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6189|回复: 9

[掌设] 来自 ASUS 最便宜的 Z690,PRIME Z690M-PLUS D4 拆解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 Z690 刚刚发布的时候,当时无论是 CPU 还是主板,价格都高的离谱,现在距离发布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各家的主板低端型号都已经开始铺货,CPU 的供货也已经开始稳定,那么专注主板评测 N 年的我也该出手了,今天就先来看看主板一哥家最便宜的 PRIME Z690M-PLUS D4 表现如何吧。
外观、拓展性 1.JPG
▲ASUS 家最便宜的 Z690 是一张 MATX 主板,主要配色为银白和黑色的撞色,虽然没有啥花里胡哨的,但是简单的设计确实很禁得住时间的打磨,没有那么容易看腻。
2.JPG
▲第一看看到这张主板,总会不由自主的往这俩大坨金属块上看,毕竟它的体积在这个价位确实有点违和感。
3.JPG
▲Z690 和以往的 Intel 主板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个 CPU 插槽上了,由原本的 LGA 1200 更换为全新的 LGA 1700,那么自然就和以往的 CPU 说拜拜了。
4.JPG
▲由于插槽相对于以前的更加修长,所以 Intel 也借此机会修改了散热孔距,导致无法使用以往的散热器,不过好在 ASUS 提供了双孔距兼容,可以让原本的散热器可以轻松的安装上去,但是老描这里还是建议尽快的申请新版本的散热扣具使用,使用老版扣具会导致 CPU 和散热器的接触不足,导致散热异常。
5.JPG
▲Intel ADL 带来了全新 DDR5 兼容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装机成本,不过好在 ADL 依旧可以兼容 DDR4 的内存,所以这个定位入门级的主板自然也是选择了更加亲民一些的 DDR4。
这张主板采用了 DDR4x4 的设计,最大支持内存空间为 128G,QVL 最高频为 5333MHz。
6.JPG
▲由于最近经常有人买高端 CPU 搭配入门级主板回去只当取暖机用(指烧机),所以 ASUS 这里也是给到了 8+4 的 CPU 12V 插座,以便通过更大的电流,提高插座和线材的使用寿命。
7.JPG
▲IO 接口从上至下依次为 2 x USB 2.0、HDMI 2.1、DP 1.4 x1、1 x USB 3.2 10G、1 x USB 3.2 20G Type-C、2 x USB 3.2 5G、1 x 1G 网口、2 x USB 3.2 5G、三孔音频输入输出。
8.JPG
▲内存槽的右下角提供了一组 USB 3.2 5G 插针,可拓展两个前置 USB 3.2 5G 接口,一个 USB 3.2 5G 插座,可拓展一个前置 USB 3.2 5G Type-C 接口。
9.JPG
▲主板下半部分有四根 PCIe 插槽和四个 M.2 插槽。
M.2_1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支持 2260/2280 规格的 PCIe SSD,直连 CPU。
PCIe_1 实际速度为 PCIe 5.0 x16,SMT 设计,直连 CPU。
M.2_WIFI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支持 2230 规格的 CNVIo/PCIe 的无线网卡,由 PCH 拓展。
M.2_2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支持 2260/2280 规格的 PCIe,如果安装了 M.2 无线网卡,那么仅支持 2280 长度的 M.2 SSD,由 PCH 拓展。
M.2_3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支持 2242/2260/2280 规格的 PCIe/SATA SSD,由 PCH 拓展。
PCIe_2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由 PCH 拓展。
PCIe_3 实际速度为 PCIe 3.0 x1,由 PCH 拓展。
PCIe_4 实际速度为 PCIe 4.0 x4,由 PCH 拓展。
得益于拓展性大幅度加强的 Z690 PCH,让入门级 MATX 也发挥了前所未有强大的拓展性,光是 PCIe 4 的 M.2 就给了三个,如果算上最后一个 PCIe 插槽的转接,那么这张主板最多可以接入四条 PCIe 4 的高速 SSD。
10.JPG
▲在主板的角落里还有四个 SATA 接口,用于传统中低速 SSD/HDD,即使插满 M.2 SSD 也不会被屏蔽。
