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8317|回复: 31

Part 29. 追风者 Phanteks Glacier One 240/360 M25 散热器开箱&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5-20 20:28 编辑

小伙伴们大家好呀,伴随着京东给我送来隔离之后的第一个快递,上海总算嗅到了一丝要解封的味道。期望这两颗从追风者寄过来的Glacier One一体水冷能标志着我的评测大业顺利重启吧~当然在这个动态清零的关键节点,还是请在上海的小伙伴们咬紧牙关撑住最后一段难熬的时间,按照三区划分的控制要求做好疫情期间我们普通人力所能及的事情,静待能够自由出门吹风的那一天吧!

不多说了,镇楼图一张,本文感谢 追风者 Phanteks 大力支持!

000.jpg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你们知道我最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嘛?“神月你要不要来测测我们家的新水冷散热器,性能上不吹牛,比Asetek 7强一丢丢”,说真的这句话已经好几个PM跟我说过了23333。2022这会儿是什么年景,高性能一体水冷新解决方案井喷了?

回到正题上来,应该是20年年底,21年年初的时候,追风者推出了旗下第一代一体式水冷(AIO)散热器 Glacier One 240MPH 以及Glacier One 360 MP,MPH和MP的区别主要在于颜色为白色;彼时我记得追风者家只有普力魔品牌下有RGB风扇,并且性能也就够做做机箱风扇,因此MP和MPH配置了自家的F120MP风压扇作为标配风扇,而MPH也额外配置了圣环来解决风扇RGB的问题;对于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而言最重要的泵排方案,一代Glacier One采用了当时市面上应该是最好的Asetek 7代方案,结合几乎是市面上售价最低的,也是线材配置最简洁的Asetek 7,很是秀了一波性价比,我也在当时给这两款散热器做了测试:[配件开箱] Part 17. Phanteks Glacier One 240MPH / 360MP 补充评测

而后追风者又引入 Sunon 建准 设计并代工的T30风扇,并且也让Asetek专门给做了38mm厚的冷排,推出了Glacier One 240 T30,一个240一体水冷吊打一众360规格的产品,吸引了不少目光,也产生了不少T30的拥趸,CHH站长轮就是众多T30拥护者之一,坦白说但其实我也是T30吹(偷笑,东西好凭啥不能吹?在当时我也做了测试,文章链接:[电脑] Part 24. 番外篇:追风者 Phanteks Glacier One 240 T30 首发评测

从初代Glacier One发售至今一年多,追风者总算更新了旗下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产品线,用以填补Glacier One T30 以及Glacier One以下的产品空间,也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Glacier One 240 / 360 M25。M25版和初代Glacier One的区别在哪里呢?让我们顺着开箱聊吧。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产品开箱
Section 2. 性能测试
Section 3. 结语

Section 1. 产品开箱

Glacier One M25的包装箱做成了非常清爽的白+草绿的配色,在正面印有产品的图标,很清楚的表达了相对初代产品,M25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RGB了。相比之前追风者要么黑白要么黑的盒子,这一波包装算是做的赏心悦目了,我给美工满分。
001.jpg

盒子背面则是产品的一些卖点,比如带有无限镜效果的冷头盖,M25 RGB风扇,良好的兼容性以及方便的安装等。本次收到的240与360规格产品都为白色,且除了风扇数量以外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开箱部分我仅用360规格作为代表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002.jpg

