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9554|回复: 4

[电脑] 「SNOW WHITE」乔思伯 D30 装机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o 于 2022-8-1 21:00 编辑

DSC08007.jpg

前言

此次带来乔思伯D30白色的装机展示,作为一款MATX机箱,对高端硬件兼容性不错,可玩性非常高,同时具备较高的性价比。整机为白色主题,主板选用了银白色的微星 MAG B66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DDR5,内存为威刚 XPG 威龙 LANCER DDR5 6000,显卡为银白色的影驰 RTX 3070 Ti 金属大师 OC,散热器为白色的超频三EX6000,电源则是带有十年质保的安钛克HCG850 Gold。整机平台为i5-12600K + B660 + 32GB + RTX 3070 Ti,能满足日常办公、视频剪辑和2K分辨率下3A游戏高画质运行的需求。

配置清单:
处理器英特尔 i5-12600K
主板微星 MAG B66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DDR5
内存威刚 XPG 威龙 LANCER DDR5 6000 16GB × 2
显卡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 金属大师 OC
固态硬盘西部数据 SN850 500GB
散热器超频三 东海 EX6000
电源安钛克 HCG850 Gold
机箱乔思伯 D30 白色

整机展示

多角度赏析。
DSC08001.jpg

DSC07998.jpg

DSC08009.jpg

整机通电后的效果,灯光调成了统一的深蓝色。
DSC07967.jpg

DSC07971.jpg

DSC07956.jpg

侧后方视角。
DSC07958.jpg

DSC08021.jpg

机箱顶盖,采用了格栅设计,有一定的设计感。
DSC07991.jpg

内存灯效。
DSC07976.jpg

DSC07978.jpg

主板侧一览。
DSC07948.jpg

背线侧,采用了金属侧板,在中间位置开有散热孔。
DSC07945.jpg

移除侧板后,背线一览。
DSC07944.jpg

主要部件区域。
DSC07890.jpg

DSC07892.jpg

使用了高塔风冷。
DSC07893.jpg

DSC07922.jpg

主板接口保护罩,上面有多种表面处理,下方有微星logo。
DSC07913.jpg

CPU供电。
DSC07914.jpg

内存部分。
DSC07916.jpg

DSC07926.jpg

主板24pin供电,定制线效果不错。
DSC07917.jpg

显卡顶部没有灯光设计,左侧为影驰logo。
DSC07894.jpg

显卡背板。
DSC07895.jpg

DSC07928.jpg

显卡前部金属大师系列logo形状的散热开孔,构成贯穿式风道,提高显卡散热效能。
DSC07896.jpg

DSC07897.jpg

机箱前部空间,主要用于藏线。
DSC07905.jpg

电源部分,可以看到安钛克的logo。
DSC07907.jpg

机箱底部还能安装风扇增强散热。
DSC07911.jpg

DSC07912.jpg

背线侧。CPU供电线直接走到前部电源位。
DSC07937.jpg

走线较为简单。
DSC07938.jpg

下方走了音频跳线和开机跳线。
DSC07939.jpg

音频跳线。
DSC07940.jpg

配件展示

英特尔 i5-12600K。
DSC07710.jpg

DSC07711.jpg

微星 MAG B66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DDR5,主板为标准MATX板型,外观上延续了迫击炮一贯的设计语言,黑色PCB搭配上大面积的银白色散热装甲,表面处理包括金属磨砂和金属拉丝,质感和设计感十足。
DSC07620.jpg

主板背面,黑色PCB,表面处理非常干净,焊点饱满。
DSC07621.jpg

银白色的散热装甲,两种表面工艺结合,下方有MSI字样。
DSC07623.jpg

CPU插槽保护罩。
DSC07626.jpg

DSC07655.jpg

LGA 1700插槽针脚,非常密级。
DSC07659.jpg

DSC07660.jpg

主板采用了12+1+1相供电设计,DrMOS设计,每相均配备了一个由瑞萨的ISL99360 60A DrMos,单相输出60A电流,核心总供电高达720A。
DSC07627.jpg

供电部分的散热装甲,有MAG字样,右侧为格栅设计,增大散热面积。
DSC07633.jpg

8pin+8pin CPU供电输入。
DSC07631.jpg

4条DDR5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5 6200MHz+。
DSC07628.jpg

前置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接口和USB 3.0 Type-A 接口。
DSC07629.jpg

4颗侦错LED,非常实用。
DSC07630.jpg

下方区域,有三个PCIe插槽,分别是PCIe 4.0 x16、PCIe 3.0 x1、PCIe 3.0 x16,第一条带有金属包边加固。
DSC07634.jpg

M.2冰霜铠甲散热片,内侧带有导热贴,能辅助固态硬盘散热。
DSC07635.jpg

DSC07636.jpg

芯片组散热片,上面有迫击炮英文字样,整体上非常有设计感。
DSC07637.jpg

集成声卡部分,采用ALC1200音频解码芯片。
DSC07639.jpg

主要跳线区域。
DSC07642.jpg

2个垂直的SATA6接口。
DSC07644.jpg

4个SATA6接口。
DSC07648.jpg

主板接口方面,带有一体式挡板设计,接口包括USB 2.0 × 4、DP × 1、HDMI × 1、USB 3.2 Gen2x2 Type-C × 1、USB 3.2 Gen2 Type-A × 3、2.5G有线网口、Wi-Fi 6E天线、音频接口 × 5。
DSC07652.jpg

