.jpg

发表于 2021-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堡楼主推哪个?去年郎朗也出了新盘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finalsun 发表于 2021-2-4 18:33
哥德堡楼主推哪个?去年郎朗也出了新盘

HELLO,哥德堡是我最爱的曲目之一,常听的版本有以下几个:
1、朱晓玫版-比较耐听且具有东方人的诠释
2、席夫版-透明流畅,非常动人
3、EMI的老参考-兰多夫斯卡版本,经典毋容置疑
4、推荐一版羽管键琴版——PIERRE HANTAI,音响效果足够的话,那是相当的迷人

反而最经典的古尔德两个版本我都不太爱听,哼哼比较难受,相比之下,55年版更富有激情,我比较倾向该版。

回答朋友问题,郎朗版一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听了(原谅我下载的无损),速度感实在难以接受,先不说是否脑补郎朗的表情,但是在我印象中该加速的部分放慢,该放慢的部分加速,两个录音都听了两遍,难以接受,弃。
发表于 2021-2-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1-2-5 09:31
HELLO,哥德堡是我最爱的曲目之一,常听的版本有以下几个:
1、朱晓玫版-比较耐听且具有东方人的诠释
2、 ...

如果喜欢东方气质,有没有试过陈必先?

点评

前辈新年好,真没试过,感谢推荐!我赶紧找找  发表于 2021-2-6 16:59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0-2-21 12:50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小克莱伯

版本:日本ESOTERIC

激情、澎湃!!最爱Carlos此碟。卡拉扬的贝五跟Carlos 比起来寡淡、平庸。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2-1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0-1-13 14:54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史塔克

这张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夕甘木 于 2021-2-26 10:57 编辑

奥菲斯2.jpg

奥菲斯1.jpg


【上图】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K525,嬉游曲K131,K252

版本: 日本3500日元天龙虚字


【下图】


莫扎特:两部交响协奏曲

版本: 西德PDO满银圈01


唠叨些废话,此贴实在荒废了一段时间,问题归根于还是太懒了,每每回家后仍旧会听上一两张CD,可实在提不起劲摆拍,很多唱片进进出出,没有留下些影像,就转手出让给爱乐者了,实属可惜。想了个折中的方法,要不就分享每天在公司听的曲目吧,这样照片质量可能略有下降,但是分享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这两张唱片是我今早聆听的,同属于来自美国的奥菲斯室内乐团,封面非常的精致惹人欢喜,其实该团的DG封面都是挺符合我个人口味的,刨除曲目不说,拿上手就有一张巴洛克的感觉,值得细细观赏。提起奥菲斯室内乐团,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指挥,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该团成为当今最出名的室内乐团之一,演奏融洽和谐,且音色饱满丰富,涵盖主要为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乐,这太符合我个人的听音习惯了。

说说上图的弦乐小夜曲K525吧,这实在是莫扎特最出名的旋律没有之一,版本也非常多,我个人还是最欣赏马里纳指挥圣马丁的版本。至于下图这张交响协奏曲,更是获得了企鹅三星的评价,也是莫扎特必听的作品之一,乐友常称其为“大扇子”,此外,DG还有一张唱片收录了奥菲斯团演绎莫扎特的一些小作品,称为“大气球”,其实唱片界如同此类称呼非常多,耳熟能详的如“红衫仔”“长发妹”“多手仔”“洗脚妹”“白头佬”“无影手”等等,有了昵称的唱片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了,当然,前提是这些唱片确实是演录俱佳。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5).jpg

莫扎特:第20&21号钢琴协奏曲——内田光子钢琴 、泰特指挥

版本:德压PDO满银圈

内田光子的这套唱片名气非常大,钢协和钢奏都有出过各自的单张,正如我之前分享的那套钢奏,也出过硬盒包子,陆续在我手上也过了不少的单张,但依然没有保留全套,只留下了零星喜欢的几张,如果说是最喜欢的一张,也就是这张莫20号钢协了。

曲目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其实论及喜好,我更喜欢哈斯基尔的演绎,实在太动人了,非常有煽动力,这张内田**的演绎也非常棒,还记得我第一次看现场视频,便是她自己指挥自机演绎的版本,多久令人赞叹的技术,无法忘怀。比起哈斯基尔那张,录音也占了时代的优势,琴声更为饱满剔透,乐队录音细节丰富,值得一听。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夕甘木 于 2021-2-26 14:28 编辑

下载 (6).jpg

下载 (7).jpg

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莱斯特&PRAZAK四重奏

终于介绍到ORFEO的唱片了,其实这家厂牌的唱片我收得很少,除了这张外只有零星的几张,其中就包括最出名的小克莱伯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名演了,还有印象深刻的同样小克莱伯的贝七现场版,不过那版貌似只有SACD出版,当然了,少不了格鲁贝洛娃的花腔的艺术,好的版本已经上千元了。这张碟子是瑞士银圈,很罕见的,特意给大家拍张照片,非常漂亮,在唱片收藏家的眼里,满银圈似乎是逃不开的,何况是瑞士满银呢?

