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63806|回复: 96

[电脑] [第六届机王争霸赛]专业MOD组——"熵/ENTROPY" by sam_no9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m_no90 于 2020-9-29 23:30 编辑

06.jpg
关于这次的机王
今年是我第三年参加机王的比赛,第一年的ITX、第二年的无光、到了今年的MOD。这三年的比赛中,我一直再尝试新的DIY技巧,从前年初次尝试制作模组线,到去年尝试3D打印及手动弯折钢管,而今年我决定尝试使用3D建模的方式来进行水冷装机的设计。因为定制机箱+定制零件的关系,我这次需要参与到MOD组比赛中。可能在这个组别中我的机器没有太强的竞争力,但是好歹算圆了自己一个MOD梦。

在这次的Bulid-log中,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分享一些设计水冷的过程。在借助3D建模辅助装机后,对于设计环节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可能是我本次更想去分享的内容。像是开箱和配件介绍,我做的比较简单,毕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零配件。


"熵/Entropy"这个名字也算是延续上一届机王“FeRRUM /铁”这个主题了。“熵/Entropy”也是我大学时热力学课程中的一个概念。“熵”代表着系统混乱程度,熵增这种不可逆过程实在是太迷人了。就像是科幻作品中赛博朋克世界中,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中,我们的生活智慧变得一团糟。在A3w的机箱外观改造中,我也在尝试加一些补丁,做出一些混乱、朋克的科技感。


01.jpg
02.jpg
▲“熵、Entropy”左右两侧的主视角,整体效果基本还原了3D设计图;外观上我给abostudio A3W机箱做了一些旧化处理,改造部件主要来自于3D打印;

03.jpg
▲俯视视角,贴花来自汽车贴纸,将原本贴纸上稍作改造,拼出了“radiator area”(冷排区域);

04.jpg
▲机身整体外观上的旧化处理:首先打磨机箱边角露出铝合金原色。之后进行喷漆上色,使用模型制作中的“发胶掉漆”技法给平面上增加一些色彩变化;

05.jpg
▲侧透定制了两块不同颜色的亚克力。橙色部分会突出机身一些,给侧面造型增加一些立体感;

07.jpg
▲背后的拼接概念借鉴于《2077》限定版的Xbox主机,“电力充足”的贴纸不必多少,自然是源自《EVA》;

08.jpg
▲本次主体“熵/Entropy”字牌。字体来出自经典赛博朋克作品《银翼杀手》。部分字符我做了反转处理,呼应最近大热电影《信条》中的熵减概念;
09.jpg
▲机身后部装饰,百叶窗栅格中镂空出9、0字符;

10.jpg
▲3D打印开关键,并嵌入了红蓝两根氚管,不过氚管的亮度着实比我想象的低太多,就没有单独拍夜光效果。左侧的零件则是水路的放水阀,需要换水的时候只要接上对应水管即可;
P1110729.jpg

P1110683-4.jpg
▲Powered by SAMNO,这也是对应我最早放出的3D渲染图。配色上非常“红头机”,SAMNO的logo字体也是学习了“NISMO”字体的设计方式;

P1110647.jpg

P1110811.jpg
▲水冷整体效果,水路连接方式为:水泵—CPU—冷排—显卡—水泵。管路上则是自弯钢管+亚克力(喷黑)结合的方式;
(图中的红色冷排还是黑冰的次顶级GTX,这次新购入的240GTR出了点小意外,试水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新冷排漏水。。。我用AB胶做了简单的修补,希望之后能替换上)

P1110684.jpg
▲替换改造顶盖后,显卡水冷头并不会突出于侧板,接头到侧板的距离约为3mm。通过水箱、冷排支架的调节功能,将进出水口调节到同一平面,方便连接做出更简洁的水路。图片下方能看到机身外部装饰的螺栓,除了固定装饰零件外,它们也起到了显卡支架的作用;

