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914|回复: 8

从T9到IE900,从P6到P6PRO灰曜石,时隔16个月的随身升级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套组合,即Astell&Kern T9IE+乐彼P6,是前年10月份的设备。如今入手新组合,却几乎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一样的疫情,一样的色调,一样的心情。升级似乎是每个器材党隔一段时间就会做的事,只要兜里有闲钱就会忍不住。对于hifi来说更是如此,歌永远是那么几十首翻来覆去的听,即使每天只听很少时间,积累了一年半载也很容易听腻——再好的设备,听久了也会变成“就那样”。所谓最好的声音,只存在于拆包开声那一刻,因为对比之前的装备确实会有性能上的提升,同时新机带来的新鲜感和喜悦心情也会对音质有额外辅助。当陷入了“听腻->求新”的循环时,就不可避免地寻求改善了。

升级的关键,是“改善”,而非“改变”,这也是趣味所在。之前自己可能会觉得多花钱就能升级了,但随着接触的设备多了,发现很多高价塞并不合口味,就和美食一个道理,帝王蟹未必比梭子蟹鲜甜,和牛、澳龙、黑松露也未必能品出它的好来——质量固然重要,合味更是关键。

T9IE的升级过程相对复杂些,我喜欢它宽松透明且富有情感的细腻调音,于是只好在动圈塞里找。本来最先考虑原厂的“拜亚动力”,结果榭兰图迟迟不更新,现役最高端的入耳依然是与艾利和合作的T9IE,于是又转向日系品牌,开始种草有不少老烧推崇的JVC FW10000。

8.png

单论颜值,fww很戳我,但翻遍评测之后发现其大体走向与T9IE过于相似,都是走偏上盘的路线,低频收得比较厉害,而在素质方面,fww也并未有绝对优势,经过一番纠结,还是决定放弃这款经典动圈旗舰。

9.jpg

接着研究的型号是国产hifiman的拓扑振膜新旗舰RE2000PRO,因为之前的RE2000评价非常不错,据说推开后低频大气中频饱满,相当符合升级思路,且这次的PRO版本改进了外壳做工、腔体佩戴感,还提供了含HM800 R2R便携耳放的套装版本,很适合懒人直接绑上手机听。只可惜那段时间hifiman的品控问题暴露较多,主要涉及的是播放器产品,出于对返修的排斥心理,还是作罢,重新转到国外大厂里找。

兜兜转转,还是锁定了森海塞尔IE900。作为拜亚的德国老乡,其共同特点就是产品更新周期长、几乎只做单动圈耳机,不过森海有HE-1这样的神级静电耳机,总体规模、品牌力、烧友圈的认可度还是略优于拜亚,哪怕说是发烧耳机圈的头牌也不为过。

尽管都比较佛系,但森海的更新速度还是明显好于拜亚,去年IE900的推出对很多人来说算是个惊喜。早前听闻森海的耳机业务部门被sonova公司收购,还以为森海短时间内不会有重磅新品了,结果直接来个大招,更新了入耳的新旗舰,而且各方面都比原先的ie800s有所改进,当然价格也首次破万。不知道是产能原因还是其他,问了好几家店铺都说配不到货,所以只能旗舰店排队预定。其实年前就已到手,最近一直都在煲机,还听闻要停产,直接把德国森海总部工厂的生产线停了,有点像当年AKG K3003从奥地利产再到中国制造。对于产地不同、批次不同造成的产品音质差异,个人认为肯定是存在的,然而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既然是相对精密、且存在较多人工介入的产品,有些许误差完全是在合理范围的,首批货源、德国原厂等等无非也就是满足下虚荣心,产品本身经得起推敲才是真。