这张唱片,是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由单簧管演奏家莱斯特和一个PRAZAK四重奏团合作,是我这个曲目的第二个收集的版本,另一个版本是我最爱的DECCA仕女系列出品。莫的这首曲目,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也是单簧管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名家必录。单簧管这种乐器,天生就拥有相当温柔浪漫的音色,配合莫扎特的旋律,实在太美了,特别是第二乐章,是我听过最安抚人心的慢板乐章之一,每每听完,总觉得莫扎特的音乐世界是那么纯洁干净,不留一丝污垢,这是属于天堂的音乐。相信吧,音乐给予人力量,除了贝多芬,莫扎特也能做到。
发表于 2021-2-2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1-2-26 13:59
莫扎特:第20&21号钢琴协奏曲——内田光子钢琴 、泰特指挥

版本:德压PDO满银圈

这张我也有,原来这么出名呀,我的是无字银圈01,翻开盖子封面册子后面还夹了日文册子。

点评

那兄的可比我这张更前了,按照您的描述,应该日本的西德直输盘。  发表于 2021-2-27 01:23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2-2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ostam 发表于 2021-2-27 00:17
这张我也有,原来这么出名呀,我的是无字银圈01,翻开盖子封面册子后面还夹了日文册子。 ...

哇你懂得这么多,以后我要多请教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2222).jpg

德沃夏克:小提琴奏鸣曲、浪漫曲——帕尔曼

版本:英国压NIMBUS无码

又是一张令人愉悦的专辑,开头就有强烈的德沃夏克民族味,这种味道,基本遍布了他的音乐,居然鲜明的个人特征。在小奏方面,我可能更喜欢勃拉姆斯第一小奏和这首德小奏,德沃夏克的小奏可能受到很多人的忽略,这首歌曲是德沃夏克送给他的六个孩子们的,可能考虑到孩子的技术水平,难度不算高,相对录音也不算多。篇幅不长只有20分钟不到,却在里面感受到真情的流露,刨除深度不说,是非常动听的曲目,况且编号刚好是OP.100,谁说不是一份具有纪念性的礼物呢?

至于四首浪漫曲的画面感就更强了,尤其喜欢第一首,仿佛已经看到帕尔曼在陶醉的拉琴了,多么温暖令人感动的琴声。时常有爱乐者评论帕尔曼的琴色过于甜腻而不耐听,但在这张专辑来说,我倒是觉得恰如其分,很是动听。可能很多人了解德沃夏克都是从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开始的,可他真是一个宝藏作曲家,多找些曲目听听,会让你欣喜万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夕甘木 于 2021-3-2 10:36 编辑

112.jpg

113.jpg

114.jpg

115.jpg

戴留斯:弦乐作品、小品全集——比彻姆

版本:德压PDO 汉诺威 满银圈


其实从未考虑过如此早的介绍这张唱片,这张可是我压箱底的收藏,然鹅最近实在购入过多碟片,加上闲鱼一位烧友的情真意切,还是割爱让给更需要他的人吧。毕竟我非常清楚,我喜爱这张唱片,仅是热衷它上了各种榜单,以及极为难得的满银圈,其中一张更是在CD的历史长河中,仅存在一个月的汉诺威生产线压片(上图三),加上这套本身满银圈就极为难得,还要没有丝毫的海绵印,且品相上佳,实在太难得了!抓紧拍下以上四张照片留念。

如同我上文介绍,这张碟可是长期的榜单天碟,基本上了能上的所有古典榜单:企鹅三星带花、留声机百大、EMI百大、TAS榜单,太牛了!说说音乐本身吧,一连串的介绍碟片荣誉和珍稀度有违初衷了。其实我对戴留斯的作品是不太感兴趣的,总体来说,戴留斯的作品更多的是在描绘自然风光,出名的如《布里格集市》《孟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等,古风式的命名极为典雅秀丽,但仍难以产生共鸣,这也是我购入此碟只听过两次就束之高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曲子还是相当的优秀,弦乐表现出来一片乡村原野的大好风光,能上TAS榜单,音响效果就更是无法挑剔了,丰满迷人,透明清晰。指挥呢?指挥可是被誉为英国管弦乐之父的比彻姆啊,戴留斯的音乐倘若没有他,正如马勒的音乐没遇到伯恩斯坦,没有比彻姆的倡导和推广,如此优秀的音乐作品估计还需要尘封经年才被人熟知。