P1110689.jpg
▲风格强烈的EK Torque接头,除了满足功能外,在水冷系统中也是很优秀的装饰。再说一个强迫症的细节处理:镀镍和不锈钢颜色不同,喷漆的黑色也很难和接头完全一致。在接头和水管上我使用了撞色作为间隔(镍-黑-钢,黑-镍-黑),削弱了色差带来的不适。最终的效果让我这个资深强迫症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P1110697.jpg
▲“爆管”是很多水冷新手恐惧的风险,除了管路设计上的技巧,增加一个泄压阀也极为必要。特别是针对散热规模不大的水冷系统,泄压阀可以让压力保持恒定,避免水温升高气体溶解度下降造成的压力增加;

P1110691.jpg P1110720.jpg
▲EK Velocity CPU水冷头,线条简洁利落,我心目中绝对的最佳CPU冷头外观,搭配自家Torque接头也是相得益彰;

P1110803.jpg
▲显卡—水箱的水管会和显卡电源接口有冲突,这里我用了电源转接头,也完成了显卡电源线的隐身。机箱底部的隐藏的软管则是连接机箱外部放水阀;






P1110714.jpg
▲这边再分享下我设计水路的一些原则(我是典型的外观党+强迫症,所以下面这些所谓原则只是个人观点)。首先作为外观党,肯定是外观至上。我并不介意多用点90度、45度的接头(这个水路中有10个90度、3个45度),但是我会避免反复叠加接头去对齐,尽可能的在设计水路阶段就做好对齐的设计(本次装机中的冷排、水箱滑动支架)。水管也是尽可能杜绝在中间插入接头,像是图中水箱—CPU的水管,这里受限于弯管器限制,我无法弯折这样的钢管,相比于中间插入接头保留钢管,我选择了用亚克力管来进行替换。最后在接头上也保持对称处理,像是CPU冷头上其实可以只用1个90度,但肯定是选择使用2个对称后效果更加;


P1110970.jpg
▲橙色侧透,也算是致敬了一下《死亡搁浅》中的BB;

P1120075.jpg
▲两种颜色的亚克力侧板,让相同的RGB等效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P1120089.jpg
▲EK Velocity 全金属冷头为12v RGB灯效,但微星Z490i主板并没有12v rgb灯头。我选择了接12v风扇供电的方式来为CPU冷头点灯;

P1120097.jpg

P1120111.jpg
▲镀镍侧板和镀镍接头为RGB灯效增色不少;
P1120160.jpg


配置单
配置.png
水冷.png

P1100602.jpg
▲配件全家福

01CPU.jpg
▲即便是SP51的10700K,也是可以上5G的,跑个分看看。不过日常使用中我还是选择默频;

02内存.jpg
▲内存跑分,这次我只开启了XMP。等后续有时间再做具体优化,看看能不能冲击下更高的频率;

03双烤.jpg ▲到了本次的重点测试了——“双烤”。其实直到测试前我心中也一直有疑虑,单240能不能Hold住,水分会不会很高,温度会不会爆炸。这次的10700K和2070Super都是在默认状态下进行的测试,室温26度、系统风扇拉满。双烤15min左右温度进入稳定状态,CPU 84℃、GPU 50℃,从GPU温度反推水温在40度左右,水分提升15度左右,还算可以放心用的成绩,不用担心高温爆管的问题。

但是84的CPU温度也暴露出来CPU水冷头效能的问题,退而求其次选择的GTX冷排也未让整套系统的散热能力达到最大化。等后续有机会,再进行一次EK Magnitude+黑冰GTR的全面升级,看看顶级水冷配件还能为这套系统提升多少。