1.jpg

因为在升级IE900之前就把T9IE出掉了,故无法同场景对比,只能就目前大约150小时的IE900做个大体的定性评价:
主要提升点:佩戴、低频、极高频、分离度、声场
佩戴是最先可以感受到的。这次的ie900换了腔体壳料和造型。外壳是铝,最大好处是轻,延续了旗舰系列的超轻质量。用了阳极氧化工艺,远看会有较强的金属质感,近看则有些塑料感,不过总体颜值还是比ie800和800s亮骚不少。对于佩戴来说,最大的改进是腔体形状,调整为标准绕耳,再配上新的MMCX母座,看上去是更原汁原味的IEM入耳监听了。实际戴上后略微调整即可达到最贴合最舒服的位置,唯一可惜的是芳纶强化的原线不太贴合耳廓,需要捋一捋,不过总体还是比T9的原线服帖、舒适不少了。

7.jpg

调音方面,低频的提升是符合预期的。几乎完全补满“下半身”的能量,部分音乐甚至还有些过于刺激,低音的冲击感相当强,氛围感的营造和节奏音的呈现都较为明显得获得了提升,有些低音成分较多的音乐如电音、金属甚至会让你感觉凭空多出一些配乐细节,整个声音的“底盘”都更稳了;中频ie900比t9ie细和紧,颗粒感更重,不如t9ie顺滑细腻,显得比较平实、直白,有点监听塞的感觉;高频,900的表现较为让人惊喜,尤其是极高频,这次森海的核心技能点——X3R技术加持的微动圈带来的主要提升就是这块,把极高频频响从46.5KHz扩展到48KHz,从而拔高了整体的高频曲线,让10KHz极高频衰减尽可能慢一点,这样对还原人声和乐器的泛音有很大帮助,细节更足、音色也更自然,总体上就更hifi了。t9的高音其实也很好听,清脆圆润,透明感很强,齿音也很少,ie900的高频和t9打个平手,但极高频细节就多出来了,因此会感受到更微弱的高音泛音细节,副作用是偶尔会较为刺激。

5.jpg

素质上,因为低频和极高频带来的优势,ie900的空间感比t9明显更大,有纵深,各种细节发声的位置更清晰,前后左右呈现得更清楚,听一些演唱会、音乐会更有沉浸感,流行乐电子乐就几乎没啥区别了。




聊完耳塞聊前端。随身系统的音质比重,耳塞前端7、3开,前端虽然对系统音质的提升效果不及耳塞明显,可对于拔高系统音质上限还是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高端耳塞,更需要好前端来喂饱,也就是烧友所谓的“推开”。这里的“推开”一个是指功率满足要求,还有对于音色的修正、修饰效果。ie900的阻抗是18欧姆,灵敏度123dB(1kHz、1Vrms),有些吃电流,动圈总体来说还是比动铁要难推一些,但小耳塞的驱动难度总体讲还是不大,推力更多是满足高动态下的峰值功率需求,听一些分贝数落差比较大的音乐比如大编制交响才能派上用场,之前用的P6,电压是4.9V(4.4mm平衡耳机口),64Ω负载条件下持续带载功率能到330mW,这个功率说实话足够喂饱ie900,而且到了2万这个级别,基本所有播放器推力都是足够的,唯一差口气的可能只有用了纯数字放大的索尼wm1z金砖系列了。

升级p6pro灰曜石的消费决策要比升级耳塞容易得多,因为p6pro灰曜石就是官方定义的“P6原厂升级版”。其实中间乐彼还出过P6PRO,同时还有一个P6升级换购的优惠政策,当时差点没忍住,但第一批用家的反馈是听人声的味道并不如P6浓郁,主打的R2R模拟味解码架构的最大优势有所减弱,只是增加了部分素质。而这台机器让我着迷的其实也正是其独一份的中频味道,前面说了,味道>素质,所以还是做了一回等等党,继续留着P6听了好一阵子。