感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即使像这样丰满且饱含热情的作品,我还是只在意其表像,其实我的喜爱范围还是很狭隘的,兴许还是古典时期和早期的浪漫时期更适合我。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夕甘木 于 2021-3-3 15:59 编辑

QQ图片20210303150715.jpg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阿劳

版本:美国刻字首版


阿劳的哥德堡变奏曲?罕见吧,阿劳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演绎贝多芬,肖邦乃至后期的李斯特的名家。但各位可能想不到的是,年轻时候的阿劳,却是以演绎巴赫成名的,甚至在1935-1936年时期在柏林进行了12场演出,基本涵盖巴赫的所有键盘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演绎巴赫相当出名的专家了。

这张唱片录制时间是1942年,这是什么概念?大众哥德堡演绎的首选版本——古尔德古哼哼,第一次录制哥德堡便是在1955年(众所周知的版本则是生前最后一次录制的1981年版),比古尔德足足早了23年时间去推广哥德堡,更是第一个钢琴演绎录制的哥德堡录音,在此前,广义概念上唯一算得上钢琴录音的也只有1928年左右的塞尔金纸卷录音了。也就是说,阿劳是在基本没有前人借鉴(钢琴录音)的情况下进行录制的,可是聆听下来,除了噼里啪啦富有年代感的炒豆声外,在演绎的层面,我却没听出来多少的不适感(没有讽刺近期某个录音的意思),巴赫仍是那个巴赫,你能感受到其中的胸有成竹,毫无矫揉造作,却又透露出一种随性的意味,太值得令人钦敬了。

这张唱片片基刻字88,也就是意味着这是1988年压制的碟片,恰逢这张唱片的推出日期,为何1942年的录音隔了半个世纪才录音?这又是一段佳话了,使这张唱片更富有传奇色彩。当时阿劳在RCA公司完成录制准备发表之际,恰逢兰朵芙斯卡因为二战从欧洲逃难来到了美国,而阿劳为了帮助兰多奶奶恢复名望(这跟阿劳本人敬重兰多夫斯卡,以及认为哥德堡应该是属于大键琴的原因不无关系),愿意让其先推出大键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录音。后面的故事大家也清楚了,兰多奶奶直至现在仍是演绎哥德堡的权威,而阿劳的录音,则尘封到了80年代我们才有幸聆听。这么一个小举动,就改变了阿劳的演绎生涯,如果不是因为这段佳话,可能现在论及哥德堡乃至于论及巴赫,都离不开阿劳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21-3-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唱片。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B.jpg

插播点彩蛋吧,周六去听了一场广交的音乐会,说说曲目编排和一点感受:

《为纪念利迪策而作》:
不太熟悉的曲目,但是可以听得出广交高素质的表现,总体来说弦乐部很强,管乐部倒是没发挥出来,很好的热场。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我称之为海菲茨协奏曲,在柔板乐章高参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第一和第三乐章的炫技部分看得出下过苦功夫,没有翻车,可惜总体不算顺畅,没办法,难度系数太高了,和乐队的抗衡和协奏还算强差人意吧。评价一星。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精彩!太精彩了!前三个乐章表现出黄屹和广交强大的控制力和纪律性,特别是弦乐部分值得称道,堪称高水平的发挥,拨奏部分恰到好处,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长笛首席,太稳了!第四乐章本应是不太快的快板,黄屹的指挥还是偏快了不少,已经接近50年代伯恩斯坦指挥的纽约爱乐了,导致前段稍微有点失了节奏,结尾更是令人意犹未尽,可瑕不掩瑜,仍是一场完成度很高的演出。评价三星!

未来这两个月还有一场马勒第九和余隆指挥的天方夜谭,到时再更新了。

发表于 2021-3-12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0-1-14 09:40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苏克、卡琴

多年前刚毕业正在异地恋痛苦纠结,然后听谢林和鲁宾斯坦版勃小奏入了勃拉姆斯奏鸣曲坑的来握爪...Op. 78第一主题的那种多情缱绻真的是一下子就攫心掏肺把心中万般情绪拧得盘曲虬结...一度还想自己练来着然而弃琴多年已然生疏无法驾驭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2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0-12-24 16:49
偷懒也更新个图片吧,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杨松斯

葱丝大师千古...前几年还希望找机会去听一场他的现场的,然而时不我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2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0-2-21 12:50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小克莱伯