P1120665.jpg
▲最后惯例是桌面照,没做整理,还是杂乱的日常状态

好了今年的机王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也借此机会初尝MOD圆了多年来的MOD梦。如果还有机会,我们明年机王再见,Peace Out!
未标题-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2邪恶指数 +45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鐵血丹心 + 10 666
RyanM + 20
nApoleon + 1
btm309701740 + 10
luo + 20
changshang21 + 10 666
ChrisJoy + 10 666
KkWong + 20
victor_5891 + 20
strongtan + 20
yhgg + 20
吃瓜大师 + 20 666
A.A.A + 20 期待
honesty + 20
youzhusky + 20
mkkkno1 + 10 666
晓° + 20 666
bevz + 20
fu. + 20
johnnylwj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_no90 于 2020-8-30 09:36 编辑

Work-log
这次的装机其实在疫情期间就在筹备了。上次O11D也算用过了ATX,这次还是想装个帅一点的ITX。如果要是“帅”的话,分体水冷一定是必须的。小型化的ITX+分体水,最优解就是应该就是Ncase M1,DDC+双240的配置,面对高端主机的发热量也能游刃有余。但这样一款经典的机箱,也就意味着能想到的方案应该也都有人做过了。再加之疫情原因Ncase官网无法直邮,我就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目标。


初遇“aboStudio A3W”
QQ截图20200830085114.jpg
这边先放一张3D,大家也好回忆起来是哪款机箱

在查找各类ITX装机的时候,我又看到了aboStudio的A3W机箱。此前我一直以为A3W是一款紧凑型的mATX机箱,在看了商品详情介绍后才知道:A3W本身支持定制。在这个相对很充足的高度空间上(430mm),你就可以自行分配。把更多空间交给mATX主板,或者选择ITX给显卡及冷排更多的空间。在问店家要到了机箱内部空间的尺寸后,开始了我的A3w分体水冷方案设计。在设计之初,我给自己定下来两个原则:
1、实用;2、好看;

实用意味着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我要将水冷的性能最大化,好看意味着各个水冷部件除了功能性,外观和造型也极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来两个结论:
A、 冷排选择黑冰GTX/GTR并使用Push-Pull双面风扇;
B、 水泵和水箱选择和布局会对外形有决定性作用;

本次我选择了3D建模做水冷方案设计,这样可以避免安装后踩坑,或是买了太多多余的零件。建模软件是入门级的Fusion360、很多零件可以去GrabCAD寻找(我使用的EK水冷部件都是我自己建模的,目前GrabCAD也有了其他大佬的版本。相比我的文件要更靠谱)


Ver.1——“A3W就决定是你了!”
可能是当天走了狗屎运,A3W的分体水初版方案出的非常快。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我就确定了水路方案设计。水箱/水泵我选择了EK的风扇位扁平120水箱,安装在显卡、冷排直接靠近侧板的方向上。这样整体水路的分布和空间的利用也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最令我惊喜的是黑冰冷排搭配EK Torque系列接头的效果,实在是太惊艳了。也就是这个部分,坚定了我选择A3W、做这台分体水冷的想法!
AboStudio A3W v4.png
AboStudio A3W v4-2.png


Ver.2——“似乎没那么简单。。。”
不过当我再次细化模型的时候,发现昨天高兴的太早了。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等着我处理。首先120水箱会和主板的位置有一些重叠。虽然没有实际的干涉,但是我必须调整水泵的安装模式,可能还需要做一款新的支架。
AboStudio A3W v5.jpg
另外一点就比较棘手了。我发现A3w机箱的宽度太窄,无法容纳EK公版的5700XT冷头。我查了各家的尺寸表,即便是这种不越肩的公版卡,也只有Watercool HeatKiller能顺利安装。如果我坚持使用EK的显卡水冷头,就必须拿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AboStudio A3W v5.png

除了这些恼人的问题,也还有些令人欣喜的进展。我在冷排上加了个装饰条,黑冰充满肌肉感的造型。搭配黑色装饰条像极了汽车引擎,特别的是本田的“红头机”(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哈哈哈)。不过我不是HONDA粉,这边我选择用我自己的ID logo致敬下NISMO logo。
AboStudio A3W v34.jpg _dl19450.jpg