主板背面,LGA 1700底座背板。
DSC07669.jpg

背部细节。
DSC07670.jpg

PCIe插槽焊点。
DSC07671.jpg

集成声卡部分的隔离线。
DSC07672.jpg

各种认证标识。
DSC07678.jpg

主板层数为6层。
DSC07681.jpg

安装CPU。
DSC07720.jpg

DSC07732.jpg

威刚 XPG 威龙 LANCER DDR5 6000 16GB × 2。
DSC07740.jpg

内存表面采用拉丝工艺处理,左侧做了一些线条设计并标注了DDR5,中间露出了一部分导光带,右下角则有XPG的字样。
DSC07741.jpg

摆拍效果。
DSC07742.jpg

DSC07746.jpg

内存背面有铭牌贴纸。
DSC07750.jpg

顶部的导光带,面积较大,导光部分为雾面效果,能让光线柔和,中间有XPG的字样。
DSC07752.jpg

“X”造型。
DSC07754.jpg

安装到主板上的效果。
DSC07756.jpg

DSC07761.jpg

DSC07762.jpg

DSC07770.jpg

西部数据SN850 500GB。
DSC07774.jpg

安装SSD。
DSC07804.jpg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 金属大师 OC,全金属散热风扇罩,整体银色配色,质感极佳。
DSC09613.jpg

显卡金属背板,上面印有Geforce RTX字样,前部有贯穿风道设计。
DSC09614.jpg

显卡顶部,没有设计灯光元素,但有影驰logo和Geforce RTX字样。
DSC09620.jpg

影驰logo。
DSC09621.jpg

GEFORCE RTX 信仰文字。
DSC09623.jpg

8pin+8pin显卡供电。
DSC09624.jpg

背板一览。
DSC09629.jpg

前部的贯穿风道,上方有金属大师系列的logo开孔。
DSC09626.jpg

GPU芯片背面。
DSC09627.jpg

散热风扇,中间贴有金属大师系列的logo贴纸。
DSC09634.jpg

显卡接口部分,包括3个DP和1个HDMI。
DSC09635.jpg

散热选用了超频三 东海 EX6000 白色,做工较为精致。
DSC04017.jpg

散热鳍片做了白色喷漆。
DSC04026.jpg

散热器顶部,安装有一块顶盖,中间印有超频三的logo。
DSC04040.jpg

散热器正面。
DSC04064.jpg

散热器侧面。
DSC04066.jpg

散热器底部,可以看到6根热管,并且使用了纯铜底座,贴有保护膜,使用前需要撕掉。
DSC04045.jpg

EX6000带有两把13cm的风扇,能实现较大的风量风压,并且保持较低的运行噪音。
DSC04051.jpg

安装好风扇,整体颜值不错。
DSC04070.jpg

DSC04073.jpg

乔思伯D30白色机箱,MATX规格机箱,对高端硬件支持不错,安装起来也相当方便,此次使用了白色版本。
DSC04149.jpg

DSC04150.jpg

内部也采用了白色喷漆,整体做工不错。
DSC04154.jpg

背线部分一览。
DSC04155.jpg

安钛克 HCG850 Gold,采用全日系电容,带有10年质保,能放心使用。
DSC09687.jpg

风扇侧,中间有安钛克的logo。
DSC09683.jpg

HCG系列。
DSC09693.jpg

输入接口侧,可以看到大面积的散热开孔,风扇模式按钮也位于此处。
DSC09695.jpg

铭牌贴纸。
DSC09697.jpg

全模组接口部分,布局规整,数量丰富。
DSC09704.jpg

将散热器安装到主板上。
DSC07823.jpg

内存兼容性方面不错,不会遮挡高马甲内存。
DSC07832.jpg

DSC07843.jpg

假组上显卡,可以看到整个平台为银白配色,颜值在线。
DSC07847.jpg

DSC07869.jpg

DSC07870.jpg

DSC07881.jpg

性能测试

CPU-Z截图。
CPU-Z 01.png

CPU-Z 02.png

CPU-Z 03.png

CPU-Z 04.png

CPU-Z 05.png

CPU-Z 06.png

CPU-Z跑分测试。
CPU-Z 07.png

GPU-Z截图。
GPU-Z 01.png

GPU-Z 02.pn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16865 pts。
CinebenchR23 01.jpg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1852 pts。
CinebenchR23 02.jpg

Cinebench R20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6545 pts。
CinebenchR20.jpg

AIDA64内存测试。
AIDA64 内存测试.png

SSD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8_0_4.pn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18003,显卡得分18744。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jpg

3DMark Time Spy 得分14903,显卡得分15038。
3DMark Time Spy.jpg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为8978。
3DMark Port Royal.jpg

鲁大师配置信息。
鲁大师 硬件参数.png

鲁大师娱乐跑分,2033336分。
鲁大师 硬件评测.png

AIDA64 FPU 拷机测试,i5-12600K P核 4.5Hz,E核3.4GHz,测试10分钟。
CPU P核 核心温度:67.0℃ 69.3℃ 71.6℃ 61.3℃ 59.9℃ 65.8℃。
CPU E核 核心温度:61.5℃ 61.6℃ 61.6℃ 61.6℃。
AIDA64 01.jpg

AIDA64 04.png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70℃。
FurMark.jpg

完。
DSC0796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邪恶指数 +75 收起 理由
youzhusky + 20
冬鱼 + 10
Wolverine + 5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8-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款,为了装280冷排,已经被我暴力摧残了电源支架
发表于 2022-8-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白色不错!!
发表于 2022-8-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款机箱简约时尚,而且干净特别结实的样子。
发表于 2022-8-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白真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2 06:10 , Processed in 0.01941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