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想要这个 于 2021-11-11 13:56 编辑
本期讲毕业。
35GM发布于2021年1月,北美定价$1399,原定于同年2月12日的上市日期被官方因生产原因推迟,终于在3月份出货之后又经历了镜头铭牌饰环脱落的问题。北美市场一度短暂缺货,后热度被50GM抢走。来到今年的10月,已经能以原价9折左右买到全新的35GM,在供应链千疮百孔的当下竟有些难以置信。
35GM设计与24GM如出一辙,同样的设计语言也能在后来的50GM上看到。作为35/1.4规格的自动对焦镜头,35GM算得上小巧轻便。镜头的滤镜尺寸为67mm,重量为524g。作为对比,它的前任索蔡35/1.4和佳能35L II的滤镜尺寸均为72mm,重量也分别是630g和760g。于我而言重量和体积一直是选择镜头的重要标准,不接活的拍法只有乐意带出去的器材才有意义。35GM虽然对比竞品优势不小,但实际用起来还是有些笨重,这里后文再提。
参数方面的流程这里就不走了,值得一题的是可以手动拧到的25cm的最近对焦距离,虽然不及FE35/1.8的22cm,实际拍摄中也有不错的微距能力,同时近摄的画质也看不出什么纰漏,作为参考, LOMO LC-A里黑色背景的产品照均由35GM拍摄,不用专门换镜头来拍近景细节,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方便好用。
画质方面35GM对于我的日常需求显然是过剩了。锐度方面光圈全开的中心已经非常吓人。收缩光圈会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边缘的锐度,我自己的不严谨测试里,f2.8往上已经看不出差别。几句题外话,拍摄下面这张照片的时候光圈全开,a7r4采用中心对焦+跟随,半按的时候相机很快显示合焦海鸥并短暂地追踪了一会儿,100%放大能看到想要整点薯条的细节,和非常细微的紫边。可能是手动机用久了,当前的这套组合不论是镜头的素质还是相机的af表现于我而言都有点次时代的感觉。
光学上值得一提的还有星芒、焦外和暗角。35GM使用11片光圈叶片,优化了焦外但损失了星芒。看Philip Reeve上的测试收到f11星芒才会比较明显,我的经验一致。焦外和过度在近摄及背景简单的条件下非常舒服。过去 对FE35/1.8的抱怨之一就是焦外不好看,当然这种判断非常个人。来到35GM,可以参考下面远中近三张废片,在我看来镜头在面对远处复杂背景的时候仍然偶尔有些粗糙,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足够丝滑,可以放心食用。至于暗角,Philip Reeve将其列为镜头的唯一缺点,可能会影响风光摄影师,至于我,不存在的。
来总结。有一个词叫overkill,或者更古早一点,叫做杀鸡焉用牛刀,或者更二营长一点,叫做大炮轰蚊子。总之,就是这个意思。对我来说其实非常乐意损失一些画质来换取便携。把35GM作为挂机头用于日常记录,对我来说还是有些笨重了,在城市里掏出来也难免吸引目光。而在徒步的时候作为胶片的备机(嗯?)也有些不太实用。
那么最后为什么还是选择了35GM而不是更轻便画质同样优秀的适马i35,可能还是想实际上手看看GM镜头能到达的程度,同时期待1.4的光圈能弥补一些高像素机身的暗光表现。短暂地用下来也颇为满意,只是至于喜不喜欢,我不知道。器材能给一些人带来底气,比如用上Leica就敢上街怼脸了;可能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各方面平衡而优秀的器材更显出拍摄者的心虚,恐怕不借助器材的“个性”就没办法掩饰自己表达内容的苍白。我恐怕属于后一种。所以回到初衷,与其说想要学习新的表达方式,不如说是学习如何面对如影随形平庸。借用 一位BRZ车主的话,35GM是一位好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