Ver.3 ——“怎么也得把显卡冷头塞进机箱里”

可能是这次的水冷方案太满意了,无论如何我都想把这台机器给装出来。针对上次水箱、显卡冷头的兼容性问题,我开始思索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两者之中相对好解决的是水箱固定问题,通过3D打印的水箱支架,我可以把水箱固定到前面板上,避免原本支架和主板的干涉。在安装位上我也保留了一定的移动空间,以方便适应不同的水冷走管方案。 水箱支架.jpg
显卡的问题比较复杂一些,因为涉及到水冷头本体,我没法用3D打印来制作这个零件,只能是借助于CNC加工。虽说换用其他品牌冷头可以选配L形进水口接头,但我实在不想放弃EK显卡冷头。所以这里我设计了两版方案,分别是L形水口和冷头盖板直出水的方案。综合考量美观、加工难度后,我选择了后者。其实最终这个盖板和EK的Direct款2080Ti冷头就是一个意思,但是因为EK没有为2080推出这个款式,我只能自己来制作了。
微信截图_20200827001915.jpg
微信截图_20200827002301.jpg

Ver.4 “给外观上加点料”

既然来了MOD组,在外观上还是要搞点事情。实话说这对审美不怎么好的我来说还挺困难,在外观设计上我卡了好久,比赛的终止日期也日益临近。没时间再犹豫了,抓紧定稿也好抓紧把机器给做起来。外观上我定制了侧板的开孔样式,并配合一些3D打印零件才调整外观。废话不多说,看图吧。

QQ截图20200830093543.jpg
AboStudio_A3W_waiguan2_2020-Aug-25_02-08-32PM-000_CustomizedView8475619267.jpg
AboStudio_A3W_waiguan2_2020-Aug-25_02-11-43PM-000_CustomizedView423834160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10 收起 理由
ChrisJo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_no90 于 2020-9-15 01:00 编辑

CPU:INTEL CORE i7 10700K
P1090585.jpg
▲去年折腾了差不多一年AMD,倒也的确Yes,但是今年也没什么新的型号出现。所以这一次选择再试试蓝厂的10代。10700是首发我就买了,10700K则是为机王准备的。看看现在的价格。。。。我什么都不想说。。。

P1090603.jpg

▲其实10700、10700K现在还算是性价比不差的U,这一带比较惊喜的是热量控制方面。作为水冷用户,其实我很讨厌Zen2 U很烫水不热的状态;

P1090630.jpg
▲我这颗U的体制一般般,似乎是JD特产SP51,不过也不是不能用,虽不能5.3,但是全核5G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主板:MSI MEG Z490i Unify

P1100626.jpg
▲在各家Z490 ITX中,我选择了微星的Z490i,这也是CHHer最为推崇的一款。其实从MEG Unify的命名也可以看出来,此款主板微星全系列矩阵中也仅次于Godlike,属于次顶级。

P1100635.jpg
▲包装盒背面表明了Z490i Unify的主要卖点:雷电3接口、主动散热VRM、8+2项90A的MOS;

P1100641.jpg
▲包装内所有内容与一览,微星此次还送了一个龙标的铭牌;

P1100653.jpg
▲这次好好看看Z490i Unify的真容,实话说这板子实物要比微星的官图要好看。VRM和IO保护罩都是厚重的铝合金散热片,主板本身没有RGB等效。基本是通体黑色,非常低调;

P1100659.jpg
▲这次微星也在ITX上使用了一体化挡板,可以看到雷电3接口,因为没有DP IN,所以这个雷电三无法输出独显信号。挡板上的圆孔是给VRM风扇来使用的;


P1100662.jpg
▲面对10代的功耗和超频,各家都在供电和VRM散热上做足了功夫。拥有最强Z490i供电的Unify自然也不例外,顶部VRM散热片上开槽也很足。微星这次把三个4pin PWM风扇接口都放在了顶部,旁边还有一个5V D-RGB接口;

