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oyojank 于 2022-3-26 09:51 编辑
最近因为你们懂的原因, 公司要求在家办公了, 就帮同事装了一台机器, 兼顾工作使用, 预算15k~20k, 所以初步定的是5900x+RTX3080的配置.
有前车之鉴(可以拖着走的小钢炮, IQUNIX ZX-1白色ITX, R9 5900x + RTX3090), 这次决定不用240水冷压这么个12核的CPU了. 因为开发机装过多台5950x+B550M的机器, 这次直接就套用了轻车熟路的B550M MATX主板, 进而开始挑选MATX机箱.
最终两款机箱进入决赛: 乔思伯D30和小喆优品C6, 一个走纯白路线, 一个走金属无光路线. 纠结来纠结去, 干脆都买了回来:
可以看到, 两个机箱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只是D30会宽一点儿. 最后还是选择了全金属的C6, 因为D30的喷漆和塑料上盖, 对比C6的质感实在是差得有点多.
确定了机箱, 然后就开始装机了.
配件 | 型号 | CPU | AMD 锐龙9 5900X | 主板 | 微星 B550M MORTAR WIFI | 内存 | 威刚 D50 DDR4 3600 32Gx2 釉白 | 显卡 | 映众 RTX 3080 10GB X3 OC | SSD | 惠普 2TB FX900PRO | 散热器 | 微星 寒冰280R | 机箱 | 小喆优品C6 | 电源 | 海盗船 SF750 | 风扇 | 利民 TL-C12 x2 | 风扇 | 利民 TL-C9 |
B550M 迫击炮, WIFI版才是银色装甲,因为本来想着搭建纯白D30来着
D50的釉白也是为了D30准备的, 不过这灯条性价比真不错
比较少见的FX900PRO, 因为比980Pro便宜不少
装主板前还是要先拆掉号称石墨烯的散热贴纸
PCIE4.0的SSD只能装这个插槽
显卡原本选的是金属大师12G
是个三槽卡
金属背板显存位置是透风的
开始拆机箱
铭牌是磁铁吸住的, 下面藏着螺丝, 设计好评
功能说明好评
ATX和SFX电源支架, 固定方式好评, 只需要一两个螺丝
装主板, 可以看到主板下边已经没有空隙了
电源支架是拆下来固定到电源上的
装回去通过滑动卡扣和一颗螺丝固定
微星这个280水冷比较冷门, 水泵在冷排上
冷排的固定方式跟电源类似, 比IQUNIX ZX-1那个反人类设计好多了
冷头可以旋转, 把龙摆正
后置风口支持9cm风扇
当然10cm也行, 只是为了颜色统一还是用的9cm
稍微理一下线, 电源线只能飞过去了, 正好卡在冷排风扇上
试装显卡, 可以看到背板已经压到供电线上了
插USB线时发现机箱的曲线设计会挡住一排接口, 算是为了颜值做的一些牺牲
接通电源
启动成功点亮
RGB还挺漂亮, 虽然盖上后就看不到了
开启PBO和XMP
底部加上进风风扇, 结果发现离显卡风扇已经太近了, 很容易打到扇叶
无奈只能先拆掉底部两个12cm风扇进行烤机测试
SSD测试成绩很优秀
9cm风扇先测试了进风, 显卡和电源区域非常热, 烫手
又改成了9cm出风,显卡温度下来了, 结果CPU温度又上去了
撞了温度墙开始降频
而且显卡的显存热风直吹电源, 电源的温度一直很高
于是动了换显卡的念头, 找到了市面上少有的双槽3080
对比金属大师的三围, 真是苗条
买回来对比下
上机, 12025风扇跟显卡终于不挤了
测试温度有明显下降
因为两个3080一个12G一个10G, 性能还有一丢丢差别
不死心还是继续上金属大师+12015风扇
温度还是比不过12025风扇, 而且12015薄扇的声音实在是不怎么好听
最终定稿还是双槽显卡+12025风扇
最后是完整形态展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