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uebec 于 2020-9-19 20:18 编辑
FormD T1视频展示
自从去年机王赛之后,工作站的配置基本就没动了,老老实实用了一段时间。上个月T1的突然发售让我又有了折腾的想法,开完箱之后就一直在做规划。这次玩的稍微极限一点~参考了SFF fabio大神的双卡思路,改成了硬管的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硬件配置单 Cpu | AMD R9 3950x | 主板 | AORUS X570 I AORUS PRO WIF | 内存 | 海盗船复仇者32gbx2 | 显卡1 | AMD Vega Frontier Edition | 显卡2 | AMD Radeon VII | pice分叉 | C_Payne x8x8 | 延长线 | ADT R33UL 25mm | 硬盘1: | 影驰名人堂HOF PRO M.2 PCIe 4.0 2280 1TB | 硬盘2 | 三星970evoplus 1TB | 电源 | 海盗船SF750 | 机箱 | FormD T1 | cpu冷头 | EK-Velocity AMD | 显卡冷头 | EK-Vector Radeon VII RGB | 冷排 | EK WB Classic SE240 | 水泵 | EK-DDC 3.2 PWM | 泵盖 | ocool 服务器1u | | |
拧头详细配置单
主板位 | EK-Torque Angled 90拧头 2个
EK-Torque HTC-12拧头 2个 Bitspower TA 90度弯头 1个 | 主板顶部 | EK-Torque HTC-12拧头 2个
Bitspower90度双内牙 1个 | 冷排位 | EK8mm延长 1个
EK-Torque Angled 90拧头 1个 EK-Torque HTC-12拧头 1个 Bitspower TA 90度弯头。1个 | 水泵位置: | ocool旋转对丝 1个
EK-Torque Angled 90 1个 EK-Torque HTC-12拧头 1个 | 显卡入水 | EK-Torque Angled 90拧头 1个
EK-Torque HTC-12拧头 1个 | 显卡出水 | Barrow 90度呆弯头 单内牙转接螺座 1个
Barrow 延长 10mm 1个ocool旋转对丝 1个 EK AF Angled 90°双内丝弯头 1个
EK-Torque HTC-12拧头 1个
|
成品展示:
方案搭建:
关于T1这个箱子我在开箱便中的介绍已经满多的了 搭建中就不在赘述 而且最近坛子里T1的开箱搭建也不少 大家应该看的也够多了
关于这套方案我就先从核心硬件开始分享吧,这套方案的核心在于9升体积的itx里塞入双显卡,要实现这个方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硬件,就是这个来自德国pcb设计师C_Payne所设计的pcie分叉,这个东西设计出来的初衷是搭配pcie延长线,在ghost s1上使用的。可以将itx主板上的单槽pcie16分叉成8X8的规格 建议组团购买邮费比较划算
这块pcie分叉桥有一个sata供电,实测下来在使用像wx4100这种不需要外接供电的显卡是可以支持直接使用的。
PCIE分叉呈现的效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itx主板都支持这块pcie分叉,需要主板bios提供pcie拆分的选项,像是华硕itx主板的bios据我所知就是不提供这个支持的。目前已知的可以使用这块分叉的主板有4块 分别是华擎的x99i和x299i(个人实测)华擎的b450i以及技嘉的这块x570i
因为在我自己的工作站上也是这块主板,长时间使用下来我对这块主板的印象可能跟大家不太一样,技嘉的bios固然是一般,但说这一代可调整的空间也确实不多,作为工作站我也不会去追求极限超频,加上价格便宜,所以身边的朋友被我安利最多的的还是这一块板子....