内衬与初代产品保持了一致,为环保回收纸成型的托盘。
DSC02814.jpg

取出本体看看,冷排与水管通体白色,冷头部分则为黑色,不过实际安装之后冷头会被盖子完全覆盖,颜色这块问题不大。
004.jpg

005.jpg

鳍片为单波设计(我貌似没见过双波的一体水冷),密度不高,不挑风扇。
006.jpg

冷排的尺寸为396mm x 120mm x 27mm,是一个比较标准的360薄排,这个尺寸在绝大多数能够兼容360冷排的机箱中都不是问题。
007.jpg

在靠近水管的一端,还有追风者英文Phanteks的字样,看工艺应该是先喷漆后蚀刻的?
008.jpg

下图左侧为水管特写,外面的编织网做工不错;右侧则为接口特写,不同于一般冷排上水口以冷排中心线轴对称的设计,Glacier One M25的水管偏置在中心线的一侧,推测这与将水泵置于冷排上的设计有关,而水口旁边则为补液口,是散热器在出场前,产线灌装冷液的位置,而对于一般没有专业工具以及操作经验的玩家来说,我个人十分不推荐自己操作,给散热器补液。
009.jpg

此次Glacier One M25采用了研派的方案并由其代工,而研派这个方案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将水泵放在了冷排上,一是减少了与主板相连会产生机械振动的部件,二是减小了冷头集成水泵和水室之后的带来的漏水风险,即使水泵真的漏了,冷排在机箱中的位置不是在顶上就是在前面板,很难波及到主板/CPU/内存/显卡的核心电子部件区,算是个安全性上更有保障的设计。而对于厂商而言,缺点就是冷排的加工难度增大了,不过这一点倒不用玩家操什么心。
DSC02841.jpg

另一侧能看到由水泵的密封盖板。有小伙伴跟我聊过,说水泵放在冷排上,会不会浪费散热面积,其实水泵遮挡的位置刚好是风扇中间没有气流、或者旋转半径小,线速度低,产生气流很少的位置,对性能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DSC02845.jpg

水泵由一个3pin风扇线进行供电,查了下水泵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2V,0.34A,功率是4.08W,一般而言主板上的风扇接口都能满足这个供电要求,因此只要接口够,就不用再去接一根sata线给水泵供电了。我自己是随便找个口插上了,如果有小伙伴觉得这个功率下直接插主板风扇口有安全风险,可以把这根线插在主板的aio_pump或者xxx_pump口上,其他主板我不太清楚,华硕自家的水泵接口做到18W了,带这个4.08W是绰绰有余的。
DSC02846.jpg

冷头特写,由于水泵被挪到了冷排上,因此冷头的高度非常低,同之前Glacier One初代的设计一样,在顶上有两片磁铁,以此吸住冷头盖在同样位置的铁片,冷头已经预装了115X/1200/1700/2011扣具。
012.jpg

底座特写,材质为铜,擦掉已经预涂的硅脂之后能看到冷头底面工艺为纯平,没有特别去做微凸底座。
013.jpg

冷头盖特写,白色顶盖自带无限镜效果,与初代设计相同。
014.jpg

背面有植绒处理,减少磕碰,线材为一根追风者自家规格的RGB线,公母头都带。
015.jpg

将盖子盖上冷头,perfect。
016.jpg

来看看其他配件,首先是打印物,自带中英文说明书各一份。
017.jpg

线材部分,分别是3针RGB转ARGB转接线,4pin pwm风扇延长线以及水泵用的,4pin转sata供电线,如果你主板上没有地方可以插水泵供电线的话,这根线就有用处了,只是主板就无法读取水泵的转速信息了。
DSC02822.jpg

除Intel平台以外的扣具,左起分别为TR4(360规格标配,240规格为配置,可能也是在告诉你不要用240去压TR4吧),AM4;右侧为1200/1700平台扣具金属背板,沉甸甸的,分量是真的足,跟Asetek那个塑料背板形成了鲜明对比(笑。
019.jpg

螺丝一览,用途都写在袋子上就不过多介绍了。
020.jpg

两样小东西,水管箍及标配硅脂,这个水管箍应该是追风者的特色了。
021.jpg

标配三把M25-120风扇,白色框体,半透明扇叶,看扇形设计与之前的MP和XP都不同,是全新设计的风扇了,转速给到了2000转,看来是风量风压全都想要了。
022.jpg