版本:日本ESOTERIC

个人觉得小克的贝七巅峰是1982年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合作的伯姆纪念音乐会的版本,Orfeo的SACD,当年还就着一杯威士忌写了一句“相比索尼为卡拉扬录制的贝七视频,我只觉得如果说卡拉扬的指挥是天神宙斯般的气势十足一丝不苟,小克莱伯的指挥就是酒神狄奥尼修斯般的随性肆意起抑顿挫,让人听着看着不由得想要跟随着想要舞动起来”

点评

非常棒的点评,深表认同!宛如酒神附身,太棒了。  发表于 2021-3-12 09:12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210319153941.jpg

海顿:钢琴三重奏全集——美艺三重奏

版本:德压PMDC半银圈

我个人是偏爱室内乐的,室内乐作品听了很多,在钢琴三重奏这个题材上,贝多芬的“大公”“鬼魂”,德沃夏克的“杜姆卡”,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歌”以及勃拉姆斯的第一第二钢琴三重奏,一直是每周必听歌单的常客。因此,更是对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爸爸寄予很大的期待,趁着机会,便拿下了这套公认的最佳演绎——美艺三重奏组。

这套唱片一共45首海顿的钢琴三重奏作品,我大体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聆听,海顿的这系列的作品,完完全全的诠释了PIANO TRIOS这个演奏形式的主角所在——钢琴!相对于钢琴三重奏这个体裁名称,我更愿意称之为有小提琴伴奏和有大提琴打酱油的钢琴奏鸣曲,诚如开头所说,钢琴在这些三重奏里是绝对的主角,区别于贝多芬、勃拉姆斯想通体裁的作品三个乐器是有相互对话、你来我往的演绎,大提琴在海顿的钢三存在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在早期的几首尤为明显,完完全全的沦为跑龙套的配角,只负责一些低音部分的补充,鲜有单独的旋律,如果在现场演绎,我想大提琴手清闲得还是有些尴尬的。不仅是大提琴如此,小提琴也直到中期以后的编号得以和钢琴稍微抗衡,互相映衬,地位有所提高。如果忽略配器的协奏,海顿的钢琴三重奏还是很具有可听度的,其中的NO.25吉普赛钢三百听不厌,特别是美艺组的表现精妙绝伦,配合天衣无缝,虽然黄金三人组中单独任意一人都不是响当当的大师,但是无论演绎任何德奥三重奏的作品,推荐榜单总离不开美艺组,搭配飞利浦晶莹剔透的招牌录音,不愧被企鹅评为四星带花,演录俱佳。

当然,海顿钢琴三重奏会有如此“厚此薄彼”的情况,不是海顿的创作技法缺陷,作为“弦乐四重奏之父”的海顿,在其弦四作品中,大提琴和其他三个弦乐器“琴瑟”相合颇有知音之意,其中的“皇帝”“云雀”“日出”几部更是深得爱乐者热衷。出现如此“不平衡”的原因,大抵是18世纪的古钢琴不如现代钢琴般音域宽广,高音区缺少连贯性,低音区音色不够丰满,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钢琴三重奏作品,大小提琴两个弦乐器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弥补古钢琴高低音区的“缺陷”(资料总结)。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收录一版古钢琴的海顿钢三版本,估计更能贴近作曲家的创作思绪吧。


最后,顺带发一张单独发行的美艺组海顿钢三唱片,这个唱片系列都是些优美的室内乐,其中便包含了我最喜爱的“吉普赛”,非常值得推荐。

QQ图片20210319154020.jpg
发表于 2021-3-1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1-3-3 15:53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阿劳

版本:美国刻字首版

好东东!
当时兰朵夫斯卡主要是经济困难,所以阿劳让她先发唱片,好尽快拿到版税,实在是高风亮节。
阿劳听过兰朵夫斯卡的演奏后,认为巴赫以古乐器演奏才纯正,所以后面数十年不录巴赫,直到人生最后几年,用钢琴录了巴赫的Partitas,平静、豁达又深邃的演绎。

点评

哈哈,是的,确实很精彩,这套还有满银圈版本,太稀有了  发表于 2021-3-19 22:50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1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夕甘木 发表于 2021-2-5 09:31
HELLO,哥德堡是我最爱的曲目之一,常听的版本有以下几个:
1、朱晓玫版-比较耐听且具有东方人的诠释
2、 ...