cpu上这次从3900x升级到了3950x 体验一下旗舰平台的快乐
硬盘是来自影驰的名人堂HOF PRO M.2 PCIe 4.0 2280 1TB 也是旧工作站上拆的 目前pcie4.0的盘子方案几乎相同,并没有太多选择,作为颜值党还是一直在用影驰这套白色pcb的方案嘻嘻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因为我自身工作站是黑苹果,对于pcie4,0还存在兼容问题,所以bios里的通道需要从GEN4调整到GEN3,因此也并不能完全发挥这个盘子在持续读写上的优势
关于内存其实是个大问题,我本来想同样去照搬T20上的海盗船淬火,但是T1这个箱子在双槽模式下主板位的硬件兼容高度只有53mm,除去内存还要考虑到走管和拧头的兼容,无奈只能选用矮条。
加上考虑本身颜色的搭配,真香条的外观我并不怎么喜欢,所以还是使用了海盗船复仇者32g的单条。
和之前的淬火比较了一下,基本只有一半的高度,兼容性上确实要好不少
这次的主要水冷配件都选择了EK,对于我一个第一次上水的玩家来说起点好像有点高,但是耐不住EK2019年款的拧头确实好看...
主板硬件装配展示 ******************重点提醒 由于测量失误 这个方案EK-Velocity AMD冷头+EK-Torque Angled 90拧头的高度超出53mm大概1公分的样子侧板会无法盖上 可以选用EK新款的量子冷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但是相应的冷排位想要拉平就要修改方案了
然后因为pcie延长线的位置和常规方案不一样,我也是拆掉了x570i的背板
主板位装配
理论上来说pcie延长线应该从顶部的开缝跨越到显卡一侧,但是因为pcie分叉的加入和双卡空间上的极限,只能改从主板背部走,这也是为什么要拆掉背板的原因。
整一个最终需要呈现的效果是这样的,没有额外配件固定,纯靠T1本身的支架和显卡插入后来稳固,这一点后面再说。
两张显卡 介于蕾7的火热以及我至今依然爱着FE的骚气外观,最终决定还是让蕾7改成水冷放在内部,留下FE在外侧展示
但是蕾7改水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 越肩
蕾7越肩的高度在加上pcie分叉之后几乎快要超过T1的限高,我在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之后思来想去,还是做出了一个狠心的决定 锯机箱 T1原来的pcie支撑位置有两个凸起的螺丝孔位,被我直接锯平了 为的就是能让pcie分叉放置的位置进一步下沉。
就是这个效果
借助T1本身可调整的PCIE高度 这个方案刚刚好可以稳固,PCIE分叉垫在原装支架上,并不会悬空。
然后是泵排套装的选择,fabio提供了一套非常完美的方案,我也是直接照搬了。只是这里也需要一个不太常规的部件,就是这个来自欧酷的1u服务器泵盖
这个泵盖本身是细长的设计,更适合放置在itx机箱中,同时入水口的选择非常多,泛用性也有保证。
我这里搭配的是Ek的18ddc 没有做改线处理...时间来不及
在测试了兼容性之后,我将泵盖四周的螺丝孔磨平了。
冷排上使用的是EK的Classic se 240 搭配猫头鹰A12x15 因为classic是27mm的排 在T1上只能支持一侧25mm风扇一侧15mm风扇 考虑到观赏性,我还是选择了直接用两个15mm的扇子解决
这个新的A12x15除了改善ss02的轴心,在四边还提供了不同颜色的脚垫 但是在这个方案下,因为T1排扇的兼容高度。不仅不能使用脚垫还需要手动打磨螺丝孔位,实现螺丝沉头的效果,不然顶盖盖起来会非常吃力。
而EK的冷排在T1这套方案上有一点非常独到的优势。 就是跟水泵的顶部入水口位置刚好可以做直通,并且在机箱内的位置也完全吻合需求
先合体 水泵底部拍照的时候用的是一个EK的12mm对丝垫高 但是后来为了保险起见换了一个欧酷的螺旋对丝
放入机箱,加入拧头 可以看到水泵垫高之后和蕾7的入水口位置相近,但是因为出入水口是同一方向延伸,入水口还是需要做一个角度给出水口让位。
主板侧加入拧头
冷排的入水口先用了一个EK8mm的延长垫高了90度 避开T1的风扇支架 再各自使用了一个BPTA的90度来实现和主板出水口的平位。
确定好管位之后加入被冷落了需求的电源和FE
接管
开始对我来说最提心吊胆的环节 加入。。。为了能观察到底部的状态 还特意垫高了整个机箱
完成
最后加上了从sam哥那里抢来的灯板 END
桌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