风扇正面硕大的套筒部分,看着电机体积是不小,加上要在内侧布置灯珠,套筒就更大了。
DSC02831.jpg

四角都带非常Tiny的减震垫,我感觉觉得这个好,猫头鹰那种套在外面,又大又影响安装的设计,过时了。
DSC02832.jpg

背面标注了风扇的型号及转速。
DSC02833.jpg

线材部分,一根3针RGB,一根4pin pwm,都是自带公母头菊花链的设计,
DSC02834.jpg

将风扇装上冷排,准备上机咯。
024.jpg

测试平台没更新,不多介绍了,黑白配果然还是有点突兀,那个什么A家M家的,还不赶紧给我搞块白色主板测散热器啊(笑。
025.jpg

开了灯违和感就小多了。
026.jpg

下面展示一下冷头和风扇的灯效,首先是单色模式,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的顺序排列。
027.jpg

028.jpg

029.jpg

030.jpg

031.jpg

032.jpg

033.jpg

034.jpg

035.jpg

036.jpg

037.jpg

038.jpg

然后是ARGB彩虹光效,这里拍了几个我觉得比较好看的效果。
039.jpg

040.jpg

041.jpg

042.jpg

043.jpg

044.jpg

045.jpg

046.jpg

开箱和展示部分到此结束,我们进测试。

Section 2. 性能测试

Section 2.1 测试平台一览
  • CPU:Intel Core i9-12900KF
  • 主板:ASUS TUF GAMING Z690-PLUS WIFI D4
  • 内存:Corsair 统治者铂金 DDR4 3200 16G x2
  • 显卡:Nvidia GT710
  • 电源:九州风神 PQ1000M
  • SSD:三星PM9A1 256G
  • 机箱:abo studio Set-up


Section 2.2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 此次测试涵盖了240和360两种规格的一体水冷散热器,选择了两个功耗条件,分别是:1)240W 以及 2)260W
  • 测试时室温在28°C左右,还是挺舒服的;
  • 特别邀请龙神II 360作为嘉宾参与此次测试,只测了260W条件下的表现,用来对比Glacier One 360 M25的研派方案同龙神II的Asetek 7方案有什么差异。


Section 2.3 测试方法简介

  •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中单烤FPU进行压力测试,所有测试进行三次后求平均值;
  • 数据纪录方法:满载五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三分钟纪录此时所有P核心平均温度,对该温度求平均值;纪录测试开始与结束时的室温并求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与标准室温的差值对测试结果进行补偿;
  • 统一使用Glacier One 240/360 M25标配硅脂进行测试;


Section 2.4 测试原始数据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看,但其实我挺喜欢看数据表格的。

101.jpg

Section 2.5 数据图表


首先还是在240W条件下对比Glacier One 240 M25 及 360 M25:
能看到温度差距仅在1.5°C上下,说明在12代CPU的功耗条件下,如果你默认用用,不太热衷于超频的话,12900K的PL2功率差不多刚好是240W,此时240规格绰绰有余,换个360并不会有什么提升。

102.jpg

接下来将功耗条件升高到260W,并且引入龙神II 360:
此时的CPU频率来到5.0G,能看到:
1)240与360规格散热器的满载温度来到了2.5°C左右,总算是有个差别了,如果CPU功耗继续上升到300W的话,相信差别会更大,到时候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就是压得住和压不住的区别了。
2)重点来了,Glacier这套研派方案,同在360规格下,使用新M25风扇时,比Asetek 7代方案的龙神II低了接近2°C,看来追风者的人没跟我吹牛,还真是强一丢丢(笑。

103.jpg

同样使用M25风扇:
有的小伙伴会问了,龙神II+F120-2000的组合是比Glacier One M25+M25的组合高一些,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风扇贡献的,还是泵排贡献的呢?我将M25风扇换上了龙神II,继续做对比,首先使用这个配置来对比Glacier One M25原装,同风扇下后者比前者强了大约1.5°C的样子,研派这套方案比Asetek 7强是确定的了