P1100677.jpg
▲10代 LGA 1200接口,看起来和前几代也没太多变化。支持LGA115X的的散热器都可以在LGA1200上使用。另外提醒下,ASUS和Gigabyte两家Z490i对小型下压式散热器兼容很差,ASUS甚至和EK Velocity冷头不兼容,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P1100683.jpg
▲拆掉一体式挡板,就可以看到VRM散热风扇;

P1100689.jpg
▲其他内部接口上Z490i Unify也不含糊,前置3.0、TYPE3一应俱全,这边也有另外一个5V D-RGB接头,要注意的是这块板子没有12V RGB接头。准备RGB部件的话不要弄错了;

P1100695.jpg
▲反过来看看背面,密密麻麻的元器件。作为一个支持超频DDR4 5000+的主板,Z490i Unify在内存针脚上也做了优化,相信在内存超频上绝对不会让玩家们失望;

内存:金士顿 HyperX Fury DDR4 RGB 3200(8G*2)

P1100713.jpg
▲因为水路的关系,对内存的高度又限制。这边选择了整体高度比较矮的金士顿 Hyper X Fury RGB;

P1100716.jpg
▲在这个全民RGB的年代,金士顿也给Hyper X Fury进行了RGB升级改造。马甲的造型上相比老Fury也有了变化,更具科技感;

P1100719.jpg
▲和大哥Predator RGB一样,Fury RGB同样保留了红外同步传感器。保证了两条内存在使用动态灯效的同步;

P1100725.jpg
▲CPU、主板、内存核心三大件合影;

P1100734.jpg


CPU水冷头:EKWB Quantum Velocity

P1100764.jpg
▲水冷头还是选择了EK的Velocity,也方便和其他部件进行搭配。这次选择的是全金属款式,效能和耐用性上相比亚克力都有提升。黑色的外包装也是今年EK Quantum系列应该的新改变;

P1100773.jpg
▲拆开内容物冷头背板,安装螺丝,还有一小管暴力熊的硅脂;

P1100782.jpg
▲Velocity冷头的主体本身就偏重,配上全金属(黄铜镀镍)顶盖还真是重量十足;

P1100788.jpg
▲今年EK出品了很多升级小零件,像是图中的黑色螺丝就是其中之一。可以替换默认的镀镍银色螺丝,更适合搭配黑色、深色主题;

P1100797.jpg
▲Dang Dang Dang!冷头和主板合体,黑色螺丝的加持下,银色的冷头顶盖更加闪耀了呢~


冷排:Black Ice Nemesis GTR 240

P1100866.jpg
▲本次使用的冷排是Hardwarelabs的Nemesis GTR系列,55mm厚度的超密双波冷排。如果能吹透的话,这应该是性能最为强劲的240冷排;

P1100869.jpg
▲直接上重点,来欣赏一些黑冰GTR的鳍片工艺吧。每一个鳍片上都还有开孔,所有鳍片规规矩矩,一丝不苟;

P1100872.jpg
▲红色GTX和黑色GTR,两者都是黑冰的高性能后排。其中GTX再1500rpm下有更好的效能。发挥GTR的性能则要到2000rpm+;

P1100911.jpg
▲来对比下GTX和GTR的鳍片密度差异吧,GTX的鳍片其实已经很致密了,但和GTR比较起来还是稀疏了不少。拍完冷排的开箱我也终于可以去给这块黑冷排喷漆了;

风扇:Coolermaster SF120M/In-Win Crown 120mm

P1100923.jpg
▲为了应对GTR的超高密度鳍片。本次使用的是Push-Pull的双面风扇方案。我选择的冷排是迎广的Crown和酷妈的SF120M;
P1100929.jpg
▲选择这两个风扇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接线都很方便,可以进行轻松的串联,在ITX中理线会轻松不少。这两个风扇的性能其实也还是不错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的冷排风扇测试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70653-1-1.html