11.JPG
▲在主板的最下面,还有两个 USB 2.0 的拓展插针,可以最多拓展四个前置 USB 2.0 设备,不过现在基本上用来接入一些内置 USB 设备,例如水冷头、电源等等。
12.JPG
▲在主板左下角还有一个 COM 口插针,可以用来接入一些低速设备,例如老式打印机,摄像头等。
13.JPG
▲这张主板提供了六个风扇插针,均支持 PWM 调速,其中两个为大电流的水泵接口。
14.JPG
▲RGB 部分提供了三组 ARGB 5V 插针,一组 RGB 12V 插针。
供电分析 15.JPG
▲这款主板在 CPU 周围一共使用了 13 颗电感,至于有没有花头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16.JPG
▲CPU 供电部分的 PWM,型号为 ASP2100,来自 ASUS,用于控制 Core 和 iGPU 的供电。
17.JPG
▲Core MOS 来自 Vishay 的 SIC654,这是一颗 SPS MOS,也就是俗称的 Dr.MOS,单相最高支持 50A 的电流,两两一组达成十相 MOS 级并联。
18.JPG
▲iGPU MOS 来自 Vishay 的 SIC643,同样也是一颗 SPS MOS,单相最高支持 50A 的电流,一相直出。
19.JPG
▲在一堆供电的角落里有一颗 NCP81270C,这是颗 PWM,这用于控制 VCCIN/VCC AUX 的供电。
20.JPG
▲VCCIN/VCC AUX MOS 来自 ON,为单 N 沟上下桥设计,型号为 4C10NB 46A 和 4C06NC 69A,一上一下,共计两相直出。
21.JPG
▲内存供电的 PWM 型号为 uP1540P,来自 uPI。
22.JPG
▲内存供电来自 ON,为单 N 沟上下桥设计,型号为 4C10NB 46A,一上两下,共计一相直出。
23.JPG
▲总结一下供电
主 PWM 控制 CPU Core、iGPU,型号为 ASP2100,来自 ASUS。
Core MOS 为 SPS MOS,型号为 SIC654 50A,来自 Vishay,十相 MOS 级并联,共计 500A。
iGPU MOS 为 SPS MOS,型号为 SIC643 50A,来自 Vishay,一相直出,共计 50A。
辅助 PWM 控制 VCCIN/VCC AUX,型号为 NCP81270C,来自 ON。
VCCIN/VCC AUX MOS 为单 N 沟上下桥,一上一下,上桥型号为 4C10NB 46A,下桥型号为 4C06NC 69A,来自 ON,共计两相。
所以真实供电为 5x2+1+2(Core+iGPU+VCCIN/VCC AUX),与 CPU 有关的供电共计 13 相,通过个人经验判断,单从供电用料来看,这套供电的最大能抗 300W 左右的功耗。
RAM PWM 型号为 uP1540P,来自 uPI。
RAM MOS 为单 N 沟上下桥,一上两下,上下桥型号均为 4C10NB 46A,来自 ON,一相直出。
其他 IC 24.JPG
▲来自 ASMedia 的 ASM1442K ,这是一颗转接器,可以将 iGPU 提供的 DP 信号转换为 HDMI 或者 DVI-D,当然在这张板子上就是转接 HDMI 了。
25.JPG
▲来自 ITE 的 IT8851FN,这是一颗 USB 通道配置器,主要用于检测并配置 Type-C 接口的正反盲插。
26.JPG
▲来自 GENESYS 的 GL9905,这是一颗 USB 信号放大器,用于增强后置 20G Type-C 的连接质量。
27.JPG
▲板载网卡来自 Intel 的 I219V,纯 PHY 网卡。
28.JPG
▲板载网卡来自 Realtek 的 ALC897,是一颗非常常见的中端集成声卡。
29.JPG
▲NCT6798D,来自 Nuvoton,这颗是 Super IO 芯片,主要用于监控主板上各个硬件的温度、转速、电压等,同时也提供低速通道给风扇测速使用。
30.JPG
▲这里有两颗 IC,一颗来自 GigaDevice,型号为 25B64ES1G,容量为 8MB,还有一颗来自 Winbond,型号为 25Q128JVSQ,容量为 16MB,这两颗都是 BIOS ROM,容量较大的那颗用于存储 UEFI 等信息,较小的那颗提供 BIOS 恢复模式,用于 BIOS 故障时的恢复。
31.JPG
▲来自 ASUS 自家的 AURA RGB 控制,本质上应该是一颗 ARM 处理器,用于主板的 RGB 插针的灯光控制。
32.JPG
▲来自 ASMedia 的 ASM1543,同样为 USB 通道配置器,主要用于检测并配置 Type-C 接口的正反盲插,不过这次是给前置 Type-C 服务。
上机测试 33.JPG
▲国际惯例,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使用的测试平台。
34.JPG
▲本次测试使用的 CPU 是 i9 12900KF QS,无论是功耗还是性能都非常的出色。
35.JPG