104.jpg

使用龙神II对比F12-2000和M25风扇:
再拿这套配置对比龙神II的原装配置,同样搭载在龙神II散热器上时,F12-2000的噪音和温度表现都不如M25。但也别太早吹这个风扇吧我觉得,毕竟用来吹冷排的,比F12-2000强的选手还是不少的,期待我后续的风扇测试吧。

105.jpg

Section 3. 结语


测试文章写到这里,该晒的图也晒了,测试数据和结论也很明确了,最后聊点题外话;我在2019年年末,20年年初第一次测一体水冷散热器的时候,那会儿还是Asetek新(7代)老(5/6代)方案并存,其中7代方案和贼船Coolit方案共同作为一体水冷散热器标杆的时代,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新方案也最终也熬成了老方案,小甜甜最后难免变成牛夫人,随着研派(追风者),冰点(鑫谷/乔思伯)这些在上个世代并不突出的代工厂拿出了能够改变局势的新方案,而选择自研的品牌(VK,九州风神,利民等等)也在不懈推陈出新的时候,贼船倒是先小改了一版方案并用在了自家新一代Elite散热器上,而Asetek的话,当大家的卖点都是比你强“亿点点”的时候,你早就该加油咯

不过据说8代已经在测试了?我是不是可以准备一轮新水冷横测了?

全文完,感谢观看

评分

参与人数 9邪恶指数 +30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ilas + 200
SUNZKpope + 10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5
strongtan + 10 就是NB
nApoleon + 1
mkkkno1 + 10 就是NB
Wolverine + 5
冬鱼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发出来了,待我更新一下文案
发表于 2022-5-2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月,你暴露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下薪水冷效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rgb有点好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噪音表现都很不错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提前发出来啦?给力啊月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40用户路过,这货的水冷头噪音是真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新好咯!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sthuasheng 发表于 2022-5-20 20:03
240用户路过,这货的水冷头噪音是真大

说水泵?这个水冷头上没泵啊
发表于 2022-5-2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神月,研派新方案有点东西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色YYDS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RBG太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漂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1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冰灵初代用户表示颜值性价比都不错,就是水泵太吵了


更新后的冰灵,b站的51972测试结果不太理想不如初代呀,什么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泵排方案牛逼啊,兼容性拉满,期待第三方出个单独的这种泵排,自己加管子冷头。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这种泵排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iven 发表于 2022-5-21 11:56
冰灵初代用户表示颜值性价比都不错,就是水泵太吵了

视频我没看,没太关心这个事,不过后来是说直播重测了结果有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gerald_lyd 发表于 2022-5-21 11:59
这个泵排方案牛逼啊,兼容性拉满,期待第三方出个单独的这种泵排,自己加管子冷头。方便。 ...

你这倒是好想法,水路里面省个水泵,体积也没增加多少
发表于 2022-5-2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月妍妍 发表于 2022-5-21 23:13
你这倒是好想法,水路里面省个水泵,体积也没增加多少

对啊,不像之前EK捕食者类的方案,会凸起一块,很多ITX机箱吃不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2 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泵排方案by家的古兰森不是有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2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感觉样子看上去像异形抱脸虫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总机箱 在月月这是测试平台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散热器还是非常漂亮的,很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yuyuyu 发表于 2022-5-22 02:07
泵排方案by家的古兰森不是有了吗

那个是在冷排一侧装一个完整的DDC吧,冷排长度长了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22-5-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Devil·Yan 发表于 2022-5-22 20:08
布总机箱 在月月这是测试平台呢。。

这个箱子用来做测试真的完美
发表于 2022-5-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风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4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帅气,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Phanteks Glacier One 240/360 跟微星寒冰240r/360r同一个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牛去了天堂 发表于 2022-5-25 14:35
Phanteks Glacier One 240/360 跟微星寒冰240r/360r同一个方案

你说的是老方案的240R/360R,还是新的那个P系列或者C系列?老的240R/360R跟这个泵排都不一样,性能我也测过,劣势还是挺大的,除了都是研派做的,没法叫同一个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8 19:02 , Processed in 0.0188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