我也来蹭楼主东风补充一个,图雷克奶奶(Rosalyn Tureck)的版本也是广受推崇的,有好几版的录音,我比较多听得是DG的,因为EMI版的那个雕塑头像实在太瘆人了

点评

感谢推荐  发表于 2021-3-21 12:56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brightxy 发表于 2021-3-21 03:47
我也来蹭楼主东风补充一个,图雷克奶奶(Rosalyn Tureck)的版本也是广受推崇的,有好几版的录音,我比较多 ...

雕塑头像的是VAI厂。
发表于 2021-3-2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帖子,我来补充一个《《马友友的电影琴缘》,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古典乐,但录制水平太好了,值得收藏!

点评

感谢推荐  发表于 2021-3-22 09:19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2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tpjil 发表于 2021-3-21 14:35
雕塑头像的是VAI厂。

是,后来EMI出了一版也用了这个雕塑,我手头的是这张
发表于 2021-3-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pjil 于 2021-3-22 20:45 编辑
brightxy 发表于 2021-3-22 00:58
是,后来EMI出了一版也用了这个雕塑,我手头的是这张

哦哦,世纪伟大录音那版。
发表于 2021-4-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有了一小堆好的和一般的飞利浦金线以后,我发现现在的新录音其实也不缺好碟,比如HM,EXTON,BIS啥的。不知道楼主怎么看。
顺便,期盼自己的新喇叭到货,为我的古典再开一扇新门。

点评

唱片世界浩如云烟,前期只能选择出名的几大厂牌着手,进阶当然可以慢慢选择其他公司的录音了,总是惊喜不断。  发表于 2021-4-6 09:20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4-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四夕甘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夕甘木 于 2021-4-8 16:16 编辑

QQ图片20210408151559.jpg

QQ图片20210408151614.jpg

QQ图片20210408151617.jpg

QQ图片20210408151620.jpg

圣桑:动物狂欢节——阿格里奇、麦斯基、克莱默、弗雷尔等

版本: 三洋古铜版


大牌云集的版本!也是各大榜单的常客了,录音确实非常优秀。这张唱片的封面也是我的最爱之一,黑色背景映衬着各种通过手部彩绘变现的小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颇有意思。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一共由14首小曲组成,1-13首都各自以动物(大部分)去命名,内容更是通过各种乐器去模拟动物的形态,如运用双钢琴来模仿风驰电掣的野驴,用低音提琴来模仿笨重庞大的大象,用单簧管来模仿布谷鸟的啼声……经过了前面13种动物的狂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听过其中的第14首——天鹅,实在太优美了,神圣而又典雅,双钢琴塑造了波光粼粼的画面,大提琴宛如一只洁白无瑕的天鹅在湖中荡漾,属实令人陶醉,不愧被频繁地被用作大提琴家的返场曲目。圣桑创作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一首自娱自乐的作品,在当时远不如他的<第三交响曲>以及<骷髅之舞>名气来得大,毕竟里面每个动物的出场都讽刺了一些时政现象,直到死去才公开发表并获得了初演的机会,但对于这张唱片,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


对的,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下日本压片的唱片,既往鲜有谈及此类内容,在唱片收藏界里,往往存在旧版碟鄙视新版碟,西德碟鄙视日本碟的怪圈。在我收集的初期,确实只收德压的碟片,直到近期才开始涉猎各种日本三洋、JVC、长城压盘,仿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才发现某些碟片日产的高价碟,无论质量还是声音,甚至好过同期的西德碟片。刨除SACD这种完完全全由日本本土制霸的载体不说,在日本早期CD压片的领域,便有各种黑三角/红三角/松下钢字/RCCD盘等大受爱好者欢迎,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更甚者有些极品演绎仅在日本本土发行,如海布勒和谢林的莫小奏,海布勒的莫钢协钢奏等,实在精彩万分!


拿这张动物狂欢节举例,印着2800日元发行价的纸套,日本独有的“侧标文化”能更方便在拥挤的货架上挑选到青睐的作品,附带着特典的画册有趣新奇,这些可都是独占的,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在二手市场上有无侧标的唱片,甚至能拉开20%-30%的差价。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国内现存的老版CD因为国情原因,大多属于舶来品,而日本的碟片往往较于欧美国家的碟片拥有更好的品相。像这张近30年的飞利浦金线唱片,别说唱片上的播放痕迹,就连纸套乃至彩绘特典都是非常新净的。同样可以延伸到HIFI器材,有在日本雅虎淘货的朋友应该知道,日本用家的器材即使过了十几二十年,大多依然保持着令人惊讶的状态和外观品相,真是太难得了。日本作为传统CD几乎是最后的销售阵地,确实有很多独树一帜的地方,如果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11-22 13:08 , Processed in 0.02264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