因为这个机型内置的R2R解码完全是一颗一颗电阻,总数超过200颗,所以要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是需要通电一段时间的,所以每次开机最好都要热一会儿机,声音才能达到最佳,这点P6系用家应该有所体会。当机器煲开后,它的浓郁且保真的R2R音色便会完全释放,漆黑的背景下带出感情充沛的嗓音,让各种人声的聆听成为享受。当时搭配t9时,人声会比现在更毒,贴脸、舔耳,反正到底如何自行脑补吧~~嘿嘿。

本来不准备升级的,因为如今P6口碑逆势而上,海鲜市场甚至快成硬通货,好价的基本都瞬秒,我这台出得也相当顺利,出手的价格也比预期高了些,这对于一台没有触屏、前年出的过气机型来说挺不容易了。灰曜石版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因为P6攒下的好口碑,直接把老P6的调音作为参照,同时用上P6PRO的核心元器件,由数量相同但精度匹配更高的电阻组成的性能更好的分立R2R解码,底噪更小、失真更少;蓝牙模块也有改进,连接速度稳定性和延迟都有可感知进步;操控上增加了触屏,这个应该和P6PRO一样,而且保留了纯净的系统,对于用惯P6的来说,整体操作体验着实提升不少。

6.jpg

外观上,p6pro灰曜石和p6pro都是实木背板,而非p6的玻璃背板,单从颜值上看,p6的个人更喜欢,但木板的优点是不沾指纹、重量更轻;正面和边框,灰曜石版的颜色更接近p6,不再是p6pro相对较沉稳的黑色,而是更年轻的银色,整体和ie900的色调更搭。单从颜值看,p6pro灰曜石和p6几乎完全一样,如果戴上原厂皮套(p6pro和p6两者尺寸完全一样,皮套通用),那只能说是一模一样了。

2.jpg

3.jpg

声音方面,实际到手后,依然是一段时间的热机之后再比较,前端的区别要比耳塞小很多,而且因为是换了耳塞,还是需要多听听才有区别可聊。能听出的,较明显的,主要有3个地方:
其一,两端延伸加强。虽然p6pro灰曜石推力和p6一样,但实际听起来却更有力量,鼓点打下去时更实、更沉、更凶猛,高音的犀利度也上了一个台阶,拿ie900听一些歌剧唱法的女声会有空灵感,如果是擅长高音的流行歌手,比如alan、pink,偶尔会起鸡皮疙瘩,穿透力十足;
其二,整体速度更快。p6pro灰曜石的声音要比p6更“外向”、“激进”,据说p6pro灰曜石比p6pro更厚润、舒缓,已经降了些火气,但和p6相比,灰曜石的声音还是更锐利一些,各种细节感会刻画得更明显,数码感更强;老p6就是相对纯粹的胶片味道了;
第三,空间感更佳。灰曜石的声音纵深感出来了,老p6的贴耳度减弱,两边配乐的存在感上来了,人声微微靠前,乐器也有一定的包围,不像p6那样非常凸显人声、弱化背景。两者漆黑度(底噪控制等)我几乎听不出区别,但官方给出的参数是p6pro灰曜石灵敏度高了2个db,理论上声底会更干净些。

4.jpg

由于这套组合把玩时间还不够长,参考的器材也基本没有,所以更多当成一篇独乐乐的纪念向日记来写了,如有看法,欢迎跟帖讨论。本人其他论坛只看不发,对于所有能看到这里的CHH朋友,深表谢意!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145 收起 理由
chick314 + 100
Wolverine + 5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10 1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设备和听感
发表于 2022-2-10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summit001 发表于 2022-2-10 12:03
谢谢分享设备和听感

感谢看完!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看完!
发表于 2022-2-1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听平头塞了,入耳只保留了IE80S
发表于 2022-2-23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P6P灰曜石比普通版的P6P声音表达上更宽松一些,整体音色也柔和,P6P的声音太严肃了
发表于 2022-2-2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P6P的声音太严肃了,灰曜石就宽松很多,柔和许多
发表于 2022-12-1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考虑IE900。目前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入手价位了。谢谢lz的细心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3 08:53 , Processed in 0.01303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