36.JPG
▲内存选择了宇瞻的 NOX DDR4 4266MHz 8Gx2。
37.JPG
▲我手上这组颗粒为三星 B-die,可以轻松使用 XMP 达成 4266MHz C19。
38.JPG


39.JPG
▲顶部的大面积柔光罩是这款内存最亮眼的地方,非常大的 RGB 面积,点亮机箱在合适不过了。
40.JPG
▲散热器选择是超频三凌镜 GI-CX360 白色款。
41.JPG
▲冷泵采用了石墨轴承和陶瓷轴芯,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泵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和提升水泵的寿命。
42-1.JPG
▲冷头的正面是一个柔光罩,上面能够清晰的看到 PCcooler 的 LOGO,柔光罩可以 360 度自由旋转,可以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安装方式,无时无刻保持 LOGO 永远正对使用者。
42.JPG
▲冷排采用了 12 条水道,辅以无橡胶分流片的设计,能有效降低水流阻力,更快的将热量带走。
44.JPG
▲三把 12cm 风扇均为九片扇叶,可以有效提高风量,总体风量可达 72CFM。
45.JPG
▲电源则是安钛克的 HCG-X1000,提供长达十年的换新服务,十年换新和十年保的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比于自家的 HCG 系列,HCG-X 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提高电脑稳定性。大一号的风扇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风量,减少风扇转速带来的噪音。
46.JPG
▲土豪金磨砂配色成为我购买它的最大理由,虽说没有性能提升,但是让你的电脑档次更高。
47.JPG
▲单路 12V 的功率可达 996W,整体最高功率可达 1000W,辅以 80 PLUS 金牌认证,可谓是高端必选之一。
供电能力测试 48.JPG
▲本次测试在室温 22 度的环境下测试,使用热电偶温度计直接接触散热块进行测试,同时使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检测主板最热点。
轻度测试:AIDA64 勾选 CPU、Cache 进行烧机二十分钟,用于模拟日常游戏,办公等无 AVX 指令的环境。
中度测试:AIDA64 勾选 CPU、FPU、Cache 进行烧机二十分钟,用于模拟生产力等带有 AVX 指令的环境。
重度测试:AIDA64 勾选 FPU 进行烧机二十分钟,用于模拟超频稳定性测试,供电极限测试的环境。
49.JPG
▲首先测试在测试架顶部安装一个 360 冷排,模拟简单的风道,测试如图。
50.JPG
▲随后将顶部散热移除,在进行一轮烧机测试,结果如图。
51.JPG
▲本次测试的四个项目 CPU 功耗如图所示。
内存超频测试
这组内存的体质参考如下
5000 C20-20-22-44 2T 1.66V ASRock Z590 OC Formula 11900K QS
4800 C18-20-22-42 2T 1.6V ROG MAXIMUS XII Formula 10900K
52.JPG
▲在 Gear 2 模式下,这张主板可以达成 4600 C18-18-18-38 1T 1.58V 烧机。
53.JPG
▲在 Gear 1 模式下,这张主板可以达成 4000 C15-15-15-35 2T 1.55V 烧机。
总结
综合测试结果来看,这张主板的建议最大功耗不要超过 260W,建议 CPU 如下。
12900K 轻度 OC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主板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虽然巨大的散热块确实可以帮助 MOS 快速排出热量,但同时也将电容和 PCB 堵在角落里,如果你是 AIO 水冷用户,同时用了散热很差的机箱,那么主板上的温度可以非常轻松的过百,当然 PCB 过热是目前所有底层数板和 1oz 铜料都会遇到的问题。
这张主板我是 1300 入手的,虽然对于“入门级”这三个字而言确实贵了不少,但是对于 Z690 而言,这张主板居然有一些的性价比。
整张主板的缺点也不多,前置 5G 的 Type-C,没有简易 Debug 灯,内存电压超过 1.59V 就不开机,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缺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张主板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了。这张主板最值得入手的理由是它在 MATX 的空间里塞了三个 M.2,在 1T 白菜价的今天,多数量的 M.2 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优点了,作为一张 Z690,再加上这个价位,它已经非常合格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55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gaojian520 + 10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Z690刚刚发布的时候看到论坛有人说,就去海鲜市场以1150元买到的这个板子,这个价格说真的,还要什么B660,哈哈哈哈哈哈~

微信图片_20220217212209.jpg
发表于 2022-2-18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nApoleon 发表于 2022-2-17 21:23
Z690刚刚发布的时候看到论坛有人说,就去海鲜市场以1150元买到的这个板子,这个价格说真的,还要什么B660,哈哈 ...

Z690这个价格无敌了。。带WIFi的肯定要贵
发表于 2022-2-1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高性价比!
发表于 2022-2-1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主板性价比挺高
发表于 2022-2-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ASUS的外观设计到丐板对MSI还是碾压
发表于 2022-2-1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上压缩机或者去搞液氮超频那500A的供电是足够用了
发表于 2022-2-18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硕品质 坚若磐石,不是盖的。照片拍得赞。
发表于 2022-2-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板子性价比不错
发表于 2022-8-2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 主板的官网概述中有一个雷电接口

想请教一下 这个接口是可以外接一个扩展坞吗?

谢谢
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2 08:30 , Processed in 0.01583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