P1100932.jpg
▲SF120M的轴心菊花,非常漂亮,也颇具科幻感;

P1100819.jpg
▲风扇冷排合体,外侧的迎广Crown负责“貌美如花”,内则的SF120M则负责赚钱养家;

P1100842.jpg
▲熟悉风扇参数的朋友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两把风扇转速不同,Crown是1500,SF120M则是2000RPM。这也是Push-Pull风扇搭配的一个小技巧。如果风扇不同,那么push的风扇要慢一点,pull的则要快一点;

P1100848.jpg
▲转到背后,便捷链接,这也是这两款风扇的最大特色;

接头:EK Torque HTC 12mm

P1100959.jpg
▲接头还是我颇为推崇的EK Quantum Torque,小机箱为了制作方便,还是12mm的硬管来操作;

P1100974.jpg
▲我选择了银色(镀镍)和黑色的接头,通过互换的方式做出了撞色组合。关于Torque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开箱贴: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89870-1-1.html


水箱:EK Kinetic FLT120
水泵:ALPHACOOL VPP755

P1110014.jpg
▲Kinetic FLT系列扁平水箱是EK今年颇具特色的新品,相较于一般圆柱水箱,在外观上更有识别度。相比于水道板则有更好的泛用性。也可以避免水道板水冷方案的千篇一律;

P1110032.jpg
▲FLT系列泵箱的一大特色是兼容D5和DDC两款水泵,因此单独的泵箱也配备了两套支架;

P1110044.jpg
▲D5和DDC一直是水冷玩家们最为推崇的型号,不过还是觉得太吵了。本次我选择了欧酷的VPP755水泵,不得不说,真安静啊;

P1110062.jpg
▲VPP755水泵在尺寸上相较于一般D5有些许差异,也导致了很多配件的兼容性问题,这边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垫片,保证了在FLT泵箱上的顺利安装;

P1110086.jpg
▲之前Work-log中介绍过了水箱支架,解决了A3W中泵箱安装的问题;


显卡:EVGA RTX 2070 Super XC ULTRA
显卡水冷头:EK Vector 2080 + 改造版顶盖

P1110089.jpg
▲本次使用的是老显卡2070S,这里就展示一下水冷头顶盖的改造吧。图中下方的是定制的亚克力上盖,更改了水口的位置。这里特别感谢下老吴帮我加工零件;

P1110101.jpg
▲材料选择了三菱的浇筑亚克力,那可是比EK的原厂顶盖要更加透亮(透很多,可惜我没拍出来);

P1110110.jpg
▲简单合体看下效果,图中还没有安装尾部的RGB灯条;

机箱:ABO Studio A3W

P1110161.jpg
▲本次方案的最最最重头戏,就是这款来自Abo Studio的A3W定制ITX、MATX机箱啦。相比其他工作室一窝蜂的涌向A4、S1方案,布老师的 Abo Studio则独树一帜,在外观和结构上都坚持着自己的风格;

P1110171.jpg
▲硬朗是abo Studio外形的一大特色,A3W自然也不例外。四角的突起不单单是造型上的特色,也更方便用户进行搬运和移动;

P1110193.jpg
▲机箱后部,A3W和Abo的logo,表明身份信息;

P1110175.jpg
▲评价客制化机箱,玩家们经常提到铝板有多厚,做工有多好。单从数据上来看,4MM厚度的A3w并不值得夸赞。但是这细腻的喷砂阳极,严丝合缝的拼接密合度。并不是仅仅靠着铝板厚度带来的品质感。我之前只用过Dan A4和FormD T1两款客制化,不过若是和A3W相比,前两位做工就太粗糙了;


P1110202.jpg
▲机箱的布局中我追求最大化释放空间给冷排,电源上自然是选择SFX规格。这次依然选择是是SFX规格王者SF750(长城和酷妈的850W目前看来还无法一战);

P1110209.jpg
▲A3W整体机身宽度很窄,尾部可以容纳一枚92mm风扇,这边我选择进风以加强整体风道;

P1110257.jpg
▲因为要上水冷,显卡这边我只保留了双槽的空间。如果你是AIO用户,这边可以选择3槽、4槽模式,方便使用3槽显卡;

P1110221.jpg
▲A3W定制重点——背板布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喜欢的配置。这边我在顶部让出了大量的空间给冷排+风扇,主板下边则保留了2.5寸硬盘安装位;

P1110284.jpg
▲机箱底部还可以安装一枚12cm风扇

P1110294.jpg
▲A3W的冷排支架为抽出式,给AIO水冷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相比一般前后移动的安装位,我这边设计为内外移动,更加方便分体水冷走管的横平竖直;

P1110298.jpg
▲装上冷排,红黑还真是绝配;

P1110323.jpg
▲A3W配合55mm厚排+双面风扇的效果,视觉上充实饱满,也很吸睛;

P1110310.jpg
▲键帽作为开关键也是Abo的一个特色,相比量产机箱的开关键,这里面的Cherry绿轴手感是真TM爽;

P1110131.jpg
▲我起初以为A3W是个很大的ITX机箱,但是上手后我发现我错了。A3W虽不比一众A4小巧,但也绝不算大,更多的是外形设计带来的大气之感。相比之前我常用的追风者217,A3W更矮更窄,只是稍长一点。


发表于 2020-6-1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上图的,膜拜膜拜
发表于 2020-6-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不错~
发表于 2020-6-1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图够牛鼻了。
发表于 2020-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666,本区第一张图
发表于 2020-6-18 1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妹,上次问你,你说这个不是机王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ilas 发表于 2020-6-18 11:48
你妹,上次问你,你说这个不是机王的

计划没有变化快,我还是求稳吧,不想今年再翻车了
发表于 2020-6-1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sam大佬的方案!!!!
发表于 2020-6-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大作~
发表于 2020-6-1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方案很期待
发表于 2020-6-1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来蹲个坑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案设计完几个月,之后7788做了些调整和完善,趁着机王发出来。下周会先更新设计水冷的一些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Worklog会从设计水路开始分享。学习了一些3D建模基础操作之后,对自己设计水冷方案的有了很大的帮助
发表于 2020-6-2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哟,这冷排一股子红头机的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tl123456 发表于 2020-6-21 00:55
哟,这冷排一股子红头机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00622114735.jpg
哈哈,要的就是内味儿
发表于 2020-6-2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冰的冷排,改的真骚啊
发表于 2020-6-2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no90 发表于 2020-6-22 11:47
哈哈,要的就是内味儿

莱泽曼好评!
发表于 2020-7-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参加啦
发表于 2020-7-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呀
发表于 2020-7-1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帮你想好了,就叫“红头机”吧
发表于 2020-7-1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一个月了,大佬快点更新新图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kpchan 发表于 2020-7-15 14:45
快一个月了,大佬快点更新新图看看

啥啥进度都没有,昨天买了个10700K,还是个大雷
发表于 2020-7-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no90 发表于 2020-6-18 00:03
Work-log疫情期间在家无聊,又在谋划着新的装机计划。主要就是想装个帅一点的ITX,如果要是帅的话,分体水 ...

不错不错,大佬快点更新多一些图啦
发表于 2020-7-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no90 发表于 2020-6-22 11:47
哈哈,要的就是内味儿

要不主题名就叫“Type-R”
发表于 2020-7-2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 快出成品
发表于 2020-7-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挑战自我,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啊,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赶紧更新把,我也想学习下大佬3D建模 装机的经验,一直不知道大佬们的这些零部件的尺寸细节都是怎么弄出来的(难不成都是实物建模,拿游标卡尺量出来的?),毕竟图纸是要和实物一比一对应的把,不能有丝毫大的差错,要不然达不到实际装机效果(主要是尺寸)。

期待大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11-22 20:10 , Processed in